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紹興的體育情懷:讓體育融入城市發展的文化血脈

2020-09-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紹興9月9日電 稽山為屏,鑑水為脈,坐擁山水的浙江紹興不僅有著豐厚的文化土壤,對體育也有著特殊情懷。近年來隨著群眾性體育賽會的不斷普及,體育賦予了這座文化名城更深的意義。

紹興國際馬拉松

「文化是紹興最響亮的名片。體育本身也是一種文化,所以紹興體育的發展,註定要與文化結緣。」日前紹興市體育局局長吳海明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表示,紹興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與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密不可分。

如今,體育在這片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山水的靈韻、文化的富饒、體育的精神構成了紹興的文化血脈,影響著紹興的文化性格,培養了紹興的城市氣質,鍛造著紹興的城市精神。體育與文化的交互融合也在持續迸發出新能量。

「體育要為城市和文化服務」

「要讓全世界了解一座城,體育是個好媒介。」紹興鄉賢、前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的話用來形容如今的紹興,尤為貼切。

近年來,藉助文化優勢,水陸國際雙馬、女排世俱杯、女子體育節等一大批優質品牌賽會紛紛落戶紹興,吸引著大量選手和遊客,體育也成了紹興文化特有的印記。

「要跳出體育看體育。」吳海明認為,體育賽會要以提升城市品牌為落腳點,把它作為擴大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載體,並成為傳播城市文化、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以被稱為「越馬」的紹興國際馬拉松為例,其賽道全程穿插著魯迅故裡、越王臺、陸遊故裡、浙東運河文化園等一大批展示紹興城市風貌和文化底蘊的自然人文景觀。

提及「越馬」名稱由來,吳海明向記者介紹,「一方面紹興是古越族人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古越國的都城。另一方面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事跡,在紹興留下了眾多傳說。以『越』簡稱,也是宣傳紹興文化的體現。」於穿「越」千年歷史中超「越」自我,選手也在賽道中丈量著這座古城的每一步。

為做透文化味,「越馬」獎牌也借鑑了歷史名人元素,從2017年「越王劍」的寫實風格,到2018年「大禹治水」「九州鼎」等多種形象,再到2019年王羲之的蘭亭「羲之硯」設計,古越文明的鮮明印記被一一展現在選手眼前。

此外,越馬還探索出了一系列延伸活動。2017年,「國際運動休閒產業論壇」在紹興召開,2019年,「中國馬拉松文化研究基地」落戶紹興,馬拉松博覽會也在期間舉行。如今的越馬已不僅是一項運動項目,而是一項集形象展示和休閒旅遊為一體的城市事件。2018年越馬帶動外地選手消費約1573萬元,2019年帶動外地選手消費約1787萬元。

體育正賦能紹興發展,為經濟轉型增加動力。通過體育,紹興也找到了一種連接世界的新方式。正如吳海明所說,「體育要為整座城市與其文化服務,通過體育這個平臺,吸引更多的人參與,來了解一座城市。」

「賽會是體育與文化融合的最佳結合點」

體育展現著紹興的文化,也伴生著新的文化記憶。如何讓體育與文化更好地結合,紹興正在辦好「體育賽會」方面孜孜以求。

近年來,為增強群眾體育的活力,培育發展體育文化,紹興通過政府組織、社會參與等模式,積極開展體育品牌賽會,並將「打造國際賽會目的地城市」作為目標。2019年,紹興共舉辦國際性賽事21項、全國性賽事60項、省級賽事43項。

為打造更多人文品牌賽事,紹興還在謀劃打造「唐詩之路」體育賽事帶。「唐詩之路」被譽為「中國文人山水走廊」,途經紹興三區兩市一縣,唐代詩人在這裡留下了大量詩篇。「藉助沿線的古鎮古村和人文景觀,融入風光跑、趣味賽等新的賽會模式,可以為提升賽會品質起到積極作用。」吳海明舉例說,「唐詩之路」新昌越野賽就是依託沿線的古道、遊步道、車騎道和公園等,塑造賽會的文化質量和水平。

