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是炎帝?斧燧氏表示不服:神農就靠人多,否則我才是正牌炎帝

2020-12-11 史海漫步

太史公在《史記》中開篇即言: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史記·五帝本紀》

由此觀之,在炎、黃二帝之前應該是神農氏在雄霸天下。

對於神農氏,現在史學界有一個主流的觀點,那就是「神農即炎帝」,周一良主編的大學歷史教科書《新編中國通史》中明確記述「傳說中的炎帝,號神農氏」。

神農氏號令天下

「神農即炎帝」的觀點在眾多典籍中也能找到佐證,比如:

「炎帝神農氏。」——《世本·帝系篇》「神農氏,姜姓也,母曰妊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帝王世紀》「赤帝、炎帝,號為神農。」 ——《淮南子·時則訓》「朱襄氏(即神農氏),古天子炎帝之別號」——高誘注《呂氏春秋》「有神龍首出,常感妊姒,生帝臨魁,身號炎帝,世號神農。」——《潛夫論》「炎帝,以火官名……始教耕稼,故號神農氏。」——《三皇本紀》

根據這些典籍的記載,我們可以理清大致脈絡:

上古時期有個姜姓部落,其首領發明了用於翻地的農具「耒耜」,大大推動了原始農業的發展,該部落也由此聞名天下,該首領被世人尊為神農,神農氏也就成了該姜姓部落的氏族稱號。而神農氏崇拜火神,氏族首領又自稱炎帝。

到軒轅黃帝興起時,神農氏共傳了九代炎帝,即神農、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氂、帝哀、帝克,末代炎帝為榆罔,與黃帝、蚩尤處於同一時代。

刀耕火種的神農氏

不過「神農即炎帝」的觀點似乎與《史記》的記載有點衝突。

《史記》中先說「神農氏世衰弗能徵」,又說「炎帝欲侵凌諸侯」。如果炎帝是神農,那麼「世衰」的炎帝又如何「欲侵凌諸侯」呢?可見在《史記》中神農氏和炎帝並不等同。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是太史公搞錯了,還是其它典籍的記載有誤?

其實,認為「神農非炎帝」的並非太史公孤家寡人,管子就曾將神農和炎帝並列提及。

「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管子·封禪》

清代考古辨偽學家崔述也曾指出神農的時代早於黃帝,而炎帝則與黃帝同期。

對上古神話深有研究的袁珂先生推測,神農與炎帝並非一人,可能是因為炎帝也有教民耕作的傳說,從而使其與神農的事跡逐漸出現混淆,最終合二為一。

崔述和袁先生的說法雖有一定道理,但以此否定掉「神農即炎帝」的事實則未免牽強,因為上古姜姓部落首領自稱炎帝的時間確實有可能大大晚於被尊為神農的時間。

太史公著《史記》

通常而言,上古氏族的稱號和其掌握的技能息息相關,比如「神農」表明該部落掌握了先進的農業技能,「有巢」則表明該部落發明了房屋,如此等等。

因此「炎帝」也應是該姜姓部落在掌握了某種先進的控火技能後才擁有的稱號。那麼這種控火技能是什麼呢?又是何時掌握的呢?

在弄清上述疑問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古籍中如下三條記錄。

「昔者,神農伐補(斧)、遂。」 ——《戰國策秦策》「(神農時)補(斧)、遂不供,乃伐補、遂,而萬國定。」 《路史後紀三》「神戎(農)戰斧、遂。」——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見威王》

這三條記錄講的是同一件事,即神農氏討伐斧燧氏,這應該是有史料記載的華夏的第一場戰爭。

斧、遂是位於山東境內的兩個氏族,其中,補氏善於製造石斧和陶器,而遂氏善於控火。兩個氏族相互依存,關係非常密切,對外統稱為斧燧氏,是當時能夠與神農氏相抗衡的大型氏族聯盟。

