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思想及當代價值

2021-02-23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恩格斯的思想及當代價值

——「第十二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壇暨中國馬克思主義論壇2020」部分發言摘要

李忠傑 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恩格斯與馬克思不僅共同創立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而且直接對中國問題發表過許多重要意見。我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關於中國問題的所有文章和論述,甚至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找出來,進行梳理分析,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怎樣看中國》一書。其中查找到直接由恩格斯發表的意見至少有:
  對中國創造的文明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和讚揚。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恩格斯全面列舉了中國的一系列發明創造以及傳入歐洲的時間、途徑。其中有:「蠶在550年前後從中國輸入希臘。」「棉紙在7世紀從中國傳到阿拉伯人那裡,在9世紀輸入義大利。」「磁針從阿拉伯人傳到歐洲人手中,1180年前後。」此外,還提到了「破布造紙」「木刻和木版印刷」「銅版雕刻術」「火槍槍機」等。
  在《德國農民戰爭》一文中,恩格斯明確指出:「一系列或多或少具有重要意義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其中具有光輝歷史意義的是火藥和印刷術的發明。」
  恩格斯還指出:「書刊印刷業的興起和商業發展的需要,不僅打破了僧侶對讀書寫字的壟斷,而且也打破了他們對高等教育的壟斷。」
  對中國經濟社會結構及其惰性進行深刻剖析。如果說,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古代文明給予了高度評價的話,那麼,他們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結構卻持冷峻的批判態度。在1850年寫的《時評·1850年1—2月》中,馬克思恩格斯把中國稱作「世界上最古老最鞏固的帝國」,就它的落後性來說,甚至是「最反動最保守的堡壘」。在1857年寫的《波斯和中國》中,恩格斯把中國當時的社會制度稱作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國家的腐朽的半文明制度」。恩格斯認為,中國傳統的經濟體系「是通過嚴格排斥一切對抗成分而人為地維持下來的」,曾經長期處於「全盤排外的狀況」,從而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文明的步伐。
  對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行徑給予強烈譴責。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了鴉片貿易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後果。恩格斯認為,英印為毒害中國而進行的鴉片生產,是「唯一導致更帶毀滅性的直接後果(但不是對本國人民,而是對他國人民)的一種生產」。恩格斯系統和尖銳揭露了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國的海盜行為,還稱俄國是「漁翁得利的老手」。
  熱情讚揚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鬥爭。在《英人對華的新遠徵》中,恩格斯用很大篇幅詳盡描述了鎮江保衛戰的過程。恩格斯說,長江兩岸和平怕事的居民過了將近二百年的和平生活,現在才第一次經歷戰爭。為了保衛家園,他們殊死奮戰,使英軍在攻佔鎮江的戰鬥中損失了185人。恩格斯認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恩格斯還使用了「人民戰爭」的概念,指出:「這是一場維護中華民族生存的人民戰爭。」
  分析中國在世界市場中的作用及其對歐洲革命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詳細論述了世界由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化的過程,強調了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的辯證關係。到19世紀八九十年代,恩格斯又從勞動力市場的角度論述了中國與歐洲革命的關係。1886年3月18日,在給倍倍爾的信中,恩格斯指出:「如果中國今後將開放,那麼不僅生產過剩的最後一個安全閥門將會失靈,而且中國將開始大批向外移民,僅僅這一點就會在整個美洲、澳洲和印度的生產條件方面引起革命,甚至也許還會波及歐洲。」

黃憲起 原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校(院)委委員(副部長級)

恩格斯和馬克思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爭取自身徹底解放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他對馬克思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貢獻是偉大的、不朽的,我們永遠紀念他、學習他!
  今天,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面對新的歷史任務,紀念恩格斯,學習恩格斯,具有十分特殊重要的意義。
  紀念恩格斯、學習恩格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恩格斯指出:「我們黨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作為理論的基礎。」他不僅和馬克思共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而且堅定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於工人階級先進政黨的指導地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面對當前變化著的國際國內形勢和新的歷史使命,我們要更加自覺、堅定地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紀念恩格斯、學習恩格斯,要堅定不移堅守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作為理論,是無產階級立場在這種鬥爭中的理論表現,是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理論概括。」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自己的理論,它「教會了工人階級自我認識和自我意識,用科學代替了幻想」。我們要像恩格斯那樣,更加自覺地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牢記初心使命,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紀念恩格斯、學習恩格斯,要根據實踐的發展變化不斷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恩格斯指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恩格斯不僅是堅持和捍衛馬克思主義的典範,也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典範。他始終關注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關注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持續進行艱苦的理論研究,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完善。當今世界正在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我們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積極探索,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發展。
  紀念恩格斯、學習恩格斯,要高度重視和加強黨的建設。恩格斯在和馬克思一道以及在馬克思逝世後繼續領導工人階級政黨的鬥爭中,特別強調要加強自身建設,反對陰謀派別活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維護黨的集中和權威。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前,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不放鬆,真正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韓慶祥 原中央黨校校委委員,中央黨校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

