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牆,西安城裡輝煌雄偉的風景線!

2020-12-23 來自彩雲之南

西安,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一個十三個王朝的古都,到此旅遊,就是在讀一本厚重的歷史書,讓人增閱歷,長知識。

當我從西安火車站對面看過去的時候,我看到了這個雄偉壯觀的古建築,這麼高大!這麼壯觀!

我在這個古建築的高大城門裡走出走進,心裡滿是震撼!我是在一個現代都市的鬧市區嗎?怎麼感覺有點穿越時空,回到古代的感覺呢!

這個讓我震撼的古建築就是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從地圖上看,它就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古代城垣。

我們來看看西安城牆的前世。

西安城牆最早在隋朝開始修建,叫隋朝大興城。迄今有1400多年歷史。

唐朝,大興城改為長安城,為便於防禦,對長安城牆進行了一些改築。

現存的西安城牆為明代建築,所以叫西安明城牆。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在隋、唐城牆的基礎上建成的。後經各朝代屢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西安明城牆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我登上了西安城牆,感覺上面很寬闊。

西安城牆,全長13.7千米,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從這些數字上可以看出,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步行跑步和騎自行車。

西安明城牆初建時,只有東南西北四座城門,依次名曰長樂、永寧、安定、安遠,包含的當時人們對平安、快樂生活的企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開闢的中山門、玉祥門、勿幕門,皆以傑出的革命先行者的名字命名;新中國誕生以後開闢的諸多城門,以和平、建國命名,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而朱雀、含光等唐代城門名稱的重新使用,則是體現著一種文化傳承。

西安城牆現有城門18座,從永寧門開始順時針依次為:永寧門、朱雀門、勿幕門、含光門、安定門、玉祥門、尚武門、安遠門、尚德門、解放門、尚儉門、尚勤門、朝陽門、中山門、長樂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這18座城門的形成時間和規格各不相同。

每門城樓三重:閘樓、箭樓、正樓。閘樓在外,箭樓在中,正樓在裡,箭樓與正樓之間的圍牆為甕城。

正樓高32米,長40餘米,為歇山頂式,四角翹起,三層重簷,底層有迴廊環繞,古色古香,巍峨壯觀。

完整的西安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是古代完美的軍事防禦設施。

我在垛口往外觀看,由於居高臨下,觀察「敵」情非常清楚,要射箭和躲避敵人的攻擊也非常方便。

西安城牆邊的名寺廣仁寺,寺頂金光閃閃,4A級景點。

護城河環繞著城牆,過去可以防止敵人的登攀和挖牆洞。現在是西安城裡亮麗的風景線,遊客可以坐船遊覽城牆的外景。

我們再來看看西安城牆的今生。

在近代史上,西安城牆歷經磨難。

在1926年,西安城牆發生了一場著名的「二虎守長安」的攻守戰鬥,戰鬥異常激烈、持續了八個月之久。這次戰事充分顯示了西安城牆「深溝高壘」的防守優勢。

西安城牆也經歷了抗日戰爭時期日寇飛機的轟炸。

在解放後大躍進時期,由於受到極左思潮的影響,西安城牆曾經面臨被拆除的危險!幸而在部分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的各級領導及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的堅持下,西安城牆才免除了被拆除的命運,並迎來了命運的轉折。

1961年3月4日,西安城牆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1990年,對西安城牆開始進行了一次為期七年的大規模修復。西安城牆被修復一新。

《西安城牆保護條例》2009年11月1日開始實施,並規定每年的11月1號設立為「西安城牆親近日」。

現在的西安城牆很火,它被評為5A級風景區,入圍「神奇西北100景」,西安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正在進行中。

現在西安城牆很熱鬧,舉辦過馬拉松比賽,接待過外國元首,舉辦過各種大型慶典活動。

西安城牆作為西安古城復興計劃的載體,正逐步成為西安歷史文化的一個核心板塊,體現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特色的一個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往世界的一張特色名片。

西安城牆真的很牛!到西安旅遊,一定要去西安城牆看看!

