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心志 | 張希文:《西安古城牆》(外一首)

2020-12-23 澎湃新聞

詩·心志 | 張希文:《西安古城牆》(外一首)

2020-07-19 0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西安古城牆(外一首)

這是一座雄偉的古城牆

蜿蜒數十公裡

聳立在西北黃土高原之上

像一幅巨型史書畫卷

每一角城牆 都在訴說滄桑

一條流經我們靈魂的河流

從亙古綿綿流淌

看不見歷代朝野風花雪月

消逝殆盡的皇恩浩蕩

這裡曾是馬蹄疾 風沙狂

這裡曾是漂泊地 名利場

多少恩愛情仇 多少前世過往

硝煙遠去 唯見天際茫茫

如煙歷史 青磚高牆深藏

走在這高高的城牆上

頓覺腳下每一塊青磚

都如嵌入了歷史般沉重

這沉重是一支歌 一束光

此刻 我作為一介子民

如季節遊蕩的心思被點亮

秋日夕陽下城牆泛著金黃的光

隱約可見當年氣貫四方的盛唐氣象

僧侶使團接踵而至 熙熙攘攘

絲綢之路一派繁忙 駝隊泱泱

灞橋折柳處 演繹幾多兒女情長

遙望西域 邊關遼遠夢悽涼

聲聲慢淺吟低唱

伴離人在異鄉路上

時光無語 唯有淚千行

一生多少事 不負春光

兵馬俑

馳騁千年古戰場

金戈鐵馬的一生

兵馬俑 深埋一側拱衛秦陵

埋葬了一代英傑的英雄豪情

獻你兒女身 隱藏功與名

一號坑 二號坑 三號坑

這裡集合的步兵戰車方陣最勇猛

陶俑形色各異 弓箭在身 盔甲凜凜

一張張黝黑的臉龐 扮有精美的妝容

那臉上的淺笑依舊從容

一個個比肩而立 站成歷史的永恆

戰國七雄群起爭鋒 亂世誰逞英雄

時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

戰車千乘 奮擊百萬 遠交近攻

肥水之戰 邯鄲之戰 長平大戰

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戰死千兵

荊軻吟唱 風蕭蕭兮易水寒

大丈夫一去兮不復還

歷史悲劇從不謝幕 也從不悲憐

將士之勇 令人動容

戰爭之殘酷 比兵器還要冰冷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裡長徵人未還

俑坑裡 容納了徵人灰暗的歲月

這裡是一個沉寂而擁擠的世界

誰和誰緊挨著 就這樣站著跪著

誰看見誰臉上更蒼老的皺紋

命運的裂縫和臉色一樣蒼白

心的傷口從未癒合

一生被戰爭 兵役所驅使

所有的俑人 所有的忍者

他本是少年 或是書生

你本是農夫 年已老朽

戰事從來急 悉被徵邊戍

生知何時生 死不知何時已

生時衝鋒陷陣 死為殉葬挺身

那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帝

一生窮兵黷武 窮奢極欲

興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烽火臺 狼煙再起

阿房宮 楚人一炬

戰火紛紛的諸侯爭霸年代

騎著嘶鳴戰馬逃遁

戰爭痕跡逐漸被歷史掩埋

於此 留下這座高高的皇陵

留下這令萬世驚嘆的兵馬俑

陵墓因其高大 無處隱藏

俑坑因其雄奇 萬人景仰

作者簡介

張希文,男,籍貫江蘇徐州,曾在解放軍原總裝備部駐京某部服役,現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幹部。

朗誦者簡介

原靜,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教育培訓處三級調研員,京法微課主持人「曉靜」。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

聞漢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法官。智慧財產權方向法學博士。

朗誦:原靜 聞漢東

攝影:張希文

編輯:謝紅果 姚日輝

推薦閱讀

詩·心志 | 張希文:《盧溝橋》

英雄走好,逝者安息!