恩格斯是第一個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完整呈現出來的人。
  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變革性呈現出來。恩格斯的《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等著作對馬克思的經濟學研究產生重要影響。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運用人本主義哲學方法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經濟事實,提出了「異化勞動」,又進一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私有財產關係。從《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可以看出馬克思的世界觀在轉變。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把現實的個人作為歷史的前提,在物質生活資料生產過程中發現物質生產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又從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運動中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創立唯物主義歷史觀,實現了哲學變革。恩格斯的《費爾巴哈論》第一次全面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的變革。
  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性呈現出來。恩格斯和馬克思一起推進新世界觀的構建,對《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新世界觀之「新」有深刻理解。恩格斯稱「提綱」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獻」。這表明馬克思從1845年開啟「新」世界觀構建,也表達了恩格斯對「新」世界觀之本質特徵的準確把握。這一新世界觀強調實踐在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呈現出來。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把唯物主義歷史觀理解為「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的真正實證科學」。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以數學的準確性來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這在一定意義上受了恩格斯影響。青年恩格斯相對注重事物的客觀實證性,晚年更是如此。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他注重從客觀性維度分析原始社會人自身生產的歷史;《自然辯證法》,他從科學實證方面研究自然辯證法與唯物論、認識論;在《費爾巴哈論》中,他相對注重從經濟利益、經濟關係方面闡述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在《反杜林論》中,他注重從客觀性維度闡述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
  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體性呈現出來。恩格斯和馬克思在各種專業上具有互補性。馬克思相對關注歷史領域,注重歷史辯證法,恩格斯較為關切自然領域,注重自然辯證法;青年馬克思恩格斯相對注重生產力的決定作用,晚年馬克思恩格斯相對注重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馬克思相對注重從哲學超驗維度思考經濟問題,而恩格斯則相對注重從感性經驗維度思考經濟問題;在反駁論敵時,不得不強調被他們否認的主要原則,所以馬克思相對強調生產力在社會歷史領域的決定性作用。針對一些青年人的誤解,恩格斯還就上層建築、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及反作用,就人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就歷史發展的合力等,給出系統闡述。
  此外,恩格斯也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體系性呈現出來。

鄧純東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黨委書記、院長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靈魂和主線,不僅從理論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人民理論的發展,而且在實踐上對於黨和國家的事業進步、對於執政黨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明確了黨的全部工作的主題和目標。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明確回答,那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近百年的歷史經驗來看,儘管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鬥爭的目標和內容不盡相同,但本質上都體現為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根據這一主題和目標,黨在實踐中始終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貫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首要的是明確黨的一切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根本目標。
  明確了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的目的。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創造中華民族的美好前途和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新時代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其目的在於通過黨的領導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堅持黨的領導就是堅持為中國人民的長遠幸福、為中華民族的光明前景而服務。
  明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原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實際是對中國整個改革目標的高度概括。新時代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奮進,要重點關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建設,貫穿其中最基本的理念和原則,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社會主義民主建設要回答好如何落實人民作為國家主人的權利、如何確保人民作為國家主人地位的根本問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僅要完善法律條文、提升法治程度、規範法律制度、健全執法標準,還要使其從根本上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明確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要求。《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今後五年乃至十五年的國家發展提出了總體目標和具體任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國家發展聚焦哪些任務、達到什麼水平,集中到一點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具體而言就是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持續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擴大公共服務、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任務落到實處。
  我們要堅持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指導實踐,不斷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奮力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王易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

