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電、紡織品等主要行業國際標準轉化率基本都超過80%

2021-01-07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6年8月26日(星期五)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介紹《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田世宏:近幾年來,特別是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都在推動提高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一致性程度,也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鼓勵採用或者轉化國際標準。大家都知道,隨著現在消費品工業的發展,我們國家也是一個消費品製造大國、貿易大國,消費品的品種種類也非常豐富、多樣化,我國消費品的標準怎麼能夠適應這個發展,這是對標準化工作的一個考驗和挑戰,要適應國內市場的需要,同時還要滿足國際市場的競爭需要。所以我們一直大力推動中國消費品標準體系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也在對比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根據統計分析,目前我們在家用電器、照明電器、紡織品、服裝、家具、玩具、鞋類產品、鐘錶、紙質品、洗滌用品等主要行業,國際標準的轉化率基本都超過了80%。這裡說的國際標準主要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標準,包括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這兩大國際標準組織所制定的標準。跟他們比較,我們的轉化率在剛才幾個行業裡超過了80%,這是一個平均值,有的可能更高,有的還低一些。

二是我們積極開展了國內外標準的比對分析,這個比對分析工作也是標準化工作改革創新的工作。從2014年10月開始,國家標準委聯合有關行業部門、地方共同實施了消費品安全標準「築籬」專項行動。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開展了首批消費品安全國內外標準的比對工作。這個比對工作側重在12個重點消費品領域,與770多項國際或者國外的技術法規和標準進行比較,對這些技術法規標準中3800多項技術指標逐一進行了對比。因為標準主要是技術指標的一些規定,所以在標準對比的時候都要具體到每一項技術指標的對比,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技術過程。從這3800多技術指標對比來看,我國消費品安全標準中有3000項左右技術指標與國際技術法規和標準要求能都保持一致性,佔到79%的比例。有一部分消費品的安全指標比國外略高,比如在儲水式電熱水器的防電牆要求、電壓力鍋和豆漿機這些液態加熱器的安全要求、紙質品的衛生要求等方面,我們是不低於國際標準的,甚至領先國際標準。再有,比如像煙花爆竹這樣的傳統優勢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們主導國際標準的制定,我們標準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再有,我們也在推進中國企業,中國的技術專家實質性參與到國際標準化活動中,更重要的是參與到國際標準制修訂的工作中去。在這裡我順便也給大家通報一下,經過國務院批准,我們在9月10號-14號還要承辦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在這期間國際上會有ISO的成員,大概有163個成員體的代表,將近700多位外賓都要參加這個國際會議,所以也希望在座各位媒體朋友也都可以多關注這次國際標準化界的盛會。我們也想利用這樣一些方式來推動中國的企業、中國的技術專家實質性參與到國際標準化活動中來。

目前來看,在國際上的紡織服裝、家用電器、煙花爆竹、製鞋、鐘錶這些領域,我們都承擔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這兩大國際組織的10項相關的國際標準化技術機構的主席、副主席的職務或者是秘書處、聯合秘書處工作。這兩大國際組織制定某一領域內的國際標準,都要成立相應行業領域內的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我剛才介紹的這兩大組織,它的專業標準化技術機構,我們有10個承擔的主席、副主席或者秘書工作,實質性的參與、甚至以我為主承擔國際標準制定。同時我們在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新興技術領域,還有紡織品和製鞋這種傳統優勢產業以及玩具等熱點安全領域,我們也在推進有關國際標準的研製工作。這都是我們主動作為的一些事情。

當然,從整體來看,對比來說我們也有一些還需要向國際上看齊,甚至要追趕他們的。比如在一些化學物質的限量安全要求方面,國外更多的都是通過一些技術法規,重點建立的是一些跨領域或者全產業鏈的通用技術要求,而我們可能重點還聚焦在具體產品的化學安全要求上,所以這個是我們跟國外有差異的,也是我們要追趕的。因為跨領域、全產業鏈的化學安全要求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實驗驗證,我們現在為了滿足產品需要,重點還是對單個產品做得多,領域性的、產業鏈的還相對少一點,這是我們要追趕的。這是我們跟國際對比的狀況。

