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
但有的孩子精力過於充沛,閒不住,無法安靜聽課,即使安靜坐一會也時常心不在焉;有的愛接話茬、調皮搗蛋,經常擾亂課堂紀律,這讓家長和老師都很苦惱。家有「熊孩子」讓家長苦不堪言,他們會因此訓斥孩子,認為是學習態度不端正,甚至認為孩子有品質問題。但沒想到,孩子因此可能表現的讓家長更難管理了。
其實,他們患了一種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疾病,俗稱「多動症」。調查顯示,20個學齡期孩子中就有一個被多動症困擾。多動症主要表現為學習時無法集中注意力,所以這些孩子不喜歡上課、寫作業。有的表現為活動多、脾氣急。他們也會因無法專心聽課而苦惱,但自己又無法控制。多動症會明顯影響孩子的心理、學習和生活。幸運的是,經過系統治療,大部分多動症的孩子可以正常學習和生活。
多動症常見有哪些臨床表現?如何治療?有哪些誤解?讓我們一起觀看本期精神心理科普漫話——多動症,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北京大學第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