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隱秘的角落》之後,《摩天大樓》再次衝出突圍,從播出開始就引起了很高的討論度,豆瓣從開局8.0隻升不降穩在8.1分,黃聖依、阿朵以及很久沒有動態的林心如都親自下場安利,章子怡更是奉上一篇小作文,還特意誇了Angelababy的演技。
的確,《摩天大樓》前三篇人物營造的懸疑氛圍以及吳明月篇的動漫設置很吸引人,值得好評。不過,當故事走向高潮,結局播出之後,前面誇得有多猛,後面打臉來得就有多快。
相信很多人對顏永原是惡人這個設定早有預料,他最終入獄受到法律制裁也符合觀眾對案件走向的心理預期,這一點編劇做的中規中矩。但是,結局時三個男人人設的「崩塌」,編劇處理的卻讓人覺得差了口氣。
三個男人引出多種社會話題,立意精彩
《摩天大樓》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也很複雜,以鍾美寶的死為切入點,從三個男人的回憶展開描述,包羅了近年來討論度較高的社會問題。
從保安謝保羅開始,從他身上可以揪出很多的話題,首先是作為銀行職員公權私用,而後出車禍被碰瓷,以及他自身的慕殘慕弱心理。
然後是鳳凰男林大森,從林大森以及李茉莉的婚姻家庭來看,映射出了重男輕女,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落後思想。
樓王林夢宇出軌,與丁小玲之間的秘密、二人獨特的性癖,以及林夢宇與妻子假離婚買房(雖然林夢宇已變心)等。
在《摩天大樓》中不只是男性角色能引起議論,鍾美寶、李茉莉、丁小玲三人在女子學院遭受到的懲罰,也影射了當年楊永信創辦的網戒中心,不過這一篇幅遭到了大量刪減,很多事情交代的並不是很清楚。
還有結局,樓王前妻沈美琪是這個案件的突破口,她在整個事件中扮演的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就像每一次輿論事件發生後躲在屏幕後的觀望者,拿著手機在衝浪的我們。不過,沈美琪對於鍾美寶死亡的看法「死的時候都穿得花枝招展的」延伸出了受害者有罪論。
劇中每一個角色都與案件有著密切的關係,每一條故事線都很清晰,完全不用擔心臉盲的問題。將所有人物圍繞鍾美寶形成一個圈,在短短12集的時間裡很密集地反映了當下熱議的輿論問題,從這一點來看,《摩天大樓》的立意很高,值得點讚。
強行懸疑,三男人為愛入局,結局人設崩塌
結局揭示了顏永原是殺害鍾美寶的兇手,謝保羅、林大森、林夢宇三人則是為愛入局,互相打掩護。
這個結局設定看起來沒有問題,但是聯繫本劇前期著力描寫的人物,你就會發現前期極力渲染的懸疑氛圍對於後續劇情沒有絲毫推動作用。
比如,謝保羅滿屋的恐怖洋娃娃,送給美寶的壞娃娃。
比如,林大森與鍾美寶的童年回憶,多次強調的偷東西的描寫。
比如,葉阿姨的保姆經歷,與詐騙獄友的相處。
比如,吳明月男友的悲慘事跡,以及吳明月的躁鬱症。
再比如,林夢宇對丁小玲和鍾美寶二人的情感態度。
可以說,《摩天大樓》的前半部分用了很大精力去刻畫人物以及描寫故事,但在故事結尾三個男人為愛入局的設定一下就破壞掉了前期營造的懸疑氛圍,對於後續劇情也沒有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帶來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除此之外,本劇還有一處明顯的bug,如果不是沈美琪的錄像,兩位警察差點就將鍾美寶認定為自殺了,可是故事開始的時候就表明了鍾美寶死亡之前頭部受過重擊,作為警察這一點難道沒有察覺到嗎?
立意大於作品,《摩天大樓》是好是壞?
《摩天大樓》自播出就因劇中反映的社會問題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也收穫了一波好評。的確,這部劇相比起很多甜的發齁的下飯校園愛情劇來說,具有很好的現實討論意義和現實教育意義,這是一個不錯的創作方向。
劇中鍾美寶、李茉莉、丁小玲三人,鍾美寶和吳明月二人之間的互相救贖也很治癒,總得來說立意很棒。
但對於一部懸疑劇來說,3個男人結局人設的崩塌就有了些爛尾的感覺。好人好得要命,比如葉阿姨,壞人壞得要死的安排註定了不會洞察人性,比起《隱秘的角落》遜色不少。
總的來說,《摩天大樓》的立意是高於作品的,整體來說在及格分以上,不過三個男人為愛入局這個設定真的為這部劇減了不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