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第一次見馬爾克斯,開場白想了2個星期,很多人不懂其中含義

2020-12-26 小一歷史筆記

2008年,莫言受邀參加一個在日本舉辦的國際筆會,他本不想去,但對方告訴他馬爾克斯也會參加,莫言立刻改變主意,表示自己會去。為了與偶像的第一次見面不留遺憾,莫言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讀完了《百年孤獨》,並醞釀一句意味深長的開場白:「先生,我在夢中曾經和你一起喝過咖啡,但哥倫比亞的咖啡裡面,有點中國綠茶的味道。」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外媒介紹他是「中國的馬爾克斯」,莫言在義大利NONINO國際文學獎頒獎典禮上回應:「我的祖師爺是蒲松齡。」

毫無疑問馬爾克斯對當時八十年代後的作家影響是巨大的,他影響了一整代中國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餘華的《兄弟》、馬原的《虛構》、蘇童的《1934年的逃亡》。

莫言是有被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所影響,但這種風格並不是馬爾克斯的開創,中國古代的《聊齋志異》比《百年孤獨》更加魔幻。

莫言說:「蒲松齡的故事離我的家鄉就三百多裡,當了作家後讀到蒲松齡的書,才發現小時候聽到的故事都是從這裡來的。」

莫言的小說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跟他童年聽太多神話鬼怪的故事是分不開的。

莫言第一次讀到《百年孤獨》,只翻了兩頁便覺得震撼,他突然發現,原來小說還可以這麼寫。但這本書,莫言只看了一半就放下了,直到要去日本會見馬爾克斯他才把這本書讀完。莫言後來說到:「讀完之後我有一個結論:無論多麼偉大的作家,無論多麼有名的作品,都是有瑕疵的。這本小說有二十章,從十六章開始就有很多廢話,最後兩章幾乎是敷衍成篇。」

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仍舊說:「《紅高粱》確實沒有受到《百年孤獨》的影響,寫完《紅高粱家族》之後我才讀到《百年孤獨》。」莫言在寫完《透明的紅蘿蔔》之後就已經在文壇引起巨大轟動,作品還未發表就舉辦了一場研討會,文壇凡是有名的評論家都悉數到場,那時候莫言還在解放軍藝術學院還未畢業。

緊接著一年,《紅高粱》問世,引起文壇更大震動。還是攝影師的張藝謀親自跑到莫言宿舍,拿下了這部小說的拍攝權。

張藝謀第一部導演的電影《紅高粱》就這樣誕生,並一舉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讓中國電影第一次進入世界電影殿堂的中心。

外國人讀莫言的小說,覺得這就是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但他們要是讀過中國的《聊齋志異》,就不會這麼認為了。早期莫言是受到過馬爾克斯的影響,但是越往後越發現,莫言是在往中國古典小說靠攏,到了後來的《四十一炮》,已經完全是中國古典小說的章回體了。

只能說,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在一瞬間給了莫言一個驚醒,讓他知道了小說新的寫法。而童年時期對神鬼故事的大量涉獵,才是莫言小說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來源。

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時,莫言已是寫了十多部長篇小說的成熟作家,他書中上百個人物的悲歡離合,歷史的滄桑變遷。《酒國》揭露了中國官場的腐敗,《豐乳肥臀》歌頌母親、生育和撫養的偉大,《生死疲勞》描繪了中國半個世紀的歷史,《四十一炮》則把改革初期人們在道德倫理上的丟失描寫的淋漓盡致。莫言說他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人,他用十幾部長篇小說將半個世紀發生在中國的各種故事徐徐道來。

作家有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記錄時代,刻畫人物,他們就像有用超能力,將現在的世間萬象提煉之後搬到紙上,後人翻閱,便會如同穿越時空一樣,一睹前人的面貌。了解過去,我們才能更清醒地認識自己。

