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漪:教師心中要有中國的燈火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於漪:教師心中要有中國的燈火

於漪近照。本報記者 顏維琦攝/光明圖片

【新春訪名家】

臘盡春來,寒梢花開。春節前夕,記者如約來到於漪老師家中拜訪。剛出電梯,就見於漪老師笑盈盈地立在門口。一身居家棉服,鬢髮打理得一絲不亂,目光清亮有神。

「來啦,快進屋!」一邊說著,不由分說就把我們往屋裡領,招呼家人泡茶。91歲的老人身形清癯,腳步輕快,話語乾脆。來之前有些擔心她的健康,此刻放下了心。

「我一直看光明日報,經常讀你們寫的文章,對復旦大學鍾揚老師的報導特別好,就是要多傳播這樣的優秀教師的精神。」一落座,於漪老師就主動關心起我們的工作。上午的陽光正好,照進房間,更顯出冬日的溫暖。

「2019年下半年我生了一場大病,斷斷續續住了五回院,這幾天剛好一些。前兩年我還能每天上班,今年怕是做不到了。」於漪說,「基礎教育是很平凡的,我就是一塊鋪路石,是實實在在的草根教師。我這輩子就做了兩件事,一是培養學生,一是培養教師。」

1929年出生,經歷過少年時代的家國苦難,於漪對「國家」和「人民」這兩個詞有更深刻的體會。「什麼是苦難?我是從舊社會過來的,格外珍惜今天的生活。抗日戰爭的時候,我跟著爸爸媽媽逃難到鄉下,夜裡黑燈瞎火磕破了下巴。那時候哪有藥啊?爐子裡抓一把草灰敷上,現在還留著一道疤。」說著,老人揚起臉,下巴一處疤痕清晰可見。

「這些年,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我都清醒。說到底,我的工作就是堅守一個新中國教師的本分。」於漪這樣總結自己的人生。從教近70年,寫下400多萬字的論文專著,上了近2000節的公開課,她的教齡與新中國歷史幾乎同齡。從課堂授課到教育改革,從呼籲「教文育人」到倡導「弘揚人文」,從培養學生到培養老師,她的名字和語文、教育緊緊聯繫在一起,她的教育實踐始終與時代同向同行。

20世紀80年代,於漪就提出教育究竟應該是「育分」還是「育人」的問題。這是發人深省的「於漪之問」。提起多年前的這一問,於漪感慨:「目中要有人,而不只是分,任何一張考卷是考不出人的綜合素質的。如果教育不追求德性與智性的統一,就是殘缺的教育。作為教師,首要工作是育人,就是引領孩子走一條健康、正確的人生之路,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孩子是最耽誤不起的。生命對任何人都只有一次,人生是一張單程票,每一站都要遇到好老師。每個孩子都是國家的寶貝、老百姓的寶貝,今天的基礎教育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於漪說,「因此我常講,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一頭挑著學生的今天,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

一個多小時的交談中,她反覆強調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要打得深、打得寬。基礎教育是最有戰略意義的,教育安全關乎國家安全、民族安全。」

「作為教師,還要清楚的是,我是中國人的教師,做好新中國教師的本分,心中必須要有中國的燈火。要指引學生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下樹民族精神之根,築愛國主義之魂,用中國人博大的情懷,用真正的本領為中國作出貢獻,為人類作出貢獻。」於漪說。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於漪獲得「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這是共和國的最高榮譽,是一名教師的無上光榮。

「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這是於漪常說的一句話。91歲的她,初心不改,始終謙遜,依然年輕。她說,教師每天都有學不完的東西、做不完的事,所以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能感受到精神世界的成長,不會有厭倦。