「文化是穿長衫的,體育是穿短袖的,只有賽會才能將看似不搭的兩者有機結合。」吳海明表示,未來紹興的體育賽會都將引入文化內容,同時要站在城市的角度深度挖掘。

作為杭州以外承辦項目最多的亞運會辦賽城市,日前《紹興亞運城市行動計劃》已獲紹興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在賽會籌備中多舉措推進,做好「體育+」的文章。如舉辦「亞運會倒計時1000天」「迎亞運全民健身展示活動」等一系列賽會宣傳活動,建設棒壘球未來社區等配套設施。

吳海明表示,紹興將以「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為原則,通過亞運賽事將體育與文化深度融合,在賽會中展現紹興文化,打造健康城市,加深亞運的紹興記憶。

深耕體育文化後勁無窮

體育發展必須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依託城市文化升華體育賽會的基礎上,如何深度挖掘文化資源,通過體育展現城市文化,也考驗著紹興體育工作的智慧。

「『體育+文化』的發展,關鍵在於人才。不僅是在競技體育方面,群眾體育建設和體育管理都需要人才。」吳海明表示,文化賦能體育不是簡單地貼文化標籤,而是深度挖掘。未來紹興將加強培養和引進體育複合型人才,為體育發展貢獻力量。

不僅在宏觀層面,微觀視角下的體育賽會也蘊藏著無窮的文化動能。在亞運會籌備中,紹興依託網際網路和新型科技,打造體育賽會的新體驗。如將VR、5G技術運用到體育產品和體育場館建設中,搭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和智慧場館,促進體育與文化融合的智能化發展。此外,藉助賽會資源,紹興還將建設亞運展廳、體育博物館等,以文化之名,讓體育持續浸潤人們的生活。

如今在紹興,柯巖酷玩小鎮、萬豐航空小鎮等一批體育特色小鎮,和鑑湖高爾夫、喬波冰雪世界等高端體育場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效果顯著。

