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哲道長(1904-1996),原名劉天祿,原籍遼寧省遼陽縣,號北山道人,道教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代弟子,黑龍江省鐵力市關帝廟原住持。是一位仙風道骨、德高望重、道學淵博、弘法布教的玄門領袖,愛國愛敎、一生貧苦、著述立言、矢志不渝,是東北地區、乃至全國道教界、宗教界都交口稱讚的高道仙長,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宗教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出身寒門,皈依玄門
1904年(清光緒末年),劉明哲道長生於遼寧省遼陽縣一貧苦農家。其父給一家燒鍋店(製酒作坊)當傭工,晚年因年老體衰被解僱回家,於是在遼寧老家生活日漸艱難,聽說北大荒生計較容易,於是在1917年全家搬至鐵驪(現黑龍江省鐵力市),受到先來鐵驪開荒種地的表兄李鹿峰的多方幫助。劉明哲道長15 歲上高小,念了四年書,因無力升學,在家幫助其父務農,閒時學練毛筆字。1929-1931年在鐵力設治局和建設局工作,任僱員、股長等職。「九·一八」事變後一年,日寇侵佔鐵驪,委身圖存,勉強生活。1932年鐵驪設治局改為偽滿縣公署,由於未能走脫,被改編為偽滿職員,先後曾任行政股長、文書股長。在任職的四年期間,親眼看到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的歧視欺詐、打罵凌辱,對日本侵略者的不滿情緒日益加深,對救國圖強的青年志向心灰意冷。最後毅然辭去職務,決心出家為道,皈依玄門。
1936年在黑龍江鐵驪關帝廟出家,入全真龍門派,道名明哲。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鎮邊軍在鐵驪鎮東崗街原五大營中營東北側修建關帝廟,取名得勝宮,後改為松雲觀,作為鎮邊軍統領、官兵朔望年節祭祀拜廟之處。該廟規模不大,共有神殿三間,東西配房三間,廟內奉祀關羽、周倉、關平等神像,廟內有許多儀仗,如:金瓜,鉞斧,朝天鐙等等。中日戰爭,鎮邊軍開走後,1891年由龍門派道士馬圓學住持,1912年(民國初年)由黑龍江綏化慈雲宮劉永鍾道長住持,1936年由劉明哲道長師叔於圓吉道長任監院。是年,廟上一共有老道士4人,全在六十歲以上,劉明哲道長初到該廟,虛心好學,參學日常誦經功課和一些道教修行道理。
(二)受戒登真、悟道成真
由於參學認真,道學突出,1937年劉明哲道長被本廟推薦到瀋陽太清宮受戒。當時太清宮是東北第一叢林,屬道教公有。該廟建修於1665年(清康熙二年),其規模、組織制度與一般宮觀不同。負責人由道教中公選德能兼備之人擔任,常住道眾一百幾十人。當時該廟的方丈是紀至濦道長(或稱紀至隱)。他原在遼寧本溪湖市兜率宮出家,繼承太清宮前方丈「能書能畫更能詩,文採風流冠一時」的葛月潭律師的衣缽為龍門派第二十一代傳戒律師。這次傳戒在紀方丈傳戒律師之下,還有三十多位大師,都是道教中名望較高的著名人物,來自全國各廟的求戒弟子共690餘名,戒期100天。
道教叢林傳戒稱為玄都律壇,這是道教中最大的吉祥道場,也是道教徒宗教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戒期中劉明哲道長先後學習道教一切儀範朝參禮序,諦聽太上真經和深微妙理,拜受初真、中級、天仙三壇大戒,還拜會了道教中許多高人和雲朋露友,使他進—步弘大願力,增強了虔誠和信仰,尤其是對道教的宗教感情更加深厚。