詩·心志丨張希文:背上一棵樹告別故鄉

八一建軍節,讓我為您讀首詩

「七一」|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緬懷這些革命英雄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

不朽的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官方微信

原標題:《詩·心志 | 張希文:《西安古城牆》(外一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詩·心志|張希文:《南昌 南昌》(外一首)
    詩·心志|張希文:《南昌 南昌》(外一首) 2020-08-0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心志 | 張希文:《盧溝橋》
    1937年7月7日夜一聲槍鳴打破了盧溝橋畔的靜謐日軍悍然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中華兒女在這緊要關頭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反抗侵略的壯麗史詩不忘民族苦難的慘痛記憶傳承彌足珍貴的抗戰精神在「七七事變」83周年的今天讓我們欣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張希文寫下的詩篇——《盧溝橋》重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01我不知是多少次來過這裡
  • 西安行,一,觀古城牆之感嘆
    驗過門票,我沿著西安火車站一側的寬大鋼梯,攀登上了仰慕已久的長安古城牆。我仿佛回到金戈鐵馬的古戰場,嗖嗖地刮過耳邊的風聲中,我似乎聽出城牆外戰馬嘶鳴,狼煙四起;城池內軍民緊張地備戰的情景,高牆下,人來人往,一片繁忙。
  • 登西安古城牆領略古都厚重文化 城牆上跑馬拉松獨具特色何等風光
    2018年的1月21日,我從永寧門登上了西安市的古城牆。永寧門是西安古城牆的南門,是一座原有的老城門。西安城牆還有三座老城門,分別是東門長樂門、西門安定門、北門安遠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18座城門。
  • 西安古城牆之謎——西南城角為什麼是圓形的
    另一種說法認為當初規劃西安城牆時,四個角均呈直角,但後來處理牆基時,於西南角意外地發現了古唐城遺址,遺址呈半圓形,為了省時省工,於是便利用了原地基。又如西安的四條大街,南北大街之間,東西大街之間都有錯位。這一點只要看一看西安城區圖,便不準發現。正是這種「不對稱性」對建築物的要求,決定了西安城牆的四個角必須有一個不是直角。其實,在西安的古建築中,還能找到很多的「不對稱性」的例子。
  • 古城牆(散文詩)
    除了門樓有點像,城門外又是另一種景象。一塊招牌告訴你,這裡是「古城牆遺址公園」。是市民們喜愛的遊樂場。就是這段古城牆,蘊藏著多少文化寶藏。文通塔訴說著過去,鎮淮樓雄踞城中央。數百年府衙今猶在,漕運博物館源遠流長。
  • 甜圓朗誦||西安的古城牆
    西安的古城牆作者/汪孔周朗誦/甜圓
  • 古城牆,西安城裡輝煌雄偉的風景線!
    這個讓我震撼的古建築就是西安城牆。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從地圖上看,它就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古代城垣。我們來看看西安城牆的前世。西安城牆最早在隋朝開始修建,叫隋朝大興城。迄今有1400多年歷史。
  • 古城牆城市設計_2020年古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瀏覽數:235 現存較完整的中國城牆有北京城牆、西安城牆、南京城牆、荊州城牆、襄陽城牆等多處,它們都見證著一段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1、西安城牆陝西省西安市古城牆,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裡。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
  • 西安的古城牆,鐘樓的夜景,都別具特色,讓人流連忘返
    都說「南出相北出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如果說中國是一棵參天大樹,那麼西安就是靜靜地紮根在這棵大樹下的深根,在過去的幾千年歷史中,中華民族的沉澱和底蘊仍然在靜靜地流淌,有人說在西安隨便找塊地挖下去,都能挖出幾個秦磚漢瓦出來,甚至有當地朋友開玩笑說:「不能拿一塊磚去砸一個蒼蠅,可能都說不定會拿了一塊秦朝的磚砸死了一個唐朝的蒼蠅
  • 西安DAY3 小雁塔+西安博物館+古城牆
    西安博物院周二閉館!!所以在其他博物館閉館的時候,這裡是最佳選擇!!!重要的事說三遍!!!由於在小雁塔待得過久,抵達西安博物館的時候已經四點了。所以逛得太匆忙。哈哈西安古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全長13.7千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主城門東、南、西、北依次為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
  • 多災多難的城牆 — 代表西安的一塊四方印章
