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澳門學界升旗隊

2021-03-02 蓮花傳媒
日前,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氹仔軍營增添了一抹海藍色,來自澳門學界升旗隊的40名隊員身著整齊的隊服,在駐軍官兵的指導下開展升國旗訓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是今年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和澳門特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首次聯合組織青年學生國旗手培訓活動。

在營區操場搭建的4座模擬旗臺前,來自澳門30多所學校的中學生們分成4個小組展開分組練習,在教練班長的指導下,從觀摩學習、基礎佇列動作訓練到升旗動作學習,循序漸進,逐步熟悉掌握升國旗儀式的基本流程和動作要領。

當鮮豔的五星紅旗從手中拋出,緩緩升起時,學生們青春洋溢的臉龐也有了莊重的顏色。

「澳門學界升旗隊」2019年成立,主要依託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定期組織技能培訓。

一年多來,升旗隊規模逐漸壯大,隊員不斷更替,但受疫情影響無法到軍營接受專業的技能培訓。

疫情緩和之後,特區政府與駐軍數次對接商議得以恢復國旗手培訓,學生們都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自2016年解放軍駐澳門部隊首次與澳門特區政府教青局聯合組織青年學生國旗手培訓以來,通過一年一度的國旗手訓練營和不定期組織的技能培訓,已相繼為澳門學界培養國旗手800餘名。

如今,澳門所有大中小學實現升國旗唱國歌全覆蓋,每週集中組織升國旗儀式,背後有他們的功勞。

據瞭解,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情況下,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將按照「穩妥組織、有限有度」的原則,與特區政府有序展開國旗手培訓等相關活動。

在升旗隊這個大家庭,不僅認識不同的同學和帶隊老師,也認識了許多軍營的「大哥哥」。在旗隊的日子,我學到了關於國旗的知識,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也學到了更多其他知識。能代表澳門青年學生站在旗臺展現我們的精神風貌,是升旗隊這個大家庭給我的機會,讓我鍛煉了自己。學界升旗手不單是一個名號,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你的態度和溫度,才能在別人面前發光發熱。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在澳門學界升旗隊裡學習升旗快兩年啦!隊裡的同學與導師陪伴了我成長。我從什麼都不會到現在胸有成竹,過程艱辛但收穫很多。還有機會代表澳門升旗隊到各地訓練交流,現在高三了,我會珍惜機會,盡力做好。

加入學界升旗隊之前,我已是學校升旗隊的一員,同時也是一個軍迷,我在幾次升旗活動中擔任持旗手。學界升旗隊的訓練,不僅幫助我們掌握升旗的基本要領,更培養我們的團隊精神,磨練我們的意志力。如今我已經高三,即將步入大學,在新的徵程上,我一定會把學到的升旗技能教授給更多人,傳遞解放軍部隊的精神和作風。

我自豪!我是學界升旗隊一員。響應國家號召,傳承五四精神!身為新時代青年人,維護國旗形象當仁不讓。每個重大活動中,都能看到我們挺拔而堅毅的身影、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表情專注而堅定莊嚴地進場。儘管訓練很苦,但大家都咬牙堅持,教官說:「沒有人不怕苦,但為了心中的信仰,百煉終成鋼!」我會秉承這個精神繼續,成長為一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愛國之士。

我加入「澳門學界升旗隊」也有兩年了,當初40人的小隊伍已然變成了一隻120人的大隊伍,我也算得上是見證這支隊伍成長的人。這支隊伍對我來說就像家一般的存在,和大家一起訓練時有很強的歸屬感,尤其在2019年5月4日當天國旗的那一刻,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兩年前的我膽小內向,但是現在的我很放得開,我覺得加入升起隊是我人生中的裡程碑,感謝教導我的軍人,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我。

我在校內是學生會的骨幹成員,也是我們學校升旗隊的口令員。看著這支如此特別的升旗隊伍慢慢由當初的30人增加到現在的100多人,我們一同玩樂,也一同訓練,得到的不只是升旗的技術,更是很多令人難忘的回憶。轉眼間,我在升旗隊有一年多的時間,希望未來有幸代表這支隊伍,去升代表我們中華民族的五星紅旗。

