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馬爾克斯首次來中國時,他去了北京、上海兩地,也正是這次訪問,給馬爾克斯留下了極其糟糕的印象。
當時馬爾克斯站在南京的街頭,他發現他的作品在中國到處都是,他親眼目睹了《百年孤獨》盜版在中國各地都公然出售,而且這些盜版商也並不是投機的小商小販,甚至是一些有威望的出版社。
因為20世紀80年代,國人版權意識不強。當馬爾克斯贏得諾貝爾獎時,中國的出版商迫不及待地將英文版翻譯成了中文,儘管他們都沒有得到授權。看到盜版猖獗的糟糕現象,怒斥中國為"海盜國家",甚至放言"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
據說,上海一家出版社曾經出價50萬美元,仍舊未能打動馬爾克斯,他的心理價位更高,高達百萬——對比博爾赫斯所有版稅不過5萬美元的價格,馬爾克斯的價格顯然有著報復意義,更有著對於歷史的責備。
直到2011年,《百年孤獨》時隔三十年授權原版終於出版了。新經典文化總編輯陳明俊鍥而不捨地溝通最終打動了馬爾克斯。2008年,陳明俊在給馬爾克斯的一封信中寫道:
"正如當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著'大—師—!'向您的偶像海明威致敬一樣,我們正隔著太平洋竭盡全力高喊著'大—師—'向您致敬。我們相信,如果您聽到了,您一定會像海明威一樣揮一揮手,大聲喊道:'你好,朋友!'。"
直到2010年,馬爾克斯終於向中國出版社正式授權。《百年孤獨》引進國內後,很快便在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學生談文學必談《百年孤獨》。
不僅如此,當時國內作家的創作也受到了《百年孤獨》的影響。陳忠實的《白鹿原》、韓少功的《雷禍》、餘華的《兄弟》、蘇童的《1934年的逃亡》這些經典作品無一不帶著《百年孤獨》的影子。
莫言認為《百年孤獨》標誌著拉美文學高峰的巨著,並坦言自己受其影響很深:"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
麥家說:"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到底有何魅力,讓千萬讀者為之著迷?
《百年孤獨》作為一部享譽世界的文學名著,就是因為它在文學史上開創性的敘事結構和語言藝術,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魔幻現實主義"。
這部作品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老布恩迪亞帶領家族來到 遠離海濱的地方創建了一個村落馬孔多,家族在此繁衍了7代人,就是一個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透過一個小鎮的興衰折射了拉美一個世紀的風雲變幻。
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始終重複著兩個名字,隱喻著生命的周而復始的輪迴。開篇,結局就已註定。
書中的魔幻,如童話一般,讓你震驚又匪夷所思。吃土的雷貝卡。全鎮人患上失眠症、奧爾雷諾的神奇預言、無限繁殖的牲畜、抓住床單升天的美人兒蕾梅黛絲、連下四年的雨……它們反科學、反常識,但與現實又有著強烈的對比象徵。這就是魔幻的現實。
這種寫作手法,讓讀者以另外的視角去觀察故事中的人和事,既有一種新奇感,也讓讀者對人物的精神世界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是我們不應該錯過的一本書,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和功夫去認真品味。今天的文章也只是一點點感悟,對於閱讀理解這本書,也只能起一個導讀的作用,大家如果對這本書感興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認真讀一讀。
這本珍藏精裝版的《百年孤獨》只需要49元,僅僅是兩頓午飯錢,卻能讓你領悟孤獨的真諦,感受人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