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流淌在記憶中的詩

2021-01-09 梓墨文學

一首流淌在記憶中的詩

作者:清風慕竹

圖片來自網絡

年,在鞭炮聲中踏歌而來,又在繽紛的煙花中翩然離去。驀然回首,冬已漸行漸遠,春已踏著細碎的小令如約而至。

一段逝去的時光都會記錄著一個人生活軌跡;一些經年往事總會刻印著許多美好的回憶。依偎春的懷抱,一不留神,一剪舊時光,也在這初春破土萌芽,在心底開出思念之花。

山一程,水一程,行過許多的路,途遇許多的橋,讓我魂牽夢縈的地方,還是兒時的老家。老家,不僅記著我曾走過的路,也載著兒時的夢想。老家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不勾勒起童年美好的回憶。

我的老家,坐落在濰河大橋西岸,南靠水電站,東臨巴山,北抵韓信壩,她像一粒美麗的紐扣鑲嵌在濰河岸邊。

猶記,老家青磚砌牆,草坯屋頂,院落寬敞潔淨。經年累月,垣殘壁斷,煙雨苔痕,隨處可見。不過,那是光陰刻畫的容顏,那是歲月書寫的故事。老家的房前屋後、院子裡,都栽了好多樹,樹木林林總總,錯落有致。一年四季,空氣都瀰漫著淡雅迷人的清香。

每年初春,我們不僅可以品嘗鮮嫩可口的香椿芽。當榆錢飄香時,小夥伴們還會爬上我家門前的大榆樹,採摘榆錢。我也會採摘一些,母親摘好洗淨,攪拌上少許地瓜面,放在鍋裡一蒸,那香香甜甜的味道,即使現在各種糕點,也吃不出當年那個味。如今,榆樹已不多見了,但每到榆錢成熟的季節,我總要想方設法搞一些,再回憶一下童年的味道。

等到了四、五月份,院牆東邊的槐花又會趕著時令次第綻開,那一串串白色的小花隨風搖曳,隔著老遠就能聞到甜甜的花香味。槐花開罷,屋後,那些高大挺拔的梧桐樹,就會掛滿紫色的花兒,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微風拂過,那一簇簇紫色的小喇叭,如美麗的風鈴,奏出一曲和諧而又美妙的旋律。

林花謝了春紅,便迎來炎炎夏日。白天,大人們下地幹活。小孩子們則三五成群,跑到河邊去玩,那可是我們每天必然光顧的遊樂園。那時,濰河的水清澈見底,並且河裡的魚蝦也特別多。我們經常在水裡遊泳,打水仗。而,撈魚摸蝦、摳河蚌捉蟹子,則是我們的最愛。那時小孩子就是用抄網撈魚,男孩們負責網魚,女孩們則在岸上撿拾。幹啥都得有技巧,當然網魚也不例外。首先,要選定一塊魚多且不太深的水域,然後將抄網貼著水底,快速朝前走一段距離,最後以最快速度向岸邊一抄,魚兒們就被輕易網住。被網住的魚在網裡跳上跳下,極力掙脫。這時,把兜著的網往岸上輕輕一扣,女孩們就一窩蜂地跑過來,抓拾活蹦亂跳的魚兒。其實,抓魚也得掌握要領,尤其是大一點的魚,要瞅準魚鰓的位置,快速下手,才能逮個正著。就這樣,在小夥伴們的精誠合作下,很快我們就收穫滿滿。等玩夠了,我們就各自帶上魚,唱著歌,高高興興回家去。母親把洗好的魚,放在鍋裡煎一煎,我們這些小饞貓就可美美地吃上一頓了。那香噴噴的味飄散在空中,幾乎半個村都能聞到。

在那個年代,夏天沒有電扇和空調。老家靠近河邊,門前又寬敞又涼快。每到晚上,街坊鄰居茶餘飯後,就會陸續過來乘涼。父母還會點燃艾草驅趕蚊子。大人們有的打撲克,有的談天說地。小孩子們要麼玩捉迷藏,要麼聽大人們講故事,要麼猜謎語。有時玩累了,就坐在蒲團上或躺在草墊子上數天上的星星。而現在的我們,晚上基本都宅在家裡,玩手機看電視,鄰裡之間樓上樓下也互不認識。回想以前,那時可真熱鬧,鄰裡之間相處得也十分融洽。

