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園林科研對接應用結碩果
城市園林綠化在美化市容環境的同時,產生大量的綠化修剪物、草坪修剪物和枯枝落葉等綠化廢棄物,是繼生活垃圾後的又一種城市廢棄物。傳統的填埋、焚燒處理方式既浪費資源,又破壞生態環境,還造成大筆處置費用的支出。對綠化廢棄物科學合理地處置和利用,使其變廢為寶,已成為國內外先進城市通行辦法。
而建立常德市園林植物廢棄物處理站是推進海綿城市和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大舉措,是對我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植物廢棄物進行減量化處理和循環再利用。
2018年,市園林部門著手園林植物廢棄物綜合利用研究,即「變廢為寶」,與廣州林業和園林科學院啟動園林植物廢棄物綜合應用科研,開展了《草花基質配方技術》《通用型草花基質應用效果評價》《通用型草花基質應用效果評價》和《不同顆粒堆肥產品在屋頂綠化中的應用研究》等研究課題,通過開展基質應用示範,將發酵基質用於土壤改良,有效提升土壤理化性質,促進植物生長,防治植物「黃化病」等實驗示範獲得很好的效果。
2020年初,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研究中心開始項目規劃,按照園林廢棄物處理的總體要求,引進崑山合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植物廢棄物處理設備。新的園林植物廢棄物處理流水線設備不僅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有效處理粉碎竹子等柔性、韌性較強的植物,很好地解決了原有設備不能完全處理特殊植物的缺陷。新的生產線還優化了發酵工藝,為有機基質生產提供了科學、高效的技術方案。目前,常德園林的處理能力和技術水平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
在科研建設方面,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還加強病蟲害的監測預報,開展防治指導,對園林植物病蟲害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及時發布《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召開園林系統植保例會,很好地指導了全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針對城區市民反映強烈的柳樹等飛絮問題進行了防治實驗,達到控制飛絮的目的。
加強養護管理應用研究,助力城市花化美化。2019年開始,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開展了《紫薇花期調控》科研項目,學習杭州等城市的先進做法,利用紫薇的開花特點,結合本地實際,選擇了柳葉大道、洞庭大道東延段、二廣高速入口段500餘株紫薇進行二次開花和花期調控實驗,通過修剪、水肥管理等技術手段,促使紫薇當年開花兩次,並對修剪時間進行調控,將花期延長至國慶節。通過兩年的實驗,基本達到實驗預期,計劃再通過一年的試驗,技術成果穩定後進行推廣應用。
加強植物引種科研,豐富城市園林植物品種。2018年植物引種科研工作主要針對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拆圍透綠」開展藤本植物的引種繁殖,容器栽植了歐洲紫藤、油麻藤、凌霄、五葉地錦等藤本植物9000盆,為立體綠化提供了苗源保證;開展鄉土植物的行道樹培養和容器化育苗,引種三角楓、馬褂木、重陽木、楓香、南酸棗、樸樹、櫸樹、無患子共5000餘株;2019年,基於常德市地被和色葉植物不豐富的現狀,重點引進了特色觀賞草、色葉植物以及進行鄉土喬木的容器栽培。花卉科研基地繼續引種了粉黛亂子草、藍羊茅、金葉接骨木等萬餘株,並嘗試扦插繁殖了花葉絡石、黃金絡石、黃金枸骨;對三角楓、馬褂木、重陽木等鄉土植物進行容器栽培。2020年開展花鏡植物材料的應用,在穿紫河、迎賓路建設花境應用示範點。
(文章來源:常德日報)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