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漫話|「熊孩子」精力過於充沛,愛調皮搗蛋,是「多動症」嗎?

2021-01-14 中國青年報

童年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

但有的孩子精力過於充沛,閒不住,無法安靜聽課,即使安靜坐一會也時常心不在焉;有的愛接話茬、調皮搗蛋,經常擾亂課堂紀律,這讓家長和老師都很苦惱。家有「熊孩子」讓家長苦不堪言,他們會因此訓斥孩子,認為是學習態度不端正,甚至認為孩子有品質問題。但沒想到,孩子因此可能表現的讓家長更難管理了。

其實,他們患了一種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疾病,俗稱「多動症」。調查顯示,20個學齡期孩子中就有一個被多動症困擾。多動症主要表現為學習時無法集中注意力,所以這些孩子不喜歡上課、寫作業。有的表現為活動多、脾氣急。他們也會因無法專心聽課而苦惱,但自己又無法控制。多動症會明顯影響孩子的心理、學習和生活。幸運的是,經過系統治療,大部分多動症的孩子可以正常學習和生活。

多動症常見有哪些臨床表現?如何治療?有哪些誤解?讓我們一起觀看本期精神心理科普漫話——多動症,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北京大學第六醫院

相關焦點

  • 「熊孩子」精力過於充沛,愛調皮搗蛋,是「多動症」嗎?
    但有的孩子精力過於充沛,閒不住,無法安靜聽課,即使安靜坐一會也時常心不在焉;有的愛接話茬、調皮搗蛋,經常擾亂課堂紀律,這讓家長和老師都很苦惱。家有「熊孩子」讓家長苦不堪言,他們會因此訓斥孩子,認為是學習態度不端正,甚至認為孩子有品質問題。但沒想到,孩子因此可能表現的讓家長更難管理了。其實,他們患了一種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疾病,俗稱「多動症」。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提醒:孩子調皮好動難管教?當心多動症!
    受疫情影響,相信今年應該是許多父母過得非常痛苦的一年,因為將近大半年的時間裡都要和這些調皮搗蛋的小祖宗滿待在一起。而對於出籠的神獸,很多家長也是非常苦惱,尤其是那些有多動症的孩子,更是讓父母頭疼。「熊孩子」狀況百出,影響的不單單是孩子學習!
  • 調皮和多動症的區別的是什麼呢?頑皮是孩子天性不能和多動症並論
    「多動症不用管,長大就好了」——關於小兒多動症不可走入的誤區小孩總是調皮搗蛋,寫作業馬虎,字跡潦草,學習成績也不好怎麼辦?打一頓就好了。——來自長輩的經驗。可是打了好幾頓,孩子依舊沒有改善,依舊調皮搗蛋,成績差,在學校惹事生非經常被請去道歉,感覺自己作為家長很失敗,逐漸迷茫。慢著!這些症狀怎麼這麼像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是什麼?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判斷?
  • 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
    生活中孩子總是表現的極不安定,覺得他是患上了小兒多動症,您真的了解小兒多動症嗎?小編今天帶來的話題便是:小兒多動症的症狀、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2、多動症的寶寶一般都會精力旺盛,所以平時可以讓寶寶多多的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社會活動,這樣就可以消耗掉寶寶多餘的精力了。3、培養好寶寶按時作息的生活習慣,不能太過遷就對寶寶有不良影響的興趣,比如長時間的看電視。家長們更要緩和好家庭之間的氣氛,防止家庭因素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刺激。
  • 警惕「熊孩子」的這些表現可能是多動症
    」——像猴子一樣坐立不安、像熊一樣調皮搗蛋,不按照常理出牌,也不讓家長省心。活潑好動 VS 多動症,如何區分?「這孩子特別好動,簡直一刻也停不下來,直到累極了睡著為止,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很多孩子家長都會有這方面的疑問。如何分辨「熊孩子」到底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呢?對於愛蹦愛跳愛跑愛動,靜不下來,精力特別旺盛的孩子,我們習慣地稱之為「淘氣」。
  • 成長心理學|本期關鍵詞:多動症 是活潑還是多動症?別給孩子貼標籤
    兒童多動症症候群,即輕微腦功能障礙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障礙症候群,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主要表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衝動任性,並伴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多動症兒童常常不知疲倦,以跑代步,喜歡爬高蹦跳,不能安靜聽課,小動作不斷。據統計兒童多動症患病率3%-5%,以6-9歲居多,10-12歲次之。
  • 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多動症和調皮搗蛋的區別是什麼
    重慶治療多動症中醫院有哪些?兒童多動症多發生於兒童時期,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全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經過了解發現有許多家長分不清孩子多動症還好動,常常把這兩個混淆到一塊,這正是因為有些家長對兒童多動症沒有足夠的了解。 有研究表明:3%到10%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 「我是一個有『多動症』的小學生!」讀完作文,男老師溼了眼眶
    「多動症」,是許多父母和孩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被口頭「診斷」為多動症的經歷——但凡調皮搗蛋或是學習不專心,爸媽批評時總會帶上一句:「你是有多動症嗎?!」 俞成效老師是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實驗小學603班的班主任。