相關焦點

  • 消費品標準加快接軌國際
    定性目標是消費品標準供給基本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重點領域消費品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企業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知名消費品品牌價值大幅提升。定量目標主要有3個: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提升到95%以上;消費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消費品質量競爭力指數穩定在84以上。
  • 2020年中國紡織品服裝行業出口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具備完整產業鏈,眾多發達的產業集群地等,我國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大國,近五年來我國紡織品服裝行業出口整體保持穩定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刺激,紡織品出口大幅增長,推動紡織品服裝行業整體出口增長超9%;同時出口結構發生變化,紡織品出口額佔比首次超過服裝出口額佔比,達到55%。紡織品服裝是人們的日常消費品,紡織品服裝行業市場大體可分為紡織品和服裝服飾。紡織品包括紗線等紡織原材料,針織布、梭織布、無紡布、醫用紡織品等製成品。
  • 2019年紡織品WTO/TBT通報情況
    據WTO/TBT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WTO成員有權制定必要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
  • 【行業】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功能紡織品分會成立,青島大學...
    2020年9月26日下午,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功能紡織品分會(以下簡稱 「功能紡織品分會」) 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在青島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王玉忠,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李桂梅
  • 我國數字集群標準GoTa獲ITU國際標準採納
    這是中國在世界無線通信標準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提升了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的國際地位,並將極大地增強中國在數字集群通信領域的話語權。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0514.htm  「GoTa技術打破了國外公司技術在數字集群國際標準領域的壟斷,為我國移動通信企業技術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將帶動我國數字集群技術走向全球。」
  • 家電行業低功耗測試解決方案
    l等級1表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最節電,即耗能最低,能效比3.40以上;  l等級2表示比較節電,能效比3.20~3.39;  l等級3表示產品的能源效率為我國市場的平均水平,能效比3.00~3.19;  l等級4表示產品能源效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能效比2.80~2.99;等級5是市場準入指標,低於該等級要求的產品不允許生產和銷售,能效比
  • 家電行業正遭遇的四大困境,重新構建家電與人的關係
    從目前來看,家電行業的困境主要表現在四大方面。一是,家電企業的業績不盡如人意。2020年上半年,家電巨大營收、利潤均有較大幅度下滑。其中的典型,格力電器營收同比下降28.21%,淨利潤同比下降53.73%。美的集團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9.56%,淨利潤同比下降8.29%。新冠疫情成為目前家電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述:「這次的疫情影響涉及面太寬。
  • 2021年中國家電專用配件行業下遊產品應用市場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家電專用配件種類繁多,以洗衣機為例,配件產品包括電機、程序控制器、進水閥、傳感器、水位開關等。雖然不同配件的製造工藝有所差異,但都主要為整機廠配套,行業發展很大程度受到下遊家電市場的影響。
  • 第六屆中國安全防護紡織服裝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探討行業發展
    產業結構優化刻不容緩  當前,我國安全防護用紡織品行業已經基本形成從纖維、紗線,到面料織造和非織造、再到服裝設計、加工、染色及功能性後整理的完整產業鏈,裝備製造、國際貿易、技術服務、物流服務等配套產業也日趨完善。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個體防護裝備重點生產企業約有800家。
  • 大家知道紡織品的涼感功能嗎?
    我們都知道,在夏天有很多高溫的天氣,在高溫的日子裡,空調的使用就非常普遍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也會增加,這加劇了全球變暖的趨勢,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無休止的循環。因此,人們將目光投向物理冷卻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此背景下進行了涼感紡織品的研究。
