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央行權威回應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更大力度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可不做逾期貸款報送、確保金融開放措施按時全部落地!

2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釋放出多個重磅信號。

重點一: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發揮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

自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銀行加大了逆周期調節力度,出臺了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目前來看,這些措施發揮了積極作用。陳雨露表示,下一步要加大力度實施三大類措施:

一是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的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二是要更大力度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方面繼續用好已經出臺的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做到「應貸盡貸,應貸快貸」;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普惠性政策工具,如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

三是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人民銀行會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家政策性銀行發揮作用,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對製造業企業,支持進出口銀行對外貿企業,支持農業發展銀行對生豬生產全產業鏈的企業擴大融資支持。

重點二:近期要動態調整定向降準政策

陳雨露稱,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政策空間和政策工具是充足的,所以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來支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總體戰和阻擊戰,支持國民經濟復工復產,儘快恢復經濟增長。

此外,他強調,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將進行年度動態調整,將有更多達標銀行得到優惠政策支持。

重點三: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可不做逾期貸款報送

疫情發生後,受影響最大的是傳統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製造業。2月1日,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出臺的30條措施當中有很多措施就是針對中小微企業進行支持的,要求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要加大信貸投放,不能夠盲目地抽貸、斷貸和壓貸,同時對確實存在還款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可以給予貸款展期和續貸。

陳雨露表示,下一步,對於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主要在幾個方面:

首先要支持商業銀行有足夠的對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資金來源。除了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這些貨幣政策工具要加大力度之外,還要加大中小微企業金融專項債券的發行力度,讓商業銀行有充足的優惠資金來源。

其次要支持三家政策性銀行對製造業當中的中小微企業、外貿當中的中小微企業,還有春耕備耕和生豬生產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三是對於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一段時期內出現貸款逾期的,允許可以不做逾期貸款報送,並且在貸款風險分類方面也給予優惠支持的考慮。

四是指導商業銀行要充分運用好我們國家已經有先發優勢的金融科技手段,來全面提升風險識別和風險管理能力,儘可能降低不良貸款的上升。但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我國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貸款率只有1.86%,中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略微高於這個平均水平,但是也遠低於5%的監管標準。另外,我國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高達180%以上,所以也有充分的資源和能力來應對這次疫情對中小企業和國民經濟的影響。

重點四:確保金融開放措施按時全部落地

疫情並未影響既定的金融開放措施落地節奏。

陳雨露表示,2020年是金融開放比較關鍵的一年,原定在2021年取消在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又提前到了今年必須完成。「所以,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協助有關部門來推進有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工作,確保這些措施要按時全部落地。」

此前,陳雨露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就表示,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堅持的政策導向,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不會受到疫情影響。金融業是競爭性行業,擴大開放有助於引入競爭,促進繁榮和創新。

陳雨露稱,40餘條措施全部落地之後,為中國下一步全面推進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然,在擴大金融業開放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地提升風險防控的能力,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加強現代金融監管框架的構建,建立與更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風險防控體系。

實際上,疫情發生以來,金融系統一方面全力支持疫情的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與此同時,金融開放措施的落地也沒有停頓,繼續推進。

