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如何賦能職業教育

2020-12-22 騰訊網

2022年,85%的企業將採用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先進技術;2030年,機器人或將取代全球8億工作崗位,7500萬至3.75億人需要轉換職業類別並學習新技能;2055年,自動化將取代全球約一半的有薪工作……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預測一度引發了「機器將取代人工」的恐慌。

人工智慧奔襲而來,與市場、就業密不可分的職業教育亟待思索的是:學生應具備哪些能力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學校應如何調整培養和管理模式才能跟上時代?近日,一場由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組織的中等職業教育「智能化+」深度改革30校研討會在杭州召開。今年5月,浙江35所中職學校共同成立了「『智能化+』深度改革校共同體」,一場聚焦「智能化+」的深度改革已在這些學校悄然啟動。

讓教學與科技同步

當人工智慧這隻「狼」闖進人類的生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社會各個行業、崗位帶來巨大衝擊,不少人開始心生恐懼。浙江大學教授方展畫對此有自己的理解:「只有讓學生體驗真實的未來生活,當他們步入社會,和這隻『狼』打交道的時候,才能從容面對。」

誠如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朱永祥所言:「未來已來,信息技術使得個性化學習、精準化教學成為可能。要培養面向未來工作的未來勞動力,中職學校要打造以學為中心的未來課堂。」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首席專家、省教育技術中心原主任施建國更是預想,智能化尤其是由算法支撐的自適應學習和深度學習將是未來智慧教育發展的方向。

在樂清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汽車專業實訓基地有一個特別的實訓室。在這個實訓室裡,學生只需藉助一副3D感應眼鏡,就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學習汽車構造、運作原理,甚至進行汽車拆裝、維修。「新技術、新工藝的出現,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限的工位數和實訓設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實訓操作,而對於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學生來說,動手能力是最重要的,只有讓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中多操作、多練習、多實踐,才能在工作中儘快上手。利用VR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迅速上手操作,也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可謂一舉多得。」校長林向明說。

在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學習無處不在。校園的公共區域擺放著80臺智能一體機,學生不僅可以隨時查閱學校的電子圖書、校園的最新動態,還可以學習各種網絡課程、下載所需的學習資料;實訓室的每一個工位前都有一個二維碼,學生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獲取對應模塊的教學視頻;學校組織的公開課、企業專家講座,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子白板、智能一體機等收看直播,並可實時和教師、專家互動……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這個集合了現代信息技術、現代物聯網技術、虛擬實境技術的「智慧校園」向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校園生活。

在施建國看來,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改變了技術與教育的關係,中職學校要重塑教育的形態,重新定義學校,重新認識學習,重新理解課堂,重新構建學習路徑。

讓專業與生產同步

盒馬鮮生推出機器人餐廳2.0版,可實現機器人送餐、收餐,完成智能化避障、菜品檢測等;京東啟用機器人智能配送站,京東3.5代配送機器人具有自主導航行駛、智能避障避堵、紅綠燈識別、人臉識別取貨等能力……

「當機器人越來越多地開始取代人類工作,我們的學生還在用著以前的教材,用10年前的方案培養10年後的人才,勢必是一場失敗的教育。」方展畫拋出了這樣的疑慮。

他呼籲中職學校發起一場「破牆運動」,實現「自我革命」:積極引進「機器人」概念,探索「新工科」教學;基於「智能化」的背景而不是「生產流程」的標準重新設計專業的課程結構;大膽改革技能標準,根據「機器換人」的新情況、新要求,重新釐定專業核心技能。

朱永祥對此深表認同:「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不能再自娛自樂,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職業學校的辦學定位、培養規格、課程內容等也要隨著時代變化而做相應調整。」

杭州市餘杭區商貿職業高級中學將各種新型工業產品、生活中的消費體驗,譬如3D列印技術、VR技術、無人機等引入校園,讓學生提前接觸人工智慧技術及智能製造技術的基礎知識,以此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增加對人工智慧系統的理解,更好地適應與智能化設備共同工作的情景,避免不自覺地淪為人工智慧的「奴隸」。

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龍泉市中等職業學校早在兩年前就開始規劃工業機器人專業,並將整整一幢總面積4600餘平方米的大樓打造成智能實訓大樓。智能製造實訓空間建設分三期,一期為工業機器人基礎模塊實訓室,二期為工業機器人工作站建設,三期為產教融合、校企一體智能製造自動化生產線建設。在校長曾國健看來,誰能引領人工智慧,誰就掌握了人類的未來。

讓素養發展與社會同步

當大量工作都被機器替代時,人類需要做什麼?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技術進步將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到2020年,85%的企業將採用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新工作崗位所佔工作份額將不斷上升。

