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人工智慧教育更容易——威盛創造慄人工智慧K12教育訪談錄

2021-01-08 鈦克風暴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工智慧教育已融入到中小學的常態化教學當中。在剛剛落幕的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上,人工智慧教育再次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如何做好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人工智慧教育產品有何新思維、新創新?K12不同階段都有哪些不同教育思路和實踐路徑?裝備展上,人工智慧教育領導品牌威盛創造慄自主研發的系列課程產品解決方案,以及體驗式教學與驗證性教學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模式,為校園人工智慧教育創新發展打開新的思路,引發現場普遍關注。

裝備展期間,記者採訪了威盛教育營運長、威盛創造慄項目負責人等相關領導、教育專家及戰略合作夥伴,就普遍關注的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人工智慧教育,不能只是產品跟得上

教育模式是關鍵

人工智慧四個字說起來簡單,但如何讓孩子們明白其中的原理,並且有興趣去探究,是有相當大的難度。"要將人工智慧原理這個黑匣子打開到什麼程度,以怎樣的方式去向他們呈現人工智慧知識,我們琢磨了很久。" 威盛教育營運長、威盛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冠承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僅有產品是不夠的,一定要兼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通過豐富多樣的任務情境,倡導基於項目的學習方式,吸納學科領域的前沿成果,將人工智慧知識建構、技能培養與思維發展,融入到跨學科問題解決和完成任務中,不斷探索教學新模式。通過打造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共建人工智慧實驗室等教育發展新模式,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效應。使人工智慧進課堂,打造精準教學形成常態化。"劉冠承表示,"做好人工智慧教育,一方面取決於學生如何學,另一方面取決於教師如何教,前者需要有好的產品課程和教具,後者意味著要有專業高效的教學思維。我們可以開發出很好的教學產品和課程,做到教材的統一,但不同地區的師資水平和專業化程度有很大不同,所以,做好教師培訓,是人工智慧教育的前提和保證。"

劉冠承告訴記者:"教師培訓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威盛創造慄通過將人工智慧及教育領域的專家資源與老師的對接,提高老師們的思維意識、專業技能、知識結構,共同倡導和推進人工智慧的新興技術,以及對中小學、乃至中高職等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讓孩子們在其中真正的受到益處。"

體系化課程,體驗式學習,分階式教學

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迎來威盛模式

針對人工智慧教學領域普遍存在的"學生不會學、老師不會教"的現象,深耕人工智慧教育多年的威盛教育事業部產品行銷總監、威盛創造慄人工智慧系列教材總策劃黃鳴曦表示,這主要是學生缺少學習興趣、老師缺乏人工智慧教學經驗所致。"人工智慧的領域非常廣泛,對於中小學生來說,課程的設置要符合學情、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小學課程應該重感悟和初步體驗,初中階段重編程基礎和動手實踐,高中重算法基礎和應用實踐,按這個規律做課程才能更好落地。"

"我們倡導的人工智慧教學一定是要學生學得會知識,也做得出作品的。"黃鳴曦介紹,威盛創造慄陸續推出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無人駕駛、機器學習等教育產品,並且開發了完整的教學課程體系。這些產品和課程的開發,基本上都是圍繞學生能夠理解、老師能夠演繹和延展的事物設計打造,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難度,讓人工智慧教育變的更簡單、更容易。

"信息技術發展非常迅猛,傳統的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人工智慧時代孩子的認知,我們的教學也必須符合當前科技發展的階段特性,要讓學生了解和體驗到人工智慧就在我們身邊,通過熟悉的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引出案例、引出項目,讓他們從體驗到習得再到創新,真正理解和掌握人工智慧的概念和產品應用。"

強化產品研發,共建開放合作

合力助推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創新發展

省級教學名師、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課標教材《人工智慧初步》教師教學用書編委、實驗指導用書聯合主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指導專家、威盛創造慄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曾維義表示,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目的在於通過人工智慧知識的普及和基本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也希望通過對人工智慧知識系統化的教育教學,讓孩子看得懂、感興趣、不落伍。入門普及之後,將來還能投身相關領域的研究。威盛創造慄專注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他們提出的項目式、體驗式、場景式學習及教學模式,與我們的教育需求不謀而合,為學生探索、體驗、延展人工智慧相關知識打開了新的思路。"

