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8月6日,在央視CCTV-7的2019礪刃-4節目中,軍武菌發現陸軍某部直屬營夜間緊急拉練中再次出現了QTS-11的身影。有小夥伴問軍武菌CCTV7偵察營出現的新步槍會不會是閱兵新槍呀?
小夥伴的提問
陸軍某部特種偵察營士兵手中的QTS-11
節目中特種偵察營的戰士們人手一支QTS-11,在黑夜的掩護下摸向敵軍指揮部。有了QTS-11的加持後,解放軍戰士們通過光電觀瞄系統,就可以在黑暗中輕鬆的了解周邊的情況,可並使用顯示系統來實時掌握戰友的位置和信息,從而更好的協同作戰。
有了QTS-11夜暗已不再是屏障
我國已經將「戰略步槍」小規模裝備了部隊,但是縱觀全球在「戰略步槍「發展這一塊,美國還是最早嘗試的。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就提出了「未來單兵戰鬥武器計劃」,簡稱OICW。其實說白了這個計劃就是想把步槍和榴彈發射器以及火控系統都竄在一起,並美其名曰「XM29」。當時美國的單兵作戰系統一出現,不亞於在國際輕武圈投下了一枚「大伊萬」。
XM29真容
老軍迷或許還記得曾經不少媒體對這款武器那是滿滿的讚美之詞,但是好景不長,沒幾年OICW就黃了。究其原因還是這個系統太重了,M29全量達到了8.2千克,相當於兩支半M4的重量,雖說歐美人身強體壯,這重量還是讓人吃不消。沒有辦法,美軍就把OICW系統拆成了「XM8突擊步槍」和「XM25空爆發射器」兩個子項目。想等到兩個子項目單獨發展完善後再合到一起,可沒成想XM8在2005年就提前打卡下班了。
有些離開,倉促的來不及說再見
相較於XM8,XM25命稍微長一點,可最後也因為資金、技術和重量問題,XM25也在2018年徹底涼透。
「懲罰者「XM25
說了美國,就不得不說他的小老弟韓國。韓國大宇公司2000年就開始研發K-11空爆武器系統,該槍外形上和美國的OICW神似,並在2010年投入部隊使用,這也讓韓國成為了最早將「單兵武器系統」裝備部隊的國家。可既然財大氣粗的美國都搞不定的武器,韓國也可想而知,這個系統在實際使用中故障就從沒斷過。
韓國的K-11
該槍6.1千克的重量讓韓國的奶油士兵大叫扛不住,而系統本身也是故障連連,包括射擊時槍管偏移、退殼機構以及火控系統故障等。因此在2011年3月被迫停止生產並進行改進。2012年7月韓國國防部對外宣稱K-11所有的問題都已完善。2014年國防部續籤了4000支訂單,但同年9月K-11又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據說用磁鐵撞擊扳機附近就能擊發榴彈。
K-11使用了25mm的槍榴彈
今年5月該槍又爆出最新的致命缺陷,在發射50次榴彈後鋰電池內部壓力增加,瞄準鏡的電池就有可能爆炸,一旦爆炸就會造成士兵面部受傷,系統中部分電子系統和電池由三星公司提供。
三星:民族品牌一脈相承
PAPOP項目是法國的單兵武器系統,同時作為法國步兵作戰系統的一部分,該系統使用5.56mm子彈和35mm槍榴彈,初期型號PAPOP-1在整體設計要優於韓國的K-11,但卻重達8千克。改進後的PAPOP-2型雖然體積大幅度減小,可依然達到了6千克,因此該槍發展也並不樂觀。
有沒有很像科幻雷射武器
還有朝鮮、瑞典等國家的OICW前景也不明朗,全世界OICW都處於一個問題頻出半死不活的狀態,那中國的QTS-11怎麼樣,會不會是我們未來步槍的發展方向?
我國的「戰略步槍」首次亮相要追溯到5年前,2014年12月QTS-11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態出現在南海艦隊文藝演出的舞臺上。
「QTS戰略步槍「——步槍中的殲20
雖然我國的「單兵作戰系統」起步要晚於西方發達國家10年左右,但是別的國家不是早已涼涼,就是故障頻出。可我國的QTS-11目前已經小規模的裝備了部隊。
QTS-11以03步槍為基礎,步槍口徑為5.8mm,榴彈發射器的射程為700m,使用20mm可編程槍榴彈,並配備有計算機制導系統、雷射測距儀和攝像機,士兵可以預先為榴彈編製程序,讓榴彈在特定位置爆炸,比如越過障礙物直接在敵人頭頂爆炸。
編程槍榴彈可以控制爆炸位置
該系統最重要的還是可以將頭盔以及其他單兵系統集成在一起,進行戰場信息共享,可便於戰友以及指揮官綜合協調,並可及時根據戰場情況做出戰術調整。雖然QTS-11是各國「戰略步槍「中較輕的,空槍重只有5千克左右,但是加上30發彈匣和20mm槍榴彈,很可能就接近6公斤,對於戰士作戰來說還是太重了。
讓你端一天你受得了不?
軍武菌覺得可以把QTS-11作為一種特種步槍來看待。其火力猛烈,信息化程度高,比較適用於偵察部隊這種信息化程度高的兵種,能夠讓每一個士兵成為信息化戰場上的一個節點,但是並不適合全軍大規模裝備使用。
QTS-11後雖說單兵火力是強了,但是對於作戰實在是太笨拙了,會妨礙士兵在戰場上完成各種戰術動作。而且這麼一套系統的確不便宜,據傳單價高達20萬,中國光陸軍已經接近100萬人,自己算一算…
QTS-11充其量也就是在步兵班中裝備一支替代槍掛榴彈作為火力補充(畢竟不能每人一個筒子,看見敵人就甩一發),或者少量裝備給特種作戰單位使用,比如偵查部隊。因此這次國慶閱兵戰略步槍出現的可能性並不大,即使該槍真的亮相了,我國下一代步槍也絕對不會是這種類型的槍械,畢竟戰場上結構可靠,輕便趁手的傳統步槍才是士兵最好的保障。
該怎麼解釋…我兔真不是你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