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決勝全面小康
第十二個「雙11」要來了。
與往年不同,受上遊電商營銷策略的變化,2020年快遞業務旺季提前開啟,自11月初至2021年春節前夕,共計103天,其中「雙11」期間預計將出現旺季峰值。
11月5日,自治區郵政管理局舉行2020年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工作新聞發布會。據介紹,今年6月以來,內蒙古快遞業務量已連續5個月同比增幅超過40%。初步預計,2020年「雙11」期間全區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剔除中轉量)將接近6000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48.63%,預計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700萬件,比去年增長49.25%,日最高處理量和業務總量均將再創歷史新高。
對於內蒙古的郵政快遞業來說,與業務量齊增的還有新挑戰和新壓力,其中,新冠肺炎疫情是今年旺季期間要特別考慮的重要因素,防控疫情成為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旺季期間,業務量大,收投工作頻繁,人員接觸面廣,一旦出現快遞小哥作業過程中感染事件,會迅速形成蝴蝶效應,引起社會公眾對快遞的擔憂,對旺季生產帶來不可預知的後果。因此,必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時刻繃緊防控這根弦,不容有失。」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副局長王鷹強調。
「我們以落實《疫情防控期間郵政快遞業生產操作規範建議(第六版)》為抓手,要求各企業嚴格做好防控物資儲備,做好人員防護,做好場地和郵件快件消殺。同時重點加強呼和浩特白塔機場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和呼和浩特、滿洲裡、二連浩特三個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等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消毒、防疫工作。進一步加強冷鏈寄遞渠道『人物同防』疫情防控措施,對進口冷鏈郵件快件實行提級管控。截至目前,全區各快遞企業累計儲備口罩296754個,酒精、消毒液1.84噸,醫用手套1900副,護目鏡601個,防護服172套。」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李埃介紹。
今年「雙11」,郵政快遞業除了面對疫情防控挑戰,來自快遞末端環節的壓力也不小,他們準備好了嗎?
「在用工方面,根據以往的數據,我們會預測各個網點今年的業務量,提前10月份開始招工進行培訓。在運力方面,今年全貨機除了工作日保證從呼和浩特—杭州一天一次外,在周末兩天也會開通運輸。路運方面,『雙11』期間多加了20多條線路,此外還和高鐵合作,高鐵也會在內蒙古境內承運日常快遞物流。在疫情防控方面,網點2小時進行一次消殺工作,消費者上門寄件我們都會用額溫槍進行體溫檢測,給快遞小哥一天發一個口罩,要求快遞小哥服務時必須佩戴口罩。在快遞包裝綠色環保方面,一方面要求網點寄遞時能夠按照操作規範,進行綠色包裝。另一方面,我們和寄遞商家溝通,希望他們在第一次生產包裝的時候就能夠按照要求進行規範包裝,到這裡直接貼單發送,不再進行二次包裝。」內蒙古順豐速運公共事務部負責人李根告訴記者。
全區今年新增快遞從業人員5159人,快遞從業人員總數突破5萬人,為應對業務旺季,各寄遞企業又新增臨時聘用人員7143人;運輸車輛累計2458輛,新增260輛;全貨機2架;投遞機動車輛累計達4292輛,新增382輛;投遞非機動車共14739輛,新增2823輛;快遞服務網點總數達5258處,新增764處;公路、航空等各類運輸線路累計1523條;其中公路運輸線路與航空運輸線路增加明顯,分別新增136條、 14條;處理場地累計達49.65萬平方米,新增9.96萬平方米;自動化分揀設備共92條,新增26條;智能快件箱新增619組,累計達3811組。
目前,內蒙古已基本形成覆蓋盟市、旗縣、蘇木鄉鎮、嘎查村的四級快遞物流網絡體系,「網貨快遞下鄉、農畜產品進城」的雙向通道進一步暢通。全區11094個建制村全部實現通郵,已通快遞的建制村數量達5639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達50.83%,建設村級服務點4102個,建設農村快遞公共取送點3508個,同比增幅達108%。城市三級服務網絡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區設立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點1635處,全區52所高校通過設立智能快件箱、快遞綜合服務站等形式,全部解決「快遞進校園」問題。(記者 高慧)
(責編:劉澤、張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