2月11日,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批准了萬事網聯公司銀行卡清算機構的籌備申請;2月14日,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
    在日前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  結合當前形勢,如何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我們可以從「靈活」和「適度」兩個角度來解讀。
  •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是完善我國現代貨幣政策框架的一個重要內容。基本匹配並不意味著完全相等,也就是說,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可以根據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治理的需要,略高或者略低於名義經濟增速,以此體現中長期內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
  • 央行對貨幣政策定調轉為「合理適度」 什麼信號?
    來源:小白讀財經作者: 小白老師 12月21日,央行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談及明年著重抓好的工作任務時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而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法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
  • 【陳雨露詳解如何讓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三舉措要加大力度...
    【陳雨露詳解如何讓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三舉措要加大力度】央行副行長陳雨露2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下一步人民銀行會堅定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內容,讓穩健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主要是三大類措施要加大力度。第一是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下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闡釋「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 以適度的...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日前在央行網站「政策研究」欄目發表了題為《健全現代貨幣政策框架》的署名文章。孫國峰認為,把握好結構性工具與總量工具的協調配合,結構性工具的存續期要與其服務的階段性目標相適應,穩妥調整和接續特殊時期出臺的應急政策。
  • 無「緊」字 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降準與春節前的現金投放形成對衝,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保持靈活適度,並非大水漫灌,體現了科學穩健把握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而就此次降準,還有更多細節。
  • 國金證券: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 逐步回歸常態化
    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我們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逐步回歸常態化。具體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有以下要點值得關注:一、我國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與M2增長關聯度不是很高,未來繼續通過貨幣投放推動經濟發展。
  • 政治局會議提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怎麼理解?
    政治局會議提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怎麼理解? 2020-07-30 20:27 來源:澎湃新聞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
  • 央行:明年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會議客觀總結了今年經濟工作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績,系統闡述了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深刻分析了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明確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人民銀行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 【陳雨露: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央行副行長陳雨露...
    文 / editor2021-01-15 15:17:52來源:FX168 【陳雨露: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央行副行長陳雨露1月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穩健貨幣政策會更加合理適度、靈活精準,央行會堅持穩字當頭
  • 央行對貨幣政策定調轉為「合理適度」:或釋放偏緊信號 但不會急轉彎
    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近日央行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央行會議強調明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同時,提出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分析人士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央行會議對貨幣政策的定調由2018年以來一直維持的「合理充裕」轉為「合理適度」,若流動性定調改變,後續可能釋放偏緊信號。但由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強調政策操作上「不急轉彎」,因此,即便流動性明年有所收緊,但也基本不存在貨幣政策大幅收緊的擔憂。
  • 如何理解央行回應貨幣政策熱點問題
    從整體上看,疫情期間貨幣寬鬆維持金融總量足、支持力度大。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是2018年以來貨幣政策的寬信用的最終目標,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發布會上從量價兩個角度看流動性和貨幣政策傳導效果。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是2018年以來貨幣政策的寬信用的最終目標之一,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發布會上從降成本價看流動性和貨幣政策傳導效果——今年3月份一般貸款利率比上一年的高點下降了0.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下降了0.26個百分點,明顯超過了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和LPR的降幅,說明央行貨幣政策的效果完全傳導到實體經濟。
  • 貨幣政策強調靈活精準 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或將完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貨幣政策強調靈活精準 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或將完善疫情衝擊下,政策調整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央行也多次降準降息。不過這些貨幣政策操作主要在上半年,下半年貨幣政策已邊際收緊。
  • 當央行說一個貨幣政策的表述的時候他在說什麼?如何解析貨幣政策的...
    摘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表述並非諱莫如深,然而,要能正確解析背後的含義,也非易事。還是讓我們把從2012年來所有重要的貨幣政策表述,以及結果給羅列一下吧。正文每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對第二年的經濟政策定下基調。
  • 下半年貨幣政策走向如何?怎樣應對國際形勢?央行行長最新...
    貨幣政策工具又將如何發揮作用?央視記者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進行了專訪。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易綱:我們貨幣政策從3000億再貸款到5000億再貸款,再到1萬億的再貸款,在不同的情形下,政策的含義是不同的,數量越來越大,利率越來越市場化,在3000億的再貸款還是企業的名單管理,在5000億和1萬億這兩次的再貸款都採取的是市場運作,商業銀行使用這些央行的工具為實體經濟提供了低成本的貸款。
  • 央行定調!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新辦納稅人推行增值...
    // 宏觀 //央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強調,明年要著重抓好以下工作任務: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持續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央行政策利率中樞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二是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三是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四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觀察貨幣政策鬆緊 關鍵看貨幣供應量和...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紫豪)人民銀行26日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觀察貨幣政策的鬆緊,關鍵還是看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只要保持了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就說明銀行貨幣創造的市場化功能正常發揮,中央銀行提供的基礎貨幣是適度的。報告中稱,總體而言,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貨幣乘數與廣義貨幣M2 增長之間並無必然的邏輯關聯,且我國作為全球為數不多的仍堅持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大型經濟體,不需要以央行大規模擴表的方式投放流動性,不宜簡單根據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張幅度、貨幣乘數來衡量貨幣政策效果。
  • 央行一周兩次定調貨幣政策,二季報告反思低利率風險,風向...
    作為下階段央行貨幣政策的「風向標」,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對於低利率問題著墨頗多。 8月6日,央行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表示,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要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金融形勢把握貨幣政策操作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堅持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與可持續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綜合運用並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 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來了,關鍵仍在如何落實
    同日,23日央行開展5020億元1年期MLF操作,為有史以來單次最大規模的MLF操作。也被諸多市場人士認為是貨幣寬鬆政策的再度確認;且本次MLF放量操作進一步提升MLF存量,為下一次降準置換打開空間,預計三季度有可能再次降準。
  •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穩妥調整和接續特殊時期出臺的應急政策
    這一中介目標錨定方式有利於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跨越經濟周期穩住貨幣總量,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高質量發展;有利於為宏觀政策實施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錨」,使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根據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向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經濟增速靠攏,提高逆周期調節能力;有利於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債務增速的走勢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一錨定方式實際上將穩定宏觀槓桿率的機制內嵌進了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