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潘黃新民村: 發展特色產業決勝全面小康
「住了一輩子的小房子,馬上就要搬進新家了,是黨的政策好,讓我們的生活有希望、有奔頭。」家住鹽城高新區潘黃街道新民村的李大爺最近可開心了。家裡的矮破房子拆掉了,拿到拆遷補償款,老兩口商量著準備在鎮上買套房子,盡享天倫之樂。
新民村曾經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村民經濟收入不高。村「兩委」積極轉變發展思路,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將農戶零散土地流轉到合作社,進行規劃整治、建設基礎配套設施,統一發包給能人大戶發展高效設施農業,提升農業附加值。建立「民建、民有、民營、民富」的機制,堅持遵循「保留承包權、流轉經營權、優先用工權、保障收益權」,明確各方的權利與義務。土地流轉既為低收入戶提供了穩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又為他們本地打工提供了工作崗位。
為了讓低收入戶共享發展成果,新民村搶抓機遇發展集體經濟,通過成立園林綠化公司,興辦集體農場,發展苗木經濟,不斷做強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集體每年經營性收入達到百萬元以上。集體經濟發展夯實了惠民保民生的經濟基礎,村裡通過幫助村民補貼城鄉居民醫保、免費安裝數位電視減輕農戶經濟壓力,徹底杜絕了因病返貧現象。同時提供保潔、綠化養護等公益崗位給低收入戶,補助因病無勞動能力的低收入戶,讓村民得到實實在在的福利。
(文章來源:江蘇商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