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

2020-12-17 國際在線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

■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特約記者 王均波

脫下防護裝具,醫生劉冬梅臉龐上留下了傷痕。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前一秒風平浪靜,後一秒驚心動魄。

3月24日,記者再一次進入位於武漢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記錄下醫務人員生死時速,與疫魔搶奪患者生命的感人瞬間。

ICU病房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斬殺疫魔這把尖刀上的刀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武漢這座城市被按下「暫停鍵」,但ICU病房裡卻啟動了「快進鍵」,那些身著迷彩軍裝的白衣戰士們,和時間拼速度,與死神搶生命,每個步驟都是按秒計,每一秒都生死攸關,隨時都在與死神掰手腕。

為了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他們廣泛採用新技術新療法,對危重症患者實施「一人一案」救治,建立篩選評估和療效評價救治體系,取得一定效果。經過醫務人員數十天的科學救治,挽救了無數患者生命。記者也發現ICU病房比一個月前更加規範和高效,2月24日,記者第一次來到火神山醫院ICU病房時,無一空床,今天出現了難得的空床現象,這意味著武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逐步減少。專家們成功救治一例又一例的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給醫務人員科學救治提供參考,更提振了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與決心。

醫護人員正在為患者實施俯臥位通氣。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精心研究治療方案。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務人員給患者做纖支鏡檢查。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務人員留取患者痰液做痰培養查找病原菌。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務人員認真為患者進行口腔護理。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密切觀測患者生命體徵。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監控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調整呼吸機位置,固定呼吸機管道。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好每一項工作。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精心做好旁床護理護工作。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定時給重症患者翻身拍背。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專心護理患者,站立時間過長,醫護人員差點摔倒。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ICU大管家」陳靜護士長正在指導同事清理物資,做好精細化管理。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幫助患者刷牙漱口。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餵患者喝水。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相關焦點