參加這次升國旗訓練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瞭解了升旗儀式的重要性和升旗的意義。在進行訓練前,教官說這是一個枯燥的過程,但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升旗儀式就像是火炬傳遞,我們就像是一個個火炬手,懂得升旗是我的驕傲。

加入澳門學界升旗隊的目的是為提升自己的技術以及磨練自己的意志,同時亦希望自己的訓練成果能有一個表現的機會。我發現升旗隊非常注重團隊精神,透過一些活動增加我們合作、交流和溝通,透過訓練培養我們組員之間的團隊精神,再優秀的技術也要建立在良好的團隊精神、在共同目標下,才能提升整個團隊的技術和表現。

從澳門學界升旗隊成立之初起,我就已經加入了這個大家庭。在這裡,我第一次那麼深切地瞭解了國家,增加對祖國的歸屬感;第一次那麼嚴謹地進行升旗儀式,讓我更加敬佩偉大的升旗手們;第一次團體出遊北京,有幸從天安門的另一個角度觀看優秀的護旗手們。若不是因為參加升旗隊,我可能還是那個在學校中平庸無奇的小升旗手。但現在,我卻能感到驕傲地說:「我是澳門學界升旗手!」

今年,當學校推薦我加入時,我就期待認識更多的同伴,還有觸碰國旗的那種激動的感覺。加入「澳門學界升旗隊」後,結識到這支隊伍,從一開始互不相識,到現在像回家一樣的感覺,這是一個十分奇特的過程。每當活動結束後,我們彼此都打打鬧鬧,鬧騰得像認識很久的朋友。這種溫暖深深吸引了我,激發我繼續參加升旗隊,更深地融入這個大家庭。

非常榮幸能繼續留在澳門學界升旗隊。經過上一年的訓練以及交流等活動,我對升國旗的認識加深了,也明白了要履行好自己身上的這份使命 。新的一年,我希望能繼續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次訓練,讓自己更上一層樓,也希望自己有能力擔任學界升旗隊升旗手的其中一員。

加入澳門學界升旗隊旗隊之後,我變得開始自律。在訓練中,我們要練習站軍姿、步操等,讓我學會了很多,也提高了我的耐心。

參加學界升旗隊之前,我只在學校週會裡升旗。每次都懷著無比的崇敬的心情,做著不太標準的動作,很緊張、很怕出錯,對於升國旗也是半知半解。加入升旗隊後,我們學會了正式的流程,掌握動作的要領。剛開始我很靦腆、很緊張, 慢慢地經過很多的團隊活動,培養了團隊精神,學會互相幫助扶持,完成了許多有難度的挑戰。

自從進入學界升旗隊,我更加了解國家的發展,在軍營學到許多升旗的本領,也更加熱愛我們國家的解放軍。學界升旗隊使我更加熱愛升國旗,因為每當國旗升起的時候,我都會感到十分自豪,那刻感覺就像解放軍一樣,感受到一種保家衛國的精神。

首先我唔係一個好嚴肅嘅人,可能成日都嘻嘻哈哈,而且生得唔高,身邊啲同學都唔太相信我係升旗隊嘅。當初被邀請加入學校嘅升旗隊,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係因為入咗學界升旗隊,我先會有機會去到解放軍駐澳部隊,接受一啲專業性嘅培訓以及講解……加入學界升旗隊收穫頗多,無論是團結合作還是個人自律!