臨別,接過記者寫的春聯,於漪也在我們的採訪本上提筆寫下一句話:「教師的責任大如天。」

(本報記者 顏維琦 孟歆迪)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92歲於漪老師寄語青年教師:心中要有一盞明燈
    2020年11月,在於漪自選集《點亮生命燈火》出版一周年之際,92歲的於漪老師深情寄語讀者朋友和青年教師:心中要有一盞明燈。 我這個鮐背之年的老人,一見到青年教師,一想到青年教師,心中就無限地歡喜。因為你們是祖國教育的未來。我想到百年以前,我們的革命前驅李大釗講過的話,他說青年是「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他說要以青春之我來創建青春的國家、青春的民族。我們的青年教師就是要以青春之自我,來創建我們國家青春的教育。
  • 人民教育家於漪:教書育人「大先生」
    教育要努力發現每個學生心中那根「獨特的琴弦」,在溝通理解上多下功夫。於漪的教育學就是這樣,既唱「神曲」,又唱「人歌」,所以能服人。  於漪在長期的教師、校長和培養青年教師的工作生涯中積累了教師職業發展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的財富,形成了一部活生生的「教師學」。「沒有教師,人就不能成才;沒有教育,社會就會一片黑暗。」
  • 領略於漪先生的教育魅力,光明區教育局到李松蓢學校講黨課
    如果說於漪先生是中國教育的燃燈者,那麼講述於漪事跡、傳播於漪思想的人,何嘗不是我們光明教育的燃燈者?」「我們將抓住時代機遇,全心投入教育事業,關注生命的發展,一輩子做個忠誠的教育人。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當心中有書,目中有生,不斷地思考、實踐和探索,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用生命在教育的田野上歌唱。」黨課結束後,於漪先生的事跡在教師心中蕩漾,大家紛紛寫下自己的感悟。
  • 誦寫講展現語言文字之美 讓於漪教育思想更有魅力
    」,踐行著「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的使命,在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歷程中已然清晰留痕,成為一代又一代教師的楷模。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過傳忠,同樣用激昂的嗓音演繹了於漪老師心中的仁愛:「必須熱愛每一個學生,每個學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須關心。」此外,來自本市多所學校的八位老師,還群體誦讀了於漪老師的名篇《往事依依》。寫:於漪老師的教育格言  「語言是民族文化之根。」
  • 大象無形——《於漪與教育教學求索》讀後感
    2.植根於「愛」  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教育生涯中,於漪大師用心書寫了一個大大的「愛」字。她說,「我愛學生,我愛我的職業,愛我們的語文學科,愛教育事業。這愛,不僅僅是我的職業理想和教育理想,而是滲透在我整個生命和教學實踐中。」「愛」,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愛」,能創造許多奇蹟。有人曾把教師分為四種境界:「以謀生為目的,以自傲為動力,以教育為己任,以愛為根本」。
  • 她是無數人心中的偶像,萬人空巷只為一睹她的風採...
    她是中國教育界的明星。脊梁骨不是彎的,脊梁骨要直!記住了,貧賤不能移。」這些話,給了於漪很大的觸動。「他教的是煢的字形和字音,但在學生心中撒播的是做人的種子。」回憶起趙老師的話,於漪感慨地說。她要讓自己的語言變成蜜,黏住學生;要把每一節課都當成一件藝術品,去精心琢磨。全心全意當好教師於漪帶過許多「亂班亂年級」,她的班上曾有個男孩叫蔣志萍,當年是班上赫赫有名的皮大王。
  • 教師心中的夢想:我要當名師
    線上開班,我看不到所有教師的面部表情。但是我相信每一名教師,自從他踏上三尺講臺,心中都會有一個理想:我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解決了低層次需要後,必然要追求高層次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人的高層需要。沒有一位教師入職時,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定位為:做一個平庸的教師。儘管終其一生的努力,沒能成為名師,也不很出色,但是夢想與追求不能沒有。
  • 92歲高齡「人民教育家」於漪為何親臨市北中學?只為了……
    92歲高齡「人民教育家」於漪為何親臨市北中學?,從而培養具有「中國心」的一代新人?在10月10日下午舉行的「為多元世界培育中國英才·市北中學105周年校慶主題活動——陳軍語文校本課程設計與教學研討會」上,92歲高齡的「人民教育家」於漪、靜安區副區長龍婉麗與滬上部分中學語文教育界人士一起進行了探討。
  • 「只願來生還做教師」:她用一輩子詮釋「老師」兩個字
