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美人堆裡創作,婚後一改風流,馬爾克斯:妻子13歲便秒殺我
身為一個愛讀書的90後,如果你讓我用一句話來證明,答案是: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得那個遙遠的下午。
如果你熱愛閱讀,一定知道這是多麼有分量的一句話,這一句有石破天驚劃時代的意義,這一句成為無數讀書人的一個符號,這一句啟發了無數作家:莫言、陳忠實、餘華等,他們的作品無不受到馬爾克斯影響,對於他本人更是五體投地。
同樣身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當初在閱讀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時剛看了兩頁,就匆匆地把書給合上了,不是因為寫得差,而是莫言知道自己再讀下去將無法自拔。
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說:「他們開闢天地的豪邁精神激勵了我,使我明白了一個作家必須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方。」
而開頭的那句話,就是《百年孤獨》這部作品中的第一句話,現在請你再一次閱讀這句話,會發現這句話裡貫穿了「現在、過去、未來」三個時空,這讓我在閱讀時沉浸在巨大的時間漩渦之中,感官極佳。
至高哲學的「孤獨」含義
當時我閱讀《百年孤獨》的時候,身邊碰巧有一本黃小波的《黃金時代》,開頭第一句話是「我二十一歲時,正在雲南插秧。陳清揚當時二十六歲,就在我插秧的地方當醫生」。雖然王小波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作者之一,但就憑開頭的這第一句話,馬爾克斯可謂是前無古人,令我欽佩不已。
然而令我慚愧的是,我不能從一個至高哲學的角度來告訴你《百年孤獨》究竟給人生帶來了什麼意義,我只知道非讀不可,如果不讀到這本書那此生便是白活了。同樣的道理,我也不知道如何說明「孤獨」到底意味著什麼,在馬爾克斯眼中,它究竟是褒義的還是貶義的?
至少在我看來孤獨是個中性詞,而且是人生必要,人既需要與人交流,享受處在人群中的快樂,也要有孤獨的時光,選擇與自己的內心溝通,這是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經過一番思索,我發現人的進步常在孤獨中發生,而在人群中落後。
孤獨能令我們有冷靜的頭腦,深邃的思想,堅韌的品格,學會與孤獨相處是人生的必要課題。而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把孤獨感橫跨了100年,7代人的距離,讀此書足慰一生。
馬爾克斯的創作風流史
不知為什麼,我看了這麼多作家的人生事跡和創作經歷,基本上都是能編寫一部「風流史」的人,比如海明威、毛姆、太宰治等等,好像沒有風流的經歷就成不了作家,慢慢就成了一個標配。
馬爾克斯一直都是海明威的迷弟,有一次馬爾克斯在街頭遇見海明威,便向對方揮手大喊一句「大師!」海明威微微一笑,回:「再見,我的朋友!」如此看來我覺得馬爾克斯很大程度上是被海明威給帶壞了。
馬爾克斯一生情人無數,他本人也對此直言不諱,馬爾克斯經常在美人堆裡創作,就是那個女人很多的地方。馬爾克斯更是明確地表明:我認為這是作家最完美的家,因為在這裡,上午寂靜,可以創作,到了晚上,歡聲笑語,跟街頭巷尾的人們保持聯繫,及時了解當下情況和各人的故事。
而更令人無語的是,馬爾克斯有時候掏不起房錢就拿自己正在寫的小說原稿做抵押,這也是讓人瞠目結舌,堂堂一個作家居然有這種「騷操作」。
如果就這樣發展下去,馬爾克斯肯定也會是風流一生的浪子,然而一個人的出現卻鎮住了他,讓他婚後一改自己的秉性,老老實實的在家過日子,這個人就是馬爾克斯的妻子梅塞德斯。
梅塞德斯是一個沉靜美豔的姑娘,馬爾克斯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才13歲,身上卻有著跟自身年齡不符的妖豔氣質,馬爾克斯被她徹底秒殺,從那時就瘋狂的向她求婚,得到的答覆是:「父親說,娶我的白馬王子還沒出生。」估計馬爾克斯聽到這句話臉上會是多麼尷尬。
然而馬爾克斯在這之後依然保持著和梅塞德斯的書信來往,無論走到哪裡,就這樣堅持了13年,最後終於得到了自己的愛情。對此我也是非常疑惑,馬爾克斯喜歡梅塞德斯13年,這期間還不斷地換情人,真是個有豐富才華的「渣男」。由此看來要改變一個花心的男人,要不就極其能打,要不就美豔的不可一世,沒有第三點。
「大師」落幕
在2004年,馬爾克斯與世長辭,一位偉大的作家忠誠於妻子,忠誠於創作,忠誠於把美好的作品流傳於世。除了《百年孤獨》之外,馬爾克斯最富盛名的作品可能就是《霍亂時期的愛情》,在這本書中馬爾克斯描述了他心中所想的愛情:忠貞、唯一、飽經風霜、白頭偕老,讀完後令人熱淚盈眶,沉浸在愛情的悲傷與喜悅之中。
馬爾克斯曾經被記者問到:「在你認識的人裡,誰是舉世罕見的人物?」,馬爾克斯回:「我的妻子梅塞德斯。」
我不會告訴你馬爾克斯的作品會給你帶來什麼,但是我會告訴你如果沒有讀過,那就是你一生的損失。下面這套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典藏版,也是我看的版本,原價134元,現在優惠只要78元,一杯咖啡錢讓你獲得一次巨大的感動和人生的洗禮,我認為很值!不要錯過,點擊下方「去看看」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