圖片來自網絡

當滿池菡萏開盡,美麗的秋便款款而至。老家院牆南邊有兩棵棗樹,棗花落了,樹上便結滿了綠色的棗子。隔三差五,我和哥哥就會跑到樹下轉上幾圈,瞅瞅樹上的棗子熟了沒有。小孩兒嘴饞,是等不到棗子熟透的,一旦發現有些許發紅的棗子,就會爬上平屋,先摘幾枚過過嘴癮。待棗子成熟,一粒粒大紅棗如紅寶石鑲嵌在綠葉叢中。那一樹樹誘人的大紅棗,還會惹得村子裡的小夥伴們,趁中午我們休息時,就來「偷」棗,要麼用棍子打,要麼爬到院牆上摘,一聽見家裡有動靜,就會瞬間跑得無影無蹤。其實,每當收棗子的時候,我和哥哥都會叫上小夥伴們,過來幫著採摘,然後我們一起品嘗勞動的喜悅。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窗前的大石榴樹,自然也不會甘拜下風。一個個小紅燈籠似的石榴掛滿枝頭。其實,那時總擔心,一天天變大的果實會把纖細的枝條壓折。後來發現,原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直到石榴成熟,枝條也沒壓折。熟透的石榴裂開嘴,露出滿屋子的紅瑪瑙,看著就讓人垂涎欲滴。

說起秋收冬藏,就不得不提到院子裡的兩口老井。其中一口老井,在院子中間,靠近正屋窗前。估計那口老井年齡跟我差不多大,那可是父母一鍁一鎬勞動的戰果。每當水甕裡沒水了,我們就會灌上引水,壓井杆就會有節奏地唱起老掉牙的歌,清涼甘甜的水,便從井底緩緩流出。水是生命之源,所以老井自然功不可沒。

另一口老井,實際上就是秋冬季節用來儲存地瓜,白菜,蘿蔔的地窖。你可別小看那個地窖,那可是兒時心中的神奇迷宮。平時,井是蓋著的,只有當下去取東西,才會早早打開晾著,讓空氣流通一下。深深的地窖,裡面黑咕隆咚的,什麼也看不清,總讓人有一種想要探秘的欲望。每當大人下去取地瓜,我和哥哥也嚷著要下去。進地窖取地瓜,那可是繁瑣而又充滿挑戰的事情。其實,井壁周邊有左右對稱的淺洞,一直延伸到井底,那是供大人踩著下去的。小孩要是想下去,那可得坐自製的人工「升降機」。首先,要準備好一根結實的繩子,一個稍大點的筐,一個手電筒。然後,把繩子牢牢的系在筐把中間,小孩坐在筐裡,抓牢筐把或抓牢繩子即可。等這一切準備就緒,大人就可以提著筐子,晃晃悠悠,徐徐下放到深深的地窖,這樣就可安全著陸了。第一次下井,心情就像手抓繩子一樣緊張,那感覺簡直是一次奇妙探險!等拿上地瓜,母親就會洗乾淨,煮上一大鍋,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吃著又香又甜的地瓜,甭提多開心了!

不過,對孩子們來說,冬天還有更多有趣的事可做呢。那時,雨雪天氣特別多,又沒有多少柴禾可燒,有時睡覺屋裡的水都會結冰。所以,每到秋末冬初,為了抵禦寒風,母親都會早早換上新的白紙,把窗戶封起來。看母親封窗戶也是一大趣事。母親先熬好漿糊,塗抹在木製窗欞子上,再把準備好的白紙對正貼好,中間還得用高粱杆粘上一塊白紙,用釘子和白線固定好,留一個可卷可放的小窗口,這樣既可讓空氣流通,又可看到外面的事情。每到過年,心靈手巧的母親總會用大紅的對子紙,剪幾隻大公雞,小鳥什麼的,貼在窗戶上。這一貼,瞬間讓單調的白紙生動鮮活起來。所以,每當看到剪紙工藝品,就會觸景生情,感慨萬千。