截至目前,威盛創造慄的合作夥伴已有2000多個,合作院校500多所,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為了更好服務智慧校園建設,推進全國中小學生人工智慧教育創新發展,威盛創造慄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和對外合作。劉冠承表示,"我們計劃在未來2年內,研發出不少於15條的人工智慧產品線,繼續做好各項賽事活動支持,加大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室的建設規模,在全國所有省份增加人工智慧示範校的合作數量,培養10萬名人工智慧教師,為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及佔領科技制高點貢獻企業的一份責任和力量。"

此外,2017年教育部頒布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後,威盛創造慄也持續研發更符合《新課標》的課程和產品,優化教師培訓機制,並積極參與人教地圖版高中信息技術教材的編寫工作。黃鳴曦表示,《新課標》明確要求,人工智慧課程需兼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這對課堂教學提出更高要求,信息技術、科學技術的老師們需要積極主動迎接挑戰,持續學習新技術、創新新教法以適應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的任務。"深耕信息科技教育多年,威盛創造慄也會和社會各方力量一起,為學校、教師、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人工智慧教育解決方案,讓教師教學易上手能落地,讓學生學得會做得出,助力我們國家的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更良性、更快速的持續發展。"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

相關焦點

  • 威盛創造慄再布局:河南鶴壁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校落地
    會上,鶴壁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牛萬斌、威盛電子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冠承為10所人工智慧示範學校授予「威盛創造慄鶴壁市人工智慧教育示範校」榮譽牌。 、學生容易學、作品容易做,讓人工智慧教育教學更容易的目的。
  • 威盛創造慄、編程貓、恆銳教育助力河南鶴壁10所「人工智慧進課堂...
    2020年8月,由河南省鶴壁市人民政府指導在鶴壁市淇濱區設立10所中小學為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校,創設人工智慧實驗室,遴選優質教育資源實現「人工智慧進課堂」。在實驗校規划過程中,威盛創造慄、編程貓與恆銳教育由於優質的人工智慧教學解決方案,成為了鶴壁市該項目的技術與課程支持方,為其提供優質課程與教材,並協助實驗校申報教育信息化專項課題。
  • 第78屆教育裝備展開幕 威盛創造慄邀您共赴AI盛宴
    10月23日,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在重慶隆重啟幕。1300多家相關領域參展企業帶來20000多項新產品、新技術,集中展示各自在教育裝備領域的最新成果,威盛創造慄作為人工智慧教育領域頭部企業參加展會。
  • 威盛集團與教育部裝備中心在京探討AI教育技術新趨勢
    2020年12月11日北京訊-為調研中國教育裝備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現狀,推進全國基礎教育裝備治理體系建設,教育部裝備中心《新技術在教育裝備應用的趨勢研究》課題組一行於12月7日到訪北京威盛科技大廈,與威盛電子及關係企業針對人工智慧K12教育、自動駕駛科普教育、虛擬實境遠程教學三大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 威盛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家文來長參訪
    近日,威盛教育營運長、威盛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家文一行到長沙市委臺辦參訪,市委臺辦主任肖瑋、副主任袁湘鄂與劉家文一行進行座談交流。  劉家文執行院長介紹了臺資企業威盛電子的發展狀況和威盛人工智慧研究院在人工智慧教育方面的優勢、特點,以及威盛教育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等地發展合作的基本情況,希望與長沙在AI教育領域尋求新的合作機遇。
  • 河南鶴壁10所「人工智慧進課堂」示範校落地,編程貓引入校園課堂
    在實驗校規划過程中,編程貓、威盛創造慄與恆銳教育由於優質的人工智慧教學解決方案,成為了鶴壁市該項目的技術與課程支持方,為其提供優質課程與教材,並協助實驗校申報教育信息化專項課題。因此,在實驗室課程規劃方案中,編程貓、威盛創造慄與恆銳教育合力打造,提供了以未來教室平臺為中心的「鶴壁人工智慧示範專區」數字資源,該專區集「教、學、管、評、測、練」於一體,課程設置以「基礎普及型+主題項目型」為主,配有圖形化編程基礎課程、人工智慧基礎課程、語音識別與無人駕駛主題課程。
  • 人工智慧時代,教育什麼樣?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應該有前瞻性。」在近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數字革命會給每個國家和社會提供很多新的機會,年輕人應當具備掌握新機會的能力,教育的內容也必須有所針對。
  • 西城實驗中學聯合威盛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打造AI課程
    12月9日,濟南西城實驗中學人工智慧實驗教學平臺建設項目啟動會議在西城實驗學校圖書館舉行,西城實驗中學的老師們和威盛人工智慧研究院的成員共同商討學校AI特色課程開展的種種細節,並對以後學校AI課程的發展前景做了展望。
  •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怎麼變
    在近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數字革命會給每個國家和社會提供很多新的機會,年輕人應當具備掌握新機會的能力,教育的內容也必須有所針對。
