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這本書的開場白,是我讀過最燒腦的,莫言琢磨了30年

2020-12-22 紅衣記史官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被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他憑藉《百年孤獨》這一巨著,直接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

它的「偉大」究竟有多大呢?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年孤獨》僅僅是開頭的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

「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這就是馬爾克斯最經典的一段話,它之所以是偉大的,就在於,他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敘述方式,

——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

一般人在寫作開始,都會按照從前往後,而他卻在開篇就將這個時間放在了多年以後。這不僅具有年紀大的挑戰性,還具備更高程度的創造性。

首先,我們光是在這麼短短的幾句話中,就能讀到3個不同的時間點:「多年以後」說的是未來,「面對行刑隊」說的是現在,「那個遙遠的下午」說的是過去。

同時,他還在這句話裡面製造了3個懸念:

多年以後」讓你想知道他都經歷了什麼?

「面對行刑隊」讓你想知道他幹了什麼壞事才會被判刑?

還有,「那個遙遠的下午」,他為什麼會去「見識」冰塊這種很平常的東西?

這個句式,直接上來告訴我們結果,進而引起我們對於故事的好奇心,就像是一個老人在回憶的滄桑感覺。

不管是讀者還是馬爾克斯自己,都讓自己置入了一種非常單純的客觀角度上,從而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孤獨。

莫言的《紅高粱》中寫道:「一九三九年古歷八月初九,我父親這個土匪種十四歲多一點。他跟著後來名滿天下的傳奇英雄餘佔鰲司令的隊伍去膠平公路伏擊日本人的汽車隊。奶奶披著夾襖,送他們到村頭。」

陳忠實在《白鹿原》中寫道:「白嘉軒後來最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中娶過七房女人。」

餘華在《難逃劫數》中寫道:「直到很久以後,沙子依然能夠清晰地回憶起那天上午東山敲開他房門時的情景。東山當初的形象使躺在被窩裡的沙子大吃一驚。

那是因為沙子透過東山紅彤彤的神採看到了一種灰暗的災難。他隱約看到東山的形象被摧毀後的悽慘。」

馬爾克斯的影響,可不僅僅他獨創的經典開頭

1984年,當莫言在王府井看到盜版《百年孤獨》的時候,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活著》的餘華說 :「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拜沒有別的了」。

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上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

李誕說:「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自己就一個字也不想寫了」。

而看過這本書的人都自覺分為了兩類:一類是看完了幾頁就覺得通篇實在胡說八道,連名字都記不住。

另一類則深陷魔幻之中不能自拔。

家族中的第一人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人被螞蟻吃掉。

這是本沒有愛情卻非常浪漫的書。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參加革命也好,反覆地做手工活也好,沉迷於情慾也好,讀書翻譯也好……這裡面包括了人類一切可以抵抗孤獨的辦法。

他說,人生除了物慾和強迫之外,幾乎一無所有。即便如此,還要相互誤讀、有時夾帶了各種自嘲與挖苦。

我是多麼渴望生活呀,但生活卻連看也不看我一眼,我被禁錮在羊皮紙裡,因為我很孤獨;因為我很孤獨,所以我只能去那個地方……

但其實,其實吧,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時不時地出來提醒你一下它的存在。

人這種卑劣的東西大多數情況下就是這樣的。他們除了孤獨,一無所有。甚至連哭泣的時候,也沒有眼淚。

另外,這本書有些章節很變態。比如豬尾巴、便盆房、「失眠熱」等等,但語言卻很質樸,而且直接涉及到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所以,它才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果你覺得這個星球上書太平庸了,那就去看《百年孤獨》吧。

30多年來,沒有哪部外國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獨》一樣影響中國一整代的作家。

作家王蒙也曾說,對新時期中國文學的影響,沒有比加西亞·馬爾克斯更甚者了。

百年孤獨告訴我們,孤獨是每個人身體的一部分,你要做的不是擺脫它,而是和它和平相處,只有那樣,你才會明白你其實一無所有,也就不再害怕失去。

馬爾克斯他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和閱歷,讓我們看到極致的孤獨之後不再因為自己的一點無助感而顧影自憐,讓我們看到生死的邊界之後更加珍惜生命。

