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說狠話: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作品!特別是《百年孤獨》
有關《百年孤獨》這部著名的的文學巨作品,我想很多人都品過,就算沒看過也一定聽說過。《百年孤獨》在1967年出版以來,就被翻譯為4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在文學已不是主流的年代,可以說引起了了陣陣閱讀狂潮。
很多人看完《百年孤獨》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是震撼、荒誕,就是那份無處不在的令人脊背發涼的孤獨感。
這本書主要結合了欲望、權勢、孤獨以及愛情,經過一個家族七代人的命運、一個小鎮的主講故事,闡述了全人類共同的故事。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就是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結合了了不可思議的事件和最純淨的現實生活」,因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馬爾克斯撂狠話: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作品!
大概很多人不知道,馬爾克斯與代理人卡門之前在1990年到訪京滬,周圍都是的盜版書惹火了馬爾克斯。
那時候馬爾克斯在北京,他之前前來看他的文化界人士說:「各位都是盜版販子啊!」。錢鍾書先生當時聽著這句話,很是無奈臉紅,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該報還寫道,錢鍾書先生聽了馬爾克斯半怒半笑之言,一下語塞,哥倫比亞駐華大使試圖緩和一下局面,但白費力氣。
很可惜在馬爾克斯的這次中國之行中,我們給別人留下了極其糟糕的印象,因為在我們書店裡隨處可見的由各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根本就沒有得到他本人的正式同意的授權。
那時候,《哥倫比亞人報》的有關報導中寫道,馬爾克斯訪問北京時對前來看他的文化界人士說:「各位都是盜版販子啊!」這讓那時候在場的中國文壇泰鬥錢鍾書先生顯得很難看。
「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就是馬爾克斯在結束那次中國之行後發下的狠話。
也就是因為這件不暢快的中國之行,隨後,國內出版人開始了將近20年的漫長等待。
直到 08年,新經典文化的總編輯陳明俊給馬爾克斯寫了一封信,接觸了馬爾克斯。
卡門這些人一再次來到來到中國,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考察、評估。最後,10年,中國得到了《百年孤獨》的出版授權。我不是來演講》、《霍亂時期的愛情》等多部馬爾克斯作品在中國陸續出版。
《百年孤獨》有怎樣的魅力?
作家木心曾說:凡是令我傾心的書,都分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呢,還是它在理解我。 於我而言,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就是這樣一本書,一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巨著。它讓我明白並領悟出一個道理:孤獨是軟肋,更是鎧甲。我之前也曾專門寫過文章論述這一點。
《百年孤獨》自1967年出版以來,已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雖然時間過長,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們去研究。
這是一部被世人稱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文學代表作,其中的「不可思議的奇蹟,最乾淨的現實生活」而聞名於世界,作者馬爾克斯也憑《百年孤獨》這本書奪得198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把它當作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活著》的作者餘華先後把《百年孤獨》看了3遍,仍然激動地說激動:"馬爾克斯是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敬,沒有別的。"
《百年孤獨》對於中國作家的影響,可以說最大,尤其是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那一批作家,他們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這部小說的影響。
他告訴我們最後不再因為自己的一點無助感而顧影自憐,讓我們看到生死的邊界之後更加珍惜生命。
書中講到了,生命中有過的燦爛終將需要寂寞來償還,人生最後就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
但這歷經多年的巨作,就是救贖人們心靈的文字,它能告訴我們心靈深處的自己。
你覺得這個世界上的書太無趣了,那麼不妨看看《百年孤獨》。
這本珍藏精裝版的《百年孤獨》只需要49元,就是一頓外面的錢,卻能讓你領悟孤獨的真諦,感受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也想品讀這本書,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