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教育什麼樣?

2020-12-16 光明日報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應該有前瞻性。」

在近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數字革命會給每個國家和社會提供很多新的機會,年輕人應當具備掌握新機會的能力,教育的內容也必須有所針對。

當前,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知識的獲取和傳授方式發生深刻變革,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體系、教育內容等已難以適應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尤其是今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教育受到嚴重影響,大規模線上教育也讓新技術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那麼,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將會發生哪些調整和改變?未來的教育將具有哪些突出特徵?

創造力,未來教育的核心

《科學》雜誌曾預測,到2045年,全球平均會有一半的勞動崗位被人工智慧技術所替代。未來已來,即便是在今天,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也已遠超我們的想像。據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介紹,在大學英語六級翻譯考題中,機器翻譯的得分在抽樣的57萬考生測試數據中,排名前1%。

在此背景之下,人們愈發深刻地取得共識,人類所獨有的創造力、同理心、想像力和情感是人工智慧所無法取代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明確指出,「創新能力、溝通協作能力、複雜問題解決能力、人機協作能力等將成為人的必備能力。」在林毅夫看來,每個年輕人應該都有讀算寫的能力、掌握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以及適應社會變動的能力。北京師範大學實驗中學校長李曉輝也強調,創新是唯一出路。

幫助每個人獲取駕馭新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教育要關注這些變化趨勢,回應新要求,明確未來人才培養目標。

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提出了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未來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一是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位化學習能力等。二是高階素養,包括獨立思考、勇於探究與創新、勤於反思的意識和能力等,有效應對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三是社會責任,培養學生的自律自強、團隊合作、責任擔當等良好品質,讓學生養成對待技術、他人和社會的正確態度、價值觀、倫理準則。

個性化,因材施教的保障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則為促進人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通過AI(人工智慧)和BT(生物技術)的結合,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外顯行為和內隱特徵,實現學習場景的可感知、學習者的可理解、學習服務的可定製。」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預測,未來可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開展學習情況全過程的縱向評價和德智體美勞全要素的橫向評價,極大提高學生評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在上海盧灣一中心小學,這種數據驅動的精準教育已從2018年起做試點。學生們通過使用智慧紙筆等工具可以精準記錄學習過程,同時基於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生的能力傾向,最大限度發掘學生潛能。

另一方面,「教育發展的未來不再是工業體系大規模的流水線式的、大水漫灌式的,而是實現了千人千面的個性化的學習。」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分析。

「整齊劃一的學習方式沒法針對每個人的個性來進行。」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研究「未來學校」的形態中發現,現在傳統學校嚴格要求同樣年齡、同樣進度、同樣學習時間的方式不符合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的教育應該更多以項目為中心,以學生的探索和學生之間的學習為中心,每個人可以自主安排、自主選擇在什麼時間學習,在哪裡學習,向誰學習。

協同性,人機結合的教育

「到時候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學伴,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智能助教。」楊宗凱預言,老師的身份、角色可能也會發生轉變,可能產生一些新的教學崗位,如在線教育設計師、教育數據分析師等。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展望未來教育,人類社會的感知世界、科學世界和想像世界的高度融合,使教育逐步打破三維空間的限制,實現更高級別的交互。現在的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只是在通向更高維學習世界裡的第一個階段。

未來的教育,人工智慧將帶來無限可能,但也挑戰無限。「我們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在浩瀚無垠的知識海洋和人工智慧與活生生的人之間如何建立連接,並在這種連接中如何保護我們人的根本屬性。」北京實驗二小校長蘆詠莉提出,未來有三種人:智能人,創造智能的人和使用智能的人。

「教育要特別增強人和人工智慧打交道以及控制人工智慧,讓它發揮為人類和人類生存環境服務的能力。」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指出,「未來不是屬於人工智慧的,而是屬於掌握人工智慧的新人類的。

(光明日報記者 柴如瑾)

內容:《光明日報》(2020年12月15日 08版)

