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夏河:特色產業扶貧「扶」出小康路

2020-12-23 法制網


法制網訊(記者 周文馨 李雙紅)遠山上藏犛牛悠閒地吃草,山坡下富有藏民族建築風格的民居院落排列整齊,路面乾淨的村休閒廣場,鄉村集市,村口犛牛帳篷旅遊宿營地在藍天白雲下格外醒目……這是記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阿木去乎鎮黑力寧巴村採訪時看到的景象。

該村是夏河縣南片鄉鎮的一個半農半牧區,也是夏河縣脫貧攻堅的重點區和全縣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幾年,夏河縣阿木去乎鎮以重大扶貧工程和到村到戶幫扶措施為抓手,廣大幹部群眾凝心聚力精準施策合力攻堅,全鎮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4月10日,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組織的「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活動」採訪團記者,走進這個集旅遊服務、運輸服務、生態宜居和文化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文明小康村——黑力寧巴村。

黑力寧巴村的美麗「蝶變」

夏河縣副縣長、阿木去乎鎮黨委書記旦正加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狠抓「兩不愁,三保障」方面的突出問題,全面開展了3+3衝刺清零活動。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不斷實現全村整體環境生態化,基礎設施現代化、村容村貌特色化、家庭院落景觀化,全面打造集旅遊服務、運輸服務、生態宜居和文化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文明小康村。

據了解,2019年該村重點實施了農牧村「七改三治」及農牧戶住房提升改造、村垃圾分類處理,農牧村住房民族化特色風貌改造、傳統生產生活風貌展示、兒童樂園和民俗射箭場、鄉村集市、黑犛牛帳篷營地,以及村莊南部打穀場等20個方面的項目,項目總投資300餘萬元。

同時,該村突出群眾主體作用,充分利用好項目與資金的激勵與導向功能,做好「脫貧+產業,特色、城鎮化」,積極發揮脫貧項目與資金的激勵作用,進一步調動提升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與能量。

據介紹,該村還將依託已建成的黑力寧巴觀景臺,聯動周邊村莊,重點發展村落觀光、藏寨體驗、景觀觀光、生態休閒旅遊等產業發展,打造集藏式民宿、騎馬射箭、觀景觀演等藏族村落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特色旅遊專業村集群,從源頭上轉變貧困群眾的致富觀念,激發貧困群眾奮力脫貧奔小康的鬥志,堅定貧困群眾的奮鬥精神和發展願望。

旦正加告訴記者,阿木去乎鎮還通過易地搬遷脫貧,產業幫扶脫貧,採取畜牧養殖,鄉村旅遊、特色種植,勞務輸轉脫貧等,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項目,推進環境綜合整治,辦理民生實事,極大地提升了全鎮公共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水平,為實現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色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古老的傳統手工織布機「嗒嗒」作響,幾名工人忙碌著碾毛線、紡織毛布、毛線梭子熟練地在線束間穿梭,這是採訪團記者走進阿木去乎鎮「就業扶貧車間」裡看到的一幕。

據介紹,該「就業扶貧車間」生產藏族旅遊工藝製品,手工犛牛絨圍巾、手工針織帽等旅遊產品,從紡線、針織到成品商品,生產全程採用藏族傳統手工藝製作而成。該扶貧車間現有員工21人,建檔立卡戶10人,拓寬了村民家門口就業增收渠道。 

夏河縣助農脫貧增收的又一特色產業,是開展良種高原奶牛(娟犏雌牛)的繁育項目。

據介紹,自2014年開始,針對犛牛、藏羊、犏雌牛生產性能下降的實際,按照全縣種養適宜區劃分的三大養殖帶和特色種植產業帶布局,發展以合作社為單元實施「高原奶牛(娟犏雌牛)繁育及犛牛高效養殖關鍵技術示範與推廣項目」。該項目篩選了原產於英格蘭的小型乳用型黃牛娟姍牛作為父本與甘南母犛牛進行種間雜交,結合常規育種技術、合理的選配和科學的飼養管理手段,開展良種娟犏雌牛的繁育,提高娟犏雌牛品種質量。

項目的順利實施,全面提高了全縣犏牛的個體生產水平和群體生產效益,減緩了草場生產壓力,提高了農牧民群眾經濟收入。

據資料顯示,夏河縣按照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特別是在產業發展方面開創了新局面、實現了新進步,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展現了新作為、取得了新提升,保持了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的良好局面。



