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興趣班,孩子苦父母累,贏在起跑線不一定能贏在終點線

2020-12-23 十安媽媽愛讀書

教育是一個與老生常談的話題,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父母們就把弦給緊繃了起來。早教班,興趣班,特色班,文化課培訓班等等,凡是能夠促進孩子的智商發展,以及學習成績提高的方面,家長們都不想錯過,為的就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而且,很多父母還為了讓孩子能夠上好點的學校,想方設法地去搬家,去花錢,有的甚至一擲千金,為的就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可是這樣孩子哭,父母累就真的能讓孩子贏在終點線嗎?

01為了教育,父母們的各種想法

1、 不上輔導班,孩子就輸了

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輔導班湧現出來,而家長們也樂此不疲,即使條件再差也會借錢給孩子上輔導班,這些父母認為,孩子若不爭分奪秒,肯定會被別人打壓下去。

而且,別人家的孩子天天都在上輔導班,若我家孩子不去,那肯定就輸了。正因為家長有這樣的想法,才把自己的期望值加高加大,把所有的壓力全部轉給了孩子,漸漸的那個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話題也成為了各種輔導班宣傳的經典語句。

2、 為了孩子,換房子也值得

還有一些家長想讓孩子上一個比較有名的學校,甚至會搬家換房子,這些父母認為對子女教育的高投入能換來孩子學習成績優異的高回報。

無論家庭的物質生活有多差,也不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輸給別人,因此這些父母把一生奮鬥而來的財富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當中。

可是有的家長卻說,為孩子付出那麼多,他們依然不爭氣,其實,這是父母錯誤的教育方法所導致。

02父母的功利心,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不管父母對孩子有什麼樣的教育想法,為的就是讓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夠提高,讓孩子能夠出類拔萃,可這一切並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父母的功利心在作祟。

而且這樣真的達不到任何教育的目的,甚至還會讓父母陷入到瘋魔的境地,有的家長甚至喊出降低生活品質,吃苦遭罪也在所不惜的口號。

還有的家長說貴一點的教育才可靠,為的就是能夠把孩子培養出來。這些錯誤的教育理念促使著家長們的行為越來越瘋狂,嚴苛的期望值也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有些孩子甚至越來越自卑,越來越忍受不了父母的行為和舉止,他們破罐子破摔,叛逆行為越來越嚴重,也有的孩子甚至有了輕生的想法。

而父母們這樣做,不但自己身心疲憊,孩子們也累得不行,他們不再大膽自由自主地去學習,也不再去探索新的領域,真真掉進了教育的陷阱。

03家長別再焦慮,還教育的初心

1、 成功的路有千萬條,不只學習這一條

雖然我們經常說知識改變命運,但是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身體發育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父母千萬不要逼迫著他們去學習,也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在面對教育這個問題上更別再焦慮,而是應該還教育的初心,雖然名牌學校能夠讓孩子越來越優秀,但孩子能不能夠上名校還要多方面考慮。

要知道成功的路有千萬條,不只是學習這一條,父母要善於在生活中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然後再進行細緻的培養和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的特長發揮出來。

2、 高壓下的教育會收穫適得其反的效果

經常會聽到那句快樂教育的話語,而快樂往往是建立在孩子能力承受範圍之上,如果只是高壓式的打壓教育,那麼父母會收穫的可能是適得其反的效果。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童年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如何能夠健康地成長,需要父母使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

而且也應該讓孩子享受本應該屬於他們的童年,若高強度地去要求孩子做到優秀,會過早地耗盡他們自身的能量,最後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3、 改掉虛榮心,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孩子

讓孩子越來越強其實也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祟,這樣的教育本身就是錯誤的,所以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平凡,然後去掉心中的恐懼和焦慮。