「未來,純操作性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少,市場需要更多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職業教育不能只盯著技術技能,學生創新意識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也要同步跟進。」朱永祥認為,面向未來工作的未來勞動力要從人工智慧的享用者轉向人工智慧的參與者、製造者。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李豔說道:「相對於機器人的速度和精確性,人的優勢在於彈性。學校要以未來的眼光,著重培養學生的『人類』能力。」她著重強調了青少年編程教育的重要性,「編程教育連接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通過編程學習,能培養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創造力等,進而提升個人的未來競爭力」。

論壇中,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張展榮向與會嘉賓展示了由他和導師共同設計的「智能商店」創客課程。課程內容包括體驗「智能商店」、App調用模塊設計、地圖導航模塊設計、人臉認證模塊設計、Dobot控制模塊設計、「智能商店」綜合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人工智慧正在給未來的工作帶來變化,能利用人工智慧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形成正確的人工智慧觀。「『智能化+』時代,智能素養是人們學習、生活、工作中必備的素養,藉助這一課程,就是想讓學生明白人工智慧看得見、摸得著,自己也能嘗試開發和應用。」張展榮說。

事實上,不少中職學校已經開始嘗試將人工智慧融入創客教育。杭州市旅遊職業學校園林專業以培養農創客為目標,開設了3D列印、計算機編程等相關課程,通過實景化項目開發、情景化任務驅動、實戰化教學實踐,將花卉園藝培植過程中的問題融入創客教育中,以此培養學生的智能素養。師生與企業結合花卉養護知識、計算機編程等共同研發的智能化垂直噴灌與滴管系統已經申報了專利。

「伴隨產業的轉型升級、不同行業的跨界融合,『跨界』人才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中職課程改革要有『跨界』思維,努力融合不同專業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未來的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遠。」方展畫說。