相關焦點

  • 「羊」眉吐氣奔小康——產業扶貧看甘肅系列報導之二
    新甘肅·甘肅農民報記者 毛婧雯興羊業,發「羊財」。甘肅開展「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精準脫貧三年行動以來,羊產業規模持續擴張,優勢布局逐步形成,產業鏈條迅速延伸,「甘味」羊肉金字招牌越來越亮,全產業發生了巨大變化。
  • 產業扶貧撐起幸福小康夢
    攝影:公保安加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鹽橋村扶貧產業車間。攝影:王菲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摘掉「貧困帽」,產業是根本。發展啥產業?答案是優先發展特色產業。如今在班瑪縣,像尕梅一樣通過特色扶貧產業受益的貧困群眾共有7766名,直接受益1230餘萬元,人均增收1583.8元。放眼全省,各地依託特色產業或是發展種植養殖,或是發展手工業,或是挖掘新優勢,傳統的特色產業正煥發著嶄新活力,昔日的貧困村正呈現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喜人局面。
  • 【中國的脫貧智慧】臨澤蓼泉鎮:產業扶貧託起百姓「小康夢」
    近年來,蓼泉鎮牢牢抓住產業扶貧這個根本之策,通過發展特色種植業,圍繞農業現代化和農民持續增收,持續推進「三路兩區」產業振興示範帶建設,著力構建產業、生產、經營、增值、保障五大體系,形成產業多元、體系完善、層次分明、互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把做強蔬菜產業作為產業振興的最大優勢,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全力託起百姓的「小康夢」。
  • 甘肅榆中夏官營鎮:扶貧車間小手工做出大貢獻
    聞著鮮榨胡麻油的香味,近日記者來到甘肅榆中縣夏官營鎮詹家營村田園蔬菜農民合作社的扶貧車間。走進一看,車間除了在榨胡麻油外,還有3位中年婦女正在忙碌地製作釀皮,彈彈的質感、紅亮的辣椒油,記者忍不住嘗了一碗,禁不住誇讚好味道。另外一旁的工人忙著製作酥餅、蔥花餅等面點,香噴噴的饃饃剛剛出爐就被一搶而空。
  • 產業扶貧幫扶政策覆蓋超98%的貧困戶——產業對了頭 小康有奔頭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扶貧紮下根,群眾脫貧有底氣。2015年以來,全國共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00多萬個,建設各類產業扶貧基地30多萬個,每個貧困縣都有了2—3個特色鮮明、帶貧能力強的主導產業,產業扶貧幫扶政策覆蓋98%以上的貧困戶。
  • 「三扶」助力老區群眾全面小康路
    作為沂蒙山水培育的本土企業家,多年來,公茂霞在做強做大企業的同時,始終不忘自己「從哪裡來」這一初心,始終秉持「發展企業、造福員工、服務社會、貢獻國家」理念,長期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特別是主動參與到脫貧攻堅新時代要求上來,扶貧、扶志、扶智「三扶」聯動,累計為社會捐款捐物300多萬元,扶助近百戶貧困家庭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譜寫老區人民脫貧攻堅的巾幗篇章。
  • 一張藍圖繪到底 西北師大三代人推進「志」「智」並扶圓夢小康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 韋德佔「山山水水的歸程,再沒有坑坑窪窪,心裡的話,說給了飛天的琵琶,再出陽關奏一曲,朋友遍天下……」「多少追夢的身影,奔跑著擁抱希望,一路同行的人們,心中暖洋洋,陽光路上,無限風光……」
  • 十裡柚廊遍地香 千畝藥田滿山翠——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產業扶貧扶出...
    十裡柚廊遍地香 千畝藥田滿山翠——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產業扶貧扶出發展新路子金羊網  作者:王丹陽  2020-04-22 「我們要趕在雨季前後全部種完
  • 一張藍圖繪到底丨西北師大三代人推進「志」「智」並扶圓夢小康
    這老中青三代人齊上陣,這幾年,在幫扶幹部一代接著一代幹的支持下,新時代的甘山變了……」正如郝裕鑫的感慨,近年來,在西北師大幫扶禮縣的3鎮6村中,深入推進「志」「智」並扶,為幫扶村找到一條精神與物質、文化與產業雙輪驅動、砥礪奮進、管長遠管根本的發展之路。脫貧路上,一個個村莊正在經歷著千百年來從未有過的蝶變,湧現出一個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故事。
  • ...系列日記之八:「蘇」途「銅」歸小康路 看東西部扶貧協作如何...
    「脫貧攻堅,全國一盤棋;全面小康,決勝在合力」。中國東西部結對牽手、協作扶貧,最具中國特色的「扶貧故事」,成為世界減貧大業裡最矚目的「中國篇章」。  位於武陵山深處的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由於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傾斜的過渡地帶,山多田少、地形複雜,特色農業產業難以集約發展;群眾缺少一技之長,「等、靠、要」思想嚴重;工業企業規模不夠大,產業發展面不夠寬,抗風險能力相對薄弱-----當時的玉屏,發展陷入困境。
  • 灌雲縣:一條蟲子「吃」出億元大產業 | 強國小康路②