圖片:新華社、網絡

責編:王遠方

編輯:孫小婷 孫岱 張雪瑜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
    原標題: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未來學習是新型環島式而非傳統學校孤島式,家庭、網絡、社區、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處處都可以是學校。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教育該如何應變?
    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這些問題,既關乎未來,也照進現實。12月12日,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環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旗艦行動計劃中國專題諮詢會。
  •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怎麼變?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怎麼變?在近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數字革命會給每個國家和社會提供很多新的機會,年輕人應當具備掌握新機會的能力,教育的內容也必須有所針對。
  •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該如何應變?
    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這些問題,既關乎未來,也照進現實。12月12日,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環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旗艦行動計劃中國專題諮詢會。
  • 人工智慧時代創客空間中的教育
    張冰: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時代已經來臨,很多工作都將被機器強大的運算與分析能力所替代,那麼什麼是機器替代不了的呢?那就是人類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與文明浸潤下的思維方式。因此,中小學的人工智慧還是要以體驗為主,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人工智慧是什麼、有什麼用、怎麼去用。對於孩子來說,知識廣度比深度更重要。
  • 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召開,科大訊飛展望人工智慧時代教育
    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已成為我國躋身於創新型國家前列和經濟強國的重要抓手,是中國2030年建設智能強國的基礎所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希望通過本次大會,能與各位開放探討、攜手並進、共謀發展,一起為開展全民智能時代的教育項目,培養複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慧人才高地而努力。
  •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怎麼變
    在近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數字革命會給每個國家和社會提供很多新的機會,年輕人應當具備掌握新機會的能力,教育的內容也必須有所針對。
  • 陳山 何昕航:人工智慧時代的法科教育變革
    在人工智慧時代,法科教育面臨因法律職業變遷所帶來的挑戰。在人工智慧時代的背景下,未來的法科教育將是一種高度注重塑造內在價值的人格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法科教育應當實現「智能轉型」;在人才培養目標上,需要著力培養「智能時代的法律人」;在教學舉措上,應當注重建設法律人工智慧師資隊伍,搭建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平臺,調整法學專業選修課程設置,引入項目式教學、認證式課程等。
  • 談商學院人工智慧教育
    2020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慧與應用MBA項目特色課程:領域大數據系列講座的第十課如期開講,本次講座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中科院虛擬中心副主任、國科大人工智慧MBA項目學術負責人田英傑教授主持,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汪壽陽院長就商學院人工智慧教育做了精彩演講。
  • 人工智慧將是未來教育的巨大變量
    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這些問題,既關乎未來,也照進現實。12月12日,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環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旗艦行動計劃中國專題諮詢會。
  • 上海電教館館長:教育智能體,是人工智慧時代的學校形態
    AI降臨,海水已淹沒至膝蓋人工智慧時代加速到來已是事實。在中國,「網際網路+」 「人工智慧+」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國外, 「新硬體時代」 「工業4.0」 推動智能革命。
  • 人工智慧時代,如何成為「新全科生」?
    這段內容講的是,人工智慧時代,什麼樣的學科更有前途?人類社會在經歷了農耕時代、工業時代、資訊時代之後,進入了創意時代。在創意時代裡,雖然很多現有的工作會被完全的顛覆,但是在和認知、情感、創意相關的工作上,人類仍然會保有優勢。
  • 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怎麼變-光明日報-光明網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應該有前瞻性。」    在近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數字革命會給每個國家和社會提供很多新的機會,年輕人應當具備掌握新機會的能力,教育的內容也必須有所針對。
  • 人工智慧時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我贊同馬文的教育理念
    匆忙的家長和孩子作為一位教育從業者,這十多年間,我目睹了這一場全民教育意識的拔高。從我們自己的被放養成長經歷到自己養育下一代的圈養成長經歷,從自由成長到刻意訓練,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優質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在人工智慧時代呼嘯而來之際,到底什麼才是適應未來發展教育理念?我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思考。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舉行,共話智能時代教育未來
    本次大會為期兩天,由1個主論壇,9個線下分論壇,4個線上分論壇組成,議題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腦科學、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學、教學評價等諸多領域,邀請了國內外百餘位教育專家、業界精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實踐,為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教育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搭建了一個高端、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
  • 「人文與科技:第二屆新時代人工智慧通識教育全國教學研討會」在...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近日,「人文與科技:第二屆新時代人工智慧通識教育全國教學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人工智慧通識教育」展開研討,旨在積極打通學科門類,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會議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教務部常務副部長彭章友主持。
  • 方家之言|曹培傑:人工智慧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教師?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在線教育推向了大眾視野,首次實現了線上教學對線下教學的總體替代。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行動,也是一項全方位的教師信息素養提升工程,更是一次未來教育的預演。隨著「人工智慧+教育」的推進,傳統的知識獲取方式、教學組織形態和師生關係都會發生重大變化。
  • 如何讓人工智慧教育更容易——威盛創造慄人工智慧K12教育訪談錄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人工智慧教育已融入到中小學的常態化教學當中。在剛剛落幕的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上,人工智慧教育再次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如何做好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人工智慧教育產品有何新思維、新創新?K12不同階段都有哪些不同教育思路和實踐路徑?
  • 極客晨星:人工智慧時代孩子不可錯過少兒編程教育
    人工智慧時代,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完全離不開「信息技術」,而編程就是「信息傳播」的基礎。人工智慧時代已經悄然來臨,為了不被時代所淘汰,現在的孩子都需要及時學習少兒編程,本文將介紹必須學習編程的4個理由,孩子哪一個也不能錯過。
  • 人工智慧代表了未來什麼樣的發展方向?
    人工智慧在計算機領域內,得到了大規模推廣和普及,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人工智慧的概念,但它到底是什麼,又代表了未來什麼樣的發展方向?一、人工智慧到底是什麼?作為本科生物、微電子、通信、精密機械專業,研究生網際網路、通信工程、數據分析專業。期間無數次思考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