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氮雜環卡賓催化的高效高選擇性有機硼酸酯-酮芳基化反應

2020-12-22 科學網

鎳/氮雜環卡賓催化的高效高選擇性有機硼酸酯-酮芳基化反應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1:57:1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施世亮研究團隊在鎳/氮雜環卡賓催化的高效高選擇性有機硼酸酯-酮芳基化反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論文於2020年11月26日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雜誌上。

在該研究中,團隊報導了一種普適、高效、高光學和區位選擇性、由氮雜環卡賓/鎳(NHC/Ni)催化的、發生在易製備和穩定的芳基硼酸酯與酮之間的加成反應。該方法為製備多種手性叔醇提供了一種奇快的(一般需要10分鐘)合成方法,且該方法適用的底物和官能團非常廣泛(76個例子,最高98% ee值)。這個過程與其他已知的鎳介導的鈴木-宮浦偶聯反應是正交的,因為它能耐受芳基氯化物、氟化物、醚、酯、醯胺、腈和烷基氯化物。

在進一步研究中,該團隊還成功地將該反應用於多種含大量官能團的藥物相關分子的後期修飾中。初步的機理研究表明,一種罕見的對映選擇性的η2-配位的酮羰基活化參與其中。這種類似交叉偶聯反應的機理有望使酮的其他具有挑戰性的轉化成為可能。

附:英文原文

Title: Fast Enantio‐ and Chemoselective Arylation of Ketones with Organoboronic Esters Enabled by Nickel/NHC Catalysis

Author: Yuan Cai, Lin-Xin Ruan, Abdul Rahman, Shi-Liang Shi

Issue&Volume: 26 November 2020

Abstract: A general, efficient, highly enantio‐ and chemoselective NHC/Ni‐catalysed addition of readily available and stable arylboronic esters to ketones is reported. This protocol provides unexpectedly fast access (usually 10 min) to various chiral tertiary alcohols with exceptionally broad substrate scope and excellent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76 examples, up to 98% ee). This process is orthogonal to other known Ni‐mediated Suzuki‐Miyaura couplings, as it tolerates aryl chlorides, fluorides, ethers, esters, amides, nitriles, and alkyl chlorides. We successfully applied the reaction to late‐stage modifications of various densely functionalized medicinally relevant molecules. Preliminary mechanistic studies suggest that a rare enantioselective η  2  ‐coordinating activation of ketone carbonyls is involved. This cross‐coupling‐like mechanism is expected to enable other challenging transformations of ketones.