    扶貧徵途,一個也不能掉隊;小康路上,一個也都不能少。脫貧攻堅是全面小康的必經之路,也是檢驗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成色。連日來,我們推出「強國小康路」專欄,聚焦江蘇重點幫扶脫貧攻堅奔小康的生動實踐,展現江蘇人民建設幸福生活的動力和活力。
  • 甘肅會寧:特色產業成為全面小康的「壓艙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會寧縣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依託農業種養殖發展富民經濟著力強化體系支撐供銷對接和多產融合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特色產業已成為全縣全面小康「壓艙石」烏雞養殖在侯川鎮已經有
  • 全面小康進行時!廣汽:「產業援疆」扶貧見成效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張玉榮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和產業援疆政策號召,廣汽在新疆成立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為落實粵陝經濟合作實施產業扶貧,同樣在陝西渭南推進廣汽西北商貿中心項目……脫貧攻堅即將收官,廣汽持續踐行國企社會擔當,充分發揮先進管理經驗和優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 甘肅:稅務賦能,扶貧產業加速復工復產
    法制網訊(記者 趙志鋒 通訊員 陳澤文)決勝脫貧攻堅,就要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群眾增收困難,緊抓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甘肅稅務部門圍繞「戰疫情促發展,服務全面小康」,深入推進「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以有速度、有力度和有溫度的服務舉措,「扶上馬再送一程」,脫貧增收的引擎正在加速「重啟」。
  • 電商扶貧「扶」出新活力
    電商扶貧「扶」出新活力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馬如娟 電子商務是發展縣域經濟和助力精準扶貧的新引擎。我省通過項目支持、平臺建設、人才培訓等措施,打好商務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農業經濟、脫貧攻堅與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
  • 【沂蒙巾幗脫貧攻堅群英譜】公茂霞:「三扶」助力老區群眾全面小康路
    【沂蒙巾幗脫貧攻堅群英譜】公茂霞:「三扶」助力老區群眾全面小康路 2020-05-22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競芬芳 致富奔小康——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聚焦特色產業發展助推...
    農家蛋變成「金蛋」,撐起脫貧致富的新天地;生態種養殖帶動貧困戶,形成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馬鈴薯繁育基地和恆溫倉儲庫,規模持續擴大,為貧困戶分紅年年增長;食用菌、小雜糧等產品遠銷各地……隨著一個個產業扶貧項目的實施完善,呼和浩特市脫貧攻堅的基礎不斷夯實,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闊。
  • 扶貧踐初心 引領小康路——中國電信湖南公司扶貧工作紀實
    近年來,中國電信湖南公司以積極行動踐行初心與責任,在沒有信號的大山深處搭建通信網絡,派出扶貧工作隊,紮根貧困村,引進扶貧項目,發展扶貧產業,依託行業優勢,培育網絡電商,以央企的鐵肩擔當,為貧困百姓鋪就了一條雲端上的小康路。從2018年到2020年,在對口幫扶下,湖南公司及下屬單位所負責的128個貧困村26077人全部完成脫貧驗收。
  • 紮實推進「五扶一美」幫扶模式 敏捷集團走出精準扶貧路
    這裡原本是省定貧困村數量最多的革命老區蘇區、深山地區的梅州市五華縣,如今,通過具有敏捷特色的「五扶一美」幫扶模式,一條條平坦整潔的水泥路讓村容村貌大變樣、長勢喜人的百畝桑芽菜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嶄新的教學樓和運動場在孩子們心中播種下了夢想的種子……曾經貧困的五華縣正在發生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蝶變。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2020夏河拉卜楞高原半程馬拉松賽鳴槍開跑!
    夏河縣位於甘南高原北部,是甘肅南行旅遊線進入甘南州的第一站。夏河多深谷高山,自古為「將兵略地」,因藏傳佛教文化獨特,風情濃鬱而有「小西藏」之稱。為辦好本次賽事,夏河舉全縣之力,聚各方之智,紮實開展各項籌備工作,經過半年多的緊張準備,以一流的服務保障、一流的賽事組織、一流的環境氛圍,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體育健兒打造了超越自我、放飛夢想的舞臺。2020夏河拉卜楞高原半程馬拉松賽是2020年甘肅境內第一場線下馬拉松賽,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運動員和馬拉松愛好者5000餘人冒雨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