不管任何事情都應該一切為了孩子,就拿讓孩子上名牌學校這件事情來說,名校就像我們平常所使用的奢侈品牌一樣,雖然能夠得到別人的羨慕,但是卻不一定真正適合孩子。

那麼你有沒有為了孩子的教育而有過重的虛榮心呢?你覺得現在社會對於教育孩子父母們還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歡迎分享你的觀點,我們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父母不顧孩子想法、盲目報補習班,就算贏在起跑線,也會輸在終點
    近年來,孩子教育題材的電視劇數不勝數,一句「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現如今廣大父母的真實寫照。眾多家長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就將孩子從小送去不同的興趣班、補習班,我們擁有更多的技能,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
  • 有一種家庭教育,叫做「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線」,該如何避免
    我相信有非常多的優秀孩子,做得非常出色,很自律,各項功課安排得井井有條,態度是多麼的積極,多麼的積極,多麼的令父母省心。我也聽到了許多抱怨及無奈的聲音,「我的孩子一點都不自覺,怎麼辦呢?」「突發疫情」和「線上授課」,成了背鍋的罪魁禍首,成了「家長不懂如何教孩子」的一張遮羞布。真相的確如此嗎?
  • 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
    (原標題: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三十六計報培訓班為上策」,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先爭取在別人家孩子前面讓自家孩子把該學的學了,鋼琴、舞蹈、繪畫等等,能報的幾乎全報。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家長們都想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學得太繁雜,反而拖孩子後腿。 新浪教育發布的《全國中小學生課外培訓調查報告》中指出,通過全國範圍調查發現,中小學生每周參加1-3節課外培訓班的人數最多,其中,城市的孩子佔比人數最多。
  • 報各種興趣班,孩子太累。課餘VS業餘,怎麼樣選擇,孩子更優質
    很多的孩子在很努力地為父母爭氣,他們上一對一輔導課,上線上直播課,上各種興趣班等等。但孩子上那麼多的課,上那麼多的補習班,真正學到了東西麼?但有一點就是孩子整得很累,很疲憊。有沒有必要讓孩子上輔導班,興趣班?我個人覺得因人而異。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學;如果孩子感興趣,也可以學。
  • 那些在起跑線發力過猛的孩子究竟贏了什麼?
    她同事告訴她,造成今天這種後果是大兒子小時候沒"贏在起跑線"造成該的。如果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學前班開始就要做好計劃,注重智力培養,除了大量的閱讀之外,還要學習數學、圍棋和樂高開發智力,孩子一旦在哪個方面落後了,以後很難彌補,因為大家都在拼命學,所以從小一定不能放鬆。
  • 不給孩子報班的你,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你是否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給孩子報班,但你卻沒有給孩子報,而覺得焦慮?是否因為這樣,而覺得對不起孩子,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如果是,那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你:贏在起跑線上的人是你,輸的是因為焦慮、不問情由就給孩子報班的那些家長。
  • 黃磊: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人生是場馬拉松
    玲玲上小學後,發現好多同學多才多藝,成績好分數高,自己孩子總是差一截。都說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如果自己不做點什麼,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的差距不就越來越大了嗎?終於,玲玲家在多年的母慈子孝後開始了雞飛狗跳的陪讀生活。
  • 到底有沒有起跑線?學興趣班的城市孩子一定比農村孩子優秀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話一度在網絡上盛行,很多家長為此操碎了心,愁得焦頭爛額,為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生怕孩子在起跑線就落後人家了。那麼,到底人生有沒有起跑線呢?真的從起跑線輸了,慢了,孩子的未來就比不上別人了嗎?
  • 李玫瑾坦言:就算想讓給孩子贏在起跑線,也別送他上這3種課外班
    有些家長由於經濟能力可以承擔,就不留餘力的重金砸在孩子的補習班上:聽說女孩子跳舞身材修長,就去給孩子報舞蹈班;聽說女孩子彈鋼琴氣質好,就給孩子報鋼琴班;聽鄰居說學跆拳道可以強身健體,又給孩子報了跆拳道班......總之,除了睡覺吃飯之外,不是在補習班上課,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諾貝爾獎中的物理、化學、醫學等自然科學獎項,是極具有含金量的。因此,一個國家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不僅標誌著這個國家自然科學處於領先地位,也在一定程度是映射著這個國家教育狀況。與中國相比,德國如此教育,孩子好像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但事實並非如此,德國孩子雖然「輸:在起跑線上,卻是」贏「在了終點線上。正是由於德國從小對孩子「快樂成長」教育,孩子們從小樂動手、愛操作,為孩子的創新、創造、衝擊諾貝爾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還在迷信贏在起跑線?真正的三條起跑線,爸媽做到了幾條