傳戒分三個階段:先傳初真戒,其次傳中級戒,最後傳天仙戒。除此以外,在整個戒期中每天三次上殿跪經,早晨開壇後先上殿朝參道教歷代祖師及本壇律師、眾大師。上午學習演禮,下午講授道德經,晚間止靜後歸堂自由靜坐。凡上殿、入壇,回堂、用齋,都有道師隨班指引和領導,必須班次正齊,不容紊亂。
戒期內還考試戒子的道學程度,定名次,考試方式:依經出題,摘取經中一句,言冠頂詩(冠頂為一種修辭格,以修行為內容)。1937年瀋陽太清宮傳戒的試題是金、骨、仙、姿。劉明哲道長以「金丹原自在先天,骨換胎脫須返還,仙家妙有長生術,姿凌霜霄體超凡」對答,對仗工整、意蘊深厚。因為天地號八名經師不參加考試,劉明哲道長排名全戒第四名。戒期圓滿,律師、大師及戒子在瀋陽太清宮老君殿前再次舉行莊嚴隆重的宗教儀式後合影。當日每人發給戒經、戒牒、登真錄(按千字文的順序排列的道籍花名冊)各一分,律壇法事到此乃告全部結束。
獲戒後,劉明哲道長同黑龍江綏化龍王廟監院任明靜道長攜衣缽、戒經、戒牒、登真錄、衣單等去千山無量觀參訪。無量觀監院金誠澤道長同劉道長、任道長二人是此壇同戒,遂得到熱情接待,一起遊覽道觀勝跡,一起交流道學體會。安單後還與觀內靜室遁頤庵坐靜多年的蔡宗衡道長,交流學習數日,受益頗豐,深秋時節逕回鐵驪關帝廟。
(三)危亡存法、傳戒布法
1938年劉明哲道長離開本廟鐵驪關帝廟,擢升為鐵驪縣關嶽廟知客,該廟是鐵驪凌雲山太聖宮的下院,1919年(民國八年)建修,鐵驪歷年祀孔祭關嶽都在這裡舉行,主殿是關羽,嶽飛,另外還有娘娘、城隍、九聖祠,住持房等。監院劉圓清道長是該廟創始人,也是凌雲山明命寺建修的主辦者。廟內道士人數不定,因為上下院經常往來串換。道院生活主要靠上院道士自養種地維持。該院老道士楊圓山道長,早年在瀋陽太清宮粹通學堂就學,對道教哲學經典頗有研究,更好講經說法。劉明哲道長在此廟一年多,同楊圓山道長一同研究道學,探求道教經典的奧義,在道學方面有巨大收穫。
1938年,偽滿洲國民生部厚生司指令瀋陽太清宮發起籌備偽滿洲國道教總會,與全國性的中華道教總會分離。1939年重陽節,於偽新京特別市(今長春)正式成立。同年劉明哲道長受邀在偽滿道教總會當常任幹事。總會會長是太清宮方丈紀至濦道長,副會長是太清宮監院金誠澤道長和閭山海雲觀監院馬崇還道長,以下有若干名幹事和幾名常任幹事。常任幹事有劉明哲道長、鐵剎山三清觀房理家道長、瀋陽南極宮許理霖道長、閭山海雲觀孫高苑道長等。劉明哲道長在該會工作將近五年,前兩年當常任幹事,後又晉升理事,最後晉升副會長,任期一年。
偽滿時期各宗教團體和一些所謂教化團體如道德會、理善會、大同佛教會、博濟慈善會等,這些團體都是協和會的外部團體,受協和會的控制。協和會管宗教和教化團體的指導部絕大多數是日本人。後來偽滿文教部教化司設宗教股,其股長也是日本人。各宗教團體只能作為日偽統治宗教的工具,對宗教本身毫無利益。而且這些宗教團體和人員,還受到日本特務控制,經常處在恐怖危險狀態。偽警察特務、日本憲兵不斷到會盤查。尤其是所謂大東亞戰爭時局特別刑法公布以後,查問更加頻繁和嚴厲,偶一不慎說句話,也可能招致大禍。
1942年的一天晚上,偽滿首都警察廳特務到會上自稱是由瀋陽來找許理霖道長有事。他們的說話和神情都非常可疑,劉明哲道長恐怕發生其他意外,剛抽身出去想招呼人,幾個特務就跟到外邊,掏出手槍連放兩槍,當場把劉明哲道長和許理霖道長及茶役王維起一同抓起來。其實院外早有汽車等侯,幾個特務拿槍逼他們登上汽車,—直駛往偽首都警察廳。經過多次嚴刑考問,誣陷許理霖道長和瀋陽某大學生有聯繫,反滿抗日,還說劉明哲道長等也一定在內有聯繫,並且進行殘酷的威逼,讓他們非承認不可。幸有偽滿文教部屬官耿錫純,他在宗教股工作,對他們很熟悉,會日語,能當翻譯,費了很多唇舌,才使劉明哲道長等人逃出虎口。
劉明哲道長看到偽滿洲國日本人的殘暴和恐怖,偽政府的賣國和腐化,遂託詞辭職,辭去了偽滿道教協會副會長的職務,離開了偽滿首都長春。
