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宇:火神山醫院,ICU裡的生死較量

2020-12-26 中國攝影網

回顧一個多月的時光,深入病房近二十次,每一次都加深對一線醫護人員的崇敬之情,只想用我的鏡頭,記錄下他們最美的瞬間,為抗擊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忙碌的工作場景。

▲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醫護人員和患者相互點讚。

▲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醫護人員正在全力救治患者。

▲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醫護人員正在專心查看患者檢查結果。

▲2月24日,武漢火神山醫院下午兩點,剛剛下班出來的護士正在廣場吃飯,面對鏡頭開心的笑。

▲2月25日,中部戰區總醫院志願者保障突擊隊接到緊急任務,卸載1000箱捐贈蘋果,圖為志願者正在搬運蘋果。

▲2月26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洗消分隊隊長張鵬飛正在對重症醫學科醫療垃圾進行消毒作業。

▲2月26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智能消殺機器人正式投入使用。(圖為洗消分隊隊長張鵬飛在操控機器人對醫療走廊消毒作業。)

▲2月27日,火神山醫院又一批患者出院,醫護人員送患者出院。

▲2月27日,火神山醫院又一批患者出院,出院患者向家人打招呼。

▲2月27日,火神山醫院又一批患者出院,出院患者向醫護人員點讚致敬。

▲2月27日,火神山醫院又一批患者出院,患者向醫護人員告別。

▲2月29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首批16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出院,醫護人員在和患者交代注意事項。

▲2月29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首批16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出院,醫護人員在和患者碰肘再見。

▲2月29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首批16名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出院,醫務人員正在為治癒出院患者進行洗消。

▲3月2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六科病房內,醫護人員在隔離衣上畫上春天的花朵,將春天送到病房。(圖為醫護人員一起加油鼓勁。)

▲3月2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六科病房內,醫護人員在隔離衣上畫上春天的花朵,將春天送到病房。(圖為醫護人員在核對患者所需藥品。)

▲3月2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六科病房內,醫護人員在隔離衣上畫上春天的花朵,將春天送到病房。(圖為醫護人員在交流。)

▲3月2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六科病房內,醫護人員在隔離衣上畫上春天的花朵,將春天送到病房。(圖為護士正在通過視頻系統和醫生溝通。)

▲3月2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六科病房內,醫護人員在為患者做治療。

▲3月4日,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科重症ICU病房內,解放軍總醫院專家和醫護人員共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作者簡介

王皓宇,2013年9月入伍,中共黨員,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鄭州聯勤保障中心宣傳處報導員,中國攝影網籤約攝影師。

多次榮立三等功、優秀士兵、嘉獎。先後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畫報、法制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國防報、解放軍生活雜誌、中國軍網、軍報記者、現代後勤報、等媒體累計發稿100餘篇幅。

展覽官網

中國攝影網(www.cnphotos.net)

徵集內容

黨和政府臨危不懼、從容應對突發危機;醫護人員直面危險、不辱使命;人與人之間親密關愛,以及各生產企業平穩有序的復工復產等反應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阻擊戰中的生動畫面和感人瞬間。(短視頻或MV也可投稿)

