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生平的難得的一次白話開示!(附:印光大師原聲念佛)

2021-01-17 一門深入
印光大師由上海回靈巖開示(民國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晚說)——



(註:印光大師在世時,即以白話開講。)

  我們所修持的這個淨土法門,是最殊勝超絕的,大家不要輕視了。為什麼呢?因為佛所說的種種法門,無非是觀機而說,好比對症下藥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機,和這個法門不相應,修起來,是很難得益的。一切法門,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斷貪瞋痴,必須惑業淨盡,方能了生脫死。或者煩惱尚有一毫未斷盡的,生死還是不能免,況全未斷者乎?這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幹到徹底才可。


  唯有念佛一法,是如來普應群機而說的,亦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所成就的。無論上、中、下根,皆可修學。即煩惱惑業完全絲毫未斷的凡夫,只要具足真信、切願、實行,念佛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一得往生,生死就可了脫了,所以說是最超勝的。


  佛在世的時候,十個人修行,就有九個可以成道。因為那時的人,天性淳厚,根機是很猛利的。到了後來,眾生的業障逐漸增加,根機也就漸漸的陋劣下來,再要和從前一樣,是不可得了。然在晉、唐時候,還有這種仗自力可以了脫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漸減少,越後越少的。到了現在,已沒有這樣的人了。如此看來,就曉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斷煩惱、了生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此時如仍不自量力,要說大話,輕視這個念佛橫超法門,而去別修其他法門,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還要更難了。


  我並非說其他的法門不好,實在是因為法門有契理不契機的,有契機不契理的。唯有這個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理機雙契,不可思議。尤其是在末法世中,更為適合眾生的根性。所以《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為什麼念佛求生西方,叫做橫超法門?古人有個譬喻,拿來解釋,就把我們具足惑業的凡夫,比做一條蟲,生在一根竹裡最下的一節。這根竹子,就比做三界。這個蟲子,要想出來,只有兩個法子:一個是豎出的,一個是橫超的。


  豎出的,是自下至上,一節一節的次第咬破,等到最上的一節咬破了,才能夠出來。這是比修別的法門,定要斷盡見思煩惱,才能出三界的。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這許多的品數,就比做一根竹子的節數。那蟲向上直鑽出來,就叫做豎出。例如一個斷見惑的初果聖人,要經過七生天上、七生人間的長久時劫修習,才能證阿羅漢,了生死。二果,亦要一生天上、一反人間,才能證四果。三果,欲界思惑已盡,還要在五不還天,漸次修習,才能斷盡思惑,證四果。這才算是出三界的無學聖人。如果是鈍根的三果,還要生到四空天,從空無邊處天,以至非非想處天,才能證四果。這豎出的法子,是如此艱難久遠的。


  橫超的,就是這條蟲子,不向上面一節一節咬,只向旁邊橫咬一孔,便能出來。這樣的法子,比那豎出的,是省事得多了。念佛的人,亦復如是。雖沒把見思煩惱斷除,但能具足信、願、行的淨土三資糧,臨終就能感動阿彌陀佛來接引他生到極樂世界去。到了這個清淨國土,見思煩惱,不斷而自斷了。何以故?以淨土境勝緣強,無令人生煩惱的境緣故。如此便得三不退,一直到破塵沙無明,成就無上菩提,何等直捷簡易的事!所以古人說:「餘門學道,如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似風帆揚於順水。」今且拿一段故事來證明這個豎出艱難的道理,大家且靜聽聽。


