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裡興國人

2021-02-08 興國鄉賢匯

◆◆◆

作者 | 陳玉桃

來自興國在外鄉賢匯原創

火神山裡興國人


興國,江南山區的一個縣,然國家每臨大事、喜事,從來少不了興國人的身影!武漢火神山醫院34000平方米僅用10天時間建設完成,成為中國速度!在它的建設中,就有今天本文的主人公鍾小遊。

                    --題記


本文主人公鍾小遊在火神山醫院工地留影  

火神山不是《西遊記》裡的火焰山,甚至不是一座山。它是座人工建設起來的大型現代醫院,卻有著十萬火急的建造情形。

庚子鼠年一月,中華大地疫情暴發,中心點在祖國疆域版圖中心武漢。情勢逼人,岌岌可危,中央決定興建兩座醫院,一曰雷神,二曰火神,雷、火二神山醫院,寓意能於此次疫情控制中力挽狂瀾。

國人有幸,更喜世有高人,建雷、火二神山醫院。可除夕剛過,國內所有公司生產一線停工停產,「回家過年」是為中華大地五千年文明史上最為隆重的節日。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晚10點,將軍縣興國高興鎮新圩村人鍾小遊正與一家人在聊家常,說說笑笑間,其樂融融中,突地手機鈴聲急切地響起。

誰這麼晚還打電話?會是哪個兄弟哥們拜年吧,小遊一邊思索一邊按下接聽鍵。

電話那頭是好友志兵的聲音:小遊呀,有個事情,想聽聽你的意見!

這可不是好朋友加弟兄文志兵說話的風格。鍾小遊非常沉著地說,志兵,有什麼事,不要吞吞吐吐,你知道這不是你我平時的風格。

對方說,武漢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政府決定今天在武漢建設起來兩座大型醫院,一座叫雷神山,一座叫火神山,現在我決定投身火神山醫院建設,希望……


                  火神山醫院工地最初情狀

不用多說了,我去!我肯定去!鍾小遊打斷對方的話,國家有需要,我們就得上,你是知道的,98抗洪時,我就奔赴到第一線!

鍾小遊的決定不是一時的衝動,更不是大話,不是兒戲。他是個退役軍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時刻牢記在他心裡,1998年祖國大地上的那場特大洪水暴發時,他真真實實地衝鋒陷陣在抗洪第一線。

有了這樣的人生及家庭背景,鍾小遊父母、妻小、兄弟姐妹儘管都為他擔心,但沒有一個人阻攔,有的只是祝福,只是默默地幫他準備好行裝。

兩天後的2020年1月29日凌晨一點半,鍾小遊與朋友文志兵以及陳迎春、陳強4個人到達了武漢火神山醫院建築工地。

一到地點,一直與之保持聯繫的建築三局後勤部熊志安安排4人住進了就近一家名叫城緣大酒店的三樓,房間號分別為3017、3018。

                  鍾小遊與同事們在施工建設

一入房間,等不及作任何其他事務,熊志安對4人作崗位安排:文志兵為大川總代表及現場技術總負責,含所有交接;鍾小遊為隊長,隨時補全文志兵空位;陳迎春、陳強負責現場技術支援及人員調動安排。

當晚工作安排後,4個人沒有洗澡休息,而是開車去看工地,這時發現,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三公裡外,已經有武漢市武警做了隔離點:一是為了建設工人安全,進去醫院施工者全部須做身體檢查;另一個是為了保證供貨貨源讓原材料運輸出入沒有任何的阻礙

4人進入援消毒檢查身體情況依次防護措施方才走入現場整個流程大概花去三十五分鐘

 

                  鍾小遊與同事們在施工建設

步行進去的路上,他們自己所屬大川公司的材料還在一公裡外的地方排隊

 

現場4個人馬上開始找位置結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加工場地。在建設三局現場總工李雁取得聯繫們找了一塊泥巴地(現場就只有這樣的條件)4人一看這裡竟然連個避雨的沒有擋風的也沒有甚至還在一個湖邊上滿地泥巴

 

怎麼做事?4個人真的一時間有些傻了,突然就想罵娘,甚至感覺這個李雁腦子是不是有毛病

 

李總工似乎看出了他們的難堪,:「我找人把泥地先鋪一層模板你們就在模板上加工環境是這樣的環境,也沒辦法再改進了。而且因為工期太近你們只有兩天的時間把三千平方的材料加工完畢時間緊,任務重。」說完不再言語。

 

志兵看了看小遊,說好我們盡力而為

 

沒想話還沒有落音李總工補回來一句:「沒有盡力只有完成搞不定你我都完蛋明天早上七點你帶著人到工地接待大廳做被錄。」

 

鍾小遊了一聲算是回答,4個人回酒店到酒店已經是2020年1月29日凌晨四點

 

