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直連音樂流?Neuralink腦機接口黑科技下月面世馬斯克在線招聘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不用耳機,通過腦機接口直接聽音樂,還能平衡體內激素水平,緩解抑鬱和焦慮…… 最近,馬斯克透露了 Neuralink 新動向,並將於 8 月 28 日公布腦機接口黑科技。

繼去年發布首款腦機接口產品之後,馬斯克領導的腦機接口研究公司 Neuralink 又有新動向。

近日,馬斯克在 Twitter 上透露,Neuralink 正在研究一款能夠使用戶「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的產品。

通過腦機接口將音樂直接傳遞進大腦,這是不是意味著人們不再需要耳機這類穿戴式設備?

目前,我們暫時無法得知 Neuralink 的腦機接口新產品將如何繞過耳朵、耳蝸神經,將音樂傳遞進大腦。

不過,馬斯克的目標似乎不止於此。在被問及 Neuralink 的設備是否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模擬催產素、血清素等化學物質的釋放」,馬斯克的回覆是「Yes」。

他表示,Neuralink「可以幫助控制激素水平,利用它們來增強我們的能力、減輕焦慮等」。

此外,馬斯克還在 Twitter 上透露了更多細節。

推特用戶 @Pranay Pathole 提問:「Neuralink 可以用來重新訓練大腦中與成癮或抑鬱有關的部分嗎?」

這個問題得到了馬斯克肯定的答覆:「當然,這件事既偉大又可怕。我們所感覺到的和想到的一切都是電信號。早期的宇宙只是充斥著夸克和輕子的熱湯,而它又是如何開始認為自己有感知力的呢?」

短期內, Neuralink 將用於治療帕金森症等腦部疾病,長期目標是讓人類與 AI 競爭。該系統的早期版本已經在動物身上進行了測試,並且有望在今年內進行人體試驗。

安裝晶片的過程類似於 Lasik 雷射眼科手術,其中一部分需要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完成,該機器人可將一根柔韌的「線」與已經接入微型可植入計算機晶片的大腦相連。

Neuralink 和它玩過的花樣

Neuralink 是馬斯克和其他八位聯合創始人創辦的神經科技公司,負責研發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

Neuralink 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其共同創始人包括神經科學領域的一些著名學者,包括 Lawrence Livermore 國家實驗室的工程師和柔性電極專家 Vanessa Tolosa,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 Philip Sabes,波士頓大學教授 Timothy Gardner,擁有哈佛醫學院、MIT 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系兩個博士學位的 Benjamin Rapoport。其中 Philip Sabes 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大腦如何控制運動,Timothy Gardner 教授曾給小鳥植入微電極,研究鳥類鳴叫。

作為一家腦機接口研究公司,馬斯克希望可以像微創眼科手術一樣安全無痛地植入腦機接口晶片。成立兩年後,Neuralink 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如下圖所示,看起來像一臺「縫紉機」。

這款產品首先使用雷射在頭骨上鑽孔,然後再將一條只有人的頭髮絲 1/4 細的線路植入腦中,並且可以避開大腦血管,整個過程儘可能減少損害。

Neuralink 開發出的細線對大腦造成損傷的可能性較小,並且為大量數據的傳輸提供了可能。但是這種線難以植入,因為它非常靈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Neuralink 開發了一種「每分鐘自動嵌入 6 根線(192 個電極)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

Neuralink 打造的用於插線的機器人。

另外,Neuralink 還開發了一款能夠更好地讀取、清理和放大大腦信號的定製晶片。

用於放大信號並將信號傳輸到計算機的晶片。

這款晶片比人的手指還要小很多,很適合植入人體。馬斯克表示:「從線上收集到的腦電波信息會通過晶片無線傳輸到人身體之外的接收器上,就像手機的藍牙一樣」。

在即將到來的 8 月,Neuralink 將迎來重磅更新,這一次鋼鐵俠馬斯克又會帶來什麼驚喜?

馬斯克:五到十年內,人將與 AI 共生

馬斯克曾表示,人工智慧將在智力上超越人類,人類唯一擊敗人工智慧的方法就是擁有相同智力水平的腦機接口。「我希望人與 AI 能實現某種共生,到某種程度之後,人類的語言將被淘汰。」

在他的設想中,這種情況將於五到十年內發生。屆時,人類無需講話,彼此之間也能實現快速、準確的溝通。

「如今,腦機接口的應用就像智慧型手機在幾十年前一樣難以想像。」但這也許並非天方夜譚。在去年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研究人員詳細論證了腦機接口裝置如何使人與人之間產生「心靈感應」。

所以,馬斯克也在推特上為自己的「人類進化夢想」招聘人才:「如果你解決過手機或可穿戴設備難題,包括密封、信號處理、感應充電、電源管理等,請考慮來 Neuralink 工作吧!」

和鋼鐵俠馬斯克一起改變世界,你願意試試嗎?

