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的死前一幕:口含煤氣管,臉頰通紅,自殺還是有意為之?

2020-12-23 小一歷史筆記

川端康成曾說:「死亡是最高的藝術。」

1972年4月16日隨著櫻花的盛開,生前作為佛教信徒的川端康成也到達他心中的西方極樂之地。當我們了解他幼年時候的經歷或許也能理解半分。

兩歲時候,父親去世。在接下來不到8年的時間裡母親,奶奶,姐姐相繼離去。只留下又聾又瞎的爺爺與他作伴,可惜只有肢體間的語言表達,語言的問候,幼年時候的川端康成幾乎為零。

最後,爺爺的溫情也在他15歲那年被無情地剝去。也是在那一次,他真正的理解骨肉分,親情離去的苦痛。

寂寞,孤獨成為他未來幾十年的伴侶。

文學,給他帶來了一縷暖陽

1920年,7月。川端康成考進東京大學文學部,最終進入文學系。此後他沉迷於文學,文學帶給他另一種溫暖。

川端康成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讀書,寫作,旅遊。這是他當時最真實的生活寫照。有人曾勸他不要讓他寫了說是給三歲小孩看的。他笑而不語。

1988年川端康成,成為繼戈爾泰第二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文學作家。當世人認為他正是厚積薄發,一舉成名時。三年後,他卻與世長辭。

川端康成也曾在《花未眠》中寫道:」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候就會不由地自語道:要活下去!」當我們都以為他走出幼年接連失去親人都痛苦時候。他選擇讓世人最不可接受的方式與世長辭。

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因為他也曾講過: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

口含煤氣罐,躺在棉被上,臉頰憋得通紅。這是他死前最真實的寫照。

這種超前的思想不僅在日本,中國也有。海子在不惑之年選擇臥軌自殺,他們這種超前的思想,我們或許無法理解,但我們知道也正如,此川端康成創作出無數佳作《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古都》以及《睡美人》等。讓世人欣賞,找到答案。

川端康成內心猶如《雪國》一般簡單,純淨。

又如《千紙鶴》一般錯綜複雜,令人哪以捉摸。他內心究竟在想什麼,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離去或許不是想不開了,也可能是真的看開了,想明白了。

