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慈航宮裡的修行歲月---小青道長;行屍走肉的痛苦..

2021-02-10 太乙玄門

作者:邢小俊  | 

來源:風升傳奇

青華山慈航宮,位於西安城南,灃峪口向東八百米青華山臥佛寺景區,唐朝興盛時期名為安清宮。慈航宮位於唐王李世民行宮翠微宮前山,至今飲用著當年李世民御用的山頂泉水。

按照風水學,此地三面大山形成「左青龍右白虎後背大靠椅」之勢,藏風聚氣,是道家所謂的飛升之地,小青道長就修行於此。

去拜訪小青道長的這一天,青華山霧氣迷漫,不辨海陸,三米之外不可見物,如進入到冰壺瑤界。上山的水泥路正在修,影影綽綽,為安全起見,棄車路邊,踏著兩腳泥濘步行上山,約半個小時,始見幾幢房屋兀自靜立在霧氣中。

這是正在遺址重建的慈航宮大殿,後邊是慈航宮最初的幾間破敗泥屋。再往裡走了走,首先聽到的是透過濃霧溼漉漉的狗叫聲,隨後,一隻黑狗低著頭像騰著霧氣一樣飛出來。這狗是熟悉我們的,叫了幾聲,就斂了聲,蹭著褲腿前後跑動。這被喚作「小屁墩」的狗是在慈航宮撿過兩條命的。第一次是屁墩遭遇一和尚毒打,走到慈航宮時奄奄一息,小青道長慈悲,便收留了它。第二次則是因為犬瘟熱、焦蟲病兩種可怕的疾病,那時屁墩的生命已岌岌可危,皮毛憔悴,氣息奄奄,走路歪歪斜斜的,走著走著就會自己摔倒----它,快死了。城裡的幾家寵物醫院的專家已經放棄了治療,但小青道長依然求師賜得藥方,不辭辛勞上山採藥,結果竟奇蹟般的治好了。道館的兩隻黑喜鵲卻不嫌棄,在屁墩身上啄來啄去。奇蹟般恢復的狗被道長賜名「護法小屁墩」。生活在眾位道友的愛護中,它一改以前的驚驚惶惶,看它的眼神,神氣充足,飽滿而內斂。想想我們人類,要麼文而弱,要麼外強中乾,要麼有暴睙之氣,要麼膽氣虛而怯。再看它走路,全身放鬆而有彈性,一改以前夾著尾巴縮著屁股的寒酸樣子,這是這隻狗心理的安全和放鬆,不像人類,一松就垮,神氣外洩。

之前我曾經拜訪過道長,可惜小青道長在山下化緣去了。當時新修建的慈航宮主體已成,道觀院子裡破舊卻雅致,有泥牆的照壁,有各種藤類植物攀援在頭頂,兩個大缸裡養著蓮花,據說一年能開兩度。有幾位道長正坐在院子裡摺疊紙質的金元寶。道長的母親從北京趕來小住。這是一位性格開朗的老人,邊和道士摺疊元寶邊敘說在北京參加社區各種志願者活動的趣味,後來又教我們拿了長的木竿,在沿路的板慄樹上,敲打收穫將熟的野生板慄。

小青道長氣質脫俗,生性豁達,在俗世時參加過世界小姐的選美,進入三十二選一的中國總決賽,又擁有百萬年薪。然而小青道長師父早就傳授其大道,紅塵不過是用來磨鍊的地方,見其師隱顯莫測,羨慕不已,哪會停滯於此浮華塵世?再多的世財對於小青道長來說都是修道的資糧罷了。

2013年,小青道長看機緣已到,於是變賣家產,主持重建終南青華山慈航宮,投入數百萬修建慈航宮大殿,棄厚祿就平淡,一意孤行。

小青道長常常站在慈航宮前的平臺上鳥瞰山下紅塵。對小青道長而言,終南山就是她的靈性之母,住在哪兒猶如拜在母親膝下。

「我第一年住這裡時也是非常辛苦,當時只有我一人,背糧食、搞修建,大小事情都得身體力行。不過既然出來住山修行,我也不求人,事事要求自己做,境界很好,進步也非常快。」小青道長如此描述初到終南的情景。

