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信託公司掀「增資引戰」潮

2020-12-23 新浪財經

原標題:今年信託公司掀「增資引戰」潮 來源:FUND部落

見習記者 王雲龍

行業轉型大潮下,今年出現信託公司「增資潮」現象。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有十幾家信託公司完成或準備進行增資擴股,另有多家信託公司有意引入戰略投資者。

信託公司忙增資引戰

年內增資近兩百億

12月4日,青島銀保監局同意陸家嘴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由40億元人民幣增至48億元人民幣,股權結構不變。陸家嘴信託已是今年以來第8家實現增資的信託公司。除陸家嘴信託外,今年包括國投泰康信託、建信信託、財信信託、西部信託、國元信託、江蘇信託和光大信託7家公司增資獲批,增資金額分別為4.8億元、80.33億元、19.29億元、5億元、12億元、50億元和20億元,合計191.42億元。另外,據媒體透露,尚有9家信託公司有增資或引入戰略投資者意向。今年完成或準備進行增資擴股的信託公司數幾乎佔全部信託公司的三分之一。

在信託公司熱衷增資擴股的同時,今年還出現了公開徵集戰略投資者的現象。11月17日,華信信託在官網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並稱擬引入單一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11月12日,山西信託發布《關於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告》,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公開引入有實力的投資者,加快轉型發展和優化戰略布局等,面向全國公開引進優勢資源、了解信託業的戰略投資者。

信託公司加強股東管理

有信託行業人士表示,在當前行業環境下,尤其是今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將信託公司業務規模與其淨資產掛鈎,使得信託公司為了能夠順利開展業務,不得不想方設法擴大公司資本規模。因此,尋求增資或許是當前信託機構的「最優解「。上述人士指出,在信託機構增資行為的背後也存在不同的動機。「信託公司增資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增強公司實力,同時,隨著信託公司增資後資本實力增厚,其抵禦風險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總體而言,通過增資的方式,信託公司可以進一步提升風險抵禦能力,增強社會公信力和資產償付能力,更好地滿足監管要求。」

「實際來看,信託公司增資行為中,上述幾種情況大多兼而有之。但無論如何,增資擴股已成為行業轉型的趨勢。未來將會有更多信託機構加入其中。」上述人士補充道。

同時,今年11月,銀保監會官網公布《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本次辦法修訂在強化股東監管方面明確了以下要求:一是強化非金融企業入股信託公司資質要求,對擬成為信託公司控股股東的非金融企業,在權益性投資餘額比例、盈利能力、淨資產比例等方面提出更嚴格的準入標準。二是強化股東入股資金來源審查要求,嚴格要求自有資金出資。三是嚴格規範信託公司股權質押,進一步要求股東承諾不以所持有信託公司股權的受(收)益權等形式設立信託等金融產品。四是明確信託公司股東管理、股東的權利義務等相關內容應按照有關規定納入信託公司章程。

百瑞信託博士後工作站研究員謝運博指出,在當前多家信託公司啟動增資引戰的背景下,信託公司應對照新《辦法》和《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審慎地引入符合監管要求的新股東。