手機定下的鬧鐘在六點半準時響起,四個人其實連衣服也沒有脫一骨碌匆匆地趕往現場

 

現場,4個人排隊做了被錄時間已經是八點四十

 

                鍾小遊與同事們在施工建設


此時三局領了4個本地誌願援建進來8個人被錄還沒等問到最後名字時三局現場總負責李雁還有幾個不認識的領導就打電話來了他們大川公司的材料太脆太軟,而且來的只是板材還要現場下材料現場製作肯定太慢現在是非常時期工期太緊不宜採用這批材料,更不宜採取這種流程操作。

 

靜靜聽完領導們的指示,文志兵同鍾小遊交換了兩句,迅速做出了第一反應下的工作安排小遊負責帶領陳強去拿工具文志兵負責帶領陳迎春去材料現場給領導一一解釋

 

結果是,領導給文志兵下難題如果文志兵和陳迎春兩人十分鐘完成一節寬63釐米✘高18釐米✘244釐米的風管就同意按他們的想法去實施。甚至都沒有給文志兵二人任何考慮的時間,就要他們二人立即動手操作,以觀後效再作決定。

 

看著材料,文志兵給陳迎春打氣,問題不大,努力吧!因為這個材料的結構特點文志兵非常了解可謂胸有成竹。

 

                  鍾小遊與同事們在施工建設


文志兵用夾板刀下板材陳迎春用手磨機下伐欄材料這個時候小遊、陳強帶著手電鑽到4個人一聲不吭,卻是有條不紊,在一陣默契的配合下立馬就組裝了起來這條風管完工,正好9

 

現場十幾位領導及技術人員檢查確認無誤後4個人順利開工

 

四個人憋足了的勁幹著,互相對視了一眼,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這是一場戰爭,一場硬戰!他們是剛剛獲得將軍檢閱併合格的士兵!

 

與他們搭檔的志願者都是木工帶頭李政權其他三位名字為劉偉周少兵劉滔小組一8李政權帶領三人製作兩個木工下料臺鍾小遊接電 文志兵領材料單算材料陳強、陳迎春操作。

 

然而,待文志兵、鍾小遊拿到材料單眼睛就發白了需要們製作的是靜化消毒送排風系統每個管徑都只有寬32釐✘高12釐米✘長244釐米的風管總共三千多個平方也就是說,他們總共要製作一千多條風管 

   

                    鍾小遊與同事們在施工建設


怎麼辦他們沒有更多餘地,只有接受挑戰沒有第二選擇

 

擼起袖子加油幹!鍾小遊說了句當下豪言壯語,氣氛登時活躍了起來。

 

重新分工,李工帶三人下材料鍾小遊帶三人組裝

  

第一天,下材料1200平方正材製作六十條成品下輔材兩千平方米晚上加班扔按白天程序進行工作(風管小是因為風管要通往每個病房抽出病房有毒氣體進行過濾消毒新利用)

 

因工程緊急文志兵趕緊聯繫武漢大川防火材料總代理劉她趕緊調人過來支援對方答應1月30日早上八點20人到達施工地點劉總的人員支持他們對打勝這場戰鬥信心滿滿


                        火神山醫院建設場景

 

2020年1月30日早重慶曾鑫帶隊6人江蘇郭建軍帶隊4人武漢李政權帶隊14人包括已在現場的4人),加上小遊、文志兵、陳強、陳迎春4人總共合計28人現場進行了一次小小的「會師」。

 

花了大概十分鐘開會確認共用一個口號——早一分鐘完工早一分鐘投入使用早一分鐘救人就是早一分鐘救自己。」

 

曾鑫隊與郭海軍隊都是開了十幾個小時的車人到現場選擇頂住疲勞繼續上班當晚十二點勇可嘉更是可敬可親可愛!

 

曾鑫郭海軍都有自己的公司兩位都是上千萬身家的老闆從不講排場,28位兄弟都是一同上班一同做事一同吃住

 

此後幾天28人一起按照約定,默契配合,大家心有靈犀地忙碌著,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所有人都拼盡全力,最大程度的節約時間。


                        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

 28人每天每人都在工作崗位超過14小時吃飯時間在14小時以外

 

兩天半製作完畢

 

一天半吊裝完工

 

支援鐵皮班組2天拼裝鐵皮風管7000平方米

 

堅守崗位六天六夜每天睡眠不超過4小時

 

2020年2月3日凌晨兩點經過多方確認,他們的工作已勝利完成,即刻申請離開武漢按政策隔離並檢查

 

2月4日中午檢查結果出來,確認無誤後,各自回到自己家中,遵從政府要求自動獨自隔離。

 

                       火神山醫院建設者們的夥食

2020年2月2歷時十個晝夜,火神山醫院於荒地上拔地而起,正式交付使用,被稱為中國速度!外媒驚嘆:要在美國至少需10年才能完成!