制陶控火的斧燧氏

但隨著神農氏掌握了先進的農具,其收穫的糧食大幅增加,氏族人口也隨之快速增長。人口就是第一生產力,在上古時代,一個氏族是否強盛的決定性因素就是人口的多寡。人多勢眾的神農氏快速崛起,很快就從實力上俯視原本能與之抗衡的斧燧氏。

落後就是原罪,而實力則帶來野心,控火技能對上古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終於有一天,神農氏再也無法按捺住對斧燧氏所掌控的控火技能的渴望,於是傲慢的對其首領說:「你們已經沒有實力和我們平起平坐了,進貢或者毀滅!」

斧燧氏沒有認清形勢,還想著負隅頑抗,戰爭毫無懸念,斧燧氏很快就被擊敗,人口和地盤都併入了神農氏的部落。神農氏如願以償的全盤接收了斧燧氏所擁有的控火和製造工具的技能,並將地盤擴張到了山東境內。

戰爭過後,周邊原本依附於斧燧氏的小部落也紛紛主動歸附,神農氏就此成為了中原共主,史稱「神農伐斧燧,而萬國定」。

神農伐斧燧

可能有心的朋友早已注意到,在此戰之前就已經有了神農氏的稱呼,而斧燧氏的核心技能就是控火(燒制陶器的關鍵也是火)。

「帝者,諦也,王天下之號」。本人大膽推測,神農氏首領正是在兼併了斧燧氏,成為中原共主後才有了炎帝的稱號,用以昭示其對火的掌控。

在此之前,姜姓氏族只以神農氏作為氏族號,首領並沒有炎帝的稱號,此戰之後,神農氏的首領稱炎帝,神農氏也被逐漸稱作炎帝部落。

這也基本可以解釋古籍中為何會出現神農和炎帝並列以及神農在炎帝之前的情況,因為以神農斧燧之戰為分水嶺,在此之前屬於「神農」,在此之後則「炎帝」這一號令天下的帝號屬性更強。

不過,這似乎仍然無法解釋《史記》中「神農氏世衰」而「炎帝卻欲侵凌諸侯」的衝突。

讓我們再看一下古籍中的如下幾條記錄。

「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號炎帝,亦曰阪泉氏」——《逸周書·史記》「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亂,逐帝而居涿鹿,興封禪,號炎帝」——《路史.蚩尤傳》「解州鹽澤,方百二十裡。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滷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夢溪筆談》

《逸周書》和《路史》的記載表明,蚩尤(即阪泉氏)曾經驅逐過炎帝,然後自號為炎帝。而阪泉氏的稱號表明阪泉是蚩尤的地盤。然而《史記》中卻記載「炎帝欲侵凌諸侯」後「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由此可見,《史記》中「欲侵凌諸侯」的炎帝其實是自號炎帝的蚩尤,並非末代炎帝榆罔。

