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智駕產學研協同發展,專訪威盛AI實驗室運營負責人秦淑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近日,威盛電子推出「威盛任我行智駕科研平臺發布會,暨威盛下一代AI智駕實驗室開放日」活動,受到多方關注。威盛電子AI智駕實驗室運營負責人秦淑受邀接受智東西、新浪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探索科技等多家媒體記者採訪。在訪談過程中,秦淑女士闡述了威盛中國區產學研合一發展戰略,闡明了威盛利用自身雄厚的科技積累和智駕行業應用經驗,推動中國自動駕駛產學研合一發展的堅定決心。

以下內容為採訪實錄:

記者:在交通運輸領域,AI應用格外引人注目。自動駕駛汽車是人類多年的夢想,世界各國都競相開展相關技術研發。您認為,現在中國具備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汽車和商業化的環境嗎? 那麼威盛又為什麼會選擇聚焦自動駕駛領域?

秦淑:我們可以看到,自動駕駛是當前最重要的技術領域之一。它融合了各種科技領域,例如傳感器開發、軟體、硬體開發,當然還有人工智慧,沒有人工智慧的發展就不會有自動駕駛汽車。這是科技界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於中國而言,隨著國家對新基礎設施的關注以及積極的5G戰略,一個有利於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汽車和商業化的環境正在出現。通過PEST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幾乎具備了所有的條件。

而威盛作為一家老牌科技公司,1987年從x86晶片起家,近年來深耕人工智慧嵌入式平臺,擁有超過6000項自主研發專利,威盛在2016年發布首款智能駕駛車載系統及日本市場商業案例,在國內外L1-L4級領域有著豐富的落地項目經驗,並且已經獲得ISO 26262國際車用安全最高等級ASIL-D認證。未來威盛將憑藉30年深厚技術積累加速產業化快速升級。

記者:威盛作為一家老牌科技公司,在業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據我們過去了解,威盛一直做的是產業界的,為什麼這次會選擇推動自動駕駛的科研平臺?

秦淑:一方面是為了響應國家和教育部的號召,高層次AI人才儲備,已經成為未來發展關鍵,建立人工智慧學科,也已經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另一方面是因為全球自動駕駛市場潛力巨大,威盛具備這樣的實力,並希望通過自身在產業內的經驗,幫助高校解決自動駕駛門檻高、攻關難的種種技術問題。希望運用自身的力量助推下一代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

記者:新增人工智慧相關專業,已經上升為培育下一代人才的國家戰略,威盛電子對此已經表現出足夠的重視。請您介紹一下威盛電子為什麼會選擇與高校進行合作,以及這個平臺可以幫助高校學生學到什麼?

秦淑:自動駕駛是人工智慧中體量最大、最有發展潛力的應用。在5G+新基建的國家戰略下,未來自動駕駛應用在中國的商業化潛力巨大。但由於自動駕駛技術本身的高複雜度高集成性,中國高校在開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項目研發時,存在很多科研設備採購複雜、對接商用化困難、缺乏高效數據訓練平臺等各種問題。同時,隨著新冠疫情在歐美爆發,國際交流訪學受限,國內越來越多高潛力青年科研人才需要得到優質的科研平臺培養。

威盛的AI開發工具包能夠幫助大學建立自己的AI實驗室,我們認為與高校直接合作是一個可行的辦法。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密切的合作和深入的接觸,提高產品的質量,理順產品的流程,增加產品的功能。對於中高職學生而言、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對新型智能網聯車輛的通識,培養標定工程師、高級技工等;對於大學生及開發者而言,可以通過完備的平臺,幫助他們專注於自己的專項技術研究,快速實現自己的設計目標。

記者:威盛近年來轉型人工智慧嵌入式平臺,利用自身超三十年的技術經驗在自動駕駛產業領域耕耘,近年來獲得了哪些成功案例呢?

秦淑:威盛已與多位交通領域的客戶達成深度合作,企業客戶領域涵蓋客乘車、計程車、礦車、叉車等類型。目前威盛人工智慧實驗室已開放VIA-AI手機輔助駕駛APP原始碼,威盛有一系列的自動駕駛產業成果與車規級產品線。並且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在人工智慧教育產業布局。在未來,威盛將繼續推進中國區產學研合一發展戰略。

記者:看來威盛在自動駕駛產業領域已經碩果纍纍,那麼您剛才所說的威盛在中國的產學研發展戰略是指什麼?