(文章來源:機器之心)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Neuralink腦機接口是噱頭還是未來?
    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以及Space X公司一次次顛覆人們的三觀,並將科技和工程推向極致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這次他帶來的則是他創辦的Neuralink公司的新一代腦機接口設備,以及他們在腦機接口技術上取得的最新進展,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腦機接口技術,以及馬斯克創辦了這家明星初創企業如何再一次讓人們的腦洞大開。
  • 腦機接口權威:他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
    尼科萊利斯是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院士,在腦機接口領域深耕多年。2014年,他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應用在了巴西世界盃的開幕式上——一位下身癱瘓的少年用大腦控制機械骨骼運動,順利開球。
  • 馬斯克震撼發布腦機接口,晶片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植入人腦
    在人類發現腦電波近100年後,腦機交互又迎來了跨時代的突破!就在剛剛,北京時間6點40,馬斯克進行了腦機接口新設備的現場直播!這場期待已久的直播,承載了人類對AI世界的幻想:人機互動,腦機相連,人類與AI共生!在一陣焦急的等待中,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新鮮出爐的腦機接口來了。
  • 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研發到何種程度了?
    (瞬間想到《黑客帝國》、《西部世界》的劇情)腦機接口技術並不新聽上去很科幻且只在電影中出現過的技術(腦機接口),其實早在1977年就已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發現。最早的研究者致力於探索動物(主要是獼猴)的運動皮層與肢體運動之間的關係,之後不久,他們便發現獼猴能夠學會控制初期運動皮層上單個神經元的放電頻率。
  • 中國腦機接口需要馬斯克式科技企業家
    所以本文的核心觀點:科技企業家要有理想,要讓資本為自己的理想服務,而不能圍著資本轉。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被我們所忽略的腦機接口工程。我們「截獲」了一份蘭德公司給美軍的分析報告,報告裡評估了大腦計算機接口未來的軍事應用和影響。
  • 他的腦機接口被學術大佬齊踩,但我還是想誇一下這位夢想家
    而醫用的腦機接口設備,也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了。 腦機接口設備其實早在我們身邊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顧名思義,是在大腦和機器間建立信號傳輸接口的技術。聽起來高大上,但其實並不是什麼新概念。
  • 腦機接口很酷炫?小心黑客讀取你的記憶、欺騙你的大腦
    腦-機接口提供的可能性幾乎是無限的:遊戲、區域控制、健康和交通等等。腦機接口被「黑」可能會影響什麼?由於腦機接口技術直接連接大腦,黑客行為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黑客可以攔截從BCI傳輸到大腦的數據,從而收集敏感數據,如電子郵件登錄和其他系統。由於腦機接口技術最終可能成為一種獨立的身份驗證機制,被允許訪問敏感系統,這將使黑客嘗試複製它們的行為變得有價值。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大量科幻作品描繪了關於腦機接口技術的瑰麗想像,其中的一些元素在現實技術發展中都有跡可循,科幻某種程度上已成寫實,比如《阿凡達》中無創輕鬆上傳記憶思維,顯然屬於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黑客帝國》中通過在大腦中插入電纜以瞬間獲取知識則是一種侵入式腦機接口。
  • 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
    說起世界科技不得不說美國在科技領域的絕對領導力,而在美國乃至世界馬斯克這個科技狂人對科技領域的探索讓世界人民佩服。馬斯克不但智能汽車特斯拉投放市場,還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商業載人星際旅行,但還有一個科技可能不為大家所知,那就是馬斯克研發的腦機接口系統,但對於這個腦機系統一個叫韓壁丞的中國人有話要說。
  • 腦機接口:重大突破還是商業噱頭?