道家是一種另類的生活方式。其功法的基礎是煉己,降服那顆紛擾的心,喜怒哀樂欲不發,就不必刻意求某種功法,行住坐臥都融入修行,如此才能入得道門。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最代表中華傳統,日曆是看節氣,穿衣是漢服,建築是天人合一。道家子弟修煉的是金丹大道,人生所賴者,精氣神也,得之者生,消散即死,三真三全便是神仙。丹分三品,天地人元丹,人仙精足不思欲,不老、不病、不死。地仙無口鼻呼吸,氣足不思食,日行千裡。天仙神全不思睡,聚則成形,散則成氣,隱顯莫測,神俱六通,天地會壞,天仙不壞。自古,飛升者,三千,拔宅者,八百。古來仙跡不計其數,小青道長的親身經歷更是印證修仙不是虛妄。

道教以得道成仙為最終旨歸,無論外丹術還是內丹術都只為了修道成仙。「仙」在中國古代神話和宗教中認為是靠修煉得道而長生不死的人,或是能達到至高神界的人物。道教因其追求長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區別於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稱為神仙道教。得道成仙才可以普度眾生,門檻較高,對道人各人修為較為注重,所以修道之人大部分遠離塵世,因為不提高自己的修為,根本沒資格談普渡什麼。

中國人的國民性格中,有對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遊」的性格。在飄逸、遊弋、逃逸、出遊的同時,也具有著尋找精神家園的「歸」、「返」的性格。「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事實上道教的神仙觀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蘊含著豐富的生命美學的意蘊。這種美學意蘊體現在「逍遙」二字之上。體現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遙、生死觀念上的逍遙、追求成仙路徑之逍遙。如此「逍遙」的美學意蘊對於現代社會中,異化、物化的個人來說,無疑具有著純淨心靈的作用。

慈航宮自小青道長主持後漸漸興旺,道觀中無論乾道、坤道,對她的道行和能量暗自敬佩。久居道觀的飛道士說,道長身材去年堪稱曼妙,去年8月工程開始,砍柴、扛木料、和泥、抹牆……小青道長全程勞作,手變粗壯了,皮膚粗糲了,比以前胖了許多,不過小青道長閉關一月便可恢復,大道玄妙可見一斑。

在所有宗教中,道教是最注重男女平等的宗教,同時,道教提倡的是陰陽共處,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唯有陰陽相配,天地正位,乾坤相合,陰晴相對,才能有大道的存在。無論男女,均可入道修行,均可通過道教的修持方式來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最後達到道德的圓滿,才能理解世界背後的真相。所以道教分為乾道和坤道,道姑只是不正式的說法,男性為乾道,女性為坤道,男女都可以入道,入道之後,無論男女,都叫某爺,相互之間的稱呼,就是師兄弟,不存在師姐師妹的說法。

小青道長心善。經常幫助道友,自己卻弄得捉襟見肘。一次,一位道友在山中被人頭蜂蟄得嚴重,性命不保。危急之下,小青出面送到山下大醫院,四處營救,輾轉奔波多日放脫險。

今年夏天,水多,氣溫高,正是菇類生長的旺季,而這些蘑菇也成為一些住山道友的食物。終南山子午峪住山修行劉誠明道長因食用山裡的蘑菇後,於凌晨一點開始嘔吐、昏迷。同住山的全真庵道友候崇智道長急忙找人把他送到縣醫院,隨後因病情嚴重轉到交大一院進行搶救。 三天來無法進食,一直嘔吐,腎臟、肝臟嚴重損壞,一直處在搶救中,生命垂危,更讓他擔憂的是,每天一萬的醫療搶救費用,讓人發愁,最初三天來的費用都是一些道友湊起來的,人還沒脫離危險期,費用已經沒有了。小青道長得知就四處呼籲,籌款相救。說起山下大醫院醫護人員的敬業精神和態度,小青道長很不適應。

當天天氣陰寒,大霧瀰漫,山下訪友不少,在木材、竹竿搭建起來的講經堂裡,大家圍坐一個大鐵鍋坐定,和道士們一起喝茶,燒的是大塊劈柴,熊熊燃燒,水是翠微宮前山御用的山頂泉水,茶是陳年橘普。

道長端來板慄和秘制的黃精請大家品嘗。道修行道人們,對黃精都有很深的感情,在他們看來,黃精是上古聖人教下的產物,其精妙不可言語,安神、守精、生髓、久服可以輕身、羽化神仙、遨遊宇宙.