歸於來處,歸於自然。敢於面對死亡,無畏.在前去醫院的救護車上他對司機說了最後一句話:「路那麼擠,真辛苦你了。」

在日本櫻花盛開正好,川端康成卻與世長辭,他筆下的愛情或許也如這櫻花一般,清新,嬌嫩,透露著青年的稚氣。

只可惜,來年花已開,君已不再來。遠赴人間盛世宴,可惜已無法共睹,這人間盛世顏。但寶貴的是作品依舊在,仍在被人賞讀。

青年,社會的新血液。當你們面對這未知的新感情時。川端康成的書籍便是你們最好的借鑑寶典。願你們共勉前行。

年輕一代人,如果對於生活,對於愛情過度的迷茫,不妨靜下心來看一看川端康成的諾貝爾獎三部曲。

這套書共分《雪國》、《千隻鶴》、《古都》三冊。

原價136元,現價只需89.9元。

每冊的價格20多元,比起一頓飯錢,一張電影票,可以說是相當的實惠。

可不同的是,這個價格卻能讓你在川端康成的書籍中暢遊。#川端康成語錄#

如果你喜歡書中唯美的場景,真情的文字,不妨看一看~

歡迎點擊下方連結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川端康成死前慘狀:口含煤氣管躺在棉被上,臉頰憋得通紅
    推薦語:1962年,川端康成去世,曾經川端康成說過一句話:自殺的人,如果沒留下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而沒有話語的死,就是永無止境地活著。沒想到輪到川端康成躺在病床上,這個日本著名的文學巨匠,在他去世前的幾個小時,口裡含著煤氣管,因為憋不上氣,臉部漲得通紅,可見川端康成在去世前受到過多麼痛苦的經歷。
  • 川端康成去世前的慘狀:口含煤氣管,躺在棉被上,臉頰憋得通紅
    ---川端康成自殺了。這是一個悲哀的故事,一代文學大師,何以走上這樣的道路?1972年,4月16日。四月恰好是櫻花盛開的季節,它們寧靜素潔,唯美的像極了川端康成的文字。島守敏慧走到房間裡,並沒有看到川端康成,她轉成看到了洗臉室。川端康成躺在被子裡,嘴裡插著一根管子,臉頰紅紫,這根管子連接著不遠處的煤氣罐。島守敏慧看到這個場景,瞬間嚇得身子發軟,癱倒在了地上。
  • 川端康成:3部作品獲諾貝爾獎,卻口吞煤氣管自殺,未留隻字遺書
    川端康成的作品,思想格調確實消極,確實不能給你什麼「積極進取的價值追求」,這一點是肯定的。不但不積極,甚至還有諸如亂倫之類背德的情節如《千隻鶴》但正如前面所說,文學作品本來就沒有為道德、為所謂積極的人生觀代言的義務。因此你讀川端的小說時著眼點根本就不應該落在他的消極人生觀上。
  • 川端康成:吞煤氣自殺的諾貝爾獎作家,童年就被稱為「天煞孤星」
    川端康成:吞煤氣而亡的諾貝爾獎作家,童年就被稱為「天煞孤星」「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這句話是出自以為諾貝爾獲獎得主,川端康成。但是他的爺爺是一個聾啞人,不能和年幼的他進行正常的交流,兩個人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各過各的,就算是爺爺陪在身邊,川端康成也沒有任何的家庭溫暖可言。他的童年,充滿了孤獨和悲傷但是即使這樣,命運還是會雪上加霜,不久,他的爺爺也離開了人世。
  • 日本文學巨匠,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這十句語錄充滿情感
    說起來日本作家,肯定要提到的一個人是川端康成。我大學時很喜歡川端康成,讀過他的很多書,比如《雪國》、《伊豆得舞女》、《古都》。1968年,川端康成憑藉《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獎狀題詞上寫道:這份獎狀,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並用您的小說技巧,表現了日本人心靈的精髓。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以口含煤氣管的方式自殺,享年73歲,沒有留下任何遺書。
  • 諾獎得主川端康成的佛系抗爭
    川端康成,日本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也是亞洲繼泰戈爾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家。他一生創作了100多篇小說,以中篇小說為主,小說中主人公大多是日本中下層社會的女性,描寫她們形體與精神上的純潔與美為主題,並飽含了作者的同情、悲憫,以及深深地無力感。
  • 精選了川端康成的34個名句,一起走進這顆秋葉般靜美的心靈
    1899年夏,川端康成在日本的大阪出生,不到三歲,父母就相繼病逝,15歲之前又見證了姐姐和祖父的死,川端康成徹底成了一名孤兒,他雖幼年不幸而且身體孱弱,但憑藉其文學才華和對事物的敏感認知,在日本文學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他憂傷孤獨的底蘊,浸透在每一部作品裡,無論是《雪國》《古都》《千隻鶴》(憑這三部作品,川端獲得了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還是《伊豆的舞女》(川端的成名作
  • 豆瓣8.2《千隻鶴》|好色、物哀、幽玄,川端康成的美學思想
    但根據川端康成的好色思想來看,菊治與太田婦人的愛戀並非出於蠱惑或是引誘,而是兩人的一廂情願,這樣的感情純粹而又自然,所以川端康成才要塑造這樣一段畸形的愛戀。「菊治安心地進入夢鄉了。在似夢非夢中,傳來了小鳥的鳴囀。在小鳥的啁啾中醒來,他覺得這種經歷好像還是頭一回。
  • 從沈從文與川端康成的命運看:《邊城》與《雪國》的死亡意識區別