恩格斯多次論及對以傳統哲學、傳統道德、傳統宗教、傳統文藝等為具體內容的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與創新發展問題,圍繞「如何認識傳統文化、怎樣對待傳統文化、如何創新發展傳統文化」這一問題,闡釋了對待傳統文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形成了以批判、轉化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科學態度。
  恩格斯對待傳統文化的批判態度。《共產黨宣言》中的「兩個徹底決裂」鮮明體現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待傳統所有制和傳統觀念的基本態度。首先,廓清「兩個徹底決裂」的基本內涵。「傳統的所有制」是指以往的一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係,主要強調資本主義私有制。「傳統的觀念」是指在私有制基礎上產生並為之服務的社會意識,尤其是資產階級思想意識。其次,釐清傳統文化與傳統觀念的關聯。既不能把馬克思恩格斯「兩個徹底決裂」中的傳統觀念等同於一般的傳統觀念,又不能把傳統觀念等同於傳統文化。最後,堅持辯證否定觀而不是文化虛無主義。「決裂」並不否認繼承,其本質上是一種揚棄。不能把「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機械理解為全面否定所有傳統文化的虛無主義。
  恩格斯對待傳統文化的轉化態度。把握恩格斯對待傳統文化的轉化態度,需要在傳統文化創造轉化的重要條件上著力。首先,在遵循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創造轉化。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是傳統文化創造轉化的根本依據。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決定傳統文化的產生、存續及變化發展。其次,在「已有思想材料」的文化沃土上創造轉化。「已有思想材料」是傳統文化創造轉化的重要基礎,「從已有思想材料出發」是推動傳統文化創造轉化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再次,在「共同的歷史背景」接續影響中創造轉化。「共同的歷史背景」是傳統文化創造轉化的重要條件。不同社會形態的交替,並不完全是另起爐灶,在各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
  恩格斯對待傳統文化的發展態度。恩格斯對傳統文化轉化的根本指向在於建設發展無產階級先進文化,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必須遵循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首先,遵循人類社會文化螺旋式有序上升的發展規律。在人類社會文化的有序漸進規律中循序展開,實現傳統文化向現代的蛻變。其次,遵循人類社會文化進化式優勝劣汰的發展規律。傳統文化中存有傳統糟粕,但亦包含歷史精華,遵循先進文化戰勝落後文化的規律,就必然要求用歷史精華去辨識淘汰傳統糟粕,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再次,遵循人類社會文化拓展式走向世界的發展規律。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必然要經歷世界範圍的檢閱,不僅要在民族地域的小空間進行改造發展,還要在世界大舞臺上適應躍升。

聶錦芳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資本論》的寫作是馬克思畢生最重要的工作。遺憾的是,儘管完成了《資本論》大部分初稿,並於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但直到1883年去世,馬克思也沒有完成第二、三卷的定稿工作,這也就意味著他對資本邏輯和體系結構的揭示並未完整地呈現出來,而這一工作是由恩格斯來完成的。
  在資本的整個運動中,流通過程與生產過程是統一的,生產過程必須由流通過程來補充和完成。因此,在《資本論》第一卷對生產過程進行闡釋後,第二卷緊接著研究的就是資本的流通和剩餘價值的實現過程。而第三卷作為《資本論》理論部分的終篇,則主要揭示和闡明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各種具體形式及其相關問題。然而,《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如此清晰的思路、翔實的內容和完整的體系框架,在馬克思去世後留下的龐大的手稿中根本不是顯性存在著的。
  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2部分「《資本論》及其準備材料」提供的文獻,有關第二卷的手稿有19份,第三卷的手稿有17份。很顯然,面對馬克思手稿這樣的狀況,要完成《資本論》的整理和付印工作,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此,恩格斯披沙鍊金,首先將馬克思大量的手稿圍繞第二、三卷的內容和主題進行歸類、編號,接著對所選手稿進行字跡辨認和謄抄,最後進入艱難的編輯程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編輯曾將恩格斯所做的工作總結成6大類19項,包括:改變原文的編排,擴展原文,潤色原文和訂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對馬克思有關思想的理解問題。第2部分第12卷「學術資料卷」提供了「構成比較」「出處一覽」和「出入一覽」三個對照表,羅列和對比了恩格斯刊印稿與馬克思原始手稿之間5000餘處存在差異的地方。那麼,怎麼看待這些「改動」和「修改」的性質呢?舉一個被認為是「重大的修正」的例子簡略說明。《資本論》第三卷馬克思原稿的標題是「總過程的各種形態」,恩格斯的刊印改為「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按照我的理解,這裡之所以加修辭詞「資本主義生產的」,一方面是由於馬克思的初稿是簡略的表述,將其遺漏了。另一方面是恩格斯綜合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和第二卷「資本的流通過程」而將這種生產方式定型化為「資本主義的」,這充分體現了第三卷所具有的總結的性質。
  《資本論》這部巨著最終由恩格斯整理完成,這是資本批判史上劃時代的重大事件!第二、三卷分別於1885、1894年正式出版時,作者雖然仍單獨署著馬克思的名字,但就實際情形看,恩格斯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原始手稿筆跡的辨認者和成型章節的編排者,即解決的「只是技術性的」問題;更公允和客觀的說法應該是,他也是這兩卷所關涉的思想內容和理論體系的闡釋者和建構者。