莫言憑藉《蛙》繼續入圍並成功獲得茅盾文學獎。 緊接著,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能多次入圍茅盾文學獎,就足以證明莫言的寫作實力。

英國現代小說之父勞倫斯曾說過:「小說最大的用處就是能夠極大地幫助你不做生活中的死人。」#莫言#

喜歡讀書的朋友,不妨看一看莫言的經典小說,《豐乳肥臀》是概括中國百年歷史的著作,《蛙》問鼎國內長篇小說最高獎項,也值得一讀。

點擊下方連結,這2本莫言的經典小說就可以帶回家了:

相關焦點

  • 馬爾克斯和他的中國學生:莫言是在中國「爆炸」出的最絢爛的花火
    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百年孤獨》開篇這本書開篇的第一句話就足以震撼,僅四十餘字,就將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空發生的事交疊在一起。馬爾克斯說「這是一個想了十幾年的開頭」。
  • 《百年孤獨》這本書的開場白,是我讀過最燒腦的,莫言琢磨了30年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被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他憑藉《百年孤獨》這一巨著,直接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它的「偉大」究竟有多大呢?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年孤獨》僅僅是開頭的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
  • 1990年,馬爾克斯被惹急: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作品
    當時,馬孔多是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莊,一座座土房都蓋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著遍布石頭的河床流去,河裡的石頭光滑、潔白,活象史前的巨蛋。"這是馬爾克斯最經典的名著《百年孤獨》中的精彩開場白。馬爾克斯自己說,這是一個他想了十幾年的開頭。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我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百年孤獨》
    僅僅1句開場白,就影響中國一整代作家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百年孤獨》僅僅是開頭的開場白,就影響了中國一整代的作家。「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 《百年孤獨》這本書的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影響至今
    《百年孤獨》這本書的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在讀過的所有作品的開場白中,我最喜歡這個精巧神奇的開場白,《百年孤獨》的開頭第一句話就夠我琢磨了好久,它說:「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 《百年孤獨》的開頭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值得反覆琢磨
    《百年孤獨》的開頭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值得反覆琢磨喜歡讀書的人說,有一類名著,充滿了「榴槤味」。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
  • 馬爾克斯影響如何?餘華、陳忠實均受益,莫言:我和他纏鬥十幾年
    自從讀完《百年孤獨》,到如今為止也看過了無數人對這本書的感慨和崇拜,令人心塞的是,很多人記住的只有開頭的那句話和馬爾克斯的一句「所有的輝煌終究要用孤獨來償還」。她無意間喝下了有毒的咖啡(阿瑪蘭妲想毒死麗貝卡,沒想到被雷梅黛絲喝了)。馬爾克斯並沒有寫出得知妻兒暴斃,上校是什麼樣的反應,我想作者本人也不願去想像他的痛苦,更不願把他寫出來。雷梅黛絲,這個善良、聰明,能振興家族的人,年紀輕輕就死在別人的嫉妒中,這令人無比痛恨阿瑪蘭妲,比真實的世界還真。
  • 1984年,莫言花1塊6毛錢買了一本《百年孤獨》,馬爾克斯說下狠話
    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在演講中說:在加西亞·馬爾克斯面前,我還只是個學生。馬爾克斯給無數作者示範了一個偉大的開場白,尤其是他的《百年孤獨》,開創了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敘述手法,實際上反映了一種循環式的時間觀念。也讓後來的作家爭相模仿。
  • 馬爾克斯:沒有妻子就無百年孤獨
    然而令我慚愧的是,我不能從一個至高哲學的角度來告訴你《百年孤獨》究竟給人生帶來了什麼意義,我只知道非讀不可,如果不讀到這本書那此生便是白活了。同樣的道理,我也不知道如何說明「孤獨」到底意味著什麼,在馬爾克斯眼中,它究竟是褒義的還是貶義的?
  • 《百年孤獨》的開場白有多牛?僅用一句話就影響中國作家數十年!
    更是讓無數人心靈震顫。《百年孤獨》讓作者馬爾克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家,瞬間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成為了「世界文學大師」。而《紐約時報》也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那麼,這篇號稱一生必讀的《百年孤獨》,到底有多牛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它的開場白。
