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此文念「洋道長」第一人----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鼎清道長

2021-02-28 應天白鷺堂

昨日忽聞鼎清道長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醫院裡羽化登仙,作為「洋道長」第一人;曾在北大與之有過一課之緣,想起不禁扼腕,搜集整理了些他的資料,以為紀念。

"Chinese culture is too serious to be left to the Chinese alone."

(中國文化的傳承是世界大事,不能讓中國人獨立承擔——施舟人)。

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1934年出生於瑞典,祖籍荷蘭。施舟人通曉8種語言,是歐洲三大漢學家之一,先後獲得法國高等研究院博士學位、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歷任法國遠東研究院研究員、法國高等研究院特級教授、荷蘭國立萊頓大學中國歷史學講座教授、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等職。羽化登仙曾前擔任世界文明研究中心暨西觀藏書樓主任。

1979年中法兩國恢復友好邦交後,他馬上動身來到北京進行研究工作。此後20餘年,施舟人的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從西藏牧民到福建客家人,他都做了深入探訪。2001年,在神州大地遊歷了22年的施舟人終於將腳步停留在福州,受聘於福州大學,成為當地引進的最高層次人才之一。

為了幫助中國人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2003年施舟人在福州大學建立了福州大學世界文明研究中心,這個中心還有一個別致的名字——西觀藏書樓。施舟人希望在10年時間裡,將西觀藏書樓建成10萬冊重要西方經典收藏量的西方典籍中心。施舟人與妻子向西觀藏書樓捐贈了兩萬多冊圖書。這兩萬餘冊英、法、德、荷蘭、瑞典、義大利、西班牙、希臘、拉丁等西語文化典籍涵蓋面異常廣闊,多半是施舟人的個人珍藏,其中一些是16世紀以來的珍本圖書,更是施舟人的心愛之物。

2004年,施舟人數十載潛心道教文化研究的成果集成皇皇巨著《道藏通考》出版,堪稱世界道教研究的最新力作,並榮獲在華外國專家最高榮譽——友誼獎。2005年,法國總統授予施舟人榮譽騎士勳位。

2005年11月23日,施舟人獲得了在中國的永久居留權。這對於一個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人」而言,無疑是一種最高的認可。

施舟人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研究,漢學造詣高深,以研究中國道教而馳名於國際漢學界,同時在中國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領域和宗教人類學方面頗有建樹,出版有國際漢學名著《道體論》(The Daoist Body——有法、英、西、荷、意、日等文本)、《道藏通考》(Daoist Canon)、《中國文化基因庫》[4](北大出版社)等數十種論著,在國際漢學界享有很高的聲望。施教授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漢學成果,也獲得了許多學術榮譽,歷任法國高等研究院特級教授、法蘭西科學院漢學研究所所長、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院長、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等學術要職。

憑藉如此雄厚的資歷,施舟人本可以安逸地生活在歐洲,畢竟那裡的研究環境和生活條件都優於中國。可是,對於這位已經醉心於漢學的人,中國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散發著無法比擬的魅力。

正是這種源自中國文化的吸引力,始終牽引著施舟人的人生軌跡。施舟人年少時就被中國藝術所吸引。在阿姆斯特丹讀完以古典拉丁文和希臘文為主的中學後,到法國巴黎大學攻讀中文、日文、遠東美術史和宗教人類學,後來受教於法國高等研究院教授、著名漢學家康德謨(Max Kaltenmark)教授門下,研究中國歷史文化。施舟人的博士論文為《漢武帝內傳研究》,這部論著是西方第一部對此政治與道教相結合的重要主題——中國最偉大皇帝之認識論與人類學的嚴肅研究。此論文,不僅以其學識,而且以其研究方法(承自葛蘭言)而引起轟動,1965年被入選在學術界享有盛譽的嚴肅叢刊「法國遠東學院學術書系」而正式出版(Kristofer Schipper, L'empereur Wou des Han dans la legende taoiste - Han wou-ti nei-tchouan, PARIS EFEO VOL. LVIII, 1965)。

1962年,施舟人剛剛獲得博士學位就來到中國臺灣做訪問學者,以學習其尊敬的前輩——法國高等研究院(EPHE)教授列維·史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的南美調查精神——「我絕不躲在外部看中國」,去臺南親身體道,成為道士。施舟人先往南港中研院民研所研究一年,嗣往臺南住七年,拜著名正一派道長曾賜、陳聬和、陳榮盛為師,習正一科儀及閩南語,經過各種艱苦學習(包括唱經及中國樂器演奏),被老師正式收為受籙弟子,最終成為正一宗「鼎清道長」。