黃精,別名雞頭黃精,多年生草本。古來有「米脯」、「仙人餘糧」之稱,食用後可以令人長壽,身體強壯不得病,所以又稱為「長壽百歲草」。 《本草綱目》記載:「黃精補諸虛,填精髓,平補氣血而潤」。《神仙芝草經》說,黃精有「寬中益氣,使五臟調和,肌肉充盛。骨髓堅強,其力倍增,多年不老,顏色鮮明,發白更黑,齒落更生」的功能。

行走在終南山,總能在草叢裡樹蔭下,隱士們會變魔術一樣扒拉出一棵黃精,在衣服上蹭掉泥嘗一口,口感清脆甜美鮮嫩多汁,讓人著迷。修建慈航宮時,小青道長常常吃來強身健骨。

黃精入藥有6千年以上的歷史,是最早一批被用於養生和治療的植物。葛洪的《神仙傳》有服食黃精成仙的記載。其第六卷《王烈》中,王烈就是常服黃精並煉鉛,年二百三十八歲,有少容,登山如飛。第十卷《封君達》說,隴西人封君達。服黃精五十餘年,又入烏鼠山,服煉水銀。百餘歲,往來鄉裡,視之如三十許人。王烈和封君達早年都常服食黃精,最終人山仙。西晉人張華在《博物志》記載:「黃帝向天老日:天地所生,歲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陽之草,名日黃精,餌而食之,可以長生」。

小青道長說,多年生的黃精可以長成如意的形狀,生長年代更久或者周圍的風水理想的話,它還會長成一個坐著蓮花的人的形狀。小青道長在院子裡拿了一根多年生的帶葉子的黃精向我們展示,根莖酷似一隻小雞。她說黃精喜歡陰溼氣候條件,喜陰、耐寒、怕乾旱,生長地海拔在800--1000米之間,在半陰半陽、溼潤蔭蔽的松林間,只要找到一個,附近百步之內肯定還有更多。

半月前她率領眾弟子,曾經開車到陝南的山區挖野黃精,地點一般選擇人煙稀少的地方,要全部換成普通便裝,以免引起路人不必要的關注,一人一個大袋子,分散開來,運氣好時,六七人兩天能挖四百斤。小青告誡弟子:採藥人要有藥德,碰到小苗,就地掩埋,只挖大的。

野黃精挖回來後,要經過九蒸九曬,白日曬太陽,晚上汲月露,用三味秘藥互相滲透,互相影響,整個製作過程用竹籠、砂鍋、不能碰鐵,且有道教神秘的咒語和儀式,製作過程繁瑣、神秘,秘不示人。此藥製成後別於一般的生黃精,大補元氣,專治高血糖。

山中神奇的還有靈芝,多年生長的上邊有年輪,草靈芝較多,但是那些長在懸崖上的靈芝就只在傳說中出現,生長在懸崖上靈芝,它們附近一般都有山泉和水光的反射,且有毒蛇守護,常人難得。還有一種靈芝則是傳說中的「太歲」,它們深埋在礦洞裡或者大地深處,億萬年,界於動物和生物之間,傳說割掉一塊就會以罕見的速度迅速復原,它就是當年始皇帝苦苦尋找的長生不老藥。

『道』不是一個高高懸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體現在任何人、事、物之中,思想也是道,道是天地萬物,無一超脫。道人職責是替天宣化,替天行道,太平盛世進山修行,亂世下山輔佐君王。

道教非常重視:「道」「德」兩用,強調性命雙修加積功累德,真正的修行是追尋事物的本質,回歸事物先天本來的面目。性功就是心性的功夫,包括心態品行和對大自然到人生人體的天人合一思想的體悟。命功就是實際運用的功夫,使得自己的生命力通過練功,達到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轉化和提升。」