相關焦點

  • 信託掀起增資潮背後,行業「爆雷」頻繁!
    信託公司增資擴股成為潮流。除常規的需開拓業務、增加整體實力外,有的困於風險事件,又或者為順應監管政策。此外,由於當前資管新規還處於過渡期,多數信託公司的資金池業務尚未叫停,一定意義上還存在剛性兌付需要,也迫使信託公司充實資本金。10月16日,國元信託緊步江蘇信託後塵加入今年信託行業增資潮。國元信託增資之前,已有包括江蘇信託、建信信託、五礦信託等先後宣布增資。
  • 加快增資擴股 信託公司扎堆「補血」
    隨著防風險和行業轉型的需要,信託業重啟增資擴股「模式」。2020年最後一天,五礦信託正式將註冊資本由60億元增加至人民幣130.51億元。自此,2020年包括五礦信託、華鑫信託、大業信託、陝國投信託等多家本土信託公司實現了增資目標。我國68家信託公司中註冊資本金衝進「百億俱樂部」的也近10家。
  • 華信信託明確引戰條件 三家信託公司困局待解
    11月17日晚,一直謀求引戰的華信信託公布了引戰方案。華信信託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公司計劃引入1家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目前,華信信託面臨超過20隻產品延期兌付的局面。與之情況類似的還有四川信託和安信信託,引入實力雄厚的外部投資者或許是這些信託公司渡過難關的現實選項。
  • 展業看實力:7家信託增資「補血」200億元
    本報記者 陳嘉玲 北京報導11月份,銀保監會甘肅監管局批覆同意了光大信託增加註冊資本金事項,將由64.18億元增加至84.18億元。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光大信託的增資尚未完成。透過光大信託增資,《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自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出臺以來,步入轉型深水區的信託業,正在迎來一輪強勁的增資潮。
  • 華宸信託註冊資本計劃增至10億元 今年來已有9家信託增資獲批
    今年5月《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發後,信託行業增資潮再起。各家信託公司你爭我趕,紛紛發布增資計劃。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9公司獲批增資,增資金額超200億元。華宸信託相關人士稱,隨著行業平均註冊資本水平的不斷提升,公司將積極徵求主要股東的意見,合理安排好明年的增資計劃。
  • 年內信託公司增資獲批金額達204.27億元
    在產業轉型浪潮中,信託公司「增資」浪潮仍在繼續。 自12月以來,許多信託公司已宣布增資!大業信託的增資是經廣東省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的,同意將其註冊資本從10億元人民幣變更為14.85億元人民幣。
  • 華信信託董事長毆打女經理被刑拘 或影響其引戰進程
    中國網財經1月8日訊 日前,華信信託董事長將其總經理打傷,至後者多處受傷並住院,一時成為輿論焦點。隨後,大連西港警方在警情通報中實錘該事件,而華信信託董事長被刑拘這一事實,或將影響其引戰增資進程。今日,大連市西崗區警情通報顯示,西崗區大連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內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
  • 增資潮再起 七家信託公司增資近180億元
    【財新網】(記者 梁虹)2020年信託業迎來又一輪增資熱潮。  根據財新記者統計,2020年截至12月11日,已有七家信託公司完成增資,增資總額179.42億元,平均增資幅度為25.63億元。
  • 華信信託公開「引戰貼」:單一戰投可最高注資68億奪控股權
    其中,華信匯通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北京萬聯同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也就是,華信匯通集團有限公司總計持有華信信託45.81%的股權,為實控人。此次若單一戰投最高注資68億元的話,持有股份超50%,便可成為華信信託控股股東。華信信託方面亦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此次引戰原大股東同意出讓控制權。
  • 信託增資潮繼續:建信信託增4倍至105億,陝國投定增37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信託業再次先出現增資潮。7月8日,北京銀保監局批覆同意建信信託變更註冊資本,註冊資本由約24.67億元大幅增至105億元。建信信託正式邁入註冊資本百億信託公司行列。68家信託公司中,中信信託、重慶信託、平安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崑崙信託等註冊資本已逾100億元。建信信託此次增資中,中國建設銀行出資金額70.35億元,出資比例67%;合肥興泰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金額人民幣34.65億元,出資比例33%。
  • 9家信託公司註冊資本過百億 還有多家信託公司增資在路上