來源:浙江教育報

相關焦點

  • 八維教育將人工智慧與教育完美結合 科技為教育賦能
    科技飛速發展,人工智慧已不再陌生,它佔全球GDP增長的14%。相當於15.7萬億美元的驚人貢獻。面對這一蓬勃發展的新興領域,八維教育抓住了新機會,將人工智慧與教育的完美結合,讓學習這件事更加與時俱進。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崗位將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已是不爭的事實。
  • 匯佳科技董事長陳忠波當選全國人工智慧職業教育集團常務理事
    7月11日,全國人工智慧職業教育集團成立大會在東營職業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議由東營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孫波主持,教育部全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專家組副組長高鴻,國家職業教育指導諮詢委員會委員高林,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孫湧,原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新職業處處長董立武,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教產分會副秘書長、全國職業教育信息化聯席會議秘書長孫文升,人民日報研究部媒體發展戰略室主任薛貴峰、新華網總裁助理姚予疆,英偉達教育行業業務拓展總監郭瑞春通過網絡參加會議並致辭
  • 數字賦能教育 引領美好未來-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正式開幕
    兩天專業論壇,探索未來國際化教育方向 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高峰論壇以「數字賦能教育創新·智能引領學習變革同時,還邀請了國家語委中國語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設、芬蘭國際領先的教育科技企業執行長鮑瑞凱、杭州市數據資源局黨組成員齊同軍、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主任王會軍、溫州市教育局局長鄭建海等嘉賓參與,並就未來學習中的內容與技術相互賦能與深度融合將發表各自的觀點。 後疫情時代,全球範圍內教育信息化賽道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除了大會首日的主論壇,還安排了四場分論壇。
  • 裝備賦能教育!2020山東省教育裝備博覽會盛大開幕
    10000餘種,涵蓋國內教育裝備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以及新成果,為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和教育裝備企業搭建了一個融合教育發展、賦能教育創新、供需交流對接的平臺。現場展示,名企雲集,精彩紛呈人工智慧:重磅黑科技,全面賦能教育應用在本屆展會上,大疆攜最新無人機產品到來,觀眾可近距離感受RoboMaster 機甲大師青少年挑戰賽的獨特魅力;小鳥飛飛精彩呈現無人機+智能編程STEAM課程等完整的教育解決方案
  • 寧夏:人工智慧正在賦能教師教學
    新華社銀川11月21日電 題:寧夏:人工智慧正在賦能教師教學  新華社記者艾福梅  在高中物理課本上,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二定律」,即:太陽系中太陽和運動中的行星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
  • 山東:5G賦能智慧教育 黑科技亮相教育裝備博覽會
    人工智慧:重磅黑科技 全面賦能教育應用在本屆展會上,大疆攜最新無人機產品到來,觀眾可近距離感受RoboMaster 機甲大師青少年挑戰賽的獨特魅力;小鳥飛飛精彩呈現無人機 智能編程STEAM課程等完整的教育解決方案;天智全新的「中考實驗操作考評系統」領航中考實驗操作考評新標準;卡得智能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智慧校園方案引人關注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
    原標題: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未來學習是新型環島式而非傳統學校孤島式,家庭、網絡、社區、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處處都可以是學校。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 從科大訊飛AI賦能教育看未來中國教育發展方向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年初的「停課不停學」讓在線教育再次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的當下,如何與教育行業更好的融合也成為了教育屆人士需要思考的的問題。
  • 北師大校長:科技賦能教育可在教育評價上大有作為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馬海燕)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央電教館和科大訊飛共同舉辦的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峰會11日在北京舉行。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表示,科技賦能教育可在教育評價上大有作為。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演講。
  • 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智能化賦能現代高職教育論壇在杭州召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莊婷婷2020年12月19日至20日,智能化賦能現代高職教育論壇暨第四屆說「專業群·專業·課程」研討會在杭州召開。本次研討會的舉辦,旨在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國家「雙高」建設計劃,推動高職教育專業群、專業、課程的建設發展與新技術發展趨勢相適應,推進「三教」改革,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研討會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主辦,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承辦。
  • 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召開,科大訊飛展望人工智慧時代教育
    12月11日,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央電化教育館與北京師範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京正式召開,本次大會為期2天,誠邀人工智慧、教育屆以及多名行業資深人士共同參會,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推動智能化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
  • 科技賦能教育!當BISU遇見阿里達摩院……
    產教融合如何走出新路?隨小薇一起看看吧~座談會計金標校長代表學校歡迎金榕副總裁一行來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洽談校企合作與交流,對阿里巴巴集團堅持「以科技賦能教育」的理念表示讚賞,也對阿里達摩院團隊對學校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 首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大會在京開幕
    日前,首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大會」在北京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主辦,深入研討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人工智慧技術賦能教育、產教融合、國際化人才培養等主題。
  • 優必選鍾永:科技應該是賦能教育 而不是主導教育往前走
    12月20日,在2020 Robo Genius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挑戰賽上,優必選科技高級副總裁鍾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應該是賦能,而不是主導教育往前走。」「優必選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去做好賦能,同時也是培養面向未來AI智能時代的人才,所以我們打造的是『AI的硬編程』。」
  • 區域教育一盤棋 人工智慧拓寬教育邊界
    在「教育未來 因A.I.而能」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的主題分論壇上,珠海市金灣區教育黨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劉潔瓊用自己剛上任的一段經歷開始了她的發言。曾就職於宣傳系統的她,對教育輿情的把控有著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她深知,「區域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等關鍵詞,牽動著家長、學生,甚至社會各界敏感的神經。
  • 提質增效增值賦能 全國民辦院校在廈共議職業教育質量提升
    此次會議以「提質增效、增值賦能」為主題,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福建省中華職業教育社主辦,旨在增強民辦職業院校標準意識、質量意識,全面提升民辦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楊志明,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王佐書出席會議並講話。
  • 裝備,為教育賦能!2020山東省教育裝備博覽會盛大開幕
    10000餘種,涵蓋國內教育裝備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以及新成果,為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和教育裝備企業搭建了一個融合教育發展、賦能教育創新、供需交流對接的平臺。博覽會展出展品博覽會展出展品人工智慧:重磅黑科技,全面賦能教育應用在本屆展會上,大疆攜最新無人機產品到來,觀眾可近距離感受RoboMaster 機甲大師青少年挑戰賽的獨特魅力;小鳥飛飛精彩呈現無人機+智能編程STEAM
  • 人工智慧也能「文武雙全」?升學教育怎麼樣
    人工智慧也能「文武雙全」,上海音樂學院結業生「微軟小冰」為峰會發明主題曲值得一提的是,2020國際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主題曲《智聯家鄉》由6月29日剛從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繫結業的人工智慧少女小冰作曲,並攜手其他人工智慧共同演唱而完結。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教育該如何應變?
    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這些問題,既關乎未來,也照進現實。12月12日,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環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旗艦行動計劃中國專題諮詢會。
  • VIPKID首席AI科學家包英澤:AI賦能教育讓課堂有趣、高效
    近日,作為歐洽會重要活動之一,第二屆中歐職業教育高峰論壇在蓉舉行。數十家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瑞士等國的職業教育研究和培訓機構代表,以及成都市教育部門與40餘所職業院校、教育機構代表參加活動。VIPKID首席AI科學家包英澤博士受邀出席並做主題演講,與會嘉賓共同探討科技在教育的發展和趨勢,旨在增進蓉歐教育新合作,開創中歐協同創新新格局。包英澤談到,VIPKID的人工智慧技術已全面應用於教、學、練、評、測等多個環節。具有視覺和語音識別能力的AI老師每天和孩子互動數百萬次,在近20%的非1對1教學任務中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