冬天,若是雨雪不斷,老家的屋簷下經常會倒懸著一排排如利劍般的冰凌子。那個年代沒有多少零嘴可吃,小夥伴就用木棍打下來,你爭我搶當冰棍吃。即使數九寒天,也束縛不了孩子們的手腳,小夥伴們一聚一大堆,有時就在門前空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各種遊戲。儘管小手,小臉凍得通紅,但卻玩得特別開心。冬天小河封凍,那可是我們的純露天滑冰場。有時跑到河面上溜冰;有時砸開冰,捉小魚烤著吃。如果玩累了,就往草叢裡隨便一躺,從不顧忌會弄髒衣服。那時的冬天,雖然非常寒冷,日子也十分艱苦,但心裡卻是幸福而又甜蜜的。

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只記得勤勞的父母整天早出晚歸的幹農活。當時日子雖窮,但父母可以說是熱愛生活的人,為了讓日子更從容些,父母還不忘在院子裡整出兩個菜畦,根據季節種上不同的蔬菜,這樣我們就能多吃點新鮮的蔬菜。另外,窗前的花欄,還會栽上許多花,等漫長的冬天過去,花欄裡就會漸次開出五顏六色的花,引來不少蜜蜂蝴蝶在花叢中嬉戲。老家雖有些破舊,但經父母精心打理,角角落落無不洋溢著溫馨的氣息。

過去那個年代,生活雖然清貧困苦,但父母卻用生活的熱情,把日子書寫成一首首清新自然的小詩;而孩子們則用天真無邪,把生活繪就成一幅幅色彩明麗的畫。這不正是我們現代人所嚮往的田園生活嗎?只不過,那些經年的往事,隨著時光的流逝,通通刻入歲月的紋理,一一寫進記憶的章回。雖然光陰一去不復返,但兒時那些美好,卻化成了涓涓細流流淌在記憶的河床。

時隔多年,那些小小孩童都已長大,老家也已尋不到原來的舊貌。多少往事早已迷失在巷陌轉角;多少面孔早已淡出視線之外。但兒時那些美好回憶,卻依舊記憶猶新,清晰如昨,如一枝美麗的桃紅,永遠盛開在我心間。

圖片來自網絡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敬請告知,以便刪除。

————————

作者簡介:

秦麗,筆名:清風慕竹/風雨麗人,山東諸城,英語教師。喜歡文字的我,行走在詩行墨香裡,翹望遠方,期待那一份醉美初見。我在舜帝故裡恐龍之鄉,靜靜等風來,等你來……

相關焦點

  • 流淌在五代詩中的愛情小河!
    流淌在五代詩中的愛情小河!愛情詩,抒發男女間愛情的詩,尤指男人對女人的詩,是詩的一種,是愛情表達的一種形式。今天,小編將帶大家走進五代的愛情詩中體會一番。《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出自《南唐二主詞》《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為南唐後主李煜的作品,是一首描寫男女歡愛的詞,寫的是一個繁花盛開、月光淡淡的夜晚,一個少女與情人幽會的情形。《生查子·新月曲如眉》表達對純樸愛情的熱切追求《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是五代詞人牛希濟所寫的一首詞。
  • 一首歌唱遍一個夏天(散文詩)
    穿越燈火闌珊的夜,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首詩的流淌,就像我的愛情,在一些有意無意的搜索中尋找到內心的焦點,於是,夢就變得很纏綿。就像山花爛漫的日子,鳳蝶不需要預約,自己在季節的深處一路忙碌,一路歌唱。
  • 楊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梁文道說,楊牧不只是臺灣最重要的詩人,最受尊敬的詩人,而且甚至很可能是過去百年來,漢語現代詩其中一個最優秀的作者之一。而楊牧的詩,有一種浪漫主義的情懷,相當地抒情,但裡面又充滿種種玄妙的形而上的哲思。2011年,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之《朝向一首詩的完成》,從楊牧朗誦的聲音,展開對一個龐大文學生命的追索。
  • 民謠歌曲:在悠揚的音樂中,感受時光的流淌
    歌詞表達了想從塞北帶你南下,感受四季變化,時光流淌,遠離世俗,在歌中我聽到了隱世的嚮往以及美好的藍圖。2、兒時《兒時》是由唐映楓作詞,劉昊霖作曲並演唱的單曲,於2016年4月15日發行,後收錄於劉昊霖發行的專輯《魚乾鋪裡》中。這首歌特別特別有時光緩緩流淌,卻有一去不回的意味。
  • 白居易一首20字小詩,溫暖親切,誰又讀懂了詩中的思念
    人生進入暮年,一切回憶變得彌足珍貴,曾經在生命中走過的一個個身影,都倍感親切。白居易的晚年是在洛陽度過的,除了和洛陽權貴、社會名流的交往讓他稍稍感到安慰以外,也會時時想起遠在他鄉的老友。他想起了劉十九。劉十九是劉禹錫的堂兄,名叫劉禹銅。那一天,洛陽城已經是隆冬臘月。兩鬢斑白的白居易想起在江州與劉十九一處同宿同飲的日子,是何等的快意。
  • 《流淌的歌聲》第二季:在經典中找尋音綜創新的密碼
    回顧這一季的整體表現,《流淌的歌聲》找到了新老代際「共同傳唱」的綜合作用力,通過聲音的共振為曾經的金曲重塑了一個又一個值得當代記憶的新經典。與此同時,迭代中的節目更在概念設計、模式構成、新媒體互動上不斷升級,進一步突破「經典」不容易被年輕人注目的瓶頸,探尋流行密碼,讓時代之聲能夠真正生生不息。
  • 心底流淌的歌
    在農村借到一本書,如獲至寶,在如豆的油燈下通宵達旦,拂曉時鼻孔漆黑;老知青終於返城,騎著自行車從滄口去市南夜校上學,一路風霜雨雪;周日拉著地排車往家裡運木柴,他還為此寫了一首詩。一遍遍看他的詩稿,一次次感動。
  • 詩經中最經典的一首詩,詩中的名句人盡皆知
    相傳孔子曾經將三千餘首詩的詩經刪減成三百餘首,這不過是後人的牽強附會,孔子刪詩難道還根據當時的稅收標準十稅一嗎? 古人認為詩經是群眾的心聲,可以反證政策的得失;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外交,也經常用詩經來表達。 所以孔子才會那麼注重詩經: 小子何莫學夫詩。
  • 當你回來的時候,這是一首詩。當你離開的時候,這是一首詩
    尤蘭公主原作「你歸來是詩,離去成詞,且笑風塵不敢造次。我糟糠能食,粗衣也認,煮酒話麻不敢相思。」當你從《詩經》中走出來的時候,你看起來像一幅圖畫,有著綠色的絲綢如雲,芙蓉像一張臉,平靜、溫柔、清澈,低眉回首,有著淺笑的痕跡。
  • 寫一首詩,為詩歌店慶生
    同時也預示著——思南書局·詩歌店如一道明亮的光,將成為這個時代、這座城市中令人矚目的詩歌文化坐標之一。這一年,許多詩人都曾走進這裡,留下動人的詩篇。無數詩歌愛好者在這裡停駐,閱讀露易絲·格麗克「像錐子扎人」般的詩歌、裡爾克《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華茲華斯充滿治癒力量的詩……12月28日,思南書局·詩歌店將迎來它的一周年生日。