  唐朝代宗大曆間,有個隱士,叫做李源,舍宅為慧林寺,請圓澤禪師為住持。後李源想要去四川朝峨眉山,因約圓澤同去。圓澤欲由長安經斜谷,陸道去。李源要自荊州入峽,由水道去。兩人意見不同,各有所以。李源不知圓澤之事,圓澤了知李源之心,恐到長安,人或疑伊想做官,便由荊州去。一天乘船到了南浦地方,因灘河危險,天未暮即停舟。那時有一婦人,身穿錦背心,負罌而汲。圓澤一見了他,便俯首兩眼流淚。李源問道:「自荊州以上,像這樣的婦人,不知有多少,為什麼生此悲感?」圓澤道:「我不欲從此路來者,就是怕逢此婦人,因為她懷孕三年,還未分娩,就是候我來投胎。現在見了,已是無法可避了。請君少住幾日,助我速生,及葬吾山谷。三天之後,請來看我,我就對君一笑,以為憑信。十二年後,中秋月夜,到杭州天竺寺外會我。」說完了,就更衣沐浴,坐脫去了。李源後悔無及,只得把圓澤葬了。三天之後,就到那家去看,果然婦生男孩。因把詳情告訴她,並要求和小孩見面,果然一笑為信。李源因茲無意往川,便回洛京。及回到慧林寺,才曉得圓澤在未行之先,已經把後事都囑付好了,因此越曉得他不是平常人。過了十二年,李源就如約去杭州,到中秋月夜,就在天竺寺外等候。果然月光之下,忽聞葛洪井畔,有牧童騎牛唱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易性常存。」李源就曉得是圓澤的後身,就上前問道:「澤公健否?」牧童答曰:「李公真信士也。」便略敘數語。又唱道:「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遊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遂乘牛而去。如是看來,能曉得過去、未來,和有坐脫立亡本領的圓澤,還不能了脫生死,逃避胞胎。何況我們具縛凡夫,一點本事也沒有,如果不念佛求生西方,要想了生死,是做夢亦做不到的。


  有人說:「禪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道理,不是很好嗎?」殊不知見性成佛,是見到自性天真的佛,叫做「成佛」,並非是成福慧圓滿的究竟佛。為什麼呢?因為宗門下的人,工夫用到開悟的時候,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原來是和佛一樣,所以叫做「見性成佛」。但他的粗細煩惱,絲毫尚未斷,不過能常自覺照,伏住煩惱,舉動就和聖人相近。假使是失了覺照的工夫,伏不住煩惱,那造起業來,比他人更要厲害。因為他的煩惱裡頭,有開悟的力量夾雜著,就變做狂慧,所以造業的能力,也異常的猖獗。這樣不但沒有成佛的希望,而且還要墮落三惡道。所以已經開悟的人,更要加工進修,時時覺照。等到見思煩惱斷盡了,方是了生死的時候,並非一悟便了。類如前朝的五祖戒和草堂青禪師,因為悟後未證,仍不免輪迴之苦。覆轍昭然,是不可不知的。若說真成佛,更加差得很遠了。


  福慧圓滿的究竟佛,是怎樣成呢?據臺宗來說,一個斷盡見思惑的圓教七信菩薩,修到十信的時候,才把塵沙破盡。再經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的四十一個位次,每破一品無明,就升進了一個位次,得一分三德秘藏。這樣次第,到了最後的等覺地位,才把四十一品無明斷盡。再斷一品無明,再進一位,才能成就福慧圓滿的究竟佛。像這樣子,的確不是輕易的事情。大家曉得這個道理,就不會誤解了。


  又有人說:「我們各人的自性,本來是一塵不染,清淨湛然,就是淨土。自性本來不生不滅,亙古亙今,不遷不變,就是無量壽。自性本來具有大智慧光明,照天照地,就是無量光。如果離了這個本有的自性,另外要有個淨土可生,阿彌陀佛可見,那就是頭上安頭,無有是處。」並且認為這樣,就是「禪淨雙修」的道理,亦是錯的。因為這樣的話,完全是偏於禪宗,對淨宗是完全不適用的。何以見得?因為禪宗是不教人生信發願,也不教人念佛,只教人參究話頭,求明心見性。就說是離了自性,沒有淨土可生、彌陀可見。話雖不錯,但終是偏於理性的見解,不能和事相融通,亦就和事理無礙的淨宗隔別,所以說不是禪淨雙修。修淨土人,專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大家要明白的。