    近日,銀保監會官網顯示,青海銀保監局批覆了五礦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礦信託)增加註冊資本的請示,同意其註冊資本由60億元增至130.51億元。至此,五礦信託的註冊資本排名升至行業第二位。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統計,經過近年來的陸續增資,已有9家信託公司註冊資本過百億,此外,還有陝國投A、雲南信託、華信信託等信託公司在增資的路上。
  • 三家信託公司困局待解 來看看都有什麼解決方案?
    來源:中國證券報□本報記者 張玉潔11月17日晚,一直謀求引戰的華信信託公布了引戰方案。華信信託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公司計劃引入1家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目前,華信信託面臨超過20隻產品延期兌付的局面。與之情況類似的還有四川信託和安信信託,引入實力雄厚的外部投資者或許是這些信託公司渡過難關的現實選項。
  • 又一家信託要涼?融資類業務被叫停,資金缺口40億
    記者注意到,華信信託最近一次成立融資類信託產品,時間為今年3月11日,遠早於市場傳言的融資類業務遭監管壓降時間——3月26日。彼時,市場傳稱:「業內多家信託公司收到監管要求,壓縮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並制定融資類信託壓縮計劃。」 6月18日,融資類信託業務被全面叫停的消息震驚整個行業。
  • 董事長「錘擊」女老總被刑拘 華信信託引戰或受影響
    1月8日午間,華信信託發布聲明回應稱,董永成在1月6日當晚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傳喚,現已刑事拘留。王瑾傷情穩定,正住院治療。當前,華信信託全體工作人員狀態穩定,公司各項業務正常進行。有接近華信信託的知情人士透露,兩人發生衝突或源於不良處置產生分歧,不排除王瑾已向監管部門披露了操作上的違法違規行為。兩人為校友王瑾於東北財經大學畢業,和董永成是校友。
  • 國投泰康「壓軸」2019年信託增資潮 小股東股權被稀釋
    中國網財經了解,此次國投泰康增資也成功壓軸2019年信託公司增資浪潮;雖然相較於前幾年公司增資熱潮有所降溫,去年仍有8家公司增資,增資總額達到163億元。對於增資降溫,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分析稱:「去年增資減少屬正常現象,因為多數信託公司的註冊資本已處於『夠用』階段。」
  • 太平財險11億元增資獲批 今年通過關聯交易認購6項信託計劃
    來源:華夏時報太平財險11億元增資獲批 今年通過關聯交易認購6項信託計劃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近日,銀保監會核准太平財險增加註冊資本金11億元,註冊資本金由50.7億元變更為61.7億元元。增資後,太平財險股東中國太平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將持有61.69億股,股權比例為99.99%;龍壁工業區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將持61.7萬股,股權比例為0.01%。對於此次增資目的,太平財險方面向本報記者表示,是為了增強發展實力。
  • 信託轉型需搞好三大業務關係
    證券時報記者 胡飛軍今年以來,受疫情衝擊和監管繼續從嚴的影響,房地產市場被調控,融資類業務大幅壓縮,力推本源業務、標準化業務回歸的信託業顯然已處轉型發展的關鍵期。近日,雲南信託董事長甘煜就相關熱點問題接受了證券時報記者採訪。
  • 9家信託公司去年完成增資逾280億元 註冊資本金前十排序再變
    信託公司通過增資,增強資本實力,提高風險抵禦能力,並為公司轉型發展提供全面支持將成為長期趨勢。  9家完成增資   平均每家增資32億元   隨著資本金實力與信託業務關聯愈加緊密,信託增資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熱點。  近年來,大部分信託公司均完成增資。
  • 華信信託董事長持械傷人被刑事拘留,引戰進程會受影響嗎?
    華信信託聲明稱,2021年1月6日晚,我司董事長董永成與總裁王瑾因工作產生矛盾,董永成對王瑾造成人身傷害。董永成當晚被公安機關依法傳喚,現已刑事拘留。王瑾傷情穩定,正住院治療。事件發生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公司班子成員團結帶領全體員工,確保公司正常運轉。當前,我司全體工作人員狀態穩定,公司各項業務正常進行。
  • 信託日報(12月11日)
    1.信託業增資潮持續升溫 又一家信託公司增資獲批!>5.渣打銀行聯合北方信託發布加密數字貨幣託管方案 預計2021年在倫敦開始運營1.信託業增資潮持續升溫 又一家信託公司增資獲批!今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了《關於大業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註冊資本的批覆》,同意大業信託註冊資本金由10億元變更為14.85億元,並要求於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變更。信託公司增資潮持續升溫,12月份尚未過半,就有4家信託公司傳出增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