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亞洲經濟開始崛起,尤其東南亞國家發展迅速!
比如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等,當然,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發達國家。
這其中和中國的發展有很大的原因,一個是靠近中國這個大市場,它們可以憑藉自己的良好地理位置獲取一定的利益,像新加坡就是這樣;還有一些是利用中國人工費上漲以及歐美國家對中國的一些關稅限制,越南、印度尼西就是這樣,中國的很多產業都被迫轉移到了這些國家,當然,近些年中國也在扶持一些和自己關係好的國家疏散產業,比如柬埔寨。
隨著東南亞國家的快速發展以及相關產業的輸出,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了東南亞,有的做一些小生意,比如餐飲、超市,有的做工程,投資方、施工方、勞務隊都有,還有的就開工廠,或者做建材批發。
那具體說來中國那些地區的人來東南亞的比較多呢?
1、廣東人
廣東人來東南亞有先天的優勢,因為一些飲食習慣、體形都相似,而且廣州是去往東南亞國家的交通樞紐。
廣東人來東南亞的有很多種,有很早之前逃難過來的,在中國抗戰及內戰時期,國家比較動亂,很多人被迫來到了東南亞並最終定居下來,再也沒有回國;
還有一些就是近些年來這邊發展的,主要是開餐館、開超市、做外貿,也有一些廣東的地產企業在這邊投資房地產。
不管在這邊做什麼吧,大都生活優哉遊哉。
2、浙江人
浙江人在外打拼是出了名的,遍布全球,所以,對於東南亞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只是認為這邊市場沒有飽和想賺錢而已。
浙江人在這邊也主要是做生意,大部分是做建材批發,或者開工廠,在東南亞一些國家有中國的產業園。
建材批發主要是支持地方的建築業,工廠的產品主要是銷往歐美國家,因為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出口是有一定優惠的,他們就是利用這一點,而且東南亞有著廉價的勞動力。
總起來說,浙江人在這邊主要是賺快錢,不貪圖生活享樂。
3、福建人
在國內福建人名氣並不大,因為這個群體人數並不多,但在東南亞閩商很有名。
福建人來東南亞的時間很長,他們做的生意一般比較大,有的甚至在東南亞的某些國家做到第一,甚至覆蓋了很多行業,比如地產、銀行、超市等等。
福建人習慣於深耕一個地區,能融入當地,相對低調一些,所以,有時候突然發現老闆是福建人會感覺很吃驚。
4、川渝地區
川渝地區的人來東南亞是近些年的事情,目前,成都、重慶有到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直飛航班。
主要還是由於「一帶一路」的政策吧,很多中國的大型建築企業打開了東南亞市場,很多四川人通過建築企業來這邊務工。
當然,川渝地區的人還有一部分是在這邊開餐館。
川渝地區的人講究的是小富即安,很容易滿足,在國外的薪水或者收入比國內要高,所以,他們在這邊生活的也很開心,時間長了,有的把家人都接了過來。
總體來說,東南亞的中國人特別多,很多商店是有中文名字的,大街上到處都是中文,會說中文的也很多,相比其他地區,這裡更容易融入適應,也相對安全。
中國人在這邊的主要是南方人,包括浙江、廣東、福建、川渝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