視頻:西安城牆遊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詩·心志 | 張希文:《西安古城牆》(外一首)
    詩·心志 | 張希文:《西安古城牆》(外一首) 2020-07-19 0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甜圓朗誦||西安的古城牆
    西安的古城牆作者/汪孔周朗誦/甜圓
  • 西安城牆永寧門施工現場變風景線?網友排隊直呼好貼心!
    西安城牆永寧門施工現場變風景線?網友排隊直呼好貼心!近日西安城牆永寧門三座城樓在施工處貼原照片供遊客拍照留念��相關話題衝上熱搜��引來網友排隊直呼好貼心
  • 西安的古城牆,鐘樓的夜景,都別具特色,讓人流連忘返
    都說「南出相北出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如果說中國是一棵參天大樹,那麼西安就是靜靜地紮根在這棵大樹下的深根,在過去的幾千年歷史中,中華民族的沉澱和底蘊仍然在靜靜地流淌,有人說在西安隨便找塊地挖下去,都能挖出幾個秦磚漢瓦出來,甚至有當地朋友開玩笑說:「不能拿一塊磚去砸一個蒼蠅,可能都說不定會拿了一塊秦朝的磚砸死了一個唐朝的蒼蠅
  • 遊荊州古城牆遐思
    荊州古城牆與全國遺存屈指可數的其他城市古城牆相比,它雖不及明清皇城遺存古城牆那般高大、雄偉,但它卻是南方水網地帶一座內含豐富、特色鮮明的古城牆,它也是目前中國南方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但它那一層層斑駁的青磚和繞城而建的烽火臺,卻向人們展示著歷史的滄桑和輝煌。
  • 西安行,一,觀古城牆之感嘆
    驗過門票,我沿著西安火車站一側的寬大鋼梯,攀登上了仰慕已久的長安古城牆。在寬有15米多的古老舊城牆上行走,腳踏在透著青灰色調的古老磚塊上,想著那十三朝古都,都先後在此建都,各朝各代是你來我往,輪番登臺統領華夏民族的廣袤疆土,那段充滿血雨腥風的歷史,令人感慨萬千。
  • 登西安古城牆領略古都厚重文化 城牆上跑馬拉松獨具特色何等風光
    2018年的1月21日,我從永寧門登上了西安市的古城牆。永寧門是西安古城牆的南門,是一座原有的老城門。西安城牆還有三座老城門,分別是東門長樂門、西門安定門、北門安遠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18座城門。
  • 穿越時空夢回盛唐 2020西安城牆博物館奇妙夜啟幕
    11月28日,由西安城牆管理委員會和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中國銀行戰略攜手的2020西安城牆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璀璨啟幕。一場由「沉浸式體驗+遺址+演藝+科技」四位一體的視聽盛宴,吸引了各地市民遊客前來打卡體驗。
  • 多災多難的城牆 — 代表西安的一塊四方印章
    現代西安城牆示意圖整個城牆氣勢雄偉,構成了一個科學嚴密的古城堡防禦體系。如果從隋唐時期修建皇城開始算起,西安的古城牆拆拆建建的全部歷史前後長達1400年之久。我至今記得西安城牆下那許多防空洞,父親每天上班,都要繞著城牆走,我每天倚門而望,看著穿粗布衣服的父親漸行漸遠,不知道他能否平安回來。抗戰期間,日軍沒有攻佔西安。但是,不時地用飛機轟炸。市民就在西安城牆裡挖出防空洞,躲避日軍轟炸。有一陣子炸得實在很兇,母親便帶我搬到鄉下——杜城去住,留下父親一個人在城裡上班,更增加了我對父親的思念和不放心。
  • 西安古城牆之謎——西南城角為什麼是圓形的
    另一種說法認為當初規劃西安城牆時,四個角均呈直角,但後來處理牆基時,於西南角意外地發現了古唐城遺址,遺址呈半圓形,為了省時省工,於是便利用了原地基。又如西安的四條大街,南北大街之間,東西大街之間都有錯位。這一點只要看一看西安城區圖,便不準發現。正是這種「不對稱性」對建築物的要求,決定了西安城牆的四個角必須有一個不是直角。其實,在西安的古建築中,還能找到很多的「不對稱性」的例子。
  • 西安明秦王府一處城牆坍塌引發社會關注 守護古城牆
    8月8日,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部分牆體發生約20米坍塌。圖為坍塌現場。(圖片來源:人民視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聶新鑫報導8月8日9時27分,位於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的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南牆西段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突然坍塌。