榆罔早已被蚩尤驅逐,連炎帝的稱號都丟了,當蚩尤被黃帝斬殺後,榆罔重新成為炎帝,但此時諸夏首領已經是黃帝了。

蚩尤驅逐炎帝

司馬遷在記述這段歷史時基於某種原因未採信《逸周書》中的這段史料,由此造成了炎帝和神農關係的混亂。當把《逸周書》的這條史料補入後,一切就豁然開朗。

相關焦點

  •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女媧、神農炎帝,華夏三皇究竟有誰?
    三字經認為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中間沒有女媧。《反經·君德》:伏羲、女媧、神農,稱三皇也。(這是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出現在多部古籍中)還有一些古籍將有巢氏(巢皇)、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稱為三皇。人皇氏有兄弟九人,平分天下九州,傳說他們傳了一百六十五代,共治理天下四萬五千六百年。(觀點出自唐代文學家:馬摠)傳說人皇出生在刑馬山一帶,刑馬山在古籍中多有出現,但具體位置在哪已無從考證;而龍門山、熊耳山、柱州、崑崙山現今還都有跡可循,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查找一下。
  • 雲中吟系列·炎帝神農氏
    炎帝神農氏。炎帝神農氏,姜姓,長於姜水,母曰任姒,有喬氏之女名登,為少典妃,遊於華陽,感神龍首而生炎帝,生而龍顏。有聖德,都陳,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鳳鳴岐山。對於神農氏名稱的由來,《白虎通》曰:「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神農之時,民多疾病,神農氏遂「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農氏亦「磨蜃鞭茇,察色,嘗草木而正名之。
  • 炎帝神農氏政權:神農、姜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姜...
    古代原始社會人很少而禽獸很多,所以都吃禽獸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時候,人民很多而禽獸已經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還是不能解決人民的飢餓。於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據天時、地利,製作了勞動工具,教導人民耕種田地,種植莊稼作物,徹底解決了人民的飢餓,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贊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謂之神農。」
  • 炎帝神農的傳說
    他用木製作耒、耜,教民農業生產, 又曾嘗百草,發現藥材,教人治病, 從而使人類步入了健康生存發展的軌跡, 這位地皇炎帝神農氏,用他的一生促進了人類文明發展。
  • 炎帝神農政權:神農、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榆罔
    古代原始社會人很少而禽獸很多,所以都吃禽獸肉,到炎帝烈山氏姜石年的時候,人民很多而禽獸已經不足,野生素食能吃的也都吃了,但還是不能解決人民的飢餓。於是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根據天時、地利,製作了勞動工具,教導人民耕種田地,種植莊稼作物,徹底解決了人民的飢餓,百姓也得以更好的繁衍息。百姓贊炎帝烈山氏姜石年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謂之神農。」
  • 阿域《神話中國》歷史人物之:炎帝神農氏
    你為丈夫的,必親自去耕作田上;你為妻子的,必親自去蠶桑紡績,才有得吃,有得穿著。」百姓都聽他命令,各重生業,自食其力。 神農氏看到百姓多有疾病,不能飲食,想到五穀本養人,如何到生病時便飲食少進呢?後來他知道了,五穀中和之性,人到受了風寒暑溼之病則失和,所以不愛飲食,是必有除風去寒等藥,以調理五臟的百草,皆天地所出,而寒涼不同。
  • 全世界太陽神大搜羅:中國太陽神炎帝神農氏
    ,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 看看你的「姓氏」是黃帝軒轅氏~還是炎帝神農氏
    今天我帶大家了解一下「炎」和「黃」究竟為何許人也。1炎帝學生時代大家都學過「神農嘗百草」吧!沒錯,大名鼎鼎的神農就是炎帝。譯文:《山海經》中記載聽訞與炎帝生了炎居,炎居生了節並,節並生了戲器,戲器生了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了術器、后土(人格化),后土生了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生生不息。開創了炎帝神農氏一脈。《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
  • 炎帝神農傳說「活態傳承」面臨困境
    中新網神農架10月29日電 題:炎帝神農傳說「活態傳承」面臨困境  記者 郭曉瑩  「炎帝姓姜,生於烈山,長於姜水,因擅用火,故被尊為炎帝。
  • 當遠古炎帝「走進」現代生活——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