「在修煉的過程中,如果存在著執著的『機心』,就會存在著羈絆和束縛。」小青引經據典道:「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修道之人首先要養好身體,修道是快樂的事情。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三寶,要養生保健長壽延年,必須『常使內三寶不逐物而流,外三寶不誘中而擾』。財色名食睡,道家稱為五欲,實際上也與五行五臟相對應:財為金應肺;色為水五臟應腎;虛名為火五臟應心;食為土五臟應脾;睡為木五臟應肝。在五欲之中,以色、食、睡最難去除,佛道都有相應超越的方法和境界。古代道家說:精足不思淫,炁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實際上就是不斷充實相應臟腑之機,最後實現水火既濟而超越五欲的過程。」

「學無常師。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師,人也是在大自然中獲取能量。 住山修行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具體生活中你要面臨的最大敵人不是寂寞、寒冷、狗熊野獸和食物匱乏。最大敵人是你把住山變成了過日子,柴米油鹽,忘記了修行,忘記了住山的初心……」小青道長說。

對於當今社會上盲目信道信佛的現象,小青道長說:「能認識到道的太少了,焦慮、抱怨、悲傷,得不到的東西不快樂。你們即便求佛、問道,可怕的是,也絲毫不放鬆自我名利追求的習氣。你們揣著一顆攀比名氣的心,身上多疑、嫉妒心重、喜新厭舊、好高騖遠、虛榮好鬥的習氣太重。把聰明頭腦,全都用到追逐名利之上。爭先恐後、一窩蜂地如此以貪心學道學佛,於自身將毫無實意! 」

在講經堂的前端,「小屁墩」學著主人,坐在濃霧中鳥瞰山下紅塵,兩隻喜鵲在它身邊蹦來跳去,全不怕人。飛道長說,喜鵲的感知能力很強,雖然普通人也沒有很大殺心,但是還有波動,我們伸手喜鵲還有恐懼心,不敢落下來,最初喜鵲也是怕人的,小青道長經常拿著米喂,現在可以落在她的腳下和手上了。

「道心是先天帶來的!」小青道長說,八歲時她經常做一個類似的夢,夢見自己頭頂一片金光,盤旋著飛升,十歲時就有預測功能,十二歲時在夕陽下第一次打坐就入定,起來時奇怪地是手心有兩汪水,十七歲時自己悄悄背著大人打坐入定,這時候起每次打坐就有神秘聲音在耳邊出現,她也經常進入虛幻的境界,看到許多古代的東西,看見古人穿著顏色單一的服裝,沒有現代這麼多彩,腰上繫繩子,用水照鏡子,裡邊的人都叫她小青。

二十歲時,財務電算化畢業後去北京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工作,因為長得漂亮,自己放在辦公桌上的照片鏡框常常被同事偷走,後被一位好心大姐悄悄資助、舉薦,一輪輪進入世界小姐中國地區總決賽。才藝比拼時,其他佳麗都是表演舞蹈歌詠,小青表演的是太極劍;頒獎時,一群佳麗站成一排,卻有數隻五彩蝴蝶獨獨落滿她的全身。本來,以她取得的成績和條件,完全可以在演繹文化圈分一杯羹,但是她卻去深圳一家外企做時裝總監,幾年間賺得豪宅豪車。這時,世間的俗物吸引不了她,因其心境空靈,百次相親竟然不成,物質豐裕的她經常利用假期全國訪仙問道,後在青城山隱居,遇到仙師,不忘初心。

「人世間最大快樂是修行,修行與年齡無關,修行亦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她邊說邊把一個炒瓢放在篝火上,烤麵包吃……

霧氣在山上是像水一樣一層層流動的。在竹子編織起來做牆的木製講經臺上,沒有人說話,耳邊只有山風經過的聲音,鐵壺中的水被木柴燒開的聲音,我們就坐在霧氣和蒸汽中聽聲音……