「體育就像一棵樹,根是競技體育,幹是群眾體育,葉是體育產業,花果是體育文化。」吳海明說。

從賽會生根到文化結果,紹興的體育之樹正不斷結出新的文化果實,滋養著體育事業茁壯成長。(郭其鈺 蘇禮昊)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靈感出自紹興!杭州亞運會59個體育圖標亮相
    杭州亞運會體育圖標昨天發布。記者注意到,設計團隊在介紹圖標的設計理念時表示,靈感來自書聖王羲之的曲水流觴。這也意味著,紹興深厚的歷史文化成為亞運體育圖標的內在印記。,同時也可以展示亞運會理念和主辦城市文化,傳播奧林匹克精神。
  • 運動場地、國際賽事、體育小鎮,浙江鄉村發展,以體育之名
    浙江省台州市的善岙楊村,就建起了融入體育元素的文化禮堂,全縣第一片籠式足球場、第一座農村百姓健身房也應運而生。村裡充斥著濃厚的體育氛圍。建設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補齊鄉村體育發展短板,這是台州市體育的發展切入點。200公裡外,剛剛承辦了CBA聯賽的諸暨市,其大唐街道楊家樓村的村民的體育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 運動場地、國際賽事、體育小鎮, 浙江鄉村發展,以體育之名
    浙江省台州市的善岙楊村,就建起了融入體育元素的文化禮堂,全縣第一片籠式足球場、第一座農村百姓健身房也應運而生。村裡充斥著濃厚的體育氛圍。建設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補齊鄉村體育發展短板,這是台州市體育的發展切入點。200公裡外,剛剛承辦了CBA聯賽的諸暨市,其大唐街道楊家樓村的村民的體育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 將賽事活力深度融入城市發展血脈 「儋馬」新十年:開啟以賽興城新...
    將賽事活力深度融入城市發展血脈 「儋馬」新十年:開啟以賽興城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0-12-22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晨光
  • 中華文化延續城市文脈 文化產業融入灣區發展
    從歷史街區保育活化到西九文化區的誕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香港城市肌理中復甦;從文化交流到文化產業交融,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築夢,電影、電競、文創等文化產業領域激蕩新火花。同飲香江水,共築灣區夢。無法割裂的文化血脈、無限可能的發展機遇,文化成為串聯起彼此昨天、今天與明天的紐帶,在時間與空間雙重坐標上為粵港澳三地畫出「同心圓」。
  • 『案例』打造足球IP,以情懷攻心——萬達體育新城2020營銷推廣復盤
    大連萬達攜手大連人隊,開啟直播打造球迷第一現場狂歡,展示萬達體育新城未來熱血生活氛圍。國際青年冠軍城社群暨新品線上發布,是萬達品牌與城市發展、體育文化與產品特性的融合,更是萬達體育新城所倡導的熱血、自律、向上、成長的生活理念延續。基於對健康人居真實需求的思考,萬達體育新城基於所居住的物理空間,形成了具有共同價值觀的線下群體生活圈子——萬達北緯39°。
  • 安泰體育以網球崛起助力城市新發展
    這是一座年輕而富有活力的網球公園,短短一年時間,海內外網球愛好者多次相聚日照,藍天、碧海、金沙灘的城市氣質,打造了一場場有記憶的賽事。  在潛意識裡,安泰體育把推廣網球當成了一種社會責任。網球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正如足球之於巴西,籃球之於美國,把網球文化融入城市血脈,以網球崛起助力城市發展。
  • 紹興「鳥巢」:羊山攀巖中心和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揭秘!
    紹興「鳥巢」,揭秘!   【來源:紹興發布】  2022年杭州亞運會,紹興將承辦棒(壘)球、籃球、攀巖和排球等5個比賽項目和足球訓練項目,是杭州外承辦亞運賽事最多的城市。  亞運場館是亞運賽事承辦的前提和必要物質基礎,更是展示當地體育發展的「門面擔當」,其中屬於新建的兩個項目備受關注。
  • 打響體育賽事品牌,傳播中華體育文化
    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等國際頂級賽事成功舉辦,在賽事活動籌辦和組織中充分融入了廣西民族特色,積極展現廣西壯鄉風情及南寧人文和城市風貌,特別在開幕式、頒獎儀式等大型活動的宣傳、視覺設計上,採用銅鼓、繡球、壯錦等極具廣西壯族特色的元素,安排具有廣西特色的文藝表演等節目,給中外嘉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2020紹興「水陸雙馬」新聞發布會召開
    今年水馬的開幕式將以杭州亞運會倒計時二周年為契機,結合時尚的水上運動(摩託艇、電動槳板、帆船等)和紹興特有的烏篷船、紹興酒等城市烙印,營造體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活動氛圍,運用頗具紹興城市特質的舞臺表演形式,通過浙江電視臺、浙江在線、央視頻的現場直播,把紹興美輪美奐的城市風情和動感活力的城市特質,向全國作一次城市營宣和推介,充分展示紹興千年古城、東方水城和魅力紹興的形象,進一步打響紹興國際賽會目的地城市品牌
  • 紹興體育今年有哪些「願望清單」?仍是滿滿的計劃和目標!