  • 2020年家用美容儀市場增長三成 行業標準提速
    TriPollar初普家用美容儀中國區經銷商負責人周燁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家用美容儀行業增長很快,但也只是介於高端護膚品和醫美護膚兩個大品類之間的一個小類目。「受國內外行業標準的不同,美容儀行業介於醫療器械和家電之間,很難實現全球統一。目前中國是按照小家電類目執行標準的。」
  • 專訪中國紡聯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談2020中國國際家紡展 「此時,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 化工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行業復甦,精選龍頭
    展望 2021年,國內經濟逐漸走出疫情的影響,步入復甦的通道,2020年三季度以來汽車、家電和 紡織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相關指標同比超過 2019年;國際環境隨著美國大選的塵埃落地和 RCEP 的籤訂出現好轉,2021 年出口相關的行業有望獲得大幅提升;國際油價在 OPEC 減產和經濟復甦 的背景下逐漸回升,有望拉動油氣油服等相關行業的需求好轉;而 2020年海外資本開支的銳減
  • 前7個月,越南口罩累計出口量超過7億隻,與我國相比呢?
    越南的紡織品對外出口量,一直以來都是十分龐大。越南更是與歐盟之間籤訂了自由貿易協定,而在雙方的貿易中,紡織品無疑是「重頭戲」所在。在2019年中,越南對歐盟的貿易出口額達到了415.4億美元,其中有超過50億美元的貿易額,都是服裝等紡織品,其在總出口中的佔比超過了10%。
  • 我國基本稿酬標準將提高:原創作品每千字80~300元
    原標題:我國基本稿酬標準將提高:原創作品每千字80~300元    9月23日,國家版權局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公布了《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的標準和方式等問題進行了規範。《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就有關問題採訪了國家版權局政策法制司負責人。
  • 見證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榮耀時刻
    *特別貢獻獎(桑麻學者)獲獎人   陳南梁  東華大學   程博聞  天津科技大學   毛志平  東華大學   周華堂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諮詢中心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獲得   在中國紡聯第四屆五次理事會上,對全國紡織行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 2020年紡織品服裝出口2912億美元,接近歷史最好水平
    2020全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2.2萬億元)、出口總值(17.9萬億元)雙雙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也創歷史最好紀錄,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對防疫物資採購需求激增,我國率先全面復工復產,發揮了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的作用,盡己所能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其中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成為我行業出口貿易的重要支撐。據海關統計,2020年3月至年底,全國海關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4385億元,其中口罩出口2242億隻,價值3400億元。
  • 家電「超齡」使用隱患多,國美永樂發布「愛家升級」計劃
    IT時報記者 錢立富今年1月,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團體標準,確定了冰箱、空調的安全使用年限為10年,洗衣機及乾衣機、吸油煙機、燃氣灶、電熱水器的安全使用年限為8年,我國主要家電首次有了專業的「壽命」標準。
  • 我國正處於家電報廢高峰期 堵住回收漏洞七部門聯手放大招
    「《實施方案》的發布,將完善廢舊家電回收體系建設,為廢舊家電生命周期管理有效實施提供多重保障,進一步促進家電行業的消費升級、行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於可利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2/3廢舊家電被小商販零星回收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基地和家電消費大國。
  • QB/T 5363-2019《除蟎機》行業標準試驗方法簡介——上
    >」輕鬆關注蟎蟲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蜱蟎亞綱的一類體型微小的動物,身體成小球形或長形等,蟲體基本結構分為顎體與軀體兩部分,成蟲和若蟲階段有四對足,幼蟲有三對足[1]。蟎蟲中有一類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塵蟎在1964年被鑑定為主要的室內過敏原,其中粉塵蟎和屋塵蟎是室內主要過敏原之一,可引起特應性皮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2]。但由於塵蟎形體微小,人類肉眼很難觀察到,常規的日常清潔很難做到完全清除,且室內大部分蟎蟲主要聚集在床墊、沙發、窗簾、地毯、枕頭等紡織品纖維內,進一步增加了去除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