  •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怎麼變?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怎麼變?在近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數字革命會給每個國家和社會提供很多新的機會,年輕人應當具備掌握新機會的能力,教育的內容也必須有所針對。
  • 人工智慧如何賦能職業教育
    人工智慧奔襲而來,與市場、就業密不可分的職業教育亟待思索的是:學生應具備哪些能力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學校應如何調整培養和管理模式才能跟上時代?近日,一場由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組織的中等職業教育「智能化+」深度改革30校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 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 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
    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 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時間:2020-11-20 16:33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 近些年,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在各行各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
  • 華中師範大學成立全國首個人工智慧教育學部,致力於人工智慧教育
    華中師範大學位於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濱的桂子山上,佔地面積120餘萬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範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教師教育「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首批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 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
    人工智慧如何實現個性化教育,松鼠Ai智適應教育來告訴你 來源:財訊網 • 2020-11-16 11:17:53
  • 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召開,科大訊飛展望人工智慧時代教育
    12月11日,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央電化教育館與北京師範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京正式召開,本次大會為期2天,誠邀人工智慧、教育屆以及多名行業資深人士共同參會,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推動智能化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
    原標題: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未來學習是新型環島式而非傳統學校孤島式,家庭、網絡、社區、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處處都可以是學校。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 談商學院人工智慧教育
    2020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慧與應用MBA項目特色課程:領域大數據系列講座的第十課如期開講,本次講座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中科院虛擬中心副主任、國科大人工智慧MBA項目學術負責人田英傑教授主持,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汪壽陽院長就商學院人工智慧教育做了精彩演講。
  • 人工智慧時代創客空間中的教育
    創客空間是創客教育重要的核心要素。如果用「廚房」來類比創客空間的功能,那麼很多中小學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創客廚房」,解決了創意的「溫飽」問題,下一步的發展便是如何吃得有營養、吃得有特色的問題,還有就是如何把「吃」這種喜聞樂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消費行為轉化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體制機制的營養的問題。
  • 區域教育一盤棋 人工智慧拓寬教育邊界
    在「教育未來 因A.I.而能」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的主題分論壇上,珠海市金灣區教育黨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劉潔瓊用自己剛上任的一段經歷開始了她的發言。曾就職於宣傳系統的她,對教育輿情的把控有著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她深知,「區域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等關鍵詞,牽動著家長、學生,甚至社會各界敏感的神經。
  • 以人工智慧促進人的解放和教育公平
    本章分析了「教育是如何發生的」,即通過「正規教育、非教育實體機構實施的正規教育、非正式學習」,關於非正式學習,書中說:「從某種意義上,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教育者,我們從自己的身上學到的東西比從任何人或任何機構學到的東西都多」,因為信息爆炸,我們每個人只要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學習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