    會議總結了2019年的各項工作,對過去一年全市舉辦的體育品牌賽事給予了充分肯定,為紹興打造「活力城」、提升「軟實力」、展現「國際範」做出了積極貢獻。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會議對做好今年全市重大體育賽事及亞運籌備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如圍繞國際賽事目的地城市,打造「水馬」系列、「越馬」系列、三大球系列、特色體育賽事系列,辦好紹興國際馬拉松賽、皮划艇國際邀請賽暨東方水城嘉年華活動、女排世俱杯、浙江省女子體育節等大型賽事。紹興體育今年的「願望清單」填寫了哪些計劃和目標?
  • 業界人士聚焦「一帶一路」框架下體育與城市融合發展
    供圖   業界人士匯聚徐州 聚焦「一帶一路」框架下體育與城市融合發展  中新網徐州1月13日電 (邢翀)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時代背景下,體育也被賦予了文化交流的使命。
  • 2020年首屆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大會成功舉辦
    論壇圍繞新時期下的體育事業發展現狀、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建設導向和研究生人才培養工作需要展開研討。上海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詹萌、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處處長唐炎、研究生處副處長肖冬晶、休閒學院黨政班子等出席論壇開幕式與頒獎。論壇由休閒學院副院長鄭家鯤教授主持。
  • CCDI悉地國際 | 喚醒城市活力:大同市體育中心
    ,這座由POPULOUS和CCDI合作設計的大同市體育中心,將結構創新、超前理念與現代建築人文藝術創造性地融合起來,並在8年裡歷經了實施難度及投資支持等不平凡的曲折,最後終於在這場能源革命、生態立市的轉型浪潮中煥然新生,成為這座城市生機勃發的有力見證。
  • 用智慧為城市體育安裝大腦
    許先生提到的APP正是今年8月上線運行的「紹興體育APP」,由紹興市體育局在全省全民健身電子地圖的基礎上開發成功,作為搭建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務平臺,是踐行體育治理現代化和智慧體育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紹興體育APP」包含了全民健身電子地圖、全民賽事、科學健身講堂、健身同城約和全域戶外等眾多內容,承載了賽事管理、新聞熱點、健身課程指導、場館預訂、健身場地地圖推送以及體育社交平臺等多種功能,真正將「全域健身」融入到居民的體育生活中,通過智慧體育平臺將用戶、場地、賽事等各端串聯起來,帶動了體育產業鏈的交互發展。
  • 體育成城市融合發展粘合劑 小龍舟承載淮安發展大內涵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呂翔 李蘇珺)當傳統佳節遇到傳統體育文化與大運河會產生怎樣的效應?「全民健身+傳統文化+產業消費」的融合發展理念,使得6月23日在淮安舉行的首屆大運河龍舟公開賽內涵更加豐富。近年來,淮安通過公共體育服務示範區的創建,在公共體育場館、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十分鐘體育健身圈、健身俱樂部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健步走、跑步、廣場舞等各項全民健身項目,已經融入當地市民的日常生活,再加上當地體育組織的蓬勃發展,使得政府的體育惠民政策實實在在的落到了百姓的頭上。
  • 體育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北京體育大學舉行
    杜柯偉在致辭中表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北京體育大學合作共建體育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既是推動產教研融合促進中外體育人文交流的一次重要嘗試,也是中外人文交流助推體育產業海外發展、提升中國體育國際影響力和育人水平
  • 上海2019年體育總規模1780億!將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電競之都
    近期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多處提及體育,包括加快建設全球電競之都、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完備重大體育設施布局等等。體育大生意在此對「建議」中涉及體育的部分內容進行整理以饗讀者。
  • 家國情懷歷史底蘊城市名片文學景觀 精煉二安文化融入新濟南精神
    那麼,他們對於濟南文化、城市精神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近日,記者邀請了四位專家就此進行解讀。「二安文化」的家國情懷彰顯城市精神「濟南二安」的說法從清代開始,近年來,我們也一直在提倡「二安文化」,但是,究竟什麼才是「二安文化」的精髓呢?
  • 迎恩門 能否承載起紹興人的水鄉情懷?
    這是晚清紹興著名文士李慈銘在其《霞川花隱詞自序》中描寫的迎恩門。這座水陸兩用城門,因古時凡朝廷命官以至皇帝親臨必經此門,故有此名。它是歷史上從杭州進出紹興城的主要水道關隘和物流人流的聚散地帶,寄託著紹興人獨有的商貿情懷。如今的迎恩門風情水街項目經精心打造,重現繁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