1943年黑龍江雙城無量觀傳戒,邀請劉明哲道長為傳戒大師。無量觀位於雙城縣城內西大街路北,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山東省嶗山金輝派道士唐士道長來到雙城縣西大街自修關帝廟1座,與其師弟劉士道長起共同住持廟務。後經1817年、1845年、1856年、1882年四次改擴建,規模宏大,蔚為壯觀,成為黑龍江地區金輝派開山祖庭,但由於連年戰亂、人為破壞今已無存。
無量觀是偽滿後期,經偽文教部指定的特殊寺廟,準許傳戒。但按道教慣例,該觀仍屬子孫廟,這與律門法統的十方選賢叢林道院在性質上是根本不同的。傳戒律師是邀請瀋陽太清宮的方丈金誠澤道長,他是繼承紀至濦道長的衣缽為龍門派第二十二代傳戒律師,道高德重,為東北玄門的領袖。戒壇各科大師共三十餘名,其中主要有醫巫閭山海雲觀馬崇還道長為證盟大師、鐵嶺圓通觀羅崇禮道長為監戒大師、雙城無量觀宋從吉道長為保舉大師、千山無量觀趙誠藩道長為演禮大師、千山青雲觀楊誠山道長為糾儀大師、千山慈祥觀趙宗衡道長為提科大師、哈爾濱正宮娘娘廟許信友道長為引請大師、拉林關帝廟劉明哲道長為登錄大師,此外還有糾察、導值、引禮大師多人。受戒弟子500多名,限於條件有限戒期由100天縮短為30天。由於戒期短,戒子多,表牒繁忙,在個傳戒過程中,劉明哲道長克服了不少困難,未出現任何紕漏,對此次傳戒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傳戒對新中國的道教事業做了充分的道學積累和人才儲備,戒子中有:「天字第一號」戒子1989年入續北京白雲觀律師法統的王理仙道長;新中國「上德若谷」的西安八仙宮喬清心道長;新中國湖南道教領袖南嶽玄都觀王信安道長等。
1944年秋,瀋陽太清宮傳戒,邀請劉明哲道長為戒壇引禮大師。這次傳戒除太清宮的方丈金誠澤道長外,共有大師三十餘名,戒子達930多人,這是舊中國道教傳戒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戒期30天,是在緊張繁忙的過程中圓滿的結束了各項法事。出期後戒子紛紛起單,各大師也陸續回本廟。劉明哲道長在最後一次離開叢林時,由於多年道誼的關係,金誠澤道長情意深長,挽手送別到瀋陽東站。劉明哲道長對風雨亂世中的道教事業發展感到非常難過,不禁悵然淚下。回本廟後得了—場生平末曾有過的大病,幾乎喪命。
(四)順應天道、盛世弘道
1945年「八·一五」劉明哲道長喜聞日本投降、東北光復。當時其正在拉林關帝廟,監院李宗後道長因年老多病,不能管理廟務,於是1944年便請劉明哲道長來廟協理廟務。關帝廟坐落於飲馬湖南岸,建於乾隆24年,「關帝廟」三字為清名臣劉墉所題。廟宇規模較大,殿堂眾多,東院有城隍殿、鬼王殿、風雨雷神殿、土地祠、大仙堂,山門等;中間三皇殿已拆毀,被偽滿街公所佔用;西院是該廟主要部分,有關帝殿、娘娘殿、馬殿、昭忠祠、東西廊房、鐘鼓樓。院外有旗杆和戲臺,廟內古樹參天,宏大非凡,人稱拉林大廟。
李宗後道長羽化後,廟上僅劉明哲道長一人。「八·一五」後不久蘇聯紅軍和東北人民自衛軍先後進駐拉林。自衛軍後勤部和傷病員療養所設在拉林關帝廟。劉明哲道長騰出眾多房舍讓給自衛軍戰士,東廊房作為療養所,西廊房南屋作為後勤部,北屋作為馬號。自衛軍紀律嚴明,幫助劉明哲道長為道院幹了許多活,戰士們在廟上一年多,每天都掃地掃院子挑水劈柴,大年三十晚上戰士們還歡天喜地的同劉明哲道長一起包餃子,慶祝新年。
1949年自衛軍開走後,因劉明哲道長一人看廟,有許多難題無法解決,同人民政府協商,將關帝廟及其所有財產連同土地、物品、地照、存款折一併轉交給拉林區人民政府,人民政府資助路費五千元(東北流通券),劉明哲道長於是攜帶路條,遷移證及衣單等回到本廟鐵驪關帝廟。