  還有密宗「即身成佛」的話,縱然聽起來,是如此動人,但是事實上,並沒有如此快便。「即身成佛」的意義,是說密宗工夫,修到成功的時候,現身就可成道。然而這樣成道,不過是了生死而已,勉強說做「成佛」,或亦可以。如果是真的當做成了五住究盡、二死永亡的佛,那就大錯特錯了。譬如一個小孩子,剃下頭髮,人人就叫他名「和尚」。或是受了三壇大戒的比丘,亦叫他為「和尚」。或是在叢林裡頭做方丈的,亦是叫做「和尚」。但如上的「和尚」,勉強亦可說得。如果是當做真的「和尚」,亦是不對的。就事實來講,是要有道德學問,能夠有使人生長法身慧命的力量,才算是名符其實的「和尚」。


  要知道我們這個世界,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當中,只有釋迦牟尼佛一人是即身成佛。再要到了彌勒佛下生的時候,才可算又是一尊即身成佛的佛。在這個釋迦滅後、彌勒未來的中間,要再覓個即身成佛的,無論如何,亦是不可得的。即使釋尊重來應世,亦無示現即身成佛的道理。


  在前清康熙、乾隆年間,西藏的活佛到臨終的時候,能曉得死後要去哪家投胎,叫弟子們到時去接他。且在出胎時候,亦能說他是某某地方的活佛。然而雖有這樣本事,也還不是即身成佛。何以知道呢?因為如果真是即身成佛的,自然就能像釋迦佛那樣的,能說各種方言,一音說法,亦能令一切眾生皆能會得。何以西藏的活佛,中國的語言,他就不懂呢?如此一件小事,就可證明他不是即身成佛了。何況後來的活佛,死時亦無遺言,生時亦無表示,都是由人安排,拈鬮而定的,那更是不必說了。


  又修密宗的工夫,要成功,也是很不容易。如專求神通速效,不善用心,且還有遭遇魔事的危險,還不如念佛的來得穩當。民國十七年,上海有一皈依弟子,請我到他家吃齋,便說他家有個親眷,是學佛多年的女居士,學問亦很好,已有五十多歲了,可否叫她來談談?我說可以的,於是就叫她來。等到見面的時候,我就對她說:「年紀大了,趕快要念佛求生西方。」她答道:「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我便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下劣了。」她又云:「我要即身成佛。」我又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高尚了。何以那個清淨世界,不肯往生,偏要生在此濁惡的世界?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現在沒有這樣的人,亦非汝我可以做得到的事。」像這樣不明道理的女居士,竟毫不自量的口出大言,實在是自誤誤人的。


  還有兩個要求生華藏世界的人,有一天,那個害了毛病,這個就去看他。後來因見他病勢不對,就趕緊的叫他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大家亦在旁邊助他念。過了一刻,就問他:「看見什麼境界沒有?」他答道:「沒有。」這樣的問過兩、三次,都說沒有。到了最後一次,他就說道:「娘來了。」唉呀!這個問他的,才曉得他們如此靠不住了。因為在他的心裡,以為念這樣的佛號,和這樣的希求,應當要看見華藏世界才對,為什麼反見娘來的陰間境界呢?自此以後,他才回頭來修淨土法門了。要曉得華藏世界,是要分破無明的法身大士,才能見得、生得的。其餘就是斷盡塵沙的菩薩,亦沒有分的,何況是具縛凡夫呢?就是華嚴會上,已證等覺的善財童子,普賢菩薩還教他和華藏海眾,以十大願王,回向極樂,以期圓滿佛果。可知淨土法門,是無機不收的。所以我常說,九界眾生,舍念佛法門,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念佛法門,下無以普度群萌,就是這個緣故。譬如天下的人,個個都要吃飯,亦個個都要念佛的。


  奉勸諸位,不要不自量力,打出格的妄想。總要老老實實的念佛求生西方,才不辜負如來說這個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的總持法門,及不枉費十方聚會,在此靈巖清淨道場的殊勝因緣。望大家珍重!

