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年:世界這麼亂,是因為精英墮落了

2020-12-23 騰訊網

世界從來就不會真正安定祥和,因為人類的野心是無窮大的,人類的爭奪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總以為只有充滿戰火的世界才是混亂的世界,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世界太大,欲望從來不曾遠離世界,只要人類一天有著強烈的欲望,這世界就不會真正安寧。

如今,各國的軍事力量不斷發達,各自的強大讓戰爭減少——大多數國家如今都處於一種和平的狀態,因為如今的世界,只要戰爭爆發,便是毀天滅地的災難,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倖免於難。

但沒有戰火的侵襲,不代表世界安寧了,這世界依然混亂,只是這混亂是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混亂。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教授曾發表了一篇文章,他表示,世界這麼亂,究其原因是因為精英墮落了。

世界的混亂

鄭永年這篇文章名為《精英的墮落與世界的混亂》。世界如今確實越發繁華,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金錢和財富,但世界也確實越發混亂。

美國的槍戰時常爆發,他們的憲法讓他們每個普通人都能夠擁有槍枝,這也許是因為美國在曾經被英國殖民的時候受盡磨難,所以想要靠著手中的武器讓人再也無法欺侮。但這也使得美國的槍戰、搶劫等事件層出不窮,治安與警察都形同虛設。

這是一種人心惶惶的混亂,在街頭散步的美國人隨時會因為運氣不好捲入一場恐怖事件,成為人質甚至當場喪命。除此之外,美國的政治也是混亂的。美國是民主政治,他們的總統是由人民選舉出來的,本意是為了選出讓人民滿意的統治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選舉卻漸漸變了味。

在媒體、金錢、權勢的施壓以及誘惑之下,美國的總統選舉早就失了公平,充斥著陰謀,這從今年拜登與川普之爭中就能看出來。他們的總統候選人已經不需要憑藉能力以及所推行的政策來判斷了。

一個國家的命運往往掌握在那些政治精英的手中,也掌握在那些統治者的手中,然而,當今社會,科技、網際網路以及通信技術不斷進步,原本岌岌無名的小人物開始有了發聲的平臺。

雖說小人物沒有權勢,沒有財富,但小人物的聲音一旦可以發出來,便無法忽略,因為一個國家中更多的人都屬於小人物。

這就像是鄭永年在文章中提到的美國民粹主義者班農在日本演講時提到的想法:美國的命運不掌握在川普以及政治家手中,而是掌握在小人物手中。除了美國,其他國家也是無獨有偶。每個國家都有掩藏在表面風平浪靜之下的混亂,韓國、泰國,比比皆是。

精英的墮落

但無論如何,每個國家都是可以被分為精英和大眾兩個部分的。在鄭永年看來,世界會變得混亂,不過是因為精英開始墮落了。

還是以美國為例。美國過去的統治者都是有魄力有手段的統治者,即使美國的民眾在憲法上允許持有武器,他們也依然能維持美國的秩序。但如今美國的統治者是何模樣?

拿川普來說,川普在位期間幹了什麼?他沒有推出多少能夠有益於美國人民的政策,但他時常活躍在國際的新聞上,所作所為讓旁觀者看上去啼笑皆非。

在全世界人民都在與病毒抗爭時,他竟然從不呼籲自己國家的人民保護好自己,仿佛從未將人民的生命放在心上。這是鄭永年所說得到精英墮落。

鄭永年所說的精英,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政治上的精英,但如今的世界已經開始缺少這種精英。至於精英的墮落,在如今的西方社會也是極為明顯的。最明顯的便是逃稅漏稅的問題。

近年來,我們在新聞上總是看到關於逃稅漏稅的問題。令人覺得不解的是,那些被披露出來的逃稅漏稅的人大多都是精英,是有著高知識高文化的群體。

這些人甚至有大多數是為國家工作的,他們的工作是為了讓國家走向更好的地步的,他們也深刻的知道國家收稅的意義所在,但他們卻帶頭逃稅。相比之下,沒有權勢與財富的普通人反而更加配合國家,在稅收上予以極大的配合。這一對比看起來極具諷刺。

這是精英層墮落的表現之一,還有不少「精英」以權謀私,壓榨人民的利益,為自己牟取不當的利益。這些精英的墮落導致了世界的秩序開始混亂。

鄭永年的文章中寫道,14年美國曾討論過白人統治集團的問題,說這個集團的成員如今早已不再風光,且對自身失去了信心,更失去了擔當領導的責任、力量和興趣。

精英的墮落很大原因在於世俗化的進程。世俗化進程不斷加速,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金錢,在這個金錢當道的社會,仿佛只有金錢能夠衡量一個人的自身價值。擁有更多金錢的人,在社會上的話語權仿佛更大,因為金錢的誘惑是所有人都無法拒絕的。