    在這場歷時近六個月的文化盛事中,全球華人以炎帝神農文化為紐帶,通過對炎帝神農文化的創新創意和成果轉化,讓炎帝精神賦能時代精神,讓炎帝文化賦能時代文化,讓炎帝形象走進日常生活,更加堅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近日,記者分別採訪了部分獲獎的參賽者、評委及主辦方,請他們講述此次大賽背後的故事。
  • 當遠古炎帝「走進」現代生活——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背後的故事
    在這場歷時近六個月的文化盛事中,全球華人以炎帝神農文化為紐帶,通過對炎帝神農文化的創新創意和成果轉化,讓炎帝精神賦能時代精神,讓炎帝文化賦能時代文化,讓炎帝形象走進日常生活,更加堅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近日,記者分別採訪了部分獲獎的參賽者、評委及主辦方,請他們講述此次大賽背後的故事。
  • 中國史前人物盤點,第四位:神農氏
    神農氏,中國上古時代神農部落初代首領,伏羲氏與女媧氏之孫,少典之子,華夏部落「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最後一位神級人物。有中華農業之祖、醫藥之祖、商貿之祖、音樂之祖之稱,對中華文明有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被後世尊稱為"三皇"之一 。
  • 神農炎帝,紡織技術推動者
    治麻為布,織作衣裳原始人類最開始是裸體生活的,這個階段大致在約300—400萬年,依照進化論的歷史分析,當時猿猴還沒有進化成真正的人,還只能稱為猿人。猿人與其他哺乳類動物一樣,依靠自身皮毛和熱血度過了生存危機,裸體生活了200多萬年。
  • 先祖神農氏 中華第一微笑
    神農氏為五氏出現以來的最後一位神祇,中國諸神創世造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穀、豢養家畜、種地稼穡等等一切為人民生活所做的準備全部完成了,中國神話時代結束,傳說時代到來。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耜,教民稼穡飼養、制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德稱氏,故為炎帝,尊號神農,並被後世尊為中國農業之神。
  • 《山海經》——神農氏
    還有人說炎帝在嘗藥時嘗到了一種百足蟲,這蟲一吃到肚裡,一隻腳變成一條蟲,新變出來的蟲的腳又變成蟲,以致千變萬化,變成了數不清的百足蟲,從而殺死了炎帝。炎帝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幸去世後,人們將他葬在湖南茶陵,代代祭祀,以感念他的恩德。
  • 中國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的「神農氏」是什麼?
    說起中醫藥就不得不提起作為開山鼻祖之一的《神農本草經》。 神農氏大家都熟悉,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這個「炎」字就是指炎帝神農氏。根據周代史官記錄的家譜《世本·帝系篇》記載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代的《淮南子》也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之弊。」
  • 炎帝、黃帝、神農氏、軒轅氏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但是歷史上的炎帝、黃帝、神農氏、軒轅氏他們到底有著怎樣的一種關係?或者大部分人都是搞不清楚的。神農一開始是女媧氏部落的一個人,由於嘗百草懂醫藥,繼承了女媧氏的部落,變成了神農氏部落,神農氏是一個部落的名稱,炎帝是是後來這個部落的首領,是一個職務,而不是一個人的名稱,所以有很多個炎帝,當時文明程度不是很發達,人們把好多個炎帝的功績和經歷籠統到一個炎帝身上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落幕 共徵集作品5286件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湖南臺辦提供炎帝神農氏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開創者和奠基者,與皇帝軒轅氏一道並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古往今來,海內外中華兒女無不以炎黃子孫自謂。大賽面向全球進行創意徵集,旨在深度挖掘炎帝神農傳統文化的特色,弘揚炎帝文化、凝聚民族認同。
  • 炎帝神農祖廟聖駕臺灣走透透 獲信眾熱情敬拜
    巡境期間,恰逢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農大帝5236年的誕辰,臺灣各炎帝神農宮廟早已籌備多時,歡歡喜喜迎接炎帝神農「老爺子」聖駕,慶典活動儀式多、陣頭多、氣氛熱烈,人潮更是熱鬧,吸引了更多民眾參與,祈求神農賜福、兩岸同沐,意義非凡,已經被臺灣信眾視為「千載難逢」的盛事。
  • 神話故事系列4:神農氏,嘗百草、善用火、定音律的炎帝
    要說神話中各種人物,我最喜歡的名字,當推神農氏,總覺得這是一個很神秘的氏族,而且他嘗百草,幫助天下人懂得了藥理,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大事。他可能不知道,人類發展到21世紀,糧食蔬菜有了長足發展,而藥這件事情,成了人們的心頭痛。幾萬年過去了,人類的醫保,依然前景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