1972年施舟人返回巴黎,被任命為法國高等研究院(EPHE)的研究主任(Directeurs d'études),成為列維·史特勞斯、羅蘭·巴爾特、拉康、杜梅齊爾、布羅代爾、勒高夫、雷蒙·阿隆、布爾迪厄、韋爾南等老前輩的年輕同事。返法後,施舟人開始用法文撰寫《道體論》,由於有在臺南當道士親身實踐的一手經驗(客體到主體之轉換)、有豐富手稿之發現(道師親傳後帶回法國),1982年巴黎首版《道體論》即引起轟動,被譯成多種西方文字。被譽為「漢學領域裡的《結構人類學》」、「其文筆之簡潔優美,思想之深刻,與《憂鬱的熱帶》比肩毫無遜色」。

施舟人在高等研究院主講題目為中國宗教史,核心觀點是中國的三教合一、三教互補、「仍然活著的傳統」(此二觀點,皆與西方人自己的所謂「宗教」概念、和對中國文化概念的膚淺比對,大為不同。在74歲高齡時於巴黎出版的自選集封面上(FAYARD 2008),施舟人寫「中國宗教」不用複數。意義深遠)。1976年,他在巴黎創辦了歐洲漢學協會(AFEC),會員規模500多人,在歐洲與各國漢學家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之橋。

