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狗脊、貫眾 、巴戟天 、遠志 、淫羊霍

2021-02-07 小道崖

狗脊

釋名 亦名強 、扶筋、百枝、狗青。
氣味 苦、平、無毒(或說微溫)。
主治
男子各種風疾。用金毛狗脊,鹽泥嚴封煅紅,取出去毛。與蘇木、 川
烏頭(生用),等分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地十丸,
溫酒鹽湯送下。此方名「四寶丹」。
2、婦女白帶。用金毛狗脊(去毛)、白蘞各一兩,鹿茸(酒蒸後稍焙)二
兩,共研為末,加艾煎醋汁,和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

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3、固精強骨。用金毛狗脊、遠志肉、茯神、當歸身、等分為末,加熟
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
4、病後腳腫。除節食以養胃氣之外,再用狗脊煎湯浸洗。
貫眾
釋名 亦名貫節、貫渠、百頭、草 頭、黑狗脊、鳳尾草。
氣味 (根)苦、微寒、無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貫眾根研末,取一錢,水衝服。
2、各種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以及腸風酒痢等)。用貫眾去掉皮毛,
焙乾,研細。每服二錢,空心服,米湯送下。或加醋、糊和藥為丸,如
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湯送下。或將藥燒存性,研細,加麝香少
許。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3、婦女血崩。用貫眾半兩,煎酒服。
4、產後流血過多,心腹徹痛。用狀如刺猥的大貫眾一個,全用不銼,
只去毛,以好醋蘸溼,慢火灸令香熟,冷後研細。每服三錢,空心服,
米湯送下。此方名「獨對湯」。。
5、赤白帶下。治法同上。對久病者亦有效。
6、長期咳嗽,痰帶膿血。用貫眾、蘇方木等份。每服三錢,以水一碗,
生薑三片,煎服。日服二次。
7、白禿頭瘡。用貫眾、白芷,共研為末,調油塗搽。
8、漆瘡作癢。用貫眾研末,調油塗搽。
9、雞魚骨鯁。用貫眾、縮砂、甘草等分,研為精末。棉包少許含口中,
嚼汁嚦下。久則骨刺隨痰吐出。
巴戟天
釋名 亦名不凋草、三蔓草。
氣味 (根)辛、甘、微溫、無毒。
主治
風溼、腳氣、腎虛、陽痿。

遠志
釋名 苗名小草、細草、棘菀、 繞。
氣味 (根)苦、溫、無毒。
主治
1、善忘症。取遠志為末,衝服。
2、胸痺心痛(逆氣膈中,飲食不下)。用遠志、桂心、乾薑、細辛、蜀
椒(炒)各三兩,附子二分(炮),一起搗細,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見效,可稍增加藥量。忌食豬
肉、冷水、生蔥菜。此方名「小草丸」。
3、喉痺作痛。用遠志肉為末,吹撲痛處,以涎出為度。
4、腦風頭痛。把遠志末吸入鼻中。
5、吹乳腫痛。用遠志焙乾研細,酒衝服二錢。藥渣敷患處。
6、各種癰疽。用遠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過,捶去心,研細。每服三錢,
以溫酒一杯調澄。清汁飲下,藥渣敷患處。
7、小便赤濁。用遠志(甘草水煮過)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兩,共研
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棗湯送下。
淫羊霍
釋名 亦名仙靈脾、放杖草、棄杖草、千兩金、幹雞筋、黃連祖、三
枝九葉草、剛草。
氣味 辛、寒、無毒。李時珍說:「淫羊藿味甘氣香,性溫不寒,能
益精氣。.真陽不足者宜之」。
主治
1、陽痿,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一鬥浸泡三天後,常飲服。此方
名「仙靈脾酒」。
2、偏風不遂。服仙靈脾酒。
3、咳嗽,氣不順,腹滿不思飲食。用淫羊藿、覆盆子、五味子(炒)各
一兩,共研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薑茶送下。
4、日昏生翳。用淫羊藿、生王瓜(既紅色的小栝樓),等分為末。每服
一錢,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5、病後青盲(病不久者)。用淫羊藿一兩、淡豆鼓一百粒,水一碗半煎
成一碗,一次服完。
6、小兒雀目。用淫羊藿根、晚蠶蛾各半兩,灸甘草、射幹各二錢半,
共研為末,另取羊肝一塊,切開,納入上製藥末二錢,把肝紮緊,和黑

