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一家公司做中層的時候,有次高層領導就把所有部門經理拉了個群,要求所有部門經理每周五晚上匯報當周工作總結,以及下一周工作安排。還沒開始,各個部門經理就在私底下吐槽,每天晚上都要加班了,哪裡還有時間整理匯報,不過,沒人敢站出來反駁領導。
結果,這個制度試行了一個月,領導就放棄了。一方面太浪費時間,一開始主持人一個個點名,大家語音匯報,得2-3個小時。後面大家直接發一段文字上來,快是快了,但沒什麼匯報的氛圍,領導估計也懶得點評。然後,公司裡再也沒實行過微信匯報,還是以提交每月工作總結,每月組織一次工作總結匯報大會為主。但是,沒有效果,不代表不合理。
新的管理模式,只要高層領導默認,不影響員工工作,都合理
像微信匯報這種管理,算不上什麼奇葩,我在職場上,見過更多奇葩的管理方式。比如有個領導每次開管理會議都準備酒水,要求大家喝酒,大膽發言。不過有些人就會糾結,為什麼不在上班時間匯報,而是佔用員工的下班時間來匯報,太不合理了。糾結於這種問題的人,在職場上必定走不長遠,只要這份工作的薪酬達到我們期望、有發展,或者說是我們想要的工作,那麼「加班」沒什麼合理的。
而對於部門經理制定新的管理模式,需要符合兩點原則:不與公司現有的管理制度衝突,高層領導同意或者默認;不影響員工工作的效率和情緒,進而不影響部門業績的產出。只要能達到這兩點,那就沒什麼不合理的。所以,從員工的角度,我們重點是看這種回報是否影響我們晚上加班幹活,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產出,如果有的話,那還是需要向部門經理反饋下意見。
從管理效果來看,微信匯報,弊大於利
談完合理性,我們從管理效果的角度來談談,每天的微信匯報,真的有效果嗎?首先在頻率上來說,每天一次的匯報,對員工來說太頻繁了,很容易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情緒,還有效率。而且從管理的角度,管理者並不需要每天都盯著員工的工作,只需要掌控一定時間內(如每周或每月)團隊的重點工作推進,才是高效的管理。而從微信匯報的形式來看,成效也不會太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很有可能每個人一匯報完就不再關注,不利於每個員工之間的工作交流;主管對工作匯報進行點評和反饋的時候,無法確保員工在聽,甚至於很容易被刷屏刷掉,不利於員工的工作反饋和改進;工作匯報的信息容易丟失,也需要花費主管更多的時間和心思整理資料,比如像語音匯報,或是文字一句一句,就很難收集整理,反而拉低管理的效率;主管看到員工匯報時的狀態,很難判斷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在管理上也容易引起誤解。
就以這四點來說,微信匯報的弊端就不少了。而它唯一的好處,只是讓主管更好地監督員工的工作。如果是這樣子,那我們為什麼不採用更好的工作匯報方式呢。
面對面、有互動的匯報,更加有效
其實,根據每個管理者的情況不同,最終採取怎麼樣的工作匯報或總結管理模式都可以是合理的。但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成效,我們的工作總結匯報管理必須符合以下三大原則:
工作匯報必須是面對面的。一則可以鍛鍊員工的溝通表達能力,二則主管要關注的不只是員工的工作產出,還有員工的工作態度,才能對員工有更全面的評價。
工作匯報必須是有互動的。很多管理者以為工作匯報就是聽員工說,監督員工的工作,但其實工作匯報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指導員工工作,使團隊工作推動更高效。所以,工作匯報時,對員工的匯報,主管應當協助員工分析工作上的問題,並對員工工作上的困難給予指導。
工作匯報要聚焦重點。每次工作總結匯報,管理者必須明確提出自己想要的匯報信息,本次匯報的重點是什麼,讓員工圍繞重點進行匯報。避免出現,員工各說各的 ,最後每次匯報後,管理者也收集不到有用的信息,對管理無益。
因此,對員工來說,管理模式合不合理不是關鍵,關鍵是不拖累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產出。而對管理者來說,新的管理模式必須是有效的,而不是一時起意。
【歡迎關注學習委猿】每日更新、專注職場個人成長、一起升職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