——選自《印光大師文鈔護國息災法會開示下》

相關焦點

  • 【印祖故事】印光大師與王一亭共同弘法護法!
    印光法師(微信號jtz13z)——弘揚印祖生平,教義。
  • 對老年居士的開示丨印光大師永懷錄有聲書 連載187
    2021-01-13 10:30:23 來源: 弘化社 舉報   法 雨老人(印光大師
  • 念佛境界——印光大師開示
    法雨老人(印光大師),稟善導專修之旨,闡永明料簡之微。中正似蓮池,善巧如雲谷,憲章靈峰,步武資福,宏揚淨土,密護諸宗。
  • 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特輯:佛醫之印祖藥方選集
    是印光大師在圓寂當晚給世人留下的最後箴言,而法師留給後世的無上法寶《印光法師文鈔》則是淨土修行人的指路明燈,被譽為「小藏經」。其中亦不乏治病之良方,解救眾生出苦厄之良藥。說到治病,印祖本有眼疾,一疲勞就會眼紅;眼睛一發紅就會受傷。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略解】這是多麼應該令人覺醒的一段開示啊!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第二祖,是唐朝人距今一千多年,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祖,是民國時期的四大高僧之一。二位祖師相隔一千多年在勸我們要發心修淨土念佛法門,其慈心切切!悲心切切!
  • 印光大師誕辰160周年紀念丨印光大師與一位「可愛」的弟子
    印光大師是陝西人,青年出家後,行腳參學、潛修默行,又以世事滄桑、戰亂阻隔種種因緣再未歸過故裡。大師七十一歲時,有一位陝西的居士,名叫寧志武,寫信給印祖。大師接到信十分欣慰,說道:「知吾秦尚有發心慕道,修持淨業之人,不勝欣慰。」
  • 印光大師與一位「可愛」的弟子
    大師七十一歲時,有一位陝西的居士,名叫寧志武,寫信給印祖。大師接到信十分欣慰,說道:「知吾秦尚有發心慕道,修持淨業之人,不勝欣慰。」又開示寧居士:「淨土法門,以自己之信願持名感佛,佛則以誓願攝受。譬如乘輪渡海,非己力之所可比也。
  • 《紀念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印光大師為何往生100天後才荼毗火化?附:印祖骨灰療疾記
    印祖一生精修淨業,最後一著,既現生西瑞相以垂範,復留舍利以彰法身不壞之相。足證印祖悲度眾生,弘願無盡。《中興淨宗印光大師行業記》、《印光法師年譜》、《蓮宗十三祖傳》三者不約而同地記載:示寂一百日,舉行荼毗。為什麼示寂100天後才荼毗?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 印光大師:眾生隨染緣就處在輪迴中,隨念佛的淨緣就往生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眾生隨染緣,就處在輪迴中,隨念佛的淨緣,就會往生極樂世界【印光大師開示】用隨緣故,則有四聖六凡,苦樂升沉之殊。而緣有染淨,必隨其一。隨染緣,則起惑造業,輪迴六道。(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印光大師這段開示非常重要,若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深義,對佛法的理解必然進一大步。真如佛性有體有用,用若隨緣,則有四聖聲聞果、緣覺果、菩薩果、佛果,六凡即六道輪迴中的眾生,苦樂升沉之區別巨大。而緣有染緣與淨緣之別,必隨緣其中一種。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一定要看,這把往生的條件說透了!
    念佛時,常聽自己念佛音聲,即是都攝六根之下手處。切須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眾生耳。(復鬱智朗居士書《續一》)世出世間之利益,悉於此得之矣。此愚夫愚婦所能為者,並非有高深玄妙,不能企及之處。惜人多所求在彼而不在此,故難得其真實利益也。所言照料林事,不能專修,深恐難得一心。未得往生或難如願者。
  • 印光大師為何往生100天後,才荼毗火化?
    印祖一生精修淨業,最後一著,既現生西瑞相以垂範,復留舍利以彰法身不壞之相。足證印祖悲度眾生,弘願無盡。《中興淨宗印光大師行業記》、《印光法師年譜》、《蓮宗十三祖傳》三者不約而同地記載:示寂一百日,舉行荼毗。為什麼示寂100天後才荼毗?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 印祖:淨土法門是難信法門,只有仰信諸佛誠言,斷不可有一念疑心