  • 詩·心志 | 張希文:《西安古城牆》(外一首)
    詩·心志 | 張希文:《西安古城牆》(外一首) 2020-07-19 0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深在《流淌的歌聲》舞臺上,帶來一首中國風歌,敬禮周杰倫
    周深在《流淌的歌聲》舞臺上,帶來一首中國風歌,敬禮周杰倫《流淌的歌聲》是由廣東衛星電視製作的大型音樂節目,由於疫情的影響,停播了幾個月後,第二季《流淌的歌聲》也開始了春節後與觀眾的第一次錄音。在這段錄音中,周深成為最大的亮點。
  • 周深在《流淌的歌聲》舞臺上,帶來一首中國風歌曲,致敬周杰倫
    周深在《流淌的歌聲》舞臺上,帶來一首中國風歌曲,致敬周杰倫《流淌的歌聲》是廣東衛視打造的一檔大型音樂節目,因受到疫情影響而停錄了好幾個月之後,第二季《流淌的歌聲》也開啟春節後的首場帶觀眾錄製。在這期錄製中,周深成為最大亮點。
  • 詩·心志|張希文:《南昌 南昌》(外一首)
    詩·心志|張希文:《南昌 南昌》(外一首) 2020-08-0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我的距離是一首詩 ‖【愛上詩】四十人詩歌同行
    天地動蕩,顏色搖晃此時,車窗外光線正好,而雁跡可疑我看見一片高潔的羽毛被風吹遠在紅塵中受領方向,不知沿途……想作一首詩獻給,南方的嬌嬌而來的冬暖卻沒有一行積蓄的詩句高過嘴唇只把兩目凝神的觀望九十度平行於鐵軌6.雪花,要融化一個冬天
  • 美文賞析:分享一首詩,你是否也感嘆時光匆匆?
    今天一起分享一首詩Youth。thou 古英語中的你,詩歌中常用,賓格是thee。flashy 華而不實的。day by day 日復一日。amidst 煙雨。yellowish 淡黃色的。unfold 展開。binding 裝訂。again and agian 反反覆覆。
  • 王維一首詩,清新自然,留下一言千古名句
    很多詩人作家,都從自然中捕捉到靈感,收穫自然的啟示。一片楓葉,給了杜牧「霜葉紅於二月花」的驚喜;一株桂花,給了李清照「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欣慰;一桿翠竹,給了鄭板橋「任爾東西南北風」讚嘆。於是熙熙攘攘的名利場少了很多政治家,他們轉而投向注重視覺感受和身體經驗的文學世界中,寫就了諸多自然感懷的偉大詩篇。今天介紹的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如此,經歷了一番煙花繁柳地溫柔富貴鄉的夢幻後,歸隱自然,寫下這首著名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一首詩與一首詩的相遇|詩性教育融入了新學道
    冬雪裡去這般陽光 那般月色所有的舍與不舍都在這個園子與心裡"一首詩與一首詩的相遇詩性教育融入了新學道——柳袁照我也愛我的學校,在那個地方擔任校長十五年,當我即將離開的時候,我寫了一首詩《這個園子的2017夏季》,許多想說的話,不能說、也不必說,所有的蘊含都在那裡了。
  • 我想寫給你聽(寫給寶貝的一首詩)
    盯著你的後腦勺,愛意流淌了一地我把你寫進春天裡清風綠葉你在深夜裡紅的鮮明此時的你終於進入了睡眠,爸爸的呼嚕聲也踏實了不少,原本打算寫個什麼職場歧視的沉重話題,卻突然想為你寫一首詩。生在春天的你,總是愛笑的你,張牙舞爪的你。我想把你的美好記錄下來,可是你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甚至來不及欣賞。謝謝你,來到我的身邊。
  • 這兩首詩,一首寫南方農耕,一首寫北方農耕
    今日看到兩首詩,一首是描寫南方鄉村四月的農忙場景,一首是描寫北方田家的農事日常。在這個春耕的季節,我們可以從中找找自己家鄉的身影。這時候樹木秧苗已經「綠遍山原」了,水泛白光,與這片綠色相映成色,布穀聲聲,在雨霧蒙蒙中啼飛。前兩句給我們描繪了風光旖旎的江南美景,呈現了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正在我們欣賞美景之時,後兩句帶我們進入農民忙耕的場景。這時候家家戶戶沒有閒人,採桑養蠶插秧種稻,事關衣食,可不能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