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統一24年後,東西德的人們都怎麼看?

2021-02-07 口袋德語

德國《圖片報》近日做了一份問卷調查,以了解東西德的人們在兩德統一24年後不同的想法。

1. 民主德國人與西德人,是不同類型的人嗎?

是的,即使在歷史轉折點(指柏林圍牆倒塌)25年後還有87%的德國人這麼認為,而只有8%的對這個問題回答了不是。尤其是在德國東部,人們深信這些不同的思維方式(東部90%,西部86%)。

Der „Ossi「 und der „Wessi「, sind das verschiedene Typen?


Ja, sagen auch 25 Jahre nach der Wende immer noch 87 Prozent der Deutschen. Nur acht Prozent antworteten auf die Frage mit Nein.

Besonders im Osten der Republik ist man von den unterschiedlichen Denkweisen überzeugt (90 Prozent im Osten, 86 Prozent im Westen).

2. 德國統一24年之後,團結附加稅是否應當取消?

82%的德國人認為,它現在應當被取消。在這一問題上東西德看法明顯不同。只有一半多的,即53%的東德人支持廢除,而對應的,有90%的西德人支持。

Sind Sie der Meinung, dass 24 Jahre nach der Wiedervereinigung der Solidaritätszuschlag abgeschafft werden soll?

82 Prozent der Deutschen finden, dass er jetzt abgeschafft werden sollte. Allerdings unterscheiden sich hier Ost- und West-Deutschland deutlich. Nur knapp etwas mehr als die Hälfte, nämlich 53 Prozent der Ost-Deutschen sind für die Abschaffung im Gegensatz zu 90 Prozent der West-Deutschen.

那麼東西德現況究竟是如何呢?讓我們看一些數據吧。

即使東德公民的平均收入一直比西德少,但這差距在縮小。

Auch wenn die Bürger in Ostdeutschland im Durchschnitt immer noch weniger verdienen als im Westen, werden die Unterschiede geringer.

德國經濟研究所強調了東德的經濟成就。雖然,在經濟生產總值、生產力與收入等方面,東德在柏林圍牆倒塌25年後仍舊明顯落後於西德。

Auch das Deutsche Institut für Wirtschaft (DIW) betont den wirtschaftlichen Erfolg Ostdeutschlands. Zwar liege die Region in vielen Bereichen wie Wirtschaftsleistung, Produktivität und Einkommen auch 25 Jahre nach dem Mauerfall noch deutlich hinter Westdeutschland zurück.

德國國慶日為什麼定在10月3日呢?

回復「德國國慶日」了解更多內容吧!

