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圖為此次學術活動的主場地。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8月18日電 17日,由中國非洲史研究會主辦,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非洲史研究室承辦的新時代中國非洲史研究與編纂學術研討會暨青年史家論壇會議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汪朝光簡要回顧了中非友好交流與合作的歷史,提出非洲史研究和編撰面臨新變化與新機遇。他表示,中國非洲史學界到了共同努力,推出集合性、通論性作品的時候。
中國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李新烽簡要介紹了中國非洲研究院的相關情況。他說,中國非洲研究院主要承擔交流平臺、研究基地、人才高地、傳播窗口等「四大功能定位」,旨在加強中非學術研究,深化中非文明互鑑,促進中非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為中非共同建設「一帶一路」,不斷深化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攜手共築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學理支撐。
中國非洲史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李安山表示,目前中國非洲史研究會的一批青年學者風頭正健。同時,他指出,中國有關非洲的知識儲備還極其缺乏,需要青年人加倍努力。中國學者對非洲各國的考古情況、古今制度沿革史、意識形態變遷史、社會習俗史、宗教信仰史、語言文化史、國際關係史、民族分布及遷移路線等方面的研究還存在空白。他相信,此次學術活動將對推動中國的非洲歷史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據了解,此次活動設有三個單元的研討階段,相關內容分別為非洲歷史研究與編撰、非洲歷史建構與學派、非洲歷史實證與考訂。
中國非洲史研究會秘書長畢健康在總結時表示,編撰一部宏大、科學、富有感染力的非洲歷史作品,機遇難求,呼喚中國非洲學界通力合作。他強調,中國非洲史研究與編纂一定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同時融入非洲人民的感情。一句話,應該以中國人的眼光,書寫非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