【來源:學習時報】

● 掃碼關注我們 ●

本期編輯:畢  陽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報刊社網絡和新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恩格斯的法哲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恩格斯法哲學思想內容豐富,論述深刻,是馬克思主義法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馬克思主義法哲學思想體系中有著獨特的理論價值與意義。在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之際,深入闡發恩格斯的法哲學思想,對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中國法治現代化,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 恩格斯思想的時代價值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蚌珠表示,研究恩格斯的理論貢獻不僅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也具有現實價值。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周鳳榮認為,《永遠的恩格斯》一書具有很高的理論性,對於弘揚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馬克思主義學科發展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上好馬克思主義這門必修課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有助於我們準確把握恩格斯與馬克思之間的關係。
  • 恩格斯貧困與反貧困思想的理論價值及當代意義
    最後,結合中國反貧困戰略的實際情況,從理論與現實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思格斯貧困思想的當代意義。  關鍵詞:恩格斯;貧困與反貧困;理論價值;當代意義   作者簡介:趙曼,渭南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恩格斯站在了無產階級的立場對馬爾薩斯的觀點進行了批判分析。這次論戰的展開成為了恩格斯闡述他的貧困與反貧困思想的契機,因為恩格斯反對馬爾薩斯的理論觀點就是恩格斯最集中最突出的闡述了他的貧困思想的時候,在其後著作中反對馬爾薩斯人口過剩理論的基礎上表達了自己的貧困思想。
  • 馬克思恩格斯人與自然關係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全面深入地把握和認識馬克思恩格斯人與自然關係思想的豐富內涵及其當代價值,對於我們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積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具有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 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在當代中國的運用發展
    從現實對策方面看,主要成果集中在當代中國民生建設的立場、原則以及路徑等方面。已有民生問題研究的成果是豐碩的,但是基於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論述,特別是從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出發深度認識社會主要矛盾的民生旨歸,立足於社會主要矛盾的民生蘊義、民生價值、民生目標與民生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化。
  • 第三屆「馬克思主義與法治中國」全國學術研討會暨「恩格斯思想...
    12月12日,第三屆「馬克思主義與法治中國」全國學術研討會暨「恩格斯思想研究」高端論壇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和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基地承辦。
  • 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觀及其當代啟示
    恩格斯所著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被馬克思稱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是搞清楚什麼是馬克思、恩格斯原初意義上的科學社會主義的必讀文獻,對於增進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增強社會主義實踐的自覺性,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一、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淵源是什麼,如何評價空想社會主義的空想性?
  • 【2020遴選政策理論】列寧的宣傳思想工作理論及其當代價值(下)
    【2020遴選政策理論】列寧的宣傳思想工作理論及其當代價值(下)由北京公遴選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中央遴選,北京遴選,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遴選考試網/中央公遴選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公遴選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社科院創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科研成果發布《恩格斯思想年編》等上榜
    《恩格斯思想年編》《邁上新徵程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民法典評註》和《新華字典》第12版等多部著述被列入年度重大科研成果。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聚焦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戰略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出了一批有思想含量、理論分量、話語質量的研究成果,全年共出版專著近400部、研究報告近300部,發表學術論文5000餘篇、理論文章近300篇,此外還有大量學術資料、古籍整理、譯著譯文、工具書等形式的研究成果。
  • 馬克思恩格斯社會革命思想及其現實啟示
    這一思想體系的精髓是重點回答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四大核心問題:革命動力、革命進程、革命主體和宗旨策略。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革命思想從理論建構到完成科學論證歷時半個世紀,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硬核。  馬克思著手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商品為出發點,從商品的二因素推導出勞動的二重性,把「勞動創造價值」精確為抽象勞動創造價值,為進一步提出剩餘價值學說、揭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行奧秘、揭示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必然邏輯奠定了學理基礎。馬克思批判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歷來把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說成「價值」兩重性、忽視「價值」物質性、否定「價值」社會性的理論。