  • 僅僅1句開場白,就影響中國一代作家
    《百年孤獨》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是未必聽過的人都看過。在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諾貝爾文學獎,而讓他獲得這樣殊榮的就是《百年孤獨》這本巨著,這本書也讓他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說到《百年孤獨》,他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呢?
  • 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
    但那一本盜版的《百年孤獨》卻還是給了莫言巨大的影響和震撼,不敢想像原版的《百年孤獨》是有多麼的了不起。"在場的人不可能聽不懂他所說的含義,當時中國文學泰鬥錢鍾書先生也頗為難堪,馬爾克斯的半笑半怒之言,大家也只能沉默不語。在中國駐華的哥倫比亞大使館將緩和一下當前難堪的關係,但也只是白費力氣。當日的訪問時,馬爾克思就已經發下了狠話。
  • 百年孤獨:影響無數作家的經典巨著,開場白就讓莫言餘華爭相模仿
    因此,很多人稱這個開場白為"《聖經》般的開場白"。後來,馬爾克斯憑藉這部魔幻現實主義的小說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百年孤獨》一面世,立即在西班牙語世界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加西亞·馬爾克斯迅速憑藉這部作品成為了世界知名人物。
  • 30年前馬爾克斯在南京被要籤名,看到書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
    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頒獎辭是這麼說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擾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人民的富足與貧困。」很多人將百年孤獨的開篇都背爛了,但是對於作者馬爾克斯卻不是很熟悉。1990年,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來到了中國訪問。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掙1100萬,莫言28年後獲諾獎:學他花1.6元
    1、作家年輕時風流,差點死在警察槍下,結局出乎意料《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哥倫比亞人。這裡屬於拉丁美洲,這裡的的風俗與我國大相逕庭:容忍男人婚後有第二個秘密家庭,甚至有10個私生子都不算多。1942年,馬爾克斯15歲的時候,就有了初戀。可是他的童真,在12歲時就被一個妓女奪走了。父親派他去催債,他稀裡糊塗的成為了男人。
  • 當代影響最大的作家:我不叫馬爾克斯!
    文學青年幾乎人手一本的它,早已融入了很多人的腦海。小禾以為,《百年孤獨》就是當代世界的《紅樓夢》。你或許早已知曉久負盛名的馬爾克斯,非常喜歡《百年孤獨》,但是你可能很不夠格。為何?因為你甚至還不知道他的姓名。不,他不叫馬爾克斯,你不能叫這位作家為馬爾克斯。
  • 300萬美元也不願拍《百年孤獨》,馬爾克斯:懂它的導演已去世
    父親是個電報報務員兼順勢療法醫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長大。外祖父當過上校軍官,性格善良、倔強,思想比較激進;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講神話傳說及鬼怪故事,這對作家日後的文學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很多人認為我是一個寫魔幻小說的作家,而實際上我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寫的是我所認為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 馬爾克斯曾說過: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
    馬爾克斯中國之旅馬爾克斯在一次訪問中國後發誓,死後150年都不給中國授權出版他的作品,是什麼原因呢?《百年孤獨》有何魅力莫言曾經就這本書做出了很高的評價,講到小說還可以這寫,而當時莫言也並不知道他看的是一本盜版的《百年孤獨》。很多網友都評論: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
  • 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向中國出版授權我的作品
    馬爾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其中《百年孤獨》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82年,馬爾克斯憑藉《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同時也立即引起了中國文學界的關注。
  • 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向中國授權出版我的作品
    馬爾克斯曾經發下狠話"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這讓《百年孤獨》的正版授權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艱難跋涉。世界級作家為何發下如此狠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