    印祖:淨土法門是難信法門,只有仰信諸佛誠言,斷不可有一念疑心【印光大師開示】淨土法門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當仰信諸佛諸祖誠言,斷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則與佛相背,臨終定難感通矣。(摘自《印光大師全集》)【略解】印光大師這段開示太重要了,應該有醍醐灌頂的功效。淨土念佛法門是難信易行法門,能信淨土念佛法門者是累劫善根成熟的結果,是人中芬陀利華。我們淨土行人應該慶幸自己是大善根之人,天下之大,能信淨土法門的人是很少的。
  • 佛教:念佛之人,常讀這本文鈔,淺顯易懂,歸家越來越有把握!
    《印光法師文鈔》非常殊勝,修淨土法門者必看。做人根本在此,淨土關要在此,諸宗關要在此,人稱「小藏經」。印光大師是蓮宗第十三祖,這是佛門中公認的、公推的。弘一法師云:「大德如印光法師者,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 【極其珍貴照片】印光大師舍利 瞻禮獲福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圓寂 阿彌陀佛
    高僧淨土十三祖印光大師生平歷史紀實《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有聲書
  • 印光大師為何往生100天後才荼毗火化?丨一段懸案
    印祖一生精修淨業,最後一著,既現生西瑞相以垂範,復留舍利以彰法身不壞之相。足證印祖悲度眾生,弘願無盡。《中興淨宗印光大師行業記》、《印光法師年譜》、《蓮宗十三祖傳》三者不約而同地記載:示寂一百日,舉行荼毗。為什麼示寂100天後才荼毗?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 《印公畫傳》首發-印光大師往生八十周年特輯
    戒期中,所有書寫謄抄事宜,都由大師代作。因寫字過多,導致眼疾復發。大師一邊堅持工作,一邊在空閒時專念佛號。夜晚大眾休息後,大師仍然起坐念佛。書寫任務完成後,大師眼疾也康復了。大師由此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後來自行化他,以淨土為歸,皆由此開始。 -
  • 【大德懿行】儉樸惜福,德澤流芳——印光大師惜福事跡
    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其影響所及,不限於淨土宗,也護持了中國近代佛教;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印光大師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後人將其與虛雲、太虛、弘一併列,合稱為「民國四大高僧」。
  • 印光大師:念佛人臨終蒙佛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是難思議的
    印光大師:念佛人臨終蒙佛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是難思議的【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臨終蒙佛接引,乃生佛感應道交,雖不離想心,亦不得謂獨是想心所現,絕無佛聖迎接之事。心造地獄,臨終則地獄相現。(摘自《印光法師文鈔箐華錄》)【略解】「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淨土行人只要深信切願彌陀淨土,發菩提心,老實念佛,臨終必然蒙佛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是難思議的感應道交境界,所以是難信之法,非累劫善根的成熟者是很難相信的。
  • 定弘法師:印祖開示往生要道
    印祖開示往生要道印祖開示往生要道暨淨土修學座談會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13/8/31  孝廉講堂
  • 印光大師說:下至普通百姓上至智慧超群之人皆應念佛求生淨土
    我太太的姐姐2012年第一次去深圳弘法寺,路過辦皈依手續的辦公室,幾乎不加思索就成了居士,現在每天念佛一萬聲以上,這不是偶然的,沒有累積多生的佛緣是不會如此的,反觀我自己直到學佛第七年才成為居士,才開始念佛。我們每個淨土行人都會發現身邊有很多親朋好友千說萬說就是不肯念佛,有的人覺得自己是一個愚人念不了佛,有的人慢心很重,看不起念佛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