秦淑:威盛將聚焦自動駕駛三步走,加速產業化快速升級。

這三步走分別是:推出威盛任我行智駕科研平臺、聯合建設下一代AI智駕實驗室、建立人工智慧產學研合一生態聯盟。

在未來,威盛將利用任我行智駕科研平臺幫助高校打造新一代AI智駕實驗室,不斷推動人工智慧人才的發展,為建立人工智慧產學研合一生態聯盟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專訪結束後,秦淑女士邀約智東西、新浪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探索科技等多家媒體記者共同參觀威盛AI智駕實驗室,獲得記者們的一致好評。該實驗室展示了基於威盛任我行智駕科研平臺開發的三大展示套件:輔助駕駛展示套件、環視監控展示套件以及智能座艙展示套件。通過威盛強大的雲端數據訓練平臺的支持,高校藉助威盛任我行智駕科研平臺也能開發出專屬自己的AI智駕實驗室,學習設計和建立車載應用,不斷在自動駕駛領域獲得更大突破。

目前威盛AI智駕實驗室已開放參觀,有預約需求的訪客可以直接撥打威盛電話進行預約。

關於威盛電子

威盛電子始創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運用先進的人工智慧、物聯網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6000餘件專利技術,致力於交通、工業、智慧城市和數據中心應用的創新智能解決方案。公司總部位於臺灣臺北,通過威盛全球化網絡布局,在美國、歐洲及亞洲的高科技核心區域設立了分支機構。客戶群涵蓋全球各大領先高科技、工業和運輸企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威盛電子發布智駕科研平臺 人人都能為自動駕駛編程
    這一科研平臺面向開發者打造,可以基於威盛電子的硬體、軟體、人工智慧技術、機器學習和雲端組件工具,自行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發布會結束後,車東西對威盛AI實驗室高級技術總監唐亮和AI實驗室運營負責人秦淑進行了專訪。在採訪中,車東西了解到:基於威盛智駕科研平臺的研發可以分為車載視覺和自動駕駛兩個平臺。
  • 全方位體驗威盛任我行AI智駕實驗室各展區
    AI智駕實驗室開放以來,吸引了來自職校、高校老師代表,政府機構代表和各大媒體記者代表的相繼到訪。各領域代表紛紛體驗了該實驗室的各個智駕開發套件,參觀了威盛任我行無人配送車,並對任我行智駕科研平臺有了初步了解。
  • 一睹威盛任我行AI智駕實驗室風採,聽聽不同訪客代表的評價
    一睹威盛任我行AI智駕實驗室風採,聽聽不同訪客代表的評價 來源:財訊網 • 2020-07-28 15:16:16 近日威盛發布任我行智駕科研平臺,並開放威盛任我行AI智駕實驗室供訪客參觀。
  • 威盛電子唐亮:產學研整合-推動下一代智能駕駛人才培養 | CCF-GAIR 2020
    CCF-GAIR 2020 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本次峰會智能駕駛專場上,威盛電子高級技術總監唐亮,為與會者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產學研整合-推動下一代智能駕駛人才培養」報告。
  • 威盛與金龍為推動5G及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籤訂戰略合作
    圖:威盛電子威盛任我行智能駕駛科教平臺是威盛電子旗下新型汽車產業鏈人才培養平臺,幫助職業院校、高等院校打造人工智慧及自動駕駛實驗室。從科普、教學到開發,三段式培養下一代人工智慧及自動駕駛產業鏈上下遊人才。
  • 具有國內先發優勢的智駕科研平臺,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因此,近期發布的 「威盛任我行智駕科研平臺」在國內就成了先驅者。該平臺可幫助高校構建AI智駕實驗室,助力科技人才在智駕領域不斷攀登新的科研高峰。AI智駕實驗室相關圖片每一個「先發」產品背後都有一個屬於它的故事。威盛任我行智駕科研平臺也不例外。
  • 威盛2019年大事記:深耕 AI,厚積薄發
    威盛與創昂針對商用車智駕領域達成深度技術合作5月27-29日,Auto AI 2019第三屆中國國際智能駕駛汽車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召開。威盛電子(VIA)與創昂智能(TRON)宣布展開合作。威盛發布Mobile360 D700雙鏡頭行車記錄儀,提升駕駛安全,降低車隊營運成本6月20日,威盛電子宣布推出威盛Mobile360 D700雙鏡頭行車記錄儀,此款商用級雙鏡頭車載安全系統,可協助車隊運營商實現更高的資產效益、降低運營成本以及提升駕駛員安全性。
  • 阿里聯合清華推動產學研合作 推動AI與安全發展相輔相成
    阿里聯合清華推動產學研合作 推動AI與安全發展相輔相成 趣味科技 發表於 2019-12-10 15:56:58 小學生用照片攻破豐巢人臉識別系統、自動駕駛汽車失控撞人、AI換臉讓你一秒成為黃片主角……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
  • 嶧城科技創新又有新舉措 「嶧榴智創·協同創新聯盟」揭牌
    12月18日,「嶧榴智創·協同創新聯盟」揭牌儀式暨第一次成員會議在嶧州大酒店第一會議室舉行,中關村跨界創新聯盟科技服務中心主任楊建忠、市委副書記、嶧城區委書記於玉出席。會議現場會上,楊建忠、於玉共同為「嶧榴智創·協同創新聯盟」揭牌。
  • 威盛電子任命馬治為財務負責人 不持有公司股份
    挖貝網 5月7日消息,近日威盛電子(833073)發公告稱董事會於2020年4月26日審議並通過任命馬治為公司財務負責人,任職期限至本屆董事會期滿,自2020年4月26日起生效。據挖貝網了解,馬治不持有威盛電子股份。
  • 西城實驗中學聯合威盛集團共同建設AI實驗教學平臺