    《雪國》則也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間描繪的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達到極致,令人心生嚮往,又有強烈的惆悵感。故事中,東京一位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島村是一個有著妻室兒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遺產,無所事事,偶爾通過照片和文字資料研究、評論西洋舞蹈。
  • 吳清源:憶川端康成先生|川端夫婦|川端|安田|吳清源|川端康成
    按: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以自殺的方式離開了人世,未留下隻字遺書。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川端康成愛好圍棋,生前與素有「棋聖」之稱的圍棋大師吳清源是好友,經常作為重要圍棋賽事的記者觀賽,並發表不少觀賽記錄。今天選取一篇吳清源回憶川端康成的文章,與大家分享。憶川端康成先生文 / 吳清源出院後,從翌年的二月到三月之間,我與木谷實進行了三番棋的對局。這次對局是東京日日新聞的計劃之一,觀戰記者仍然是川端康成。
  • 日本作家自殺的真相,他被稱為日文學史上最帥的男人,死得最慘!
    日本作家多奇葩拋開歷史的「眼鏡」去看日本文學,還是出了不少大家的,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東野圭吾、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這其中也拿了幾次的諾貝爾文學講,有幸去翻閱了日本文學史,才發現這裡有很多不同之處。為此,他上演了一幕電影劇本也不敢這麼寫的自殺1970年11月25日,鼓動自衛隊員發動兵變的三島由紀夫,在三島由紀夫發表演說時,士兵無動於衷,沮喪的三島由紀夫隨後從陽臺退回了室內,決定按照原計劃,切腹自殺。疼痛難忍的三島由紀夫試圖咬舌自盡,還是失敗了。後來另一名「盾會」成員古賀浩靖進行第四次「介錯」,這次終於成功。
  • 川端康成《雪國》為何如此令人著迷?你需要了解日本美學中的物哀
    雪在日本文化中,視作純潔唯美,而這亦是川端康成的書寫主題。他在《雪國》一書中描寫不同人物的生死哀樂,當中與雪的關聯無處不在。川端康成筆下的女性儘是社會中痛苦掙扎的底層人物,像《雪國》中的藝妓、《睡美人》中的妓女,與《伊豆的舞娘》中流浪的藝人。 關於雪的篇幅,在《雪國》一書中俯拾皆是;在書中不同時空,雪都呈現出不同意蘊。書中的主角島村,是一位研究西方芭蕾舞的男子,家境優渥。
  • 由川端康成《花未眠》看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覺派作家,著名小說家,日本文學界「泰鬥級」人物,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1972年4月16日自殺身亡。川端康成 生活照01 川端康成作品的物哀之感凌晨四點凝視海棠花,更覺得它美極了。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 川端康成《睡美人》生命兩極的矛盾與碰撞
    可憐的老人們未竟的夢中的憧憬、對無法挽回的流逝歲月的追悔,難道不都包含在這秘密之家的罪惡中嗎?《睡美人》(1961)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晚期作品,這部小說主要敘述了一位年近七旬的江口老人先後五次到一家秘密妓院過夜的經歷與感受。
  • 川端康成:關於美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著名小說家。
  • 川端康成婚約因何撕毀?93年後11封信透露原因:未婚妻被養父汙辱
    原來就在剛才,人們獲悉,川端康成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川端康成以「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日本人的精神實質。」成為了日本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而略知川端康成的人們都知道,在他創作生涯中,除了他那充滿悲涼和絕望的童年,對他影響最大的,便是他初次婚姻中遇到的「非常」事件了。
  • 這些著名的日本作家,為何最終選擇自殺?
    額頭上綁著「七生報國」字樣頭巾的三島由紀夫,經歷了一個漫長而痛苦的自殺過程:他先用短刀把自己的腹部切出了一個很大的傷口,腸子直接就流了出來。隨後,他一旁的「盾會」成員森田必勝用刀為三島進行「介錯」(切腹儀式中幫助自殺者砍下頭顱,目的是讓他更快死亡)。但森田連砍三次,都沒能砍下三島的頭顱。疼痛難忍的三島由紀夫試圖咬舌自盡,還是失敗了。最終另一名「盾會」成員古賀浩靖進行第四次「介錯」終於成功。
  • 影星接連自殺,日本除了悼念還應做些什麼
    在日本,不止影視界自殺問題嚴重,也有不少著名文學家自殺身亡,創作能力衰竭、無法實現自我突破也是他們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因創作陷入瓶頸和長期精神壓抑而自殺。日本文藝界自殺率高,還和日本的文化傳統有關。
  • 關於馬爾克斯《苦妓回憶錄》和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庫切
    男人想起了川端康成的小說,講述的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花錢與吃了迷藥、沉睡不醒的女孩們共度良宵的故事。《睡美人與飛機》的故事僅僅是個短篇,還不夠完善。也許正是出於此原因,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回憶我那些憂傷的妓女》中再次啟用了這個故事的基本情節——年長的仰慕者緊挨著沉睡中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