2008年世界爆發的金融危機席捲了整個世界,各個國家都受到大大小小的打擊,這場危機的起因原本就是資本。這場危機沒有使世界的經濟格局崩塌,但危機過後,人們關於金錢的執念仿佛更加深刻。

當然,知識階層也不可避免地開始墮落,並且知識階層的墮落更加深了世界秩序的問題。西方的不斷進步不能忽視文藝復興的功勞。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之後,西方的知識界有了強大得文化批評精神。

正因為這種文化批評的存在,西方的文化不斷在進步。然而如今這種精神突然不復存在,或者說是在逐漸減少中不復存在。如今,西方的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秩序自然混亂起來。

精英層本身就有更大的經濟機會。美國許多精英往往都是在從商,在商界風生水起,從商界轉向從政的也不少,但從商界轉向政界,本身就是帶有利益性與目的性的轉變。

撥亂反正的需求

事實上,像鄭永年所說的「精英的墮落」是存在於世界各國的。他在文章中的筆墨大多著重於西方世界,但我們必須明白,這種問題是整個世界共有的。不僅如此,這個問題也是在各個時代都有的。

只是在過去,人們能夠擁有的金錢財富有限相比於自己的利益,人們可能更加在乎整個社會和團隊的發展,也興許是「良知未泯」。所以過去墮落的精英並不足以影響整個世界大局,畢竟墮落的精英那時還是在少數。

而如今,人們被繁華迷了雙眼,越來越多的精英開始墮落——至少墮落代表能夠擁有金錢財富,這是許多人窮極一生的追求。這世界要想撥亂反正,首先就需要有更多沒有墮落的精英。