  • 王皓宇:火神山醫院,ICU裡的生死較量
    回顧一個多月的時光,深入病房近二十次,每一次都加深對一線醫護人員的崇敬之情,只想用我的鏡頭,記錄下他們最美的瞬間,為抗擊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忙碌的工作場景。▲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醫護人員和患者相互點讚。
  • 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
    新華社武漢3月23日電 題: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戰」新華社記者 黎雲 賈啟龍 廖君 侯文坤傳染病ICU病房被稱為「紅區」——監護儀數據不斷變化,嘀嗒嘀嗒,輕微作響。
  • 病房裡的祖國,此時,在方艙醫院在火神山醫院
    病房裡的祖國此時,在方艙醫院在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在病房裡,我的祖國正躺在病床上喘息吸氧機,黃河長江在心電圖,長城吸氧帽雙肺炎,鄱陽湖、洞庭湖是兩個生病的肺在CDO看到,中南山的大褂,用大運河的聽診器>把脈,望聞問切,打針吃藥開藥方,搶救躺下,氧氣瓶我的祖國不幸感染冠狀病毒不知在華南生鮮市場不知何時何地,看不見,摸不著隔離在家14天,社區表格人員查出送進病房,會診,用手機翻身很困難,三餐吃飯困難春天,祖國病,中藥,西藥手術刀、切割,渴了,喝水我來自興安嶺
  • 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守護人
    ↑3月31日,尹典(左)和同事張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檢查連接重症病房的排風管的密閉情況。據尹典介紹,如果這類排風管出現故障,將導致從火神山醫院負壓病房裡抽出的含有高濃度病毒的空氣直接擴散到醫院院區,造成大面積空氣汙染。因此,保障這類排風管的密閉、正常運轉是火神山醫院維修保養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
  • 記者走進火神山醫院,見證「火神山」阻擊戰
    中國國防報記者走進火神山醫院,見證——「火神山」阻擊戰時間:2月16日8時。地點: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一病區。王傳順攝「病房充氧,不點蠟燭,一起唱支生日歌吧!」4名護士穿著層層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口罩唱歌,為同住一間病房、同一天生日的錢先生、曾大爺祝福。歷史會記住這溫暖的瞬間。在疫情風暴中心武漢,白衣戰士用生命守護生命,用溫情傳遞信心與希望。時間:2月17日9時。地點: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二病區。
  • Emerg Infect Dis:我國科學家發現在ICU和普通COVID-19病房中,空氣...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科學院、武漢火神山醫院和中部戰區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導在重症監護室(ICU)和普通COVID-19病房(GW)中,空氣和物體表面存在較大的SARS-CoV-2汙染。
  • 湖南icu病房門_湖南東芝門業
    湖南icu病房門,湖南東芝門業,該計劃已經非常成功了,所以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計劃進行了更新,計劃擴展至2020年,準備將電的消耗,能源效率,溫室氣體的排放,化學處理和員工的健康與安全作為明確的目標。湖南icu病房門, 天井右半圈靠近窗戶的位置有26個塑料座椅,左半圈設置了1個吧檯和9處沙發軟座。
  • 一組來自火神山醫院的戰「疫」面孔
    一組來自火神山醫院的戰「疫」面孔你的信任是我最大動力趙玉英49歲,火神山醫院八科一病區主任2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火神山醫院感染八科一病區,剛結束查房的趙玉英仍穿著防護服在病房裡打轉。(孫先鵬、閆濤、本報記者王均波)在睡夢裡才能停下奔跑的腳步吳昊42歲,火神山醫院七科一病區洗消護士
  • 火神山醫院裡的「硬核」科技 擁有7000萬「監工」的小綠原來是...
    受訪者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4日20時18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大年初一開始施工,僅用10天就竣工的火神山醫院,今日開始正式接診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這極大地緩解了醫院壓力,也提振了大家阻擊疫情的信心。可你知道嗎?這個特殊的醫院裡,也有不少來自重慶的「硬核」科技。
  • 火神山醫院四個目標是什麼?火神山醫院有多少床位主要作用是什麼
    2月4日,在央視播出的《新聞1+1》節目上,白巖松連線對話武漢火神山醫院副院長徐迪雄,他提出了火神山醫院要實現的四個目標。火神山醫院副院長徐迪雄表示,火神山醫院目前已經接收了45人。隨著病房調試完畢,可以提供床位1000張,3到5天內可以達到千人規模。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生死時速:咬牙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4月1日,地處武漢西南、長江北岸的一座裝配式建築工地上,中建三局項目經理張旭正組織基礎打樁、構件吊裝,「再過幾天武漢就全面解封,我們正全力復工復產」。  10天前,他剛結束隔離醫學留觀,就進駐施工現場。
  • 女神節致敬「戰疫天使」|火神山醫院「家病房」護士長為病人梳頭髮
    火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一病區是被患者親切地稱為「家病房」,在這裡護士長馮晶和她的隊員們給予了患者們家的溫暖和親人般的照料,有的病人出院好多天了,還不忘打電話問候這裡的「家人「。為了讓患者充滿信心,早日康復,馮晶和隊員們想盡了各種辦法,既要讓他們積極配合治療,還要對他們受到創傷的心理進行安慰,「家病房」應用而生。  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這是「家病房「的護理理念,由於隔離病區內的患者都沒有家人的陪伴,不僅要承受新冠肺炎所帶來的身體的病痛,還要忍受心理上的緊張擔憂。讓隔離病房變得有溫度,有愛的地方就是家,這就是馮晶和她的隊員們創建「家病房」的初衷。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火神山醫院昨晚被風吹走?純屬謠言
    與此同時,一段微信對話及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開:「火神山醫院昨晚被風吹走了」「病人在分流」……。視頻中可見,火神山醫院的板房似乎天花板被掀開,地上滿是積水,工人們正在雨中搶修。 記者首先查到15日晚間,網友「@這是一場小確喪」發布的一條微博,聲稱自己的父親就在火神山醫院病房內,「全世界都在操心我爹住的火神山醫院是不是被吹跑了或者漏水,只有我爹在病房安心賞雪。火神山一切安好,爸爸每天的夥食也很好,各位放心。」與此微博一同發布的還有火神山醫院病房走廊、火神山醫院雪景等圖片。
  • ——邵陽學院第二醫院「兇險性前置胎盤」之生死時速
    紅網時刻1月4日訊(通訊員 陳紅雲 江亮飛)近日,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產科上演了「命懸一線 驚心動魄」的一幕。該院產科聯合該院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新生兒科等多個科室,協同作戰,歷經3個小時,成功搶救了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大出血休克產婦,母子平安的同時,保住了產婦子宮。兇險性前置胎盤是妊娠期的嚴重併發症,是分娩期子宮切除的一個重大高危因素之一。
  • 火神山醫院的瀋陽力量
    3月14日晚上8時許,火神山醫院新聞發言人、醫務部主任陸輝,接受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節目主持人連線採訪。陸輝這是火神山醫院新聞發言人首次公開亮相,這也是官方媒體首次正式披露陸輝在火神山醫院的任職。在談到醫院下一步救治形勢時,陸輝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普通患者存量減少,非定點醫院恢復正常,火神山醫院的危重症患者會持續增多,救治任務艱巨繁重。醫院將集中力量,專項攻堅,堅決打贏武漢保衛戰。據信,此次北部戰區總醫院有相當數量的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
  • 【戰「疫」素描】一名護士長的「生死時速」
    李曉莉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準備到病房「紅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汙染區,因其感染風險極高被稱作「紅區」。高能預警,聞之生畏。可這裡,卻是李曉莉每天「戰鬥」的地方,也是她演繹「速度與激情」的戰位。來自火箭軍某基地醫院的李曉莉,個頭嬌小,短髮齊耳,說話如蹦豆,走路帶陣風,幹啥事就一個字:快。她說,這是在部隊一點點練出來的。
  • 探訪火神山醫院藥房:藥品供應充足,分管責任到人
    2月2日,一座名為火神山的醫院,正式落成。戰疫魔,增添了新的利器,開闢出新的戰場。總建築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架設箱式板房近兩千間,接診區病房樓ICU俱全……這個建築面積相當於半個北京「水立方」的「戰地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歷時10天。
  • 武漢火神山醫院今日接診,外媒和外國網友這樣評價
    17年後,中國再次與疫情抗爭,按小湯山模式在武漢建造這座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報導稱,疫情快速擴散,工程刻不容緩。4000多名工人分兩班輪換,在相當於七個足球場的工地晝夜趕工。把工地剷平、鋪設防滲膜、搭建病房框架、提供水電和網絡,還要在有限的空間裡分隔出普通病房、加護病房、供應庫房,以及救護車清洗房。
  • 這家醫院上演「生死時速、驚心動魄」的半小時!
    3月16日20:30廣昌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住院部突然出現了驚人的一幕:一位孕婦被家屬攙扶出電梯口。一句焦急的呼救聲,讓值班醫護人員敏感的神經迅速繃緊,在場的醫護人員立即飛奔上去,只見孕婦的褲腿都被血浸染,地上見血跡。揭長芳醫生囑護士迅速將孕婦安置在搶救室裡,趕緊建立靜脈通道、監測生命體徵,同時自己趕緊戴好手套給患者進行內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