書中說,生命中所有燦爛終將需要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

讀完這本書書你會覺得:我們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環境,唯有孤獨永恆,反而擁有祥和和平靜。

這本書《百年孤獨》,只要49元,一張電影票的錢就能讓你感受到人生。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這本書的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影響至今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其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 《百年孤獨》的開頭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值得反覆琢磨
    《百年孤獨》的開頭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值得反覆琢磨喜歡讀書的人說,有一類名著,充滿了「榴槤味」。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
  • 《百年孤獨》的開場白有多牛?僅用一句話就影響中國作家數十年!
    《百年孤獨》這本書,是大家人盡皆知的世界名著,就算沒有看過,但是也聽說過,尤其是裡面的經典名句: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更是讓無數人心靈震顫。《百年孤獨》讓作者馬爾克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家,瞬間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成為了「世界文學大師」。
  • 百年孤獨:影響無數作家的經典巨著,開場白就讓莫言餘華爭相模仿
    這是一種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似乎是在這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隱藏著一種深沉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宿命感,卻又憑藉著巧妙的時空交錯形成了巨大的懸疑。因此,很多人稱這個開場白為"《聖經》般的開場白"。有人曾說,"在上世紀80年代,沒讀過《百年孤獨》的人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藝青年,不知道馬爾克斯這位作家的話談戀愛很容易失敗。"這話當然有些誇張,不過也說出了《百年孤獨》對中國當代文學以及整個80年代的影響。
  • 《百年孤獨》究竟有多偉大?僅僅1句開場白,就影響中國一代作家
    《百年孤獨》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是未必聽過的人都看過。在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諾貝爾文學獎,而讓他獲得這樣殊榮的就是《百年孤獨》這本巨著,這本書也讓他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說到《百年孤獨》,他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呢?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我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百年孤獨》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被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他憑藉《百年孤獨》這一巨著,直接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百年孤獨》究竟多偉大?僅僅1句開場白,就影響中國一整代作家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年孤獨》僅僅是開頭的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 莫言第一次見馬爾克斯,開場白想了2個星期,很多人不懂其中含義
    2008年,莫言受邀參加一個在日本舉辦的國際筆會,他本不想去,但對方告訴他馬爾克斯也會參加,莫言立刻改變主意,表示自己會去。為了與偶像的第一次見面不留遺憾,莫言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讀完了《百年孤獨》,並醞釀一句意味深長的開場白:「先生,我在夢中曾經和你一起喝過咖啡,但哥倫比亞的咖啡裡面,有點中國綠茶的味道。」
  • 1984年,莫言花1塊6毛錢買了一本《百年孤獨》,馬爾克斯說下狠話
    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在演講中說:在加西亞·馬爾克斯面前,我還只是個學生。馬爾克斯給無數作者示範了一個偉大的開場白,尤其是他的《百年孤獨》,開創了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敘述手法,實際上反映了一種循環式的時間觀念。也讓後來的作家爭相模仿。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掙1100萬,莫言28年後獲諾獎:學他花1.6元
    他對妻子的忠誠獲得了最好的回報,兩人攜手一生,在最困難的時候相守,最終獲得的事業和家庭的成功。3、《百年孤獨》在中國發行頭一年就賺了1100萬,莫言花1.6元學會經典1984年秋,30歲的莫言,還是一個文學青年,只發表過為數不多的作品。那年他剛剛考進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當時《百年孤獨》已經在世界發行了17年。
  • 《百年孤獨》:10句話道盡人生孤獨,生命中的燦爛,終要寂寞償還