 

至2020年2月13日下午4時,經過火神山醫院醫護人員不到十天的精新診治,有7位新冠新肺炎患者的臨床症狀和核酸檢測達到出院指標,成為火神山醫院第一批痊癒出院患者。

 

臨行前,這些患者連連向前來送行的醫護人員鞠躬:感謝共產黨,感謝解放軍!


                       在火神山診治出院的患者

 

誠然,感謝黨和政府是應該的,但我們不應該忘了,也應該感謝這些辛勤的火神山醫院建設及施工者們付出的勞動!


是他們,為人民的健康事業不畏縮,敢擔當,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美麗逆行」,這種精神,這種情操,值得黨和政府表彰與弘揚,值得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

 

祖國有你們,驕傲!家庭有你們,自豪!人民有你們,安康,幸福!

 

相關焦點

  • 興國人的清明節「掛紙」習俗
    興國人一般是清明節前幾天「掛紙」,有句話叫做「清明掛紙掛到前,冬至掛紙掛到年」。
  • 王皓宇:火神山醫院,ICU裡的生死較量
    ▲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忙碌的工作場景。▲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醫護人員和患者相互點讚。▲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醫護人員正在全力救治患者。▲2月24日,火神山醫院重症一科醫護人員正在專心查看患者檢查結果。
  •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特約記者 王均波脫下防護裝具,醫生劉冬梅臉龐上留下了傷痕。3月24日,記者再一次進入位於武漢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記錄下醫務人員生死時速,與疫魔搶奪患者生命的感人瞬間。ICU病房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斬殺疫魔這把尖刀上的刀尖。
  • 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守護人
    ↑3月31日,尹典(左)和同事張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檢查連接重症病房的排風管的密閉情況。據尹典介紹,如果這類排風管出現故障,將導致從火神山醫院負壓病房裡抽出的含有高濃度病毒的空氣直接擴散到醫院院區,造成大面積空氣汙染。因此,保障這類排風管的密閉、正常運轉是火神山醫院維修保養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
  • 記者走進火神山醫院,見證「火神山」阻擊戰
    中國國防報記者走進火神山醫院,見證——「火神山」阻擊戰時間:2月16日8時。地點:火神山醫院感染一科一病區。……從漢口醫院轉戰火神山醫院,每次值班,護士桂媛「一直在奔跑」。「兵強馬壯,我們就放心了……」病房裡,很多患者看到防護服上寫著「馬壯」,朝他開起玩笑。馬壯立即豎起大拇指作出回應,走到患者身邊,詢問近況。患者不知道,看不到面孔、愛開玩笑的馬壯是個「大專家」:全軍呼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委員。參加首批接診任務的,還有一病區護士長張玉芝。55歲的張玉芝不大喜歡「逆行者」這個詞。
  • 待烏雲散去,讓這開往火神山的巴士載我們去看常日裡的武漢
    待烏雲散去,讓這開往火神山的巴士載我們去看常日裡的武漢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高立英 劉遠橋 王煜責任編輯:李晶2020-02-16 11:04這輛公交車和普通大巴沒有大的區別,不同的是車前風擋玻璃下多了一張「火神山醫院交通管制區域通行證」,車上坐的都是穿著迷彩雨衣的軍隊醫護人員。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駐地,分散在武漢市內不同地區。隊員們要到火神山醫院參加戰「疫」,近則10多公裡,遠則30多公裡。司機胡繼剛,是武漢公交系統停運以來最早上崗的駕駛員之一。
  • 病房裡的祖國,此時,在方艙醫院在火神山醫院
    病房裡的祖國此時,在方艙醫院在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在病房裡,我的祖國正躺在病床上喘息吸氧機,黃河長江在心電圖,長城吸氧帽雙肺炎,鄱陽湖、洞庭湖是兩個生病的肺在CDO看到,中南山的大褂,用大運河的聽診器
  • 夙夜眾戰「火神山」 黨旗高高正飄揚——中國建築三局武漢火神山...
    沒有公共運輸,邱奇峰就聯合幾個工友一同驅車前來,看到有的工友沒有及時更換口罩,他就拿出家裡帶來的口罩給他們換上,「放心,我們很安全。武漢加油!」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31歲的羅文浩應該正在家中期待新生命的誕生。正月初八是他第一個孩子的預產期,而他卻在正月初四揮別家人,隻身一人從荊州奔赴武漢。作為中建安裝火神山項目負責人,羅文浩說:「既然國家需要,我怎能不挺身而出!
  • 火神山醫院的瀋陽力量
    3月14日晚上8時許,火神山醫院新聞發言人、醫務部主任陸輝,接受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節目主持人連線採訪。陸輝這是火神山醫院新聞發言人首次公開亮相,這也是官方媒體首次正式披露陸輝在火神山醫院的任職。據悉,火神山醫院院長由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衛勤部部長張思兵擔任,陸輝任醫務部主任,原福州總醫院孔悅任護理部主任。陸輝在連線中介紹當前醫院工作重點。