    「中國的教育,就是要培養有中國心的現代文明人,沒有中國心,沒有現代文明,我們為誰辛苦,為誰忙?」她還說:「師生之愛,超出親子之愛。親子之愛,源於血緣;師生之愛,是為仁愛。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愛滿天下。」翻開她贈予的那本十多年前出版的專著《於漪與教育教學求索》,扉頁上寫著她的格言: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
  • 人民教育家於漪:學校美育,立德樹人
    課堂是有文化的,課堂的文化是要有魂的。知識只是一個方面,有故事主題,還有精神主題,就是魂。我們用美育加上特寫的一個鏡頭後,小孩腦子裡,馬上就聯想到舞臺上的燈光暗了。這個鏡頭就不僅僅是在課文裡,在草地上,也慢慢移植到孩子心中。這種文化的精神的魂的散發,很久遠的。
  • 心有燈火 為國弘文,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舉行第36個教師節慶祝活動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春梅帶著夏日的餘熱,秋日的激情,九月翩然而至,我們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隆重舉行「心有燈火 為國弘文」教師節慶祝活動。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立身講臺,是不必多言的承諾,每一位教師在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把這個職業當做畢生的事業。在張健寅書記的帶領下,全體老師高舉右拳,在國旗下莊嚴宣誓,錚錚誓言字字落地。江建華校長給老師們帶來了溫暖的節日祝福。隨後,老師們將象徵「燈火」的風燈燭臺,手手相傳。
  • 於漪老師題詞,浦東最早的市立中學90歲了
    今年學校迎來了90周年,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和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分別為學校題詞。「歇浦一衣帶,中外寰瀛通,其左蔚人文,百年學有宗。」教育家黃炎培的這首詩印證了洋涇中學源遠流長的發展歷程。在11月6日的校慶慶典儀式中,洋中學子的情景劇表演則再現了紅色校史中的重要篇章。
  • 今天,我要「曝光」這1732萬人!
    但他仍覺得不夠, 「我還需要不斷努力,學得更多,傳授給我的學生們,要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如今,在校內,很多學生都以單文增老師為豪。同學們說: 「我們的老師靠一隻手編輯電腦程式,拿到了國內外很多的獎項,我們怎麼能不好好努力呢。」
  • 壹讀寫:中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教學能力提升必備書單(100本)
    語文教師不會教作文,儼然已成語文教學的最大尷尬。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困擾著大多數中小學語文教師,以至其整個執教生涯。壹讀寫認為,語文教師想要教好作文,至少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完善的知識技巧體系、科學的訓練評價體系、必要的文體寫作經驗、階段性寫作教學序列。而對寫作(作文)及教學理論實踐書籍的閱讀,無疑會讓我們成長得更快,作文教學變得更專業。
  • 燈火| 西安八旬退休教師,每月從工資裡拿出1千元做這個……
    燈火 | 西安八旬退休教師,每月從工資裡拿出1千元做這個…… 2020-12-16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會玩的孩子,就是很有出息!」91歲於漪破例再受訪,看完請對孩子和...
    胡亂攀比,教師心中焦躁,學生心中焦躁,家長心中焦躁。其實比是有很多規則的。我們無視這些規則,忽略這個差異,不同層面去亂比。不是比出好的心態,比出愛自己的學生、愛自己的孩子,而老是埋怨你怎麼回事啊、怎麼回事啊。 第二,我們用的是一把標尺。
  •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關於中學語文教師「讀書種子...
    中學語文〔2020〕01號各位中學語文教師:2019年12月20日,在中語40年暨於漪教育思想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中語專委會
  • 於漪:怎麼上好語文課?如何當好語文老師?
    人民教育家、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於漪的經驗很值得借鑑。首先要好學,作為語文教師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其次要深思,一個不會思考的人是成不了優秀教師的,最後要力行,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真知。 語文老師要有自信力, 一要好學,二要深思,三要力行 我希望我們的優秀教師要有自信力,要樹立教學人生的目標,建設你自己的語文教學人生。美國一位管理大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三個石匠,在建築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