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無一後退,唱響中國不會亡

2020-12-11 痴人十四

1938年10月26號,淞滬會戰即將以中國軍隊的慘敗收尾。但在閘北的四行倉庫裡,一群中國軍人,代表著當時最大的農業國,面對工業國船堅炮利的侵略,勇敢的以血肉之軀迎了上去。

號稱的800壯士,實際上只有414人

面對著日軍海軍大炮,對於閘北狂轟濫炸,看著從加賀號上起飛的艦載機,在中國空中肆虐。在淞滬戰場上的血戰中國軍隊,一退再退。就算是幾倍於日軍的兵力,面對工業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來自農業國的中國軍人只能用血肉來彌補這一差距。

為了掩護在淞滬戰場撤下來的大部隊的安全,800壯士挺身而出。上封給他們的只有一個命令,死守四行倉庫。而這對外號稱的800壯士,實際上只有414人。他們即將面對數倍於己的日軍軍力猛撲。

血戰四行倉庫,中外記者全世界報導

四行倉庫是一座高約25米的混凝土建築。有原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間銀行合資建設倉庫共同儲存物資,故稱四行倉庫。四行倉庫的地理位置極佳,當時四家銀行選擇此地建設倉庫,就是看中此地雖是郊區越臨近英美租界運輸方便。

在四行倉庫東側為蘇州路,屬於租界範圍。而其附近的泥橋城和西藏北路則有英美軍隊駐紮。

也正是如此,在4行倉庫戰役打響之初,就備受租借中的外國人和鄰近英美軍隊的關注。大批中外記者紛紛前來報到,也正是由於4行倉庫的地理位置,外國記者直接拍到交戰雙方的畫面。中國軍隊誓死不退的勇氣,也借著外國記者的報導,傳向了全世界。

而此時的中國政府高層,也想死守閘北,表明中國軍隊守土抗戰的勇氣,並爭取英美法等國譴責日本伸張正義。

800壯士歌,中國不會亡。

1938年10月27日,四行倉庫戰役,正式打響。看著主力部隊馬不停蹄地西撤,駐守在四行倉庫的最高司令長官謝晉元告訴部下:我們要與陣地共存亡,所以這四行倉庫就是我們400多人的墳墓,我們之間,只要還有一個人在,我們就要堅守陣地。

在隨後幾日的時間裡,駐守在四行倉庫的中國軍人,多次打退日軍進攻,極大打擊了日軍侵略者囂張的氣焰。日軍為此向公共租界施壓,外籍大使面對日方壓力,同意出面調停,勸說中國軍隊停止作戰,撤出四行倉庫。

在此孤軍奮戰的中國軍人不願退,但奈何政府同意了外國使節團的要求。10月31日,在四行行倉庫奮戰的孤軍,也終於離開了陣地。

四行倉庫的血戰,極大的鼓舞了中國人民守土抗戰的士氣。為了紀念在淞滬會戰最後階段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一首由桂濤聲作詞,夏之秋譜曲的,800壯士歌唱響華夏大地。歌中第一句就是中國不會亡!