--我是華麗麗的分割線--

荔枝FM:口袋德語·慢速新聞


相關焦點

  • 德國統一後,為何放棄東普魯士?
    如果說德國的分裂源於英國、美國、蘇聯人為操作的話,那麼在東歐劇變和東西德合併之際,德國為什麼不提出收回東普魯士的主張呢?圖-二戰前的德國1990年,民主德國治下領土以州為單位加入聯邦德國,自此東西德完成統一,但相比於二戰之前的領土,統一後的德國仍然大幅度縮水。
  • 二戰後德國分崩離析,為何又能完成統一?原因其實很簡單
    德國無論是現在,還是在近代,都是十分強大的國家,我們今天就看一看德國的發展史,看看德國在二戰後怎麼合併統一的。相比其他歐洲國家,德國統一比較晚,直到1871年,普魯士才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儘管如此,德國憑藉其強大的科學技術,順利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成為歐洲一股強大的力量。
  • 東西德邊境的今昔
    德國東部房子很多都出奇的便宜,100萬人民幣真的能買到大別墅---只要位置不挑。我在一個叫Wernigerode的東德小鎮轉,看到城中相當多的木架結構房屋,都維護的相當好,這些房屋有些已經沒有主人了,比如其中一名為最窄房屋的,現在遊客可以進去參觀。
  • 德國統一30年回看:心中的牆還在?東德懷舊風式微
    1990年10月3日,東德與西德正式完成合併的法理過程。德國,再一次統一起來。而10月3日這一天就成為德國的統一日,也是德國的國慶節。在此前近一年的1989年11月9日,是柏林圍牆被推倒、世界冷戰結束的日子。本來,這個日子更應該成為德國的國慶節。但是,在歷史上,1938年的11月9日,發生了「水晶之夜」事件,這是德國納粹大規模公開地迫害猶太人的開端。
  • 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去世 系德國統一見證者
    資料圖: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去世,享年87歲。據海外網了解,科爾生前曾促成東西德統一,是柏林圍牆拆除後德國的第一任總理。科爾在德國統一問題上一貫堅持東西德是「一個民族」,「互不為外國」,主張在歐洲統一的前提下通過自決的方式實現德國統一。科爾於1991年1月17日組成全德大選後的第一屆內閣,並出任總理,成為統一的德國的第一任總理,同時獲得「統一總理」的美名。
  • 日媒評東西德統一30周年 上 2020/10/5 讀賣新聞
    ドイツ統一30年 東西の格差縮小が繁栄導いた東西德統一30周年 縮小兩德差距帶來繁榮
  • 德國百科 數據知變遷:兩德統一25周年
    吉他手大衛•加雷特把「自由、德國、友誼」這三個詞與兩德統一25周年聯繫在一起,當時才9歲的自己只知道,1990年的那一天是讓人感動的;而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那個10月3日,現在所處的社會乃至整個歐洲會怎麼發展。
  • 東西德合併的時候,為何英法跳出來極力反對,甚至不惜一戰?
    然而,在幾十年前卻不是這樣。1990年,東西德終於迎來了合併的契機,美蘇兩國都表示支持,但唯獨這個時候英國和法國跳出來,極力反對東西德合併,甚至揚言不惜一戰。難道德國在英國和法國眼裡,就是「表面兄弟」?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問題。東西德分離的局面,是二戰結束後形成的。當時西德屬於北約管轄,而東德則屬於華約。
  • 德國統一20周年:若通過武力德國永遠無法統一
    除了資金投入,整個社會都為成為一個國家付出了巨大努力。40年的分裂,以及東西德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已經造就了東西德人完全不同的觀念。統一以後,東德人,特別是老一代人,需要調整自己適應新的社會,學習像西德人那樣生活。而一貫享受著富裕物質生活的西德人必須接受現實,表現出團結精神,承擔責任,學會分享。  20年後的今天,原來一分為二的德國社會無論在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已經真正地融為一體。
  • 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逝世,被稱為 「統一總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德國《圖片報》16日報導,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去世,終年87歲。據報導,這名德國二戰後執政時間最長的領導人在他位於路德維希港的家中去世。法新社稱,《圖片報》管理層據稱與科爾保持緊密的聯繫。科爾去世的消息傳出後,科爾所在的基民盟16日立刻在推特上說,「我們在悲痛之中」。
  • 德國慶祝統一30周年:融合之路仍漫漫
    展覽的核心部分是一條「統一之路」,一路向人們展示德國統一進程中的若干裡程碑事件: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邊境開放;1990年9月12日,又稱「二加四條約」的《關於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籤訂,德國統一掃除了外部障礙;1990年10月3日,兩德正式統一。圖為人們在「統一之路」上參觀。
  • 蘇聯解體後,東西德合併,這兩個國家也合併了
    【歷史】在二戰後,因為美國和蘇聯的冷戰,以及社會制度的不同,造成了很多地區強制的分裂,如越南分成南越和北越,朝鮮半島分成南北兩個國家,而德國也分為東西德等。而1991年蘇聯解體後,冷戰正式結束,很多分裂的國家開始尋求統一和合併,最典型的就是東德和西德的合併,柏林圍牆的拆除。
  • 統一的德國曾給歐洲帶來災難,但為何美蘇英法還允許兩德統一?
    歡迎關注環球情報員,更多環球人文、地理、歷史知識待你發現二戰德國戰敗後,美蘇英法四大國分區佔領了德國,由於意識形態差異,蘇聯和盟軍分別建立東德(民主德國)和西德(聯邦德國),德國陷入了分裂。1990年,東德選擇加入西德,德國又再次獲得統一。對於德國統一,四大國都擁有保留的權利反對。那麼,西德是如何說服四國讓德國獲得統一的?四國都打了什麼算盤?
  • 2020年,德國的猶太人,再次感到了恐懼
    10月3日,是川普確診感染新冠的日子,同時也是東西德統一30周年的日子。在這個統一30周年的大慶裡,德國表現沉穩而低調,如同30年前,一場有序而和平的革命,讓鐵幕兩邊的國家完成統一。30年前的東西德統一,外人看起來最關鍵的行動當然是摧毀柏林圍牆,有什麼比柏林圍牆倒塌更能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呢?
  • 拜仁與柏林聯的對決 是東西德足球的一次信仰碰撞
    1989年的東西德國地理劃分在德國的土地上,足球也因此而分割。在球迷的傳統印象裡,西德足球是「吊打」東德的,德國四次奪取冠軍杯,有三次都是以「聯邦德國」也就是西德的名義。1974年世界盃的「德國內戰」在俱樂部層面,德國足球的榮耀也歸屬於西德,兩德合併之前奪取冠軍杯的拜仁和漢堡,都是西德球隊。
  • 東西德合併後,為何實力強悍的東德人民軍卻沒能保留,原因有兩點
    在希特勒稱霸世界的美夢破滅後,德國再一次成為了戰敗國。因為是挑起戰爭的罪魁禍首,所以德國的下場也慘的多。二戰結束後,德國被一分為二,東德由蘇聯控制,而西德由美國控制。本是一體的德國,最終卻淪為了東西方勢力的對抗陣地。其中東德在蘇聯的授意下,成立了東德人民軍。
  • 德國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才換來東德與西德的統一?
    1989年西德提出德國統一的「十點計劃」以及後來東德提出的統一德國的「四步方案」,使德國的統一被提上日程。德國要統一的消息傳出後,引起歐洲國家一片譁然。對於德國重新統一的問題英法美蘇態度也不一致:布希總統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我並不擔心一些歐洲國家所擔心統一的德國。」
  • 為什麼說兩德統一,讓德國損失了太多東西!
    在破碎的國家面前,「統一」和「分裂」當然也伴隨著血腥和暴力,從戰國到秦,從晉朝到南北朝,從城邦大國羅馬共和國到龐大的羅馬帝國,也都有血,所以,香港回歸和兩德統一之類的和平演變才讓人感動和欣慰。正如1990年聯邦德國總統魏茨澤克在講話中所說的那樣:溫馨地完成一統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分為東德和西德,這對現在的德國有何影響?
    蘇聯陣營和西方陣營政治體制的不同,社會管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兩德居民自我定位的錯亂,柏林圍牆建立後,對於兩德公民來往的限制,造成了一些社會慘劇的出現,在德國再次統一後,分裂造成的創傷還深深的影響著德意志民族。
  • 顧俊禮:東西德為什麼就能和平統一?
    以下為該序言全文內容:德國的和平統一是偉大的歷史性創舉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以下簡稱:民主德國)按《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以下簡稱:聯邦德國),兩個德國在分裂了41年後終於重新實現統一。這次德國統一跟歷史上的第一次德國統一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