  • 孩子愛動就是「多動症」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生活中大家對「多動症」這個詞並不陌生,然而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個疾病的特徵,以及對孩子的危害,錯過最佳的規範時間。
  • 我是一個有「多動症」的小學生……讀完這篇作文,班主任溼了眼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杭州市周慧班主任工作室 戴欣怡「多動症」,是許多父母和孩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被口頭「診斷」為多動症的經歷——但凡調皮搗蛋或是學習不專心,爸媽批評時總會帶上一句:「你是有多動症嗎?!」俞成效老師是寧波市鄞州區邱隘實驗小學603班的班主任。
  • 調皮好動是多動症嗎?
    這只是調皮好動,還是沒那麼簡單?那麼,被很多家長「濫用」的多動症是什麼,它和調皮、淘氣有哪些區別。調皮好動≠多動症簡單來說,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多動症則是到達了疾病狀態。在這裡,我們必須要劃個重點:不同年齡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不同的。
  • 孩子多動=多動症?兩者區別很大,你真的了解什麼是多動症嗎?
    經常會聽到不少寶媽說:「我家娃怕不是有多動症,一天到晚不停搗亂、還大喊大叫的?」「不能安靜地坐上一分鐘,手總是不停摳來摳去?……」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有以上的同感,感到心累的同時可能會默默的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我們誤會孩子了,好動、多動不等於多動症,他們注意力沒法一直集中只是因為年紀還小的緣故。
  • 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
    提及多動症,許多家長的反應都是孩子精力旺盛一天動個不停,調皮又不聽話。殊不知,活潑好動並不等於多動,多動症表現多樣且難以辨別。開學以來,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問診,詢問自家小孩是否有多動症?看完此文,應該可以為你答疑解惑。
  • 搗蛋熊孩子,這些搗蛋的事你做過嗎,笑的人肚子疼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也就越來越調皮搗蛋了,有時候遇到搗蛋的孩子真的是想好好的整治一下他。小編合集了一些孩子搗蛋的搞笑事件,一起來看看吧。如果你或者你家孩子也搗蛋,把你們因搗蛋鬧的搞笑事情在評論裡分享出來吧1、小時候,在村裡和小朋友玩。
  • 愛動的孩子就是:「多動症」嗎?
    ,因此孩子就是要動,他們要探索,要學習,要不斷的積累生活的各種經驗;家長要適時的引導孩子,不能輕易就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如果家長經常說孩子就是愛動,那麼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真的越來越愛動,不受規矩了...以為孩子會「按照」家長說的去做...
  • 兒童抽動症會有哪些症狀?很多父母都和兒童多動症混淆了
    案例分析:對於不少父母來說,可能對於兒童抽動症並沒有多少了解,因此有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停的擠眉弄眼、搖頭聳肩等抽動症,就認為孩子這是在和自己調皮搗蛋呢,於是就會訓斥孩子,感覺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事實上這是兒童抽動症的明顯症狀,作為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
  • 【天使科普】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家長不當一回事,結果……
    「目前已有100000+的家庭關注我們」 娃娃上課愛走神、不喜歡寫作業 調皮搗蛋難教育? 小心! 可能患上「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 兒童多動症害人不淺!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揭秘:多動症怎麼辦!
    孩子愛玩、好動是正常的,但當孩子多動過分,連家長都管不住的時候,就要及時檢查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多動症」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ADHD)的俗稱,指發生於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衝動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症候群,男孩是女孩的3至4倍。
  • 孩子愛哭,調皮搗蛋總是受傷?聽聽專家怎麼說→
    孩子愛哭,調皮搗蛋總是受傷?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1-29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
    兒童多動症多發生於兒童時期,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全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主要表現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心地完成一件事情,做事情容易衝動,自控能力差,學習差,存在認知障礙。經過了解發現有許多家長分不清孩子多動症還好動,常常把這兩個混淆到一塊,這正是因為有些家長對兒童多動症沒有足夠的了解。有研究表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的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學齡孩子有注意力缺失問題。多動症發病率也在逐年提高,跟之前相比,為什麼多動症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