    Neuralink計劃研發的腦機接口能夠完全整合到人的大腦中,讓人覺得「它是你的一部分」。馬斯克還現場展示了一隻植入這種腦機接口的小豬(另有兩隻小豬用作對照),用腦機接口記錄到的神經活動,以及用記錄到的神經活動預測豬運動的視頻。在發布會最後的問答階段,無論是提問者還是馬斯克,都對Neuralink的前景做了展望,問題不乏用意念駕駛特斯拉轎車、把電腦硬碟中存儲的內容存入大腦中等充滿想像力的話題。那麼,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距離重大突破還有多遠?
  • 揭秘馬斯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科學雄心
    如果功能完善,Neuralink的電極線相比舊技術可能有很大的優勢,因為它們不太可能損傷大腦。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計算機神經科學專家康拉德·科丁(Konrad Kording)說:「我們目前發現,如果我們把(硬的)電極植入大腦,幾個月後,類似疤痕組織的東西就會在周圍形成。」他補充說,隨著大腦的運動,電極的質量會迅速下降。任何植入大腦的電極線都需要持久和穩定。
  • 腦機接口是不是潘多拉的魔盒?
    2020年8月28日,埃隆·馬斯克召開了一場發布會,公布了Neuralink公司在腦機接口技術研發方面的最新進展。這個新聞在科技產業界非常引人注目,不僅僅是因為馬斯克這個人本身自帶流量,更重要的是,腦機接口這個領域目前確實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一項新科技。
  • 人機互動不再是幻想 趕快來DIGIX TALK聽學者揭秘腦機接口
    DIGIX TALK特邀學者鄧虎為大家揭秘腦機接口在華為視頻和滔客說APP最新上線的DIGIX TALK演講《腦機接口:你所看不見的未來》中,學者鄧虎為大家分享了腦機接口這項黑科技,他介紹道:「腦機接口應用廣泛,在未來,你或許可以通過腦機接口這件事情,增強大腦的功能性,從而去獲得任何知識、情感或者是你所想要的任何能力。」
  • 腦機接口技術:融資噱頭還是文明推手?
    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和SpaceX公司,一次次顛覆人們的三觀,並將科技和工程推向極致,已經不是新鮮事了。8月底,他通過全網直播的方式,展示了他創辦的Neuralink公司的新一代腦機接口設備,以及他們在腦機接口技術上取得的最新進展。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腦機接口、它的主要應用領域有哪些,以及它到底是用來融資的噱頭,還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推動力量。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布朗大學研究團隊在2006年完成首個大腦運動皮層腦機接口設備植入手術;隨後腦機接口技術不斷發展,可以實現收集神經信號、處理轉化為外接設備信號,從而讓癱瘓病人操控機械臂,完成喝水、吃飯、打字等複雜和廣泛的操作。
  • 靠腦機接口「隔空探物」,大腦植入晶片可實現「心靈感應」
    現如今,腦機接口技術成為人類通向「心靈感應」的又一條路徑。這一次,科學家們找到了另一條有足夠的因果鏈條的解決方案,通過讀取大腦中的特定神經信號,建立起與人類認知和行動相關的聯接,從而實現直接用大腦來「操控外物」。關於腦機接口,最近看到一句非常打動人的比喻:「腦機接口是人類往大腦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非常有詩意吧。
  • 腦機接口通信:爭議與希望並存 在大腦中裝晶片,你肯嗎?
    據Neuralink官網、CNET科學資訊網、ZDnet等多家外媒日前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特斯拉等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於8月29日為自己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舉行發布會,找來「三隻小豬」向全世界展示了可實際運作的腦機接口晶片和自動植入手術設備。 這次發布會引起空前關注。
  • 視野|當「腦機接口」裝上軍事按鈕
    來源:《環球》雜誌 第24期 文/吳敏文,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信息通信學院 「腦機接口」(BCI)正從科幻走進現實,作為科技的「練兵場」,軍事領域對「腦機接口」的探討和實踐從未停止。
  • 馬斯克公司的腦機接口「無線充電」可能是一個「噱頭」?一起來把...
    「馬斯克創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宣稱的『無線充電』可能是一個『噱頭』,因為無線充電過程中的發熱現象,對於大腦這樣一個對溫度極其敏感的部位就是一個很難繞過的困難。」腦機接口,到底是一項怎樣的黑科技?
  • 腦機接口真的來了嗎,距離《猩球崛起》會有多遠?
    新冠疫情期間,馬斯克一方面在為火星移民計劃造勢,一方面在顛覆未來通訊行業的星鏈計劃(Starlink)布局,而在另一個腦洞大開的領域——腦機接口,他創立的公司Neuralink公司,研究對象為"腦機接口"技術。"腦機接口"就是將極小的電級植入大腦,利用電流讓電腦和腦細胞"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