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信託公司掀「增資引戰」潮 來源:FUND部落
見習記者 王雲龍
行業轉型大潮下,今年出現信託公司「增資潮」現象。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有十幾家信託公司完成或準備進行增資擴股,另有多家信託公司有意引入戰略投資者。
信託公司忙增資引戰
年內增資近兩百億
12月4日,青島銀保監局同意陸家嘴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由40億元人民幣增至48億元人民幣,股權結構不變。陸家嘴信託已是今年以來第8家實現增資的信託公司。除陸家嘴信託外,今年包括國投泰康信託、建信信託、財信信託、西部信託、國元信託、江蘇信託和光大信託7家公司增資獲批,增資金額分別為4.8億元、80.33億元、19.29億元、5億元、12億元、50億元和20億元,合計191.42億元。另外,據媒體透露,尚有9家信託公司有增資或引入戰略投資者意向。今年完成或準備進行增資擴股的信託公司數幾乎佔全部信託公司的三分之一。
在信託公司熱衷增資擴股的同時,今年還出現了公開徵集戰略投資者的現象。11月17日,華信信託在官網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並稱擬引入單一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11月12日,山西信託發布《關於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公告》,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公開引入有實力的投資者,加快轉型發展和優化戰略布局等,面向全國公開引進優勢資源、了解信託業的戰略投資者。
信託公司加強股東管理
有信託行業人士表示,在當前行業環境下,尤其是今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將信託公司業務規模與其淨資產掛鈎,使得信託公司為了能夠順利開展業務,不得不想方設法擴大公司資本規模。因此,尋求增資或許是當前信託機構的「最優解「。上述人士指出,在信託機構增資行為的背後也存在不同的動機。「信託公司增資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增強公司實力,同時,隨著信託公司增資後資本實力增厚,其抵禦風險能力也會得到顯著提升。總體而言,通過增資的方式,信託公司可以進一步提升風險抵禦能力,增強社會公信力和資產償付能力,更好地滿足監管要求。」
「實際來看,信託公司增資行為中,上述幾種情況大多兼而有之。但無論如何,增資擴股已成為行業轉型的趨勢。未來將會有更多信託機構加入其中。」上述人士補充道。
同時,今年11月,銀保監會官網公布《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本次辦法修訂在強化股東監管方面明確了以下要求:一是強化非金融企業入股信託公司資質要求,對擬成為信託公司控股股東的非金融企業,在權益性投資餘額比例、盈利能力、淨資產比例等方面提出更嚴格的準入標準。二是強化股東入股資金來源審查要求,嚴格要求自有資金出資。三是嚴格規範信託公司股權質押,進一步要求股東承諾不以所持有信託公司股權的受(收)益權等形式設立信託等金融產品。四是明確信託公司股東管理、股東的權利義務等相關內容應按照有關規定納入信託公司章程。
百瑞信託博士後工作站研究員謝運博指出,在當前多家信託公司啟動增資引戰的背景下,信託公司應對照新《辦法》和《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審慎地引入符合監管要求的新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