策劃|李自松

主編|閻小荔

採訪|謝   謙  吳婉欣  楊婷婷

視覺|陳瑋宗  周   璇

技術|王碩坡  劉亮亮

公號|蓮花傳媒

相關焦點

  • 澳門美食四大發明?同場加演「在家學做澳門土生菜」
    澳門美食還像一本歷史故事書,帶領你穿越小城幾百年,細味「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澳門,除了葡撻之外,你還知道澳門美食四大發明嗎?澳門美食多籮籮,這些葡式的地道澳門菜式遠近馳名,全因澳門數百年來都是中西文化匯聚的小城,孕育這些揉合不同文化、不同風格,卻相當和諧的美食。說到此,不得不向大家介紹澳門獨有的土生葡人美食。
  • 2019澳門保安部隊及保安部門工作經驗分享會
    警察總局禤健林副警務總長分享主題:「發揮團隊力量的紀實 — 天眼建設」澳門海關張中治關員分享主題:「勿忘初心,堅守使命」司法警察局陳煥文處長分享主題:「分享犯罪現場勘查的工作經驗來自特警隊的蕭文幹警員介紹了升旗隊的整體情況和日常工作,每日進行的升旗儀式中隊伍每個崗位的任務,並與幾位隊員一起分享了整理旗幟的心得和技巧,又提到能夠參與每次莊嚴的升旗儀式讓他感到十分自豪,以及經常到多所中小學進行工作分享及講座,將相關的法律知識傳遞給年輕一代為升旗隊帶來的滿足感。
  • 【專業推介】澳門理工學院語言與翻譯類課程 - 語言學習炙手可熱
    語言與翻譯範疇課程中葡/葡中翻譯中英翻譯國際漢語教育葡萄牙語澳門是中葡文化交融之地,具有深厚而獨特的東西方文化底蘊。澳門理工學院具有過百年中葡翻譯教學及研究經驗,擁有中國乃至亞洲最強大的中葡雙語師資隊伍和翻譯團隊,同時是澳門第一所提供中英翻譯學士課程的本地高等院校,是學習語言及翻譯、乃至中英葡「三文四語」的最佳選擇。學生四年本科學習中,皆有機會在外交流學習一年。學生除將擁有全方位的專業語言理論與實踐知識外,也將掌握一定的多語言基礎,有助他們開闊國際觀,接觸多元文化,與世界對話。
  • 林展揚——澳門學生造移動機器人獲第45屆世界職業技能大賽卓越表現獎
    ,於今年8月份作為澳門代表團成員之一參加了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第45屆世界職業技能競賽》。我的母校是濠江中學,高一時巧有電腦課分班的契機,我去到了機器人班學習,自然也成為出徵學界比賽的濠江機器人隊隊員。作為一個剛接觸編程性機器人的我來說,當年的學界比賽以失敗告終(沒有躋身前列),當時參加的是WER的比賽。平時訓練時,我覺得我與機器人有特別的聯繫,命令機器人去完成任務,就像在互相交流一樣。首戰告敗讓我覺得好遺憾,明明離頒獎臺已經這麼近了,可是沒有獲得自己理想的成績。
  • 今天,澳門用這些方式慶祝祖國生日
    今早8時在金蓮花廣場澳門特區政府舉行國慶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主禮升旗儀式澳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澳門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澳門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觀禮升旗儀式後舉行「澳人齊賀國慶世界步行日歡樂跑」崔世安主持起步禮向市民揮手致意
  • 張中鵬 / 近二十年葡萄牙學界澳門史研究的進展
    H. de Oliveira Marques)領銜出版集體攻關之巨製《葡萄牙在遠東》,以不少篇幅勾勒四百年澳門政治和社會變遷的進程。這是近年為數不多的涉澳通論性著作,也說明歷史時期政治結構變遷及其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仍是葡萄牙學界關注的焦點。而對於斷代政治結構變遷與政治轉型的研究,主要圍繞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四個關鍵時期。第一,澳門起源與開埠早期。
  • 2018年第七屆澳門國際武術節暨澳門國際武道大賽
    15人(含)以上的參賽團隊可報隨隊裁判1人(費用自理,享受裁判津貼)。(三)套路比賽運動員每人參賽專案不得少於兩項。(四)集體專案須報5人(含)以上。(五)團體:代表隊人數超過15(武術、跆拳道)人,即可參加團體總分積分評選。(六)運動員年齡、健康狀況均由各代表隊自己審核,以報名單上蓋章,或簽字後確認。
  • 雷霆新帥—Billy Donovan