相關焦點

  • 紀念丨「洋道士」施舟人的道教研究
    作為一位法國學者、世界著名漢學家、道教研究權威人物,施舟人緣何成為「與黃卷青燈相伴」的受籙道士?這段當代西方漢學史上的軼事,得從施舟人與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道教的淵源談起。作為一位法國學者、世界著名漢學家、道教研究權威人物,施舟人(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緣何成為「與黃卷青燈相伴」的受籙道士?這段當代西方漢學史上的軼事,得從施舟人與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道教的淵源談起。施舟人祖籍荷蘭,1934年出生於瑞典。他從小就被中華文明所吸引,來自中國的漂亮的白瓷花瓶,幼兒讀物裡關於中國的故事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 悼施舟人教授
    Kristofer Schipper early this morning in a hospital in Amsterdam. He suffered from sudden thrombosis and internal bleeding, but left in peace, surrounded by his family.Prof.
  • 悼念文章丨勞格文:施舟人老師改變了我的治學之路
    我剛得知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教授去世的消息。施舟人教授的研究成果改變了全球漢學的發展方向,也對他的很多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我在內。一九七五年底,我從美國來到巴黎從事當時尚未被稱為「博士後」的研究,施舟人教授的課程顛覆了我的很多認識。彼時,我剛在哈佛大學獲得中國古代文學的博士學位,而哈佛還是認為中國歷史上的儒家不是宗教、佛教自唐代便開始衰落、道教是迷信等保守觀點的堡壘。
  • 施舟人:正一道士,中西文化擺渡人
    初到臺灣的施舟人在研究臺灣民間傀儡戲過程中發現其與道教科儀頗多相似,這激發了他進一步探索那些在民間流傳的中國古老傳統的願望。1964年,施舟人通過對道教齋醮儀式的親身參與認識到只有親身投入這種民俗傳統文化之中,才能真正了解道教,解開神秘的道教科儀之謎,因此,他成為了一名道教正一派受籙的道士。
  • 經典重讀丨施舟人:道教在近代中國的變遷
    施舟人(Kristofer M. Schipper)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學術界和出版界出現了一股的「道教熱」。《清廷戊戌朝變記》,見《戊戌變法資料彙編》第一卷,第338頁。[11]《清廷戊戌朝變記》,《戊戌變法資料彙編》第一卷,第337頁。[12]《戊戌政變記》卷三,見《戊戌變法資料彙編》第一卷,第271頁。[13] 《戊戌變法資料彙編》第一卷,第251頁。[14]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上冊,第31頁。
  •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奉獻與相守的軍人家庭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奉獻與相守的軍人家庭:願我們的堅守,用愛去踐行。願我們的相愛,以家人之名!供稿人:楊浩宇、丁鵬、文喆
  • 謹以此文,感謝惠州逆行者!
    創造了這些名為「希望的聲音」 /// 中國移動惠州分公司原創歌曲 《聽見希望的聲音》 謹以此歌
  • 道教人物——黑龍江鐵力市關帝廟劉明哲道長
    其父給一家燒鍋店(製酒作坊)當傭工,晚年因年老體衰被解僱回家,於是在遼寧老家生活日漸艱難,聽說北大荒生計較容易,於是在1917年全家搬至鐵驪(現黑龍江省鐵力市),受到先來鐵驪開荒種地的表兄李鹿峰的多方幫助。劉明哲道長15 歲上高小,念了四年書,因無力升學,在家幫助其父務農,閒時學練毛筆字。1929-1931年在鐵力設治局和建設局工作,任僱員、股長等職。
  • 殭屍道長未能倖免
    1985年,在電影圈發展多年的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恐怖片《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影壇,並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該片公映時引起轟動,票房狂收2000多萬,由此掀起了爭拍殭屍片的熱潮,僅1986年就有10多部跟風之作上映,林正英也正式成為殭屍片代言人。
  • 一人之下第3季的畫風和之前相比到底如何?
    今天小編逛b站的時候,居然無意間發現了一人之下第3季的內容。小編心頭一陣大喜,之前很早第3季的預告就出來了,但是正片卻一直沒出來。沒想到這兩天居然悄無聲息的,自己就播放出來了。小編趕緊打開騰訊視頻開始觀看第1集,趁著剛看完的熱乎勁兒,小編來給大家講一下小編的觀後感。
  • 民間故事:道長指使陰兵殺敵,將軍反倒害死道長,一隻手報了仇恨
    飯罷,無根道長將伍子宦安置在客房歇宿。半夜裡,忽然人喊馬嘶,原來一小隊叛軍順著馬蹄印,追蹤到此,包圍了道觀。伍子宦想出去拼個魚死網破,被無根道長制止。他笑著說:「大敵當前,豈能勞將軍大駕?讓陰奴出擊吧。」 無根道長手指捻動,念動法咒。只見幾個骷髏拿著短棍,跳躍而出,猶如狼入羊群。不一會,叛軍狼狽逃竄而去。
  • 紅塵深處,念一人相伴,盼一人到老
    是否和我一樣,想一人相伴,念一人到老,如果有一天你回來,還說愛我,我會告訴你,其實我一直在等你。你若一直在,我便一直愛,你若不在,我便封心鎖愛,念你一生,愛總是百轉千回,願所有的真愛,都能時光倒流,以重逢為結局,願你在我看不見的地方,一切願望都能實現。
  • 陳羅生道長廣招學員:帶你一起探索《易經》的奧秘
    萬物皆有緣法,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一位優秀的道家易學傳承人、金牌奇門遁甲規劃名師陳羅生道長。 陳羅生道長簡介 陳慧生,字心賦,法名理仙道人,道家法名:羅生道長,從事易學四十餘載,少年時期就開始沉迷於易學,是我國知名易學數理研究應用者
  • 妙手仁心濟蒼生--三秦網專訪鄭圓明道長
    當地政府在高高的武當山頂,專門為鄭爺立碑贊道:【道氣合真,圓智明德】碑文云:紫雲道人,出世山城縉雲山,入道正一,潛心苦練,授祿龍虎山。然勞神多度,罹患絕症。經仙師點化,閉關修道,不日痊癒,下縉雲歸武當。 心念天下萬民,靜修中華醫術,頓悟懸壺濟世,毅然冠巾撥職。成為全真龍門派十九代玄裔法師,道號圓明,於五龍宮淩虛巖採氣修練,深得道法醫術之精髓 ,廣施四海。
  • 英叔和石榴姐,殭屍道長的秘密情事
    信英叔,保平安��從寂寂無名的替身演員到人見人拜的殭屍道長,英叔的傳奇一生非陽間幾個字能寫圓,今天我鬥膽略談其人其事。沒想到吧,英叔和石榴姐是一對絕世cp。這麼看太硬了嗑不動。但是在1995年的電視劇《殭屍道長》裡,石英CP是一對歡喜冤家,先虐後甜,超級上頭。
  • 中國道協召開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成都市道協會長張明心道長當選副會長
    2020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國道教協會在江蘇句容成功召開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
  • 心念一人,終於此情,夢便是最好的歡愉
    時代在大浪淘沙,心念一人,終於此情,仍然是現代人追尋的歡愉的夢。一,始於深愛,長於相守,終於此情,足矣。我知道多元化的社會,對愛的定義越來越廣泛,很多人不再像過去的歲月,簡單粗暴地排斥一些愛的形式。可我依然認為,真正的愛就是一輩子的事情,認準一人,長相廝守。它不是情竇初開的單純的喜歡,也不是激情澎湃的不以結婚為導向的激情。我也知道一輩子很長,很多事情會變化,會覺得心念一人、終於此情很難。可是愛對了人,一輩子的時光都不夠用。遇到了三觀一致或者接近的人,始於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