  • 西安DAY3 小雁塔+西安博物館+古城牆
    西安博物院周二閉館!!所以在其他博物館閉館的時候,這裡是最佳選擇!!!重要的事說三遍!!!由於在小雁塔待得過久,抵達西安博物館的時候已經四點了。所以逛得太匆忙。哈哈西安古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全長13.7千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主城門東、南、西、北依次為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
  • 古城牆守護人的城市「規劃之道」!
    從西安的城市布局,到城牆的定位,及整體的協調,再到未來的發展,眾多專家學者都為此付出心力,因為有了這些城牆的守護人,如今的西安城牆才能煥發青春,再現輝煌,世界矚目。春去秋來,歲月茫茫,這些城牆守護人如或明或暗的晨星,閃耀在漫長無邊的人間夜晚。
  • 城牆之上:俯看左右,如何是好?
    錢鍾書曾用城牆來譬喻婚姻,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這大概是基於城牆形成的現實。在城裡人眼中,城牆外的人,是被阻隔的。但在城外人看來,城牆裡的人,是被困住的。但是,如果站在城牆上呢?俯看左右,又該如何是好。
  • 《名城名勝》:荊州古城牆----穿越千年文明
    在荊州古城內外,有著眾多古蹟名勝,荊州古城牆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古蹟之一。荊州東門景區導遊龔恆介紹,現存的荊州古城牆大多重建於明清時期,磚城挺拔、完整而又堅固,城牆內現有八座城門,兩座門樓,是我國現存的持續時間最長,跨越朝代最多,保存最為完好的磚土合包式的城牆。「就是它的外面是磚城,裡面是土城,它首先跨越方便士兵們換防,可以直接在土城上下,另外斜坡的形狀可以加固我們磚城牆的牆體。」龔恆說。
  • 西安城裡的街道——廣濟街
    西安城裡的廣濟街可以說是歷史最悠久的街道之一,從宇文愷設計隋朝都城大興城的時候就有了,但很少有人知道,這條街所在地是隋唐長安皇城以及五代
  • 古城牆城市設計_2020年古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瀏覽數:235 現存較完整的中國城牆有北京城牆、西安城牆、南京城牆、荊州城牆、襄陽城牆等多處,它們都見證著一段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1、西安城牆陝西省西安市古城牆,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裡。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
  • 有一種風範,叫中國古代城牆
    即便是夕陽下的一抹剪影,也能令人心潮澎拜……西安古城牆西安古城牆修建於明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公元1370年—1378年),是在唐代和元代城牆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牆面用青磚包圍、厚重堅實,四面均開城門,上面建有城樓、箭樓、閘樓,巍峨凌空,氣勢宏偉,是我國現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南京古城牆
  • 贛州八景臺樓,一座建於宋代古城牆之上,可與滕王閣相媲美
    那天,和朋友們一起來到江西贛州,因為第一次來這裡,對這裡完全不熟悉,只知道這裡有一座宋代古城牆,盤踞於此,而且是我國四大古城牆之一,江南四大古城牆中最大的一座,再加上古城牆上還有一座「樓閣」,名為「八境臺」,很好奇為什麼給它命名為「樓閣」,帶著大家的好奇,我們一行人又來到了八境臺。
  • 西安「武士儀仗隊」巡遊城牆,身穿金色鎧甲,平均身高180cm
    視頻:換個角度看西安:古城牆與現代都市完美互融,金甲武士護萬世繁榮 作為萬裡長城的一部分,西安城垣興建於隋朝,改建完善於明朝,在清朝時期多次進行城垣的修葺。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城牆已經無需再經戰火,但是那獨特的保衛家園的「城牆精神」和文化卻傳承了下來,那就是城牆上的金甲巡遊武士--西安城牆「武士儀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