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常常聚焦於偉大人物的功績,古希臘歷史也不外乎這樣。一代又一代的歷史學家們著書立傳,筆下儘是亞歷山大大帝、荷馬和蘇格拉底。
但是,在城邦中生活、死去的普通的古希臘人,從沒有領導過軍隊,沒有寫過一部史詩,或提出過新的哲學思想,他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他們是做什麼的?在那樣的時代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
支離破碎的文獻、記錄和考古證明給了我們答案。
社會是怎樣構成的?
各個城邦的社會結構起源於戰場上的布局。為了有效禦敵,需要大量的士兵組成方陣,並且保持隊形。
如果士兵覺得自己是所守護城邦的一分子,那麼在戰場上就更有可能勇敢殺敵。
古希臘的公民思想也因此誕生:
如果每個人在戰場上都要加入方陣、參與戰鬥,那麼在城邦中他們也應該參與政事。
▲ 圖為18世紀對古雅典城的刻畫,可以看見衛城和廣場
公民最嚴苛的義務是接受城邦召喚,加入方陣(多數城邦四年中有三年在打仗,公民受召參戰的頻率是很高的)。
此外,他們還具有公民責任。他們必須參加501人的陪審團(人數之所以眾多,是為了防止陪審員收受賄賂),而且多數人還要參與500人的議會。
富裕的公民遇到緊急情況時需要納稅(如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並按要求支付特殊的費用,如戰船費,慶典活動以及新建體育館的費用等。
在古希臘,獲得公民身份成了一種理想,而公民身份僅限於完成軍事訓練的成年男性。
▲ 圖為兩支重裝步兵,手持漆色鮮亮的盾牌在廝殺
城邦還有其他的居民,不過他們的社會地位因身份而不同。
雅典的外國人被稱為外邦人。
這類人有義務服軍役,但沒有公民身份,不能參與選舉、擔任公職或擁有土地。不過,他們有權利參與司法程序。
作為外邦人有諸多限制,但在公元前5世紀早期的波斯戰爭之後,雅典就接收了大批移民,比如往安全的地方出逃的愛奧尼亞人。
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外來人口持續增加。到公元前431年達到2萬人,大概佔到了雅典人口的十分之一。
▲ 亞里斯多德是古希臘最為知名的人物之一,但因他出生於古希臘北部,在雅典城被列為外邦人
按規定,外邦人每月要支付一德拉克馬的人頭稅,否則就會被貶為奴隸。
處於社會等級最底層的是奴隸,佔到雅典人口的四分之一。奴隸務工的作用在希臘社會不可小覷,它使公民有時間參與民主管理。
蓄奴規模通常不大,因為買賣奴隸的利潤並不大。
女奴通常用來做家務、做飯或幹其他雜事。男奴常常兼有自己的作坊,從事貿易,偶爾也能掙足夠的錢贖回自由,獲得外邦人身份。
▲ 圖為墓碑雕像,一名奴隸正在侍奉去世的主人
女性的地位通常比奴隸好不了多少,尤其是在雅典。
女性無權參與政事,名下不能擁有財產,常常依附於丈夫、父親或其他男性親屬。她們多數時候待在家裡,進行編織或演奏樂曲。
購物通常由奴隸來完成,女性走出家門的最好機會是打水。不過,在富裕家庭,打水也由奴隸來做。
只有在宗教方面,雅典女性才享有自主的機會。
雅典城的保護神雅典娜由女祭司侍奉,其他神靈祭拜的中心環節中也有女祭司參與。賽思摩佛羅斯節用來紀念德墨忒爾和慶祝豐收,只有女性參加。
▲ 圖為特爾斐神廟裡的阿波羅女祭司。米開朗基羅繪
還有春季酒神節用來紀念酒神狄奧尼索斯,氣氛尤為熱烈,女性可以離開市區,敞開飲酒,男人則通常要遠離慶祝中的女性。
孩子們如何接受教育?