    如今成了中國乃至世界保存規模最大、成色最好、歷史最為悠久的城牆外鄉人來到西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走到哪裡都能看到城牆有西安人自豪地說城牆就是代表西安的一塊四方印章!現在可見的西安城牆,是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城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城呈長方形,周長約13.7公裡。城四面各築一門,每座城門門樓三重:閘樓在外,箭樓居中,正樓最裡,為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與圍牆連接形成甕城,在城牆四角各築角樓一座。
  • 西安明秦王府一處城牆坍塌引發社會關注 守護古城牆
    8月8日,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部分牆體發生約20米坍塌。圖為坍塌現場。(圖片來源:人民視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聶新鑫報導8月8日9時27分,位於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的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南牆西段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突然坍塌。
  • 西安城牆國際馬拉鬆開跑
    圖為2020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24日鳴槍開跑。西安市體育局供圖圖為2020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24日鳴槍開跑。西安市體育局供圖中新網西安10月24日電 (張一辰 黨田野)2020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24日鳴槍開跑,來自全國各地的4000餘名馬拉松跑者在西安城牆上用雙腳「穿越」歷史,感受周秦漢唐的文化洗禮。西安城牆已有600多年歷史,作為全球唯一一個在完整古城牆上進行的馬拉松賽事,本屆賽事突出東漢文化元素,不僅在獎牌中融入了東漢銅鏡紋,現場布置也都蘊含東漢元素。
  • 第103篇.陝西遊記(三)西安的城牆
    此後的四十多年裡,我又陸續多次來過西安,每次都會與西安城牆碰面,也漸漸加深了對它的了解。  可以說,西安城牆是這個十三朝古都的一張靚麗的歷史文化名片。我曾經去過大大小小的十多座古城旅遊過,不論是從規模、完整程度以及歷史沉澱來說,這些古城的城牆與西安的古城牆都不是一個量級的。我覺得,唯一可以與西安城牆相提並論的估計只有南京的明城牆了。
  • 男子攀爬西安古城牆拍照,石塊脫落不慎摔下
    男子攀爬西安古城牆拍照,石塊脫落不慎摔下,官方回應來了近日,陝西西安一男子徒手攀爬古城牆拍照,因腳下石塊鬆動脫落摔了下來。8月24日,西安城牆管委會工作人員回應稱,事發時巡查人員不在旁邊未能發現。事後工作人員去現場勘查,沒有找到涉事遊客,未發現牆體損壞,視頻中掉落石塊是否屬於牆體損壞需要專業機構評估。
  • 中國古城牆大全
    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城門上建有城樓、箭樓、閘樓、巍峨凌空,氣勢宏偉。城樓與箭樓之間有甕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樓。這是我國現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現已將城牆闢為環城公園。江蘇省南京市古城牆,始建於元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建成於明洪武19年(公元1386年)。
  • 贛州八景臺樓,一座建於宋代古城牆之上,可與滕王閣相媲美
    那天,和朋友們一起來到江西贛州,因為第一次來這裡,對這裡完全不熟悉,只知道這裡有一座宋代古城牆,盤踞於此,而且是我國四大古城牆之一,江南四大古城牆中最大的一座,再加上古城牆上還有一座「樓閣」,名為「八境臺」,很好奇為什麼給它命名為「樓閣」,帶著大家的好奇,我們一行人又來到了八境臺。
  • 古城牆守護人的城市「規劃之道」!
    來源:西安古城牆作者:梁錦奎本期守護人——韓驥西安城牆保護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原西安市規劃局局長、西安市規劃委員會總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常務理事、建設部城鄉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歷史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 西安的吉祥物是什麼,西安的城牆有多少層磚,對西安你知道多少?
    西安很多人都知道古時候西安被叫做長安、鎬京,可能會產生一種錯覺,西安的名稱是建國後起的,其實西安這個名字已經被叫了600多年,說起它的歷史,不得不提一下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徐達,明洪武二年,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