  • 南哲思享丨張亮: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思想史方法及其限度——與西方...
    回到社會歷史語境,關鍵是回到馬克思恩格斯與那個時代的思想關係。只有那些與這種思想關係有內在聯繫的歷史事實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也才是越多越好的。第四,思想闡釋需要激發主體性,但決不能經由主體性走向主觀主義。20世紀80年代以後,西方「馬克思學」的「解釋學轉向」悄然出現。這在很大程度上與解釋學、後現代主義思潮等對西方「馬克思學」的方法論影響有關。
  • 傾聽恩格斯內心獨白,《卓越的恩格斯》洞見「第二小提琴手」的人生樂章
    正是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鮮活地串聯起恩格斯與馬克思攜手共建科學社會主義偉大理論的基礎,並自此成為其偉大思想的生動載體。 ▍以人為鏡,名家釋義解讀偉人思想現實價值 「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後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
  • 列寧的宣傳思想工作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列寧是一位出色的宣傳家,他的宣傳思想工作理論極其豐富,在列寧的論著中有許多地方論述了宣傳思想工作,涉及宣傳的目的、方法、手段、意義及其在黨的工作中的地位作用。這些思想依然閃耀著時代價值的光芒。列寧宣傳思想工作理論的豐富內涵為了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將社會主義由科學變為現實,列寧所面臨的是如何實現黨的思想統一,如何實現馬克思主義俄國化,如何堅定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並為之奮鬥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思想的交鋒,理論的灌輸,政治的教育,而宣傳思想工作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及其時代意義——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的基本特徵和主要精神,具體體現為科學性、創新性與實踐性的有機統一。重溫和概括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有利於在新時代獲得寶貴的思想滋養,彰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更好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 論恩格斯新聞思想的理論內涵及其實踐基礎
    文章指出,恩格斯早期的民主報刊活動實踐、中期的革命報刊實踐及後期的政黨報刊實踐,為其新聞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實踐基礎,認為恩格斯的新聞思想對當下我國新聞工作仍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重視對恩格斯新聞思想獨特價值及重要貢獻的認識和探討。
  • 張藝兵:列寧的宣傳思想工作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這些思想依然閃耀著時代價值的光芒。列寧宣傳思想工作理論的豐富內涵為了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將社會主義由科學變為現實,列寧所面臨的是如何實現黨的思想統一,如何實現馬克思主義俄國化,如何堅定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並為之奮鬥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思想的交鋒,理論的灌輸,政治的教育,而宣傳思想工作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川觀思想|今天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我們該怎樣緬懷他?
    今天,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球化時代更為複雜難解的困境和難題,我們更需要深切緬懷這位「當代社會主義最傑出的代表」,充分認識恩格斯為創立和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作出的獨特貢獻,傳承他的革命遺志、光大他的偉大思想,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 顧海良:永遠的恩格斯
    2005年,時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的顧海良參加了在武大舉辦的名為「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世界」的研討會,這是由武漢大學與中央編譯局聯合舉辦的一次高端理論研討會,顧海良作為主辦方致閉幕詞,時值恩格斯逝世 為什麼西方學界會有人提出「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之父」這樣的謬論?顧海良回答道,這是一種把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凝固化的表現,他們把恩格斯和馬克思不斷發展的思想,都看作是「反對」青年馬克思的,杜撰了所謂恩格斯和馬克思的「對立論」、青年馬克思與晚年馬克思的「對立論」。
  • 姜 輝:學習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觀 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在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捍衛和發展,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指導和推動,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知識淵博、思想深邃,集思想家、革命家、實踐家於一身,他的思想和行動是時代豐碑。
  • 恩格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編者按】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恩格斯的名字是與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馬克思一起為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類爭取解放的鬥爭,提供了最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