相關焦點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電影《八佰》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 電影《八佰》中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原標題: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
  • 八百壯士,四行孤軍
    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 抗戰·民族記憶|「八百壯士」:孤軍血戰守四行
    「捨生取義、慷慨赴死,陣地不會丟、國家不會亡……」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怎樣一場悲壯的生死阻擊?他至今還記得——1983年,剛剛調到這裡工作時,老師傅王燮範講述「八百壯士」的情景。王燮範的父親是當年留守倉庫的員工,也是「八百壯士」最後的接應者。淞滬會戰後期,四行倉庫已是一座城中「孤島」——西北面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岸是各國租界,這裡也是上海最後一處由中國軍隊駐守之地。
  • 八百壯士孤軍激戰真實歷史影像 四行倉庫內部情況首次曝光
    八百壯士孤軍激戰真實歷史影像 四行倉庫內部情況首次曝光 原標題:八百壯士孤軍激戰真實歷史影像 四行倉庫內部情況首次曝光
  • 真實的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上海最後一塊陣地
    電影的熱映讓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迎來了成倍增長的遊客,人們慕名而來,想一睹「八百壯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上海最後一塊陣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位於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原四行倉庫(四行信託部滬分部倉庫)舊址西部,總建築面積約380 ㎡,分為三層。
  • 讀書| 「八百壯士」 謝晉元
    聽聽看↑↑↑抗戰題材的影片《八佰》上映後,好評如潮。電影《八佰》的熱映讓我們了解到了那段悲壯的抗戰歷史,電影中呈現的有關謝晉元團長的許多細節都是真實存在的,今天慧說趣事帶您走近四行倉庫保衛戰,看真實的「八佰壯士」
  • 你了解「八百壯士」的真實歷史嗎?這段視頻值得一看!
    視頻中的這面牆是復原過後的四行倉庫的西牆。因為《八佰》這部電影的熱映,四行倉庫紀念館的訪客量比以往多出兩倍,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到這個廣場,獻上鮮花以及對英雄的敬意。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局勢惡化,中國軍隊西撤迫在眉睫。
  • 《八佰》與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今年暑期熱映的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孤軍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於1937年10月27日至31日,國軍第88師第262旅第524團中校團附謝晉元,帶領所屬第1營的「八百壯士」,在日軍大舉進攻上海的形勢下,在四行倉庫孤軍堅守了4天4夜,擊退日軍6次進攻。
  •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中的通城兵:沒經嚴格訓練但相當英勇
    △四行倉庫保衛戰舊照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是滬上四家銀行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出資而建,是一棟七層鋼筋水泥大廈。進入倉庫後,通城人周福其和他的戰友們迅速打通各層樓房的隔牆,將底層門窗全部封死,並用倉庫內堆存的小麥、玉米構築外圍工事。而此時,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佔領,東面是公共租界,南面是蘇州河,對岸也是租界。倉庫與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座「孤堡」。四面被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為鼓舞士氣,團長謝晉元召集所有戰士進行了宣誓大會。
  • 《八佰》: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
    1937年10月,將整整75萬國軍精銳打得七零八落的日軍把一座倉庫——四行倉庫團團包圍,混凝土牆內是當時的散兵、逃兵、新兵以及文官,一個臨時空降的國軍副團長和一支四百餘人的雜牌軍固守此地,為壯聲勢,副團長謝晉元謊稱有八百人據守倉庫,與日軍做最後的殊死頑抗,後人結合史記五百壯士的故事,送外號「八佰壯士」。
  • 四行倉庫紀念館紀錄片,還原真實的歷史故事
    何為《八佰》? 所謂「八佰壯士」,指的1937年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的400餘名官兵。 為了掩護主力部隊車隊,400多名士兵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擊退敵人十餘次進攻。
  • 電影八佰講述了什麼 守衛「四行倉庫」的是哪支部隊
    電影八佰講了什麼電影《八佰》是導演管虎籌備了十年的心血之作,很多人想知道這部電影是不是根據史實改編的,其實是的,該片講述的就是淞滬會戰中的一段歷史,也是管虎心中十分尊重的一段歷史。
  • 八百壯士悲歌:精銳部隊已消耗殆盡,明知四行倉庫不堪一擊,新兵們卻...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慷慨悲壯歌曲《歌八百壯士》創作於1938年,紀念一年前發生在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往事,當今因電影《八佰》再次引起國民現象級關注。
  • 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後來都去了哪裡?
    在上海蘇州河的北岸,現在仍屹立著一棟彈痕斑斑的建築,無言地述說著當年抗日將士們的英勇壯烈。它就是四行倉庫。1937年10月26日,為了掩護國民黨八十八師和其它部隊向西撤退,謝晉元帶領400多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奉命據守四行倉庫。
  • 《八佰》發布片尾曲MV那英波切利獻唱 「八百壯士」真實名字催淚
    歌曲將觀眾帶回1937年的四行倉庫戰場,展現北岸戰士與南岸群眾遙遙相望之際,對腳下土地的堅守、對家國山河的眷戀以及對和平的祈望。MV結尾更震撼展示真實「八百壯士」名單(部分),這一個個鮮活的名字都是守家衛國的戰士,催人淚下、令人肅然。
  • 《八佰》裡四行倉庫保衛戰真相,撤到租界的壯士最後命運如何?
    電影《八佰》已經上映一段時間了,豆瓣評分7.7分,在國產電影當中算是比較優秀的。相關的影評和劇情分析比比皆是,我就不湊熱鬧了,今天我只給大家講講《八佰》背後的故事,一起走進那個國破山河碎,壯士孤軍浴血,保家衛國的時代。電影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的故事。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
    謝晉元    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四行倉庫沒有旗杆,謝晉元讓人找來了兩根竹竿。沒有華麗的奏樂,沒有隆重的儀式,只有日軍的嚎叫,還有不時射來的冷槍。此時東方已現魚肚白,在曙光微茫中,謝晉元和「八百壯士」莊重地舉起了手,向國旗敬禮。    猛虎被縛永不低頭    10月30日,「八百壯士」守衛四行倉庫的第四天,日軍派人來到了租界工部局,聲稱要調集重炮和重機槍,對四行倉庫發動一次總攻。
  • 電影《八佰》裡不能忘卻的記憶 「八百壯士」,湖北勇士是主力
    在《八佰》裡說著湖北話、飾演湖北勇士的主要演員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寧願死,不退讓,寧願死,不投降!」一曲《八百壯士歌》,傳唱八十餘載,唱出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也留下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傳說。昨晚,電影《八佰》在漢進行點映,將觀眾帶回到1937年的淞滬會戰現場,見證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激昂壯烈。而很多觀眾都發現了:電影裡的這些壯士,怎麼大多說著湖北方言?
  • 四行倉庫最後撤退了嗎? 謝晉元為何會同意勇士撤離四行倉庫?
    之所以被稱為「八百壯士」,是後來作戰時,一個外國記者通過英租界給謝晉元傳遞一個紙條,問到四行倉庫守軍的兵力情況,謝晉元不假思索的對外說:「800人」,這才讓「八百壯士」的威名傳遍了中國和全世界。謝晉元指揮靈活,將士們作戰英勇謝晉元率領留守的士兵連夜轉移到「四行」倉庫,就是大陸、金城、鹽業和中南四家銀行的聯合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