一個人到山上後,就像一滴水回歸了大海。金魚在缸裡,鯊魚在海裡,都有各自的天地和景觀。

小青敬畏大山。經常帶著眾弟子集體種樹,撿拾垃圾,有學校來旅遊的學生,她就給路過的學生們分發袋子,讓他們把沿途的瓶瓶罐罐等垃圾帶下山去。

正在擴建的慈航宮大殿,主體已成,短缺的材料和款項被小青細細地列下來,希望機緣和塵世間的援手、善心。

不管她在山中度過了多少歲月,每過一段時間,山下的一些人或者緣分會進入她的夢境或者內心,為了結那些塵世間的緣分,小青道長會踏過厚厚的松針和松果,將流水和清風留在背後,戴著鬥笠下山……

作者簡介

雪漠,原名陳開紅,甘肅涼州人。國家一級作家,甘肅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前不久,新浪網邀我搞過一次微博訪談,主題是《不讀書與心靈死亡》。當時,我講了讀書的意義,以及它與人生之間的關係,也談到了現代人正在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心靈死亡。

好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心靈死亡,更不知道,自己的心靈正在走向死亡。因為,那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就像慢性中毒一樣。在心靈死亡的過程中,你會不知不覺地失去感知力,失去愛的能力,變成一個活在欲望和本能中的動物。有的人,甚至活得不如動物。

養過小狗的人都知道,當你跟小狗建立了很好的感情時,你一回家,它就會不顧一切地撲過來,用整個生命來舔你,向你表達它的愛和感恩。這時,你會非常感動。但人不一定會這樣。

小狗不會害你,人可能會害你;小狗不會算計你,人可能會算計你。有的人,不但算計自己的同事,自己的朋友,連父母也要算計。比如,我看過一幅畫,畫中有一對子女,正在父母的房子上構建自己的樓房。就是說,他們想把父母的財產都掠奪過來。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啃老族」。

這種人的肉體雖然活著,心靈卻已死去了,然而他們不知道。他們以為,只要呼吸著,心臟還在跳動,人就活著,其實不是這樣的。人的活著,必須是肉體與精神同時活著。就是說,你保護肉體還不夠,還要保護心靈,保護精神家園。因為,肉體不健全時,你就會變成殘廢;失去肉體時,靈魂就會像風一樣飄來飄去——假如你相信靈魂的存在——肉體健全,精神卻殘缺時,你就會失去人的情感,像動物那樣本能性地活著,這也算不上真正地活著。

前天我讀了一本書,書裡談到了一個肉體已死、靈魂卻活著的老大爺。那老大爺慈眉善目,對人也很溫和,卻突然死於一場車禍。但他自己不知道,嚇了一跳之後,就爬起來回家了。奇怪的是,很多人也能看見他。所以,一直沒人知道他已經死了。現在,好多人的情況剛好相反,他們是肉體還活著,靈魂卻死去了——或許,後者才是最可悲的。

因為,靈魂死亡的人,只能感覺到肉體的欲望,以及欲望得到滿足後的短暫快感,他感受不到一種暖融融的、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那東西非常美好,非常純潔,但它藏在活著的靈魂深處,行屍走肉般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行屍走肉那樣的人,心靈壓抑到了極點,因此感受不到靈魂的愉悅。功利已經佔據了他們的心靈,變成了他們的心靈慣性,讓他們變得非常麻木。所以我必須告訴大家:人還有另外一種活法。所有人的肉體,都必然走向死亡,但心靈的死亡,卻不是必然的。而且,已死的心靈,仍然有復活和覺醒的可能,只是過程也許會非常艱辛。