相關焦點

  • 原創:脫離時代的鄭永年,給大家來文化啟蒙了
    最近,鄭永年又在早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中國最該擔憂文化墮落!這篇文章和我以前批駁他的另一篇文章(中國會再次被迫封閉起來嗎?)基本是一個套路。鄭永年先把一些個別的社會現象說成是社會主流觀點,然後列舉證據進行批評!
  • 鄭永年談當前中國政治學發展兩大主要挑戰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 (李京澤 黃鈺欽)在5日舉行的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指出當前中國政治學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並著重就其中兩個主要挑戰進行了分析。
  • 特區40年|鄭永年:在「世界地圖」上定位和認識深圳
    「深圳下一步的發展,必須從世界地圖上來定位。」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剛剛履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的知名學者鄭永年,接受了深圳特區報記者的專訪,就深圳的使命、發展方向、升級路徑等問題給出了獨到的見解。
  • 走近中南海的鄭永年:放棄中國國籍是比較難的決定,關鍵是說真話
    鄭永年:第一就是,我發現讀書太容易了,遠沒有務農辛苦。第二是圖書館裡居然有這麼多書,真是看不過來,讀了很多文學歷史方面的書。剛進學校的時候,我不太自信。但一個學期後,我就考全班第一了,後面名次靠前的全是女生。所以,我真是覺得讀書沒那麼難。但也是因為對其它東西不會,也沒興趣。人家去跳舞了,我不會,人家去唱歌了,我也不會,只能讀書。
  • 相對論Vol.3對話鄭永年丨「自由」,成了西方某些利益集團的外衣
    鄭永年:中國的產業已經非常齊全,我覺得要做的就是提升附加值,提升技術含量。另外就是開放,不能封閉起來。  我最近提出了一個觀點——「明朝陷阱」。明朝意識形態保守封閉,讓中國錯失了一個海洋時代,現在絕對不能走回明朝的老路。不要因為國際環境的變化而關起門來。
  • 鄭永年:川普將把美國帶向何處?
    ▲鄭永年:時勢造英雄,川普是時勢的產物文丨鄭永年  美國大選結果終於出爐,川普贏得了選舉。實際上,川普在今年美國大選中的意外崛起,令美國(甚至整個西方)精英階層一片愕然。王賡武教授說過了,民主是世界上最保守的政體,誰都可以說話,但是誰都做不了事情。   問:既然川普當選不會瓦解美國的民主制度,不會帶來憲政危機,那美國民主出了什麼問題呢?是不是這一切都是美國民主可接受的範圍內的東西呢?    鄭永年:美國的中產階級規模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70%多下降到現在的50%還不到,這個格局的確非常危險。
  • 鄭永年解讀
    在美國面臨治理危機的情況下,鄭永年教授指出,目前川普尚未承認敗選,美國大選面臨司法戰和局部示威,美國社會分裂的深層結構性問題非總統能解決,接下來,需要密切關注美國精英階層、社會爭議和司法三條線的發展與變數。在鄭永年看來,拜登如果入主白宮,仍會維持對華強硬政策,大趨勢不會改變,但因為走精英路線,拜登如果順利上臺,他將會比川普更容易預測。
  • 學者鄭永年:我仍是中國國籍,想以後寫一寫我的護照的故事
    鄭永年檔案1962年生,浙江省餘姚人,中國問題專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英文《國際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羅特裡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
  • 鄭永年:川普想用臺灣問題挾持拜登,中國要遏制其冒險行為
    詭譎的國際風雲變幻中,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現狀如何?最大風險點是什麼?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外交分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表示,當前中美關係存在川普卸任前「訪臺」等風險,對此中國應該非常理性的冷靜判斷,一方面要遏制川普的非理性的冒險行為,第二方面更不要跟川普起舞。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制度演進沒有「歷史的終結」
    除了疫情,正如古特雷斯所說,世界本就充滿不確定性,這個世界的演變有哪些趨勢?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鄭永年,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從當下的疫情出發,詳談他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思考。
  • 鄭永年:美國與中國脫鉤,意味著與整個東亞產業鏈重組,成本太大
    作為現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如何處理彼此的緊張關係和摩擦影響著整個國際環境走向。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近日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時認為,美國要與中國全面脫鉤是很困難的,對美國經濟傷害巨大。中國是東亞產業鏈的樞紐,與中國脫鉤的同時,意味著美國與整個東亞產業鏈的重組,這個成本可想而知。
  • 鄭永年:應對中美關係最好的方式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鄭永年,CCG學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疫情衝擊之下,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衰退。如何看待2021年的全球經濟形勢?新京報圍繞這些問題採訪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人文社科學院代行院長、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
  • 專訪鄭永年:廣州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變老為新」和「走出去」
    會後,廣州日報記者專訪鄭永年,他深入闡述了對廣州深化改革開放、激發「老城市新活力」,推動「十四五」時期城市發展戰略等重大問題的理解和思考。 ▼鄭永年:當前我們遇到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國際大環境都在發生劇烈變化。廣州的開放是從全球化的環境影響下成長起來的,所以世界格局一變化,廣州肯定會受到不小的影響。這也不是從近年才開始的,而是從2008年金融危機就開始了。目前,中國正從數量型經濟發展階段走向質量型經濟發展階段,廣州的人均GDP也已經超過3萬元,那該如何從「數量經濟」向「質量經濟」轉變?
  • 鄭永年:世界大變局與中國創新的未來
    (插圖:IPP特約漫畫師文兄)本文系鄭永年教授在2020年「無錫經濟開發區深圳產業對接會」的主旨發言。我們今天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那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我們的國家、企業、技術創新意味著什麼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由中美關係的變動引起的。
  • 知名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建議把粵港澳大...
    鄭永年。資料圖片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對全球造成深刻影響,外部環境的變化也給中國發展帶來挑戰。日前,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知名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他認為,疫情已經給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造成巨大衝擊,而二戰以來形成的「世界秩序」正在走向解體,全球化進程放緩。「但危中確實有機!」
  • 鄭永年:回歸基本事實,回歸科學...
    2020年9月27日,在上海舉辦的在2020年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主題演講中,對當前國際形勢及媒體發展發表看法。鄭永年首先就「網絡時代塑造中國的軟力量」發表相關看法。
  • 觀察丨鄭永年:「一帶一路」改變國際規則書寫方式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上,就這些問題,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專訪。記者:「一帶一路」倡議與其他國際協定、計劃相比獨特性在哪裡?鄭永年:西方以及國內一部分人對於「一帶一路」的看法不是那麼科學。
  • 國研東海智庫論壇舉行 鄭柵潔會見鄭永年
    中國寧波網記者張燕 王鵬/攝 8月27日,國研東海智庫論壇舉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國研經濟研究院東海分院名譽院長鄭永年作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 鄭永年教授任首...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建院院長鄭永年教授在成立儀式上向大家介紹了高研院的理念和目標,「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以『研究世界、探索前路、體認天理、經世治平』為理念,這是徐揚生校長給我們的座右銘,我們將致力於在短時間內打造一個立足深圳、放眼全球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思想重鎮與政策研究性智庫,為區域及國家的戰略發展提供及時的、富有預見性的政策分析,培養具有國家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
  • 專訪鄭永年:摒棄偏見增進全球抗疫合作
    新華社發(亞尼斯 攝)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1日12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7萬例,波及國家與地區超過170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正檢驗著各國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也在深刻影響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本網就此專訪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