  • 火神山醫院裡的「硬核」科技 擁有7000萬「監工」的小綠原來是...
    受訪者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4日20時18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大年初一開始施工,僅用10天就竣工的火神山醫院,今日開始正式接診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這極大地緩解了醫院壓力,也提振了大家阻擊疫情的信心。可你知道嗎?這個特殊的醫院裡,也有不少來自重慶的「硬核」科技。
  • 奔向風雨中的火神山
    當晚,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下屬企業武漢華勝工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時間請纓參與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24日清晨,一支黨員突擊隊迅速出現在了火神山建設工地。我作為該項目總監,一直衝鋒在項目建設第一線。經過10天10夜的奮戰,2月4日,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2月17日,我和我的團隊再次出徵火神山醫院,繼續後續工程建設。這一個月,我仿佛經歷了一個世紀!
  • 央企建設火神山醫院全紀錄
    (中建三局供圖)1月29日,火神山醫院項目在進行箱式板房骨架安裝。(中建三局供圖)火神山醫院項目施工送電場景。(電網頭條客戶端供圖)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1月23日下達任務,2月2日完工交付。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奇蹟」背後,是建設者不辭辛勞、晝夜奮戰,是白衣戰士逆行出徵、守護平安。這兩座特殊的醫院也是中國抗疫戰場的標誌性陣地,詮釋著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
  • 火神山醫院四個目標是什麼?火神山醫院有多少床位主要作用是什麼
    2月4日,在央視播出的《新聞1+1》節目上,白巖松連線對話武漢火神山醫院副院長徐迪雄,他提出了火神山醫院要實現的四個目標。火神山醫院副院長徐迪雄表示,火神山醫院目前已經接收了45人。隨著病房調試完畢,可以提供床位1000張,3到5天內可以達到千人規模。
  • 官方通報火神山醫院衝突事件始末 火神山醫院衝突原因詳情曝光
    1月30日晚,一則「武漢火神山醫院工人打架」的視頻在網上傳播。網傳視頻顯示,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上,幾十名身穿施工服,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圍聚在一起,人群中有多人互相推搡爭執,發生肢體衝突。遠處還停放有多輛施工車輛,有不少工人趕來圍觀。1月30日23時6分,武漢市城鄉建設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報回應此事。
  • 獨家揭秘:「火神山」、「雷神山」名字怎麼來的?
    火神山、雷神山——兩所特殊醫院的名稱格外霸氣響亮! 這兩個名稱有著什麼來歷呢?筆者昨天通過多條信源了解到,將於2月3日前建成交付使用的火神山醫院,其「火神山」並非屬地的原名,它是近日被建設者們賦予特殊意義的最新命名。
  • 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
    新華社武漢3月23日電 題:和時間拼速度 與死神搶生命——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裡的「生死戰」新華社記者 黎雲 賈啟龍 廖君 侯文坤傳染病ICU病房被稱為「紅區」——監護儀數據不斷變化,嘀嗒嘀嗒,輕微作響。
  • 火神山、雷神山,她們是靠山
    現場一千多名工人,她的一副亮嗓成了冬日裡的陽光,所有人的吃飯問題是她心尖上的頭等大事,工人在哪裡,她的腳步就到哪裡,確保「飽肚子工程」不落一人。非常時期,大量施工人員聚集,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她組織團隊每四個小時為工人更換口罩,每日對現場、辦公區、生活區消毒,兜裡揣的都是手套、創可貼、碘酒等勞保用品。
  • 火神山雷神山logo設計者,找到了!真相是..
    比如,如雷貫耳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從1月24日動工。。。火神山醫院建設過程航拍,來源:人民日報到2月2日,4000餘名建設者,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從開工到竣工火神山醫院僅僅只用了10天!!!這對疫情籠罩下的武漢來說,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自肺炎疫情爆發,武漢一直牽動著全國各地人民的心弦。火神山醫院的規劃建造,迅速收穫了廣泛的關注。
  • 毛敏春:為火神山磨穿鞋底
    「一提到火神山,就想到鞋子。」毛敏春說。    「鞋底掉了。來得太急,忘了多帶一雙。哪位有多的?42碼。能先借我穿穿嗎?」1月29日,毛敏春在微信群裡發了一張鞋子的照片向大家「求救」。    原來,得知火神山醫院開建後,毛敏春主動請纓支援,大年初一就從老家黃岡回了武漢。他一直穿著皮鞋在泥水裡,鞋底已經脫膠。    「幹活難不倒你,一雙鞋倒把你急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