相關焦點

  • 青華山慈航宮小青道長談天地大道與山居體悟丨尋訪終南
    小青道長來終南山已經七年有餘了,七年間慈航宮變化很大,從之前的一間小小茅棚到如今頗具有漢唐風韻的仿古主殿,其中經歷了種種磨難。何謂慈航?取慈航普渡之意。道教的慈航真人是元始天尊門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十二金仙之一。
  • 安新白洋澱中青慈航宮
    村西北隅原有慈航宮,俗稱老母廟,供奉慈航道人圓通自在天尊(南海觀音老母)。《歷代神仙通鑑》載,普陀落伽巖潮音洞中有一女真,商王時修道於此,已得神通三昧,發願欲普度世間男女。常以丹藥及甘露水濟人,南海人稱之曰慈航大士。
  • 為什麼兩位丹道宗師級人物最後都死於重病?箇中原因值得每個修行人深思!
    偶讀一文,是國內已故丹道宗師級人物胡海牙先生的弟子所撰,講述了胡海牙先生晚年之狀況,胡海牙先生晚年因骨質疏鬆引起大腿和骨盆分別骨折,以至於癱瘓在床,後又中風。而胡海牙先生的恩師陳攖寧先生晚年也患肺癌去世。兩個丹道宗師級的人為何晚年都如此呢?按道理說,道家修行對於身體命功的修持,都有很高明的方法,是他們沒有實修麼?應該不是啊!
  • 這兩位丹道宗師級人物最後都死於重病?原因值得每個修行人深思!
    偶讀一文,是國內已故丹道宗師級人物胡海牙先生的弟子所撰,講述了胡海牙先生晚年之狀況,胡海牙先生晚年因骨質疏鬆引起大腿和骨盆分別骨折
  • 三叉戟:小雪染毒越陷越深,成為小青玩偶,董虎這下被坑慘了
    所以在這個人物的結局上大家一直無法猜測走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小雪雖然變成了董虎的女兒,但人物性質並沒有改變還是和原著一樣成為了拉董虎下水的重要一環。劇中小雪因為不理解董虎對自己的愛,選擇離開董虎和彪子在一起,然而彪子卻因為對董虎的恨意和小青結黨,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小雪就成為了小青手中威脅董虎現身的籌碼,董虎這回真的要栽了。
  • 張至順道長談修行之道(附八部金剛功圖解)
    囑咐門人,虔誠修行。說罷,元神逕返清虛。張至順道長,時任海南省道教協會名譽會長、西安萬壽八仙宮名譽方丈,海南省玉蟾宮住持。1912年出生於河南沈丘。七歲時值清末民初,戰亂災荒交加。因家境貧困離家乞討。十二歲隨師學藝,十七歲在陝西省華山遇師劉明蒼道長而出家。在道觀,張至順從事雜役,終日勞苦,磨練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煉上獨闢蹊徑,被師授以真傳,為中國道教全真龍門第二十一代弟子。
  • 道長:人們修行多以聖為仙,失之毫釐差之千裡!
    大家好,我是和夕塵道長修行修道,修的是什麼?我相信不管是新手小白也好,還是修行過好多年的大師也好,好像面對的都是同樣的問題,那就是一大堆的知識,一大堆的書,無奈隨便挑出一門學科研習,那都要以年為單位計算學習。
  • 道教人物——黑龍江鐵力市關帝廟劉明哲道長
    該廟規模不大,共有神殿三間,東西配房三間,廟內奉祀關羽、周倉、關平等神像,廟內有許多儀仗,如:金瓜,鉞斧,朝天鐙等等。中日戰爭,鎮邊軍開走後,1891年由龍門派道士馬圓學住持,1912年(民國初年)由黑龍江綏化慈雲宮劉永鍾道長住持,1936年由劉明哲道長師叔於圓吉道長任監院。是年,廟上一共有老道士4人,全在六十歲以上,劉明哲道長初到該廟,虛心好學,參學日常誦經功課和一些道教修行道理。
  • 人物特寫的敘事技巧
    一篇成功的人物特寫,幾乎包含了主題、形象、結構等敘事新聞所有必要的元素。人物特寫,貴在敘事技巧:一要從細微處落筆,二要尋找一個「意象」,三要聚焦抓人眼球的主題,四要剝離人物的層次,五要重視敘事的結構。關鍵詞:人物特寫;敘事技巧;以小見大「看到的是面孔,感觸的是心靈。」
  • 新會特產小青柑價格-2017新會天馬小青柑價格多少錢一斤
    -2017新會天馬小青柑價格多少錢一斤?陳皮芳華,歲月滋味,歡迎關注陳皮百科私人微信:chenpibaike,小青柑,大紅柑,陳皮,陳皮普洱茶的都蘊含大學問,和我一起探討其中奧秘吧,你總會有收穫的。
