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去了,中學課本裡,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把冬日的濟南 ,勾勒出一副淡雅的水墨畫,令人嚮往,而夏日的濟南 ,也曾聞名全國,與重慶 、 武漢 、 南京被稱之為四大火爐,隨著近年來天氣的轉變,火爐的排名也在民間眾說紛紜,幾經更迭後, 濟南也在火爐的排行榜中漸漸地失去了影子,被取代了位置,但並不表明它的夏日並沒有色彩~
這次旅行源自於一次酒桌上的約定,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說起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再次的旅行去往何處,灑同學道沒去過 濟南 ,我倆說好那就帶你遊泉城,就這樣迎著初升的太陽開始了承諾的旅行。
清晨的路上,車不是很多,放著專屬80後的歌曲,一路說著,唱著,走著 。路程還算順利,經十路上沒有出現大面積堵車的情況,畢竟濟南也是上過榜的「堵城」。停好車,我們將徒步走一個環線,第一站前往的是黑虎泉,走到橋上先拍一張集體照,額,對,又是我三個。泉水邊的孩子換了一波又一波,泉水陪他們嬉戲,也陪他們長大,日夜流淌的泉水,流走的是時光,懷念的是孩子們兒時美好的記憶。
清晨,排隊接泉水的大爺大媽們,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重複上演著,泉水對於當地人來說已經融入了他們的三餐與四季,新的一天從一杯泉水開始。黑虎泉的水依據充沛清澈,相比於趵突泉這裡似乎更接地氣,這裡演繹著普通人生活的喜怒哀樂。
灑同學看著眼前的泉水,而我和大克更多的說著、回憶著這個曾經熟悉的地方,好像那一刻回到了那個青蔥歲月,感嘆時間飛快的同時,轉眼又是一種別樣的心情。遍布護城河上的橋,不再是冷冰冰的建築物,與泉水像是一對朝夕相處的老友。
清澈的泉水,給這個夏日帶來了清涼的慰藉。並排的遊船,等待著遊人的到來。炙熱的太陽下,荷花噴泉邊沒有遊人,我們只能輪流拍照留影。泉城廣場上歷來不缺乏吸引眼球的雕塑或別的新鮮的東西,不知道這些雕塑會在此矗立多久。
廣場標誌性的雕塑《泉》正在維護,很遺憾沒能一塊拍張照,它在這裡見證了許多人對於泉城的印象。來,灑同學,這景不錯,和芭蕉葉合個影。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 濟南 (今山東省濟南市 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看到一石洞,速叫過灑同學拍照,嗯不錯,正合適,別人進去還撐不起來,你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