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亞里斯多德認為, 「 教育源於痛苦,終於甜美。」
多數古希臘城邦把教育看作幫助人們成為未來合格公民的途徑。
不過,城邦在教育上起到的作用很小,教育的重任落在父母和私家教師身上。
孩子長到18歲時城邦開始介入,要求他們服兩年的兵役。早期教育沒有統一的形式,通常是在家,由母親或奴隸擔任教育者。
從6歲起,多數古希臘男孩會上三種不同的課程。
他們要為這種特權付費,只不過費用很低,除去最為貧窮的家庭之外,所有人家都有能力讓孩子至少上幾年學。
▲ 紙莎草紙很昂貴,因此上學的古希臘男孩子用蠟板和鐵筆學習讀寫算
授課通常在教師的家裡進行,每個班級有10到20個男孩。
第一種課程教文法和基本知識。等到有能力學習更長的作品時,男孩們開始學習荷馬史詩,並能夠成段背誦。
第二種課程的老師是琴師,教音樂相關的知識,包括音樂、舞蹈、各種詩歌。
最重要的是體育課,由體能訓練者來教授。學生在這裡學習各種運動,如跤、跑步、擲鐵餅和投槍。
古希臘人普遍認為體能訓練很有必要,有益身體健康,改善體型。最為重要的是它令男孩們為服兵役做好了準備。因此,體育課老師是所有老師中收費最高的。
進入青少年時期以後,多數男孩的教育終止,開始學習經商。
不過,富裕的家庭會繼續掏錢,讓孩子跟隨智者、四處講學的哲學家兼老師(從一個城鎮轉移到另一個城鎮,講授修辭技巧)學習。
對有抱負的古希臘年輕人來說,修辭技巧是一種重要的技能。能把話說好,影響議會和法庭是獲取權力的不二途徑。
公元前392年,伊蘇克拉底(Isocrates)在雅典建立起一所永久性的修辭學校,收取高昂的學費,這讓他積累起相當可觀的財富。
不過,並非所有的雅典人都認可伊蘇克拉底傳授的價值觀。
有的雅典人指出其弊端,認為過於強調了修辭在教育體制中的作用。
雅典作為民主城市,遇到重要決定,都要召開全體男性公民大會,通過投票進行表決。雅典曾被斯巴達佔領。很多雅典人把戰爭失敗歸因於教育:
不是因為公民不懂得投什麼票,而是因為修辭技能讓某些人說服議會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隨著哲學在古希臘的發展,教育作為終身學習的思想開始出現。
▲ 圖為在龐培古城柏拉圖學園發現的馬賽克圖像
公元前387年之後,柏拉圖首次出訪義大利和西西里島後返回,創辦了雅典學園。人們通常認為,這家學園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學。
與伊蘇克拉底不同,柏拉圖不太注重修辭學,學生們可以學習數學,科學,辯證法以及政治。
亞里斯多德曾是雅典學園的學生。他在學院學習了20年,然後才成為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並建立起自己的學校——呂克昂學園。
在古希臘,正規的教育對象僅限於男孩子。富人家的女孩子在家接受教育,老師通常由奴隸擔任,教女孩子讀書、寫字、吹長笛。
只有在斯巴達,女孩子才可以接受正規教育。
除了學習唱歌、跳舞和演奏樂器,斯巴達女孩還進行體能訓練,甚至學習跑步、摔跤和投擲。
▲ 斯巴達女孩和男孩一塊訓練
這一時期的人們認為,強壯的女性可以生出強壯的後代,還可能成為緊急時刻的最後一支防禦力量。
古希臘人做什麼工作?
對多數古希臘男人來說,最理想的人生莫過於做一名悠閒的紳士。
這種紳士不必為生活奔波,可以把精力投入城邦的政治與社會義務中。
一個公民要在直接民主制中充分發揮作用,必須見多識廣,有能力參加各種討論、辯論,為政策制定施加影響。
不過大多數古希臘人沒有這麼幸運,有閒在廣場消磨時光。
阿提卡有半數以上的人在鄉村勞動,要麼種自家的小塊耕地,要麼租種富人的耕地,按一定的百分比上交收成。
那些在城市裡工作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生意人,負責著城裡人的日常需求,如鐵匠、雕刻匠、繪畫者、木匠,等等。但他們很多人是公民。
奴隸可以代表主人做生意。相對於做家務的家奴,這些奴隸在生活上有一定的獨立性。不過,他們掙的每一分錢都屬於主人。也有少數可以自己保留一小部分。
受僱於成功手藝人的不單單是奴隸,窮困的公民也會在作坊中幹活,儘管為其他希臘人做工身份尷尬。
受僱公民的地位甚至比奴隸都低,因為奴隸至少還有一定的職業安全感。
▲ 古希臘的經商者既有為主人幹活的奴隸,也有非常富裕的自由商人
商業的發展使古希臘人互相之間聯結起來,並且與外面的世界有了聯繫,如波斯、印度、英國、中國。
就這樣,各個城邦開始專職於某一行業。
科林斯以制瓷聞名,尤擅製造雙耳細頸酒罐,用來盛放橄欖油和酒,銷往整個希臘和外國。到後來被雅典的制陶商取而代之。但科林斯後來又開發了新的金屬製造業務。
▲ 紅繪式陶器在雅典成為一種新的藝術潮流。這種陶器在黑色的背景上繪出紅色的人物和紋樣,易於辨識,取代了原產於柯林斯的老式黑繪式陶瓷
此時,最好的紡織品產自米利都,最好的羊皮紙產自凱拉米克斯。
隨著各行業的發展與繁榮,新型的工業、銀行業和貸款業務也發展起來。現金流量巨大的商人憑藉信用證貸款,在生意結束時歸還。
因為這種借貸關係,一些愛奧尼亞的城邦不得不僱用金融顧問,記錄現金流,也因此促進了複雜金融系統的發展,並為公民提升社會地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雅典曾有位叫帕西翁的奴隸,因為在經營信貸業務中表現出非凡的才智而獲得了自由。
他繼承了主人的銀行業務,建立起一家制盾廠,給國家捐贈了1000塊盾牌和1艘三列槳座的戰船,並因此被授予雅典公民稱號——對一個曾經的奴隸而言,這是極高的獎賞。
本文內容摘選自《諸神退位:古希臘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