    12月9日,人工智慧實驗教學平臺建設項目啟動會議在西城實驗中學圖書館舉行,西城實驗中學的學校領導和威盛集團人工智慧研究院核心團隊成員共同商討人工智慧實驗教學平臺建設、AI特色課程開展的種種細節,並對以後學校人工智慧教育發展前景做了展望。
  • 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打造「超級智囊團」
    此次由32位大數據安全相關領域頂級專家組成的技術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主要負責對實驗室的發展規劃、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提供指導、諮詢與評價,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並參與實驗室的開放課題評審、年度業務總結等工作,將為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有效提升實驗室的科學化管理水平,推動大數據安全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 專訪| Drive.ai王弢:3種車型準備就緒,與Lyft合作的自動駕駛打車...
    新智駕:Drive.ai現階段怎樣用你們的產品跟車企合作,能否舉一個例子?王弢:我們之前的合作模式主要就是車企開放車上的CAN接口、線控接口,但線控的實現是我們自己做,最底層的接口還是需要跟車企合作。就目前來說我們主要的合作夥伴是商業車隊。
  • 「政產學研」跨界融合 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寶安日報訊(記者 黃芳 通訊員 佳欣 文/圖)6月13日,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寶安成功舉行,論壇以「破局智能製造,引領大國轉型」為主題,智能製造產業界的專家、教授、企業家以及政府部門負責人等共商機器人產業發展大計,從政府支持、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入探討,有效推動政產學研融合互動,助力多方共同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 數秦科技聯合成立「區塊鏈金融與安全實驗室」
    8月27日,數秦科技數據金融部總經理郝玉超作為數秦科技代表受邀參加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科學技術局、成都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承辦的「創業天府·菁蓉匯 區塊鏈」專場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通過線上方式參加此次活動。
  • 徐井宏:產學研合作需要政府提供平臺 推動企業良性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9月22日,在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上,中關村龍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亞傑商會會長,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總裁,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季達沃斯聯席主席徐井宏指出,產學研合作需要政府做橋梁提供平臺,推動企業家和產業的良性連結
  • 協同創新聯盟攜手 助推高質量發展
    棗莊新聞網訊 12月18日上午,「嶧榴智創·協同創新聯盟」揭牌儀式暨第一次成員會議在嶧州大酒店舉行。「嶧榴智創·協同創新聯盟」是由山東嶧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棗莊西交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棗莊市曉光科技諮詢有限公司等30家企業自願結成的區域性、聯合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聯盟的主要任務是:整合職能部門、園區平臺、孵化器、人才服務公司、全區科技企業等資源,建立人才協同創新聯動機制,深化招才引智流程再造,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
  • 建設創新型城市 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性窗口期,我市應緊密結合本地實際,以創新型城市建設為重要抓手,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製造業,推動製造業向高端、智能、服務化轉型  產業和製造業是創新型城市的基礎。
  • 智能駕駛進入拐點,來看看產學研大佬們的渡河之道 | 2019 AI+智能...
    2019年前後,行業陷入轉型迷局:一方面,L5級自動駕駛唱衰,已實現商業化落地的矽谷初創公司Drive.ai走向「賣身」,國內Roadstar.ai內鬥升級,雷射雷達成本仍居高不下,高級別自動駕駛量產落地依舊是難題;另一邊,Aurora、Nuro、圖森科技、地平線相繼獲得幾筆大規模融資,獨角獸頻頻出現。站在行業發展拐點,智能汽車發展何去何從?
  • 如何讓人工智慧教育更容易——威盛創造慄人工智慧K12教育訪談錄
    裝備展上,人工智慧教育領導品牌威盛創造慄自主研發的系列課程產品解決方案,以及體驗式教學與驗證性教學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模式,為校園人工智慧教育創新發展打開新的思路,引發現場普遍關注。裝備展期間,記者採訪了威盛教育營運長、威盛創造慄項目負責人等相關領導、教育專家及戰略合作夥伴,就普遍關注的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