投稿郵箱:cnphotos@163.com

相關焦點

  •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特約記者 王均波脫下防護裝具,醫生劉冬梅臉龐上留下了傷痕。3月24日,記者再一次進入位於武漢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記錄下醫務人員生死時速,與疫魔搶奪患者生命的感人瞬間。ICU病房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斬殺疫魔這把尖刀上的刀尖。
  • 戰「疫」最前線戰士王皓宇:鏡頭裡的戰「疫」印記
    王皓宇近照。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攝這是戰「疫」最前線一名戰士的足跡——70天奮戰武漢,38次進入「紅區」,10萬張影像記錄……在火神山醫院、泰康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和中部戰區總醫院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 王皓宇:鏡頭裡的戰「疫」印記
    4月2日,王皓宇在火神山醫院重症二科採訪拍攝。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攝   時間撥回到除夕夜,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徵武漢的新聞在網上刷屏,正在單位值守的王皓宇看得熱血沸騰。   大年初二,王皓宇和4名戰友出發奔赴武漢。一路上,他既興奮又擔憂。興奮的是,從新兵開始學攝影到現在已有5個年頭,這次能夠用照相機為戰「疫」記錄歷史時刻,倍感榮幸與自豪;擔憂的是,當時疫情未明,特別是武漢到處籠罩著看不見的「疫魔」,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危險。   熱愛有時也是一種勇敢的底氣。由於深愛攝影這項工作,王皓宇默默告訴自己,只要可以上戰場,再多的風險都可以化解。
  • 武漢火神山醫院累計治癒新冠肺炎患者471人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火神山醫院累計治癒新冠肺炎患者471人  中新網武漢2月27日電 (王均波 汪學潮 郭玉峰)經過醫護人員20多天的科學救治和精心護理,76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康復後於27日中午走出武漢火神山醫院,這也是該院單日出院人數最多的一天。截至當日,武漢火神山醫院已累計治癒新冠肺炎確診患者471人。
  • 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
    新華社武漢3月23日電 題: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戰」新華社記者 黎雲 賈啟龍 廖君 侯文坤傳染病ICU病房被稱為「紅區」——監護儀數據不斷變化,嘀嗒嘀嗒,輕微作響。
  • 忘不了,火神山醫院封存的最後兩小時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悄然回撤 留給武漢太多的溫暖與感動 回顧奮戰在武漢一線的戰鬥歷程 他們百感交集 他們 曾在這裡經歷一場生死較量
  • 記者走進火神山醫院,見證「火神山」阻擊戰
    中國國防報記者走進火神山醫院,見證——「火神山」阻擊戰時間:2月16日8時。地點: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一病區。人民的呼喚永遠是子弟兵前行的方向得知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殉職的消息,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剛剛下班,正從火神山醫院返回住處。那一刻,他痛哭失聲。
  • 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守護人
    ↑3月31日,尹典(左)和同事張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檢查連接重症病房的排風管的密閉情況。據尹典介紹,如果這類排風管出現故障,將導致從火神山醫院負壓病房裡抽出的含有高濃度病毒的空氣直接擴散到醫院院區,造成大面積空氣汙染。因此,保障這類排風管的密閉、正常運轉是火神山醫院維修保養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
  • 火神山醫院洗消分隊分隊長:每次洗消都是對戰友負責
    王皓宇 攝  □ 本報記者  廉穎婷  □ 本報通訊員 王均波 權東  「01,我是02,我已到達指定位置。」  「01,我是03,我已做好消殺準備。」  戰「疫」中的每個早晨,都是二級軍士長、火神山醫院洗消分隊分隊長張鵬飛最忙碌的時刻,他要快速安排隊員進入戰位。
  • 病房裡的祖國,此時,在方艙醫院在火神山醫院
    病房裡的祖國此時,在方艙醫院在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在病房裡,我的祖國正躺在病床上喘息吸氧機,黃河長江在心電圖,長城吸氧帽雙肺炎,鄱陽湖、洞庭湖是兩個生病的肺在CDO看到,中南山的大褂,用大運河的聽診器
  • 火神山醫院的瀋陽力量
    3月14日晚上8時許,火神山醫院新聞發言人、醫務部主任陸輝,接受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節目主持人連線採訪。陸輝這是火神山醫院新聞發言人首次公開亮相,這也是官方媒體首次正式披露陸輝在火神山醫院的任職。在談到醫院下一步救治形勢時,陸輝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普通患者存量減少,非定點醫院恢復正常,火神山醫院的危重症患者會持續增多,救治任務艱巨繁重。醫院將集中力量,專項攻堅,堅決打贏武漢保衛戰。據信,此次北部戰區總醫院有相當數量的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
  • 央企建設火神山醫院全紀錄
    (中建三局供圖)1月31日,工人在切割鋼管,製作醫院鋼結構坡道和樓梯。(中建三局供圖)1月29日,火神山醫院項目在進行箱式板房骨架安裝。(中建三局供圖)火神山醫院項目施工送電場景。(電網頭條客戶端供圖)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 火神山裡興國人
    ◆◆◆作者 | 陳玉桃來自興國在外鄉賢匯原創火神山裡興國人
  • 官方通報火神山醫院衝突事件始末 火神山醫院衝突原因詳情曝光
    1月30日晚,一則「武漢火神山醫院工人打架」的視頻在網上傳播。網傳視頻顯示,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上,幾十名身穿施工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圍聚在一起,人群中有多人互相推搡爭執,發生肢體衝突。遠處還停放有多輛施工車輛,有不少工人趕來圍觀。1月30日23時6分,武漢市城鄉建設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報回應此事。
  • 火神山醫院四個目標是什麼?火神山醫院有多少床位主要作用是什麼
    2月4日,在央視播出的《新聞1+1》節目上,白巖松連線對話武漢火神山醫院副院長徐迪雄,他提出了火神山醫院要實現的四個目標。火神山醫院副院長徐迪雄表示,火神山醫院目前已經接收了45人。隨著病房調試完畢,可以提供床位1000張,3到5天內可以達到千人規模。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左右雙雙落成,他們是「中國速度」創造者。稍有空隙,思緒總會回到火神山,想起機器轟鳴、人聲鼎沸的日與夜。  時針回撥,1月23日。  疫情突發,迅速蔓延。武漢市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模式,在蔡甸知音湖畔修建一座容納1000張床位的火神山醫院。兩天後,又決定在30公裡外的江夏黃家湖畔,再建一座雷神山醫院。  「按照常規,3萬多平方米的項目,至少要建兩年。搭建臨時建築都得1個月。
  • 鐵嶺橡膠研究院產品配套火神山醫院|鐵嶺|賽萊默|武漢火神山醫院|...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鐵嶺橡膠研究院產品配套火神山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在抗擊疫情中發揮出巨大作用。這個醫院的汙水處理設施由瀋陽賽萊默公司捐贈,其中,全部橡膠配件都由遼寧省鐵嶺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提供獨家配套。據遼寧省鐵嶺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院長錢愛東介紹,瀋陽賽萊默公司是水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國際化企業,主要生產世界一流品質的潛水汙水泵等水處理和輸送設備。
  • 火神山醫院裡的「硬核」科技 擁有7000萬「監工」的小綠原來是...
    受訪者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4日20時18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大年初一開始施工,僅用10天就竣工的火神山醫院,今日開始正式接診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這極大地緩解了醫院壓力,也提振了大家阻擊疫情的信心。可你知道嗎?這個特殊的醫院裡,也有不少來自重慶的「硬核」科技。
  • 火神山醫院,世界可以複製嗎
    本報記者 張 妮編者按:最近不斷有報導稱,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俄羅斯、伊朗等多國在參考中國經驗建造本國版「火神山醫院」和方艙醫院。中國醫療建築經驗能在多大程度上與國際社會分享?國外真的能複製火神山醫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