「年年3月是歌節,歌聲唱得月兒圓」……你還記得劉三姐歌劇裡的這兩句歌詞嗎?如今,劉三姐家鄉的「歌墟」,真正唱出了勞動人民的心聲。
廣西,這個祖國南方的風光綺麗的僮族地區,古來素有「歌海」之稱,劉三姐就是著名的山歌手。僮族人民能歌善舞,文獻史冊,早有描繪,據廣西柳江縣誌寫道:「少婦於春時三五為伴,採芳拾翠於山間水湄,歌唱為樂,少男亦三五為群,歌以赴之,一唱一和,竟日乃已,以衣帶相遺贈,謂之結同年。」
僮族的「歌墟」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傳統性的民族特色的群眾文藝活動。為了讓勞動人民在節日裡得到更愉快的休息,各地人民公社每年在春節前後舉行盛大的「歌墟會」,擺歌臺,唱山歌。
今年春節這一天,人們盛裝濃抹,扶老攜幼,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湧來,公園沸騰起來了,林叢中、花樹下、草地上、魚池畔,到處都是歡樂的人群。蘆笙手,用他全部的熱情,唱出了僮家的心聲,吹出了感激黨的恩情的情調。隨著這悠揚、悅耳、別致的蘆笙曲,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唱起來了。稍待,音樂一變調,鼓音一換點,一個美麗的僮族姑娘用她優美的嗓音引唱,接著又對唱、齊唱起來。你聽,這歌聲是多麼抑揚婉轉、流暢動人啊!
黨的八屆九中全會公報的精神,鼓舞和激勵著他們。他們引吭高唱「大辦農業、大辦糧食」。聽吧,男唱:
書記帶頭走山坡,
爬到山頂笑呵呵,
大片荒地盡獻寶,
增加糧食又增歌。
女唱:
歌聲伴隨笑聲和,
萬道銀光亮山坡,
荒山野嶺種作物,
黃土披上翡翠羅。
齊唱:
僮族人民山歌多,
每人都有好幾籮,
山歌帶到田裡去,
萬擔糧食萬擔歌。
僮族人民過去深受反動統治者的迫害,苦難重重,新舊對比,今天他們更加懂得「甜」從何來,人們從心底裡熱愛新社會,熱愛黨和毛主席:
舊社會呵是黃蓮,
新社會呵蜜樣甜,
黃蓮越吃心越苦,
蜜糖越吃心越甜。
(熱愛新社會)
祖國到處百花妍,
永跟黨走心裡甜,
僮族人民大家庭,
幸福歌兒唱不完。
(熱愛黨)
萬道霞光滿天紅,
萬裡長空飛彩鳳,
僮族人民齊歌唱,
萬歲萬歲毛澤東。
(熱愛毛主席)
「歌墟」把春節歡樂的場面,歡樂的氣氛,渲染得更強烈、更濃鬱。在歌墟裡,你除了側耳傾聽山歌以外,還可以看《織僮錦》、《拋繡球》、《搶花炮》、《扁擔舞》等精採節目,你也可以隨著美妙的蘆笙之聲婆娑起舞。此外,歌墟還多採地反映了僮族青年男女對幸福愛情的追求,你聽,僮族六甲山歌《我倆結個無底深》,男女齊唱,歌聲高朗,涵義深長:「海講海深海有底,我倆結個無底深,等到天崩才離伴,海乾見底倆慢分。」
廣西春節的「歌墟」,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人。許多社員通過「歌墟」的活動,不僅認識許多字,還學會編寫山歌、小調和戲曲。平時,他們以「歌墟」的方式打擂比武,鼓幹勁,掀高潮,及時宣傳黨的政策,傳播生產經驗。他們又能隨時隨地把感動著你的新人新事唱出來,使你聞風而起,勇往直前,為建設社會主義而鬥爭。賴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