  • 「3/3」日本「疫」事:道長太太們,原配來了
    02「行屍走肉」驚呆了世界被世界衛生組織點名指出,擔心日本、韓國、義大利、伊朗四國的疫情擴大化。日本推特鄉民們嚴重不服,反問憑什麼中美不在列?老外拍下東京品川車站的通勤人群密密麻麻,宛如「行屍走肉」,已獲得4萬網民點讚。
  • 樂都姑娘應小青不屈命運,微商裡闖世界!
    她,就是青海樂都姑娘應小青。凡是見過小青的人,都不會忘記她那始終掛在嘴邊的笑;凡是了解小青成長經歷的人,也都會折服於她笑容背後的樂觀與堅毅。如今,小青是一位推廣青海特產的微商,是寫作老師,是青海大學職員,也是一位一直走在公益路上的美麗女子……她在自己的世界裡努力紮根,如約綻放。
  • 舉例說明人物特寫,環境特寫怎麼拍?
    攝影技巧:很多攝影新手理解的特寫,就是拿著相機最大程度地靠近被攝物體,其實這只是一個表面的理解,想要拍出好看的特寫圖片,你需要思考的東西真的有很多。比如,人物特寫怎麼抓情緒,環境特寫怎麼抓氛圍等等。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一人之下》裡的王也道長,活出了我最嚮往的人生啊!
    都說國漫崛起,個人深以為然,不為別的,自己近來已經看的國漫是越來越多,《一人之下》、《刺客五六七》、《紅娘小狐妖》等等,我們的國漫,不單單是製作上越來越好,講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我也很是喜歡。在諸多國漫人物中,我個人最喜歡,最想成為的人,無疑,便是《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長了。他的生活,真是我心中最完美的生活了。
  • 「業務學習」人物特寫的寫作
    寫人物特寫時,記者要把握兩個原則:(1)以真實性為根本,以事實為基礎,以事實組合為技巧。真實性是人物特寫和小說最大的不同,真實性也是記者報導的責任。因此,記者不可在人物特寫中加入任何想像的成分,必須全部真實,全部基於事實。但是,為了表達某一個主題,記者需要對事實進行選擇性組合,這是體現出記者思想的最重要手段。(2)讓讀者在乎這個人物。
  • 《王國》第二季:真正恐怖的,不止行屍走肉
    《王國第二季》:真正恐怖的,不止是行屍走肉「Netlfix那部更好的《行屍走肉》就要上線了」。《王國第二季》的正片從尚州的守城之戰拉開帷幕,鏡頭從高空破開濃霧、向迎面而來的喪屍群俯衝,航拍大遠景的壯闊、直視正面全景的衝擊、特寫和近景捕捉精細畫面帶來的悚動,多視角、多機位、多層次的快速切換讓攻城之勢瞬間席捲而來。
  • 《新白娘子傳奇》小青:遇到白素貞和張玉堂後,她才真正脫胎換骨
    白素貞,乃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非凡間人物。對待她,一般人會選擇敬而遠之。那麼,人們更喜歡誰呢?一個是玉兔精胡媚娘,另一個是青蛇精小青。小青,大名叫岑碧青,也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名字。小青是一條大毒蛇,呼風喚雨,本領高強。但是,沒有遇到白素貞之前,她就是一條野蛇。她的身邊,始終簇擁著各類精靈鬼怪,喝酒吃肉打麻將,坑蒙拐騙盜庫銀。
  • 新白娘子傳奇:李公甫說小青變了,小青無奈搖頭卻是為何?
    今天不說別人就說說小青這個人物吧。 可是後來李公甫在雷峰塔前準備對法海發難,小青卻擋在了法海前面,連李公甫都直說「青姑娘,你真的變了」,而小青卻不再言語,無奈地搖搖頭!這裡不禁感嘆,小青不再是過去的小青了,那個嫉惡如仇殺伐果斷的小青再也回不來了!
  • 日本「疫」事:道長太太們,原配來了
    老外拍下東京品川車站的通勤人群密密麻麻,宛如「行屍走肉」,已獲得4萬網民點讚。雖然戴著口罩,預防病毒,但並不能阻止東京人奔去上班的社畜基因。鄉民評論●鬼畜!東京人大腦異常,和日本人不同。●這麼密集的話,肯定得感染了。●國外已經開始把這回的肺炎稱作「日本肺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