    總計他執教佛大19年,一共有19位他教過的佛大球員進入了NBA,在NCAA的教練中,能比者屈指可數。 在2007年,Donovan帶領佛大奪冠後,曾經承諾魔術隊與之簽約5年2750萬,但沒想到一天之後,Donovan反悔了。後來Donovan向魔術隊承諾,五年內不會到NBA執教。這曾經是一件大事,後來魔術隊才找來Stan Van Gundy。
  • 霍特獎澳門科技大學挑戰賽 圓滿結束
    首屆Hult Prize MUST霍特獎澳門科技大學校園挑戰賽2020於12月12日圓滿落幕。活動還邀請到霍特獎負責人傅瑞盈女士進行了線上分享以及關於明年澳科大校園領袖的宣傳和推廣,旨在把霍特獎在整個澳門傳承下去。本次大賽有幸邀請到了商學院的林盈吟講師,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的胡曉教授,以及管理學博士白敬伊學長擔任本屆大賽的評委。比賽現場非常熱烈,評委的犀利點評,觀眾的積極反饋及參賽隊員們的縝密回答讓比賽現場成為一場思想的盛宴。
  • 採訪澳門未來的科技之子 —— 鐘正同學
    採訪澳門未來的科技之子
  • 澳門足球比賽一場打進39個球!而且是你來我往的21-18?
    澳門足球總會上周因安全理由不派隊前往斯裡蘭卡參與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第一圈次回合的事件餘波未了,日前
  • 貴州深山有「親家」澳門
    2018年3月,澳門紅十字會得知國家將貴州省從江縣的脫貧攻堅任務劃歸澳門特別行政區後,第一時間做出快速反應。經過多次考察調研,澳門紅十字會制定了「從江所需 澳門所長」 的合作扶貧新思路,既依託澳門優勢又切合從江實際。
  • 生活在澳門最怕的事...
    澳門生活最怕的事回歸十五年,澳門變化的萬千,一年一小變,兩年一大變,相信有好多出外回來的澳門人都感受到。
  • 南光集團董事長傅建國出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升旗儀式和招待酒會
    10月1日,澳門特區政府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升旗儀式和招待酒會。
  • 當年今日 | 22年前在澳門上網是什麼樣的體驗?
    澳門教科文中心於6月28日由韋奇立總督揭幕🎉,本日正式對外開放。澳門教科文中心位於宋玉生廣場,為澳門基金會轄下的文藝設施,設有展覽廳、多功能廳和圖書室,並擁有當時亞洲地區最先進的網際網路設備📶,附設的網際網路咖啡廊是澳門第一個開放予公眾使用網際網路的地方📚👨‍💻👩‍💻☕ 圖片為澳門教科文中心網際網路咖啡廊。
  • 【味力澳門01】冷糕紅豆餅馳名70載,盡是老澳門的味道......
    由本報製作出品的美食特輯——「味力澳門」,今日(20日)起正式播放。
  • 澳門. 我們
    在今科時事組收穫最多的應該還是算是認識很多出色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以及同齡人,畢竟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從不同的人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不能太過小瞧這些年輕人。還有就是對繁體字的認識更進一步,雖然我練的是「假書法」,但對繁體字的認識還是太簡陋,有很多細節藏在其中,令我不得不深思熟慮。澳門最吸引我的大概是它較為寬松的環境和多元的文化以及包容的心態。
  • 澳門手信最完全搜集!
    作為澳門最有家喻戶曉的手信餅店,鉅記手信蟬聯十幾年澳門伴手禮第一名的寶座,也是大多數來港旅客買手信的首選。這裡有各式澳門手信小吃,除了特別主打的鳳凰卷之外,還有肉脯、杏仁餅等熱銷產品,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
  • 2014年LLB世界青少棒隊臺灣中山國中初二生如何在一片不看好情況拿下世界冠軍~答案其實很簡單~???
    棒球可以說是臺灣運動項目最驕傲的運動之一,反觀來看臺灣棒球其實在棒球界各隊教練為了名次成績,選手自我感覺良好,散漫驕傲、卻疏乎棒球運動真正的價值精神,棒球是九人為一團隊的運動,講求團隊合作協調默契,一個選手能力在好也不可能因為一人而拿到比賽勝利,只有每個人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