是時,關帝廟上有兩位老道師和劉明哲道長師兄弟四人。東北土地改革後劉明哲道長同師弟馬明—在廟上自力自養、艱苦勞作種了一年稻田。後因腿受潮患風溼病,疼痛難忍,遂於1951年到鐵驪北山,同師兄張明賢道長搭伴種地。這裡雖然離城區很近,但是樹木多、風景好,和山裡無二。他們住茅庵,每天除勞動生活外,由於事少、心靜、無煩惱,潛心參修道學,劉明哲道長繼續研習鍾愛非常的《道德經》和《陰符經》,並逐章句釋注,集結成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1957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成立,代表了新中國道教的合法權益。這是中國道教史上第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組織。會址設於北京白雲觀,首屆會長嶽崇岱道長(原瀋陽太清宮方丈)。鐵力關帝廟劉明哲道長、哈爾濱城隍廟李本耀道長、齊齊哈爾關帝廟曲教幀道長三人代表黑龍江省道教界出席了會議。李本耀道長和劉明哲道長先後被推選為全國道教協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1958年、1961年等劉明哲道長先後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縣宗教代表會議,座談會,茶話會,去企事業單位參觀學習,獻言獻計,為新中國的宗教政策制定、實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文革」期間,處逆境而不改其志,結茅庵而學道修身。在多次受批鬥、大清查、帶高帽遊街後,仍返身自省,修持提高,對黨和人民政府充滿信心。1975年,劉明哲道長意外摔斷了右胯骨軸,後不幸落下殘疾,仍然帶病堅持廟務工作,對宗教事業投入了極大的熱忱和不懈的努力。
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得以恢復,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第一個恢復了僅有耄耋之年的劉明哲道長一人鐵力北山關帝廟。1980年後,劉明哲道長不計年逾古稀之軀,幾次出席全國道協會議,參加宗教人士平反會議,參與選出中國道協新的領導機構,修改道協章程,發表告臺灣道教界書等一系列道教工作,曾得到國家副主席烏蘭夫同志親切接見,被譽為中國道教界愛國愛教的楷模。
1996年農曆12月16日,上午10時,劉明哲道長仙逝於黑龍江省鐵力市關帝廟,享年93歲。他一生帶頭貫徹執行黨宗教政策,愛國愛敎守法弘道,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諧社會、中國宗教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劉明哲道長博覽眾家之著述,積自身修道之體悟,於1938年開始研究道教經典《道德經》與《陰符經》,窮盡一生之傳奇經歷和人生參悟,注釋《道德經》與《陰符經》,遣詞酌句極其簡練,言淺意邃,闡揚道家學問,自有獨到見解。通過不斷的積累,最後集結成書《道德經·陰符經注釋》,1987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鐵路局氣功協會作為專輯出版發行,為當代和後世提供了可供參考和借鑑的道教哲學、中國哲學研究資料,為中國道教留下了寶貴的研究範本。
(節選自於理日、王志軍:《東北高道劉明哲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