    其實,贏在起跑線這句話,每個爸爸媽媽都耳熟能詳了。孩子世界的競爭實在是激烈,如果不提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就更不可能在以後讓孩子上名校,到了社會上也不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但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就一定可以贏早終點嗎?
  • 魔幻興趣班:苦了孩子,累了父母,但我還是建議有能力的家庭都上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這個問題困擾我們家很多天了。孩子讀中班,最近興趣班輔導機構有活動,就跟著其他同學家長說好了,一起去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就熱鬧了。五花八門的興趣班,我們都看花眼了。也有傳統的作業輔導的,咱們孩子太小,就沒有了解。最後,經過詢問孩子的意見,選擇了小主持人班。魔幻興趣班:苦了孩子,累了父母?不用問,確實就是這樣。
  • 超前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該加速還是「踩剎車」,父母需謹慎
    人們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現在的媽媽們從孩子是胎兒的時候,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教育,而超前教育的風也是一直越刮越猛,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父母在跟風的路上,超前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
  • 巧用「興趣—優勢」對比表,因材施教助娃成長,這才是贏在起跑線
    作為家長,我們又該怎樣在現實的教育壓力下夾縫求生,巧妙平衡好孩子的學業和興趣兩者間的均衡發展,做到既不荒廢學業,又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孩子的興趣和優勢領域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這裡不去細表他們走的這段辛苦的「陪娃成長路」,想必你我都早已感同身受。只說說他們的一些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 「贏在起跑線」的易烊千璽:被內卷吞噬的童年和被放大的教育焦慮
    農村父母羨慕城裡戶口能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城裡的父母羨慕學區房裡的孩子能上最好的學校,而學區房裡的父母恨不得自己是博士,海龜恨不能給孩子北京的戶口。有些家長感嘆,家境優渥的孩子,從出生起就贏了,而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起跑線上你推我搡。
  • 課外輔導班:孩子們到底是贏在起跑線上,還是累倒在起跑線上?
    經常有人講孩子的起跑線,告訴我們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意思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誰在給我們洗腦?誰經常說這句話呢?最多的就是課外輔導機構的老師、營銷人員,當然還有一部分家長。按照傳統觀點認為,所謂贏在起跑線上,是指琴棋書畫、奧數、英語等等一樣不能落下,如果你沒有報英語、沒有報奧數、沒有學琴棋書畫等等,你的智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開發,人家會你不會,你就會跟不上,所以就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上都輸了,所以就會輸一輩子。這種邏輯推理成立嗎?當然不成立。
  •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父母首先得是這三種類型,看看你在其中嗎
    小峰媽媽說,孩子不太聰明,為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她也是逼不得已才給孩子報了這麼多課程,想讓孩子趁放假的時間,好好學習,開發智力,爭取名列前茅。其實小峰媽媽的做法大錯特錯,過多壓榨孩子,讓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不但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反而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牴觸心理。
  • 贏在起跑線上到底對不對,教育部終於出手了
    贏在起跑線上到底對不對,教育部終於出手了。如今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時候就給孩子樹立贏在起跑線的觀點到底對不對,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教育部徵求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教育部7日起開始徵求意見,認為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別家孩子都去了培訓班,我家孩子不去補習,是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培訓班教育現在的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一到周末,很多孩子們都被送到各個培訓班去學習,有的是文化課補習班,有的是興趣技能班、才藝班。一到雙休日,許多父母都是忙著接送孩子奔波於各種培訓班,學完這個學那個,所以在各大培訓機構門口,總能看到許多的父母守在門口,等著接孩子下課。孩子在雙休日,根本得不到好好的休息和娛樂,都被父母報的培訓班給擠佔了,而且常常出現這個培訓班壓根就不是孩子的興趣所在。
  • 傅首爾談孩子的「人生起跑線」:就這3件事,很簡單但少有人重視
    既然談到教育,不可避免的就會提到這些年來屢屢談到的「人生起跑線」的問題。現在家長都會有些焦慮,看到別的孩子做的好了,就是生怕自己的孩子被落下,所以也會讓孩子學習很多東西。小小年紀,沒有喘息的時間,被各種補習班、興趣班,老師的作業,家長的作業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