    馬爾克斯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年孤獨》僅僅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是書中最經典的一段話,之所以是偉大的,是因為他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敘述方式.短短的一句話中,用現在時、過去時、未來時造成一種時間的迴環,而更加令人遐思的是,當你讀完整本書,就會發現這個段落更像是整部書的縮影,從「冰塊」開始,到「冰塊」結束。
  • 《百年孤獨》經典的傳世名句,不足10個字,卻說透一生孤獨
    提起《百年孤獨》這本著名小說,相信知道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讀過的卻也只是少部分。當時,這部小說讓作者馬爾克斯,一夜成名,並且獲得了1982年的諾貝爾獎。而且這本書還是很多知名作家的「必讀之書」,像我國的知名作家莫言,當時就是在王府井大街的盜版書攤上,看到了這本《百年孤獨》,買回家讀過之後,「像是被雷電劈中了一樣「,他驚訝道,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 《百年孤獨》:唯有經典永恆,真正明白這句話的人,或不怕孤獨!
    孤獨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你如何面對孤獨,便將如何度過一生。有人因為孤獨而墮落,有人因為孤獨而升華1967年,馬爾克斯用他帶有魔力的筆觸,描述孤獨,揭示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 人生必讀的10本書,除了《紅樓夢》,莫言的這本也厲害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第一次讀《紅樓夢》,當時只覺得這本書很美,裡面的判詞很令人難忘,我知道我讀不懂它。直到上大學,我再次翻開這本書,才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這種魅力,非你親自認真讀一遍、感受書中人物的人生經歷,而不能體會。這是悲劇,是徹頭徹尾的悲劇,也正是因為這悲劇,才令人難忘、讓人心有遺憾。如果你還很年輕,你適合讀《紅樓夢》,因為那裡有你沒有經歷過的人生,有你不曾體會過的悲傷遺憾。
  • 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這是我高中三年讀過最有價值最難忘的小說,導致我重溫很多遍,每次看都有不同的體會,感動到不能自已。當時並不知道我手裡這本《百年孤獨》是盜版的,一向痛恨盜版的我,居然也被騙了,但因為這本書確實對我影響很大,我就沒捨得丟,就一直留著。也有不少網友並不了解馬爾克斯,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人物。那接下來就跟我一起來了解下吧。
  • 《百年孤獨》開篇首句,是我讀過較好的開場白,至今意味深長
    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得到 了諾獎,而得獎的著作,恰好是《百年孤獨》,這一經典著作的問世,確立了馬爾克斯全球文學大師的影響力。《百年孤獨》開篇首句,就是我讀過較好的開場詞,迄今意味深長《百年孤獨》到底多偉大?
  • 世界巨著《百年孤獨》中深刻的一句話,短短這句話,寫出人生孤獨
    說起《百年孤獨》這本書,很多人對它的點評全是:一輩子最少需讀一回的好書推薦。可是也是有很多人表明,當拿出這本書打開第1頁時,立即被裡邊錯綜複雜的外國人名字嚇到,因為姓名較為長而且都類似,造成許多閱讀者分不清楚誰是誰。
  • 20歲成天才作家,13年戀愛長跑!馬爾克斯:沒有妻子就無百年孤獨
    同樣身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當初在閱讀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時剛看了兩頁,就匆匆地把書給合上了,不是因為寫得差,而是莫言知道自己再讀下去將無法自拔。至高哲學的「孤獨」含義當時我閱讀《百年孤獨》的時候,身邊碰巧有一本黃小波的《黃金時代》,開頭第一句話是「我二十一歲時,正在雲南插秧。陳清揚當時二十六歲,就在我插秧的地方當醫生」。雖然王小波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作者之一,但就憑開頭的這第一句話,馬爾克斯可謂是前無古人,令我欽佩不已。
  • 馬爾克斯和他的中國學生:莫言是在中國「爆炸」出的最絢爛的花火
    莫言是在中國「爆炸」出的最絢爛的花火莫言曾在發布會上說:「1984年我第一次讀《百年孤獨》的感覺是震撼,緊接著就是遺憾,原來小說也可以這樣寫。」同時也就是受到了《百年孤獨》的啟發,莫言從這時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之路。莫言自稱,從1985年寫出《紅高粱》之後,有20多年的時間,「我始終在跟馬爾克斯搏鬥,我要離開那本書」。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其中10條經典語錄,至少要讀一次!
    這是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經典開場白其偉大之處在於他創造了一種近乎前所未有的敘述方式——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在敘事開始把想要描述的故事放到了多年以後。作者馬爾克斯憑藉一本《百年孤獨》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百年孤獨》憑什麼成為經典?10句人生語錄,讓你明白現實的殘酷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寂寞償還;人生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都說《百年孤獨》是一本正經在胡說,讀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讀懂的人很少,但是我卻認為,這本書一旦讀懂,你便真正懂了人生,懂了現實。《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