DOI: 10.1002/anie.202015021

Sourc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5021

相關焦點

  • 鎳催化的反應
    一、鎳催化的反應一系列鏈狀烯烴在鎳催化劑催化下生成線性芳基化產物的反應(圖3)。不論雙鍵的位置處於分子鏈末端還是內部,都生成末端芳基取代的產物,反應具有很高的產率和選擇性,可能的反應機理圖3所示。實驗研究發現形成C_C鍵的還原消除步驟是反應決速步驟。
  • 【有機】半不穩配位對反應性的影響:卡賓氫化鎳催化的環內二烯和末端烯烴的交叉氫烯基化反應
    在可能存在的半不穩配位作用下,該課題組利用近年來發展的NHC-Ni催化氫烯化反應(點擊閱讀詳細),再結合新型的卡賓配體,便可以由廉價、商業化的環雙烯原料出發,一步合成其他有機反應難以有效獲得的1,4-二烯(催化劑負載量低至百分之二,產率高達>95%)。
  • Nat Catal | 王衛/張士磊課題組通過氮雜環卡賓催化實現複雜分子中醛基的溫和高效氘代
    另外醛基(包括半縮醛)也常見於一些香料物質和天然分子,比如香草醛、醛固酮、麥迪黴素、糖類等,這些複雜分子中醛基的直接選擇性氘代具有相當大的挑戰性。(NHC)催化下以便宜的氘水為氘源,直接把所有種類的醛基轉變成高氘代率(>95%)的氘代醛的方法。
  • 硼氮配位增強穩定性的硼酸酯基類玻璃高分子
    硼氮配位增強穩定性的硼酸酯基類玻璃高分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5:37:19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井新利課題組在硼氮配位增強穩定性的硼酸酯基的類玻璃高分子(Vitrimer
  • 銅(I)催化的烯丙基含氮芳香雜環的不對稱插烯羥醛型反應
    銅(I)催化的烯丙基含氮芳香雜環的不對稱插烯羥醛型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5 13:36:33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的殷亮課題組在銅催化的不對稱插烯羥醛型反應(Vinylogous Aldol-Type
  • M.C.White組《自然》:雜環化合物的選擇性α-C-H鍵氧化甲基化
    以下列舉了幾種甲基化藥物,有時人們會在藥物的代謝熱點附近修飾甲基,例如臨床用於治療高膽固醇血症、冠心病的藥物simvastatin,其側鏈酯基α位修飾另一個甲基後,受位阻效應影響,代謝速率有所降低,因而可延長其半衰期,增加藥物作用時間。相反,如果候選藥物的半衰期過長,人們可能通過甲基化引入新的代謝熱點縮短其半衰期。
  • 蘭州化物所在光/鎳協同催化醛與1,3-二烯的還原偶聯研究中取得進展
    傳統合成方法需要烯丙基金屬試劑,具有成本高和步驟多等問題。金屬銥或釕催化的醇和1,3-二烯的借氫偶聯是很好的解決方法之一。金屬鎳催化的醛與1,3-丁二烯的還原偶聯反應,得到的全部是線性區域選擇性的烯丙基化或高烯丙基化產物。
  • 南科大譚斌教授課題組Angew:手性磷酸催化實現芳烴選擇性C-H胺化
    此外,通過有機催化以對映選擇性實現C-N手性軸的構建仍具有一定的難度。近日,南方科技大學譚斌教授課題組在Angew發表論文,首次提出通過有機催化策略,實現偶氮萘和咔唑底物合成新型軸向手性N-芳基咔唑骨架。該反應具有廣泛的底物範圍,並且以高對映選擇性和高收率獲得阻轉異構的N-芳基咔唑衍生物。
  • 天津大學鄒吉軍|共軛聚合物基材料用於非均相光催化有機轉化反應
    DOI:10.1021/acscatal.0c03480全文速覽非均相光催化有機轉化是有機合成中一種高效、清潔的原子經濟和低能耗策略。本文討論了CP基材料的分子、電子和通道結構對不同光催化光氧化還原反應中光吸收、電荷分離和傳質的影響。用於非均相光催化有機轉化的CP基材料體系的可控合成、機理討論和未來挑戰在本文中亦有涉及。背景介紹發展綠色高效的合成方法是有機合成的終極目標,利用可再生太陽能在無毒條件下實現高效、清潔和低能耗的光催化有機合成是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 南海海洋所等高效合成支鏈二烯醇衍生物研究獲進展
    Ed.)上發表題為Bifunctional Ligand Enables Efficient Gold-Catalyzed Hydroalkenylation of Propargylic Alcohol (2018, 57, 8250–8254) 的研究論文,首次報導了在雙功能配體Au(I)催化劑的催化下,通過分子間有機烯基硼酸鹽底物對炔烴的加成,高效、快速、室溫條件下合成末端取代的支鏈二烯醇衍生物
  • 通過有機小分子催化的動力學拆分實現α-α雙取代羥基喹啉的不對稱...
    通過有機小分子催化的動力學拆分實現α-α雙取代羥基喹啉的不對稱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2:52:52 上海科技大學楊曉瑜課題組通過有機小分子催化的動力學拆分成功實現
  • 成都生物所發現催化氧膦化烯烴構建β-羰基膦酸酯的新方法
    各種含氧官能團的構築是現代有機合成工業和藥物化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主題之一。發展簡便、高效、高選擇性的環境友好的合成方法來構建含氧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直接從氧氣中引入氧原子來合成含氧官能團分子是解決這一問題最理想的方式之一。
  • 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
    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Darzens縮合反應(達參反應、達琴反應),是醛或酮在強鹼(如氨基鈉、醇鈉)作用下與α-滷代羧酸酯反應,生成α,β-環氧酸酯的反應。以發現者奧古斯特·喬治·達金(1867-1954)命名。產物α,β-環氧羧酸酯也稱作「縮水甘油酸酯」,經水解可以得到醛和酮。
  • 上海有機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膦氫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反應是構建碳-碳鍵和碳-雜鍵的高效方法之一。在催化不對稱共軛加成中,常見的缺電子烯烴底物包括α,β-不飽和醛、α,β-不飽和酮、α,β-不飽和酯、α,β-不飽和醯胺、α,β-不飽和硝基化合物及α,β-不飽和碸等。
  • 配體控制的銅催化亞胺和烷基碘化物區域選擇性羰基化合成α-氨基酮和α-硼醯胺
    在眾多的轉化中,過渡金屬催化的硼羰基化代表了一種新策略,可以將CO/硼(酯)轉化為複雜的羰基-硼基化合物。通過使用Cu或Cu/Pd催化劑體系已經實現了炔烴和烯烴的某些硼羰基化反應。這些反應的關鍵步驟是將LCu-Bpin加成到不飽和鍵上,生成活性烯基或烷基CuL中間體,該中間體隨後可與CO和親電試劑反應以生成最終產物(圖1a)。因此,作為廉價而豐富的金屬,銅在硼羰基化反應中至關重要。
  • 李亞棟院士、餘濟美、鄧德會、胡喜樂、盧思宇等催化研究最新成果...
    儘管科研人員已合成出Pt、Pd、Rh、Co等不同類型的SACs,並在有機催化、電催化、光催化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但蔣SACs作為DFAFCs中的高效陽極電催化劑還未被成功探索。儘管環境溫度下將N2通過電催化還原制氨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替代手段,但該反應一直受到較低氨生成速率(大多數cat-1h-1)、較小局部電流密度小(-2)和高選擇性析氫副反應等困擾,使其進一步的應用受到阻礙。
  • 內炔的催化不對稱環丙烯化反應: 合成二氟甲基三元碳環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炔化合物由於位阻增大、活性降低等原因,其參與的催化不對稱環丙烯化反應仍是該領域的一個重要挑戰。到現在為止,Davies小組報導了唯一成功的例子,但需要使用Au-Ag協同催化,且底物需為donor-acceptor類型的重氮酸酯底物。此外,含氟重氮化合物近年來已發展成為構建眾多氟烷基化碳環、雜環和開鏈分子的重要砌塊,但其參與的不對稱環丙烯化反應仍未見報導。
  • 【創新前沿】JACS報導我校有機不對稱催化研究新進展
    近日,我校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宜峰課題組基於前期鎳催化羰基化反應研究基礎,通過新型手性配體的合理設計,發展一類全新的手性配體骨架Quinim,從廉價易得的高烯丙胺衍生的胺醯氯為出發,以鎳催化的分子內還原偶聯反應為手段,成功通過烯烴的不對稱醯基-烷基雙官能團化反應,實現了手性α-烷基取代的γ-內醯胺的構築(Figure 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