豆一合、淘米水一碗同煮熟。分二次吃完。
7、痘疹入目。用淫羊藿、威靈仙,等分為末。每服五分,米湯送下。
8、虛火牙痛。用淫羊藿煎湯,不時嗽口,很見效。


相關焦點

  • 貫眾(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陶弘景),伯藥、藥藻(《經典釋文》),鳳尾草(《本草圖經》),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貫仲、管仲(《綱目》)。⑦狗脊蕨,又名:大葉貫眾。多年生草本,高50~90釐米。根狀莖租短,傾斜,密生棕色披針形大鱗片。
  • 常見清熱藥——貫眾
    【出處】《本經》  【拼音名】Guàn Zhònɡ  【別名】萹苻、濼(《爾雅》),貫節、貫渠、百頭、虎卷、扁符(《本經》),貫中、貫鍾、貫來、渠母、伯芹、藥渠、黃鐘(《吳普本草》),伯萍、樂藻(《別錄》),草鴟頭(陶弘景),伯藥、藥藻(《經典釋文》),鳳尾草(《本草圖經》),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貫仲、管仲(《綱目》)。
  • 每天一味中草藥——貫眾
    (陶弘景),伯藥、藥藻(《經典釋文》),鳳尾草(《本草圖經》),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貫仲、管仲(《綱目》)。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綱目》:"治下血崩中,帶下,產後血氣脹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會約醫鏡》:"治邪熱腹痛,解時行疫氣。"⑦《奉經續疏》:"治喉痺,消頑腫。"⑧《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驅蟲,止血,清熱解毒。治蛔蟲,絛蟲,蟲積腹痛;子宮功能牲出血,白帶。貫眾放在水缸中,飲用其水,預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⑨《陝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止血殺蟲。
  • 校園本草(冬)
    山楂、青葙子、玉竹、澤蘭、細辛、荷、淫羊藿、續斷、敗醬草、牛蒡子、木通、仙茅、石菖蒲、枸杞、冬葵子、前胡、冬瓜、丁香、雞冠花、薏苡仁、芡實、辛夷、蔓荊子、接骨草、枇杷、杜仲、巴戟天、青蒿、黑芝麻、天南星、升麻、射幹、柴胡、白蘞、火麻仁、常山、王不留行、龍骨、浮萍、菊花、甘遂、茴香、十大功勞、龍膽、蒲黃、烏藥、龍眼、芫花、石決明、狗脊、合歡、木瓜、爵床、絡石藤、羅漢果、葫蘆、土荊皮、薤白、半邊蓮、金雀根
  • 科普本草之【綿馬貫眾】圖文
    【歷史沿革】 貫眾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 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微苦寒,解毒利溼通淋腸
    山楂、青葙子、玉竹、澤蘭、細辛、荷、淫羊藿、續斷、敗醬草、牛蒡子、木通、仙茅、石菖蒲、枸杞、冬葵子、前胡、冬瓜、丁香、雞冠花、薏苡仁、芡實、辛夷、蔓荊子、接骨草、枇杷、杜仲、巴戟天、青蒿、黑芝麻、天南星、升麻、射幹、柴胡、白蘞、火麻仁、常山、王不留行、龍骨、浮萍、菊花、甘遂、茴香、十大功勞、龍膽、蒲黃、烏藥、龍眼、芫花、石決明、狗脊、合歡、木瓜、爵床、絡石藤、羅漢果、葫蘆、土荊皮、薤白、半邊蓮、金雀根
  • 每日識藥(第二百二十五期):貫眾
    (鱗毛蕨科)貫眾別名止濼、百頭、虎卷、扁苻、藥渠、黃鐘、伯萍、樂藻、草鴟頭、藥藻、鳳尾草、貫仲、管仲等,在中國是比較常見和熟知的一種蕨類植物,藥材基源於麟毛蕨科兩色鱗毛蕨的根莖,功效為清熱解毒。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它吧!
  • 遠志、益智仁、伸筋草分別有什麼功效?
    伸筋草,遠志以及益智仁都是中藥中神通廣大的藥材,這也是一個比較生僻的問題。估計只有研究中醫養生的人,才能明白。它們在中藥中有著很大的作用,也是很常用的一些中藥藥材。下年我們就來看看遠志、益智仁、伸筋草分別有著什麼功效吧。
  •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的關於冬蟲夏草的(白話本)
    【新朋友】點圖片上方藍色「中國冬蟲夏草網」關注【老朋友】點右上角圖標,分享或發送到您的圈子1765年(乾隆三十年)清代傑出的藥物學家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
  • 常見安神藥——遠志
    【出處】《本經》  【拼音名】Yuǎn Zhì  【別名】葽繞、蕀蒬(《爾雅》),棘菀(《本經》),苦遠志(《滇南本草》)。  【來源】為遠志科植物細葉遠志的根。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後挖取根部,除去殘基及泥土,陰乾或曬乾。趁新鮮時,選擇較粗的根用木棒摟松或用手搓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