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懷念兒時的新年,也懷念那些過年的美好時光

2020-12-14 葉飛飛yff

好像越長大,越感覺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淡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的人都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

兒時的記憶裡,過年,那是多麼激動興奮的一件事啊!

總是在過年前,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們去上街趕集。集市上人來人往,非常熱鬧,好吃的,好玩的,應有盡有!

然後,媽媽會給我們買新衣服,買我們喜歡的鞭炮,還有準備過年吃的滿滿當當的年貨,像零食就有瓜子,花生,糖,餅乾,各種不一樣的,特別豐富。以致於,現在想想,口水都要流下來!

而家裡也準備了很多好吃的,像扣肉,雞鴨鵝,油炸包,蓮藕圓子,豬肉,魚,還有甜酒......每每到過年的時候,與平時的吃的東西就大相逕庭,好吃的統統上齊!

爸媽從清早就開始忙活了,將所有好吃的統統都做了一遍,聽著爸媽忙活的聲響,都顯得那麼有味道。

而我們,總是守著烤火爐,看電視,吃著各種好吃的零食,等待那期盼已久的團圓飯。

也許,那時因為條件的限制,平時不曾吃過這麼豐盛的飯菜,於是,一年到頭好好犒賞自己,心滿意足地吃這頓年味濃濃的團圓飯。似乎在這個時候,才可以大把的揮霍,可以肆意享受美食,開心極了!

大年三十,爸爸還要貼對聯,特別喜慶。

粘對聯時,爸爸都是喜歡自己做好漿糊,用小碗調製漿糊的黏稠度,在碗裡熟練的攪拌著,時不時挑出一點,粘在手上,來確認糨糊的黏度!

那會兒,我就蹲在他身邊,看他擺弄,時不時也用手粘一點糊在嘴裡,別說,還真甜。

到了貼對聯時,爸就會叫上我一起。他先是把牆上的剩下的紙撕掉,然後用布清理一下牆上表面,弄得很認真也很乾淨。

完了,爸爸才開始把糨糊糊在牆上,先是塗糨糊,然後貼上對聯。他上了梯子後,我就在下面給他扶梯,接著,他開始貼對聯。他糊一點糨糊,貼一點對聯,還要看貼得是否筆直。

他總是朝我看,然後問我:「葉兒,正了嗎?看看!」

我這時就若有所思的左右看看,對他說:"爸,好像歪了,左邊一點點,嗯,好了!不對不對,再右邊一點點,好了,好了!正了!"

我們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貼完對聯。末了,我爸還要完整地讀一次對聯的內容,還要看上聯下聯有沒有貼反,最後確定沒有問題,就算"搞定"了。

我記得,吃年夜飯前,是要先供奉祖宗的。還有一連串的儀式,都是很神聖的,供祖宗,點香燭,燒紙,拜祖宗牌位,求保佑,鳴炮竹。

總之,在儀式結束後,等祖宗先輩們吃完了,我們才能吃!這是從小爸媽給我們的教誨。

那時,我爸圍著桌子開始,向家族裡逝去的長輩問候,每一位都得念到,然後還會介紹我們小輩,還叫我們在一邊燒紙。

我們燒紙時,我爸就說希望祖宗保佑我們平平安安,保佑我們升官發財,保佑我們新的一年更好!

吃完年夜飯,我們就等著除夕夜看春節聯歡晚會,守歲,收壓歲錢。

春節聯歡晚會,我們一家人都圍在電視前,面前桌子上擺滿了零食果盤,還有喝的飲品,一邊吃著零食一邊看春節晚會。

那場景,真是濃濃的年味兒,那時有句話叫,除夕守歲,春節聯歡晚會是壓軸戲,全國人民都等著呢。

在晚會開始前,我們就能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每次收到壓歲錢時,心裡都樂開了花。

那時,每收一個紅包,我都捨不得拆開,總是將它放在衣服的最底層,生怕丟失了,還會偷偷看好幾回。總想著可以買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還有最喜歡的書什麼的,心裡真會甜完整個春節。

等到了初一,早起點香燭,開財門,放鞭炮。一家大小起床,互相拜年說祝福。

我爸媽起得特別早,總是端著熱氣騰騰的雞蛋送到我床邊,我迷糊著身子,伸手接過來,然後糊裡糊塗吃了。等我起床,姐姐就開始打扮自己,而我也換上嶄新的衣服,我們相互看著,都開心得笑個不停。

我記得,我媽好像說過,過年期間,是絕對不能說喪氣話的,只能說好聽的,什麼最美最好就說這個。我因為有幾次忘了,我媽就趕緊提醒說,葉兒,怎麼又忘了?快說點吉祥話!

我爸也提醒,給長輩拜年可千萬別說錯話了哦,我衝他笑著點點頭。然後,我們和爸爸一起上山祭拜祖宗墳瑩,燒香、紙,放鞭炮。

那時,整個村子裡的人,似乎都是挑的同一個時間,那祭拜祖宗,萬人拜山的場景,真的好不熱鬧。

從初一起,逢人就拜年,送祝福。而且,從那時起,鞭炮聲此起彼伏,煙花炫爛了整個天空,日夜不息,真的熱鬧極了。

初二開始,便是整個春節的重頭戲,拜年走親戚。我們最先去拜年的,外公外婆家。

這一天,外公外婆家的所有子女都要相聚一堂。都是全家老小一起,那滿滿的人群擠在外婆家裡,像做酒一樣熱鬧。大家都紛紛給外公外婆拜年祝壽,小孩子拜年說祝福後,滿屋子跑來跑去,別提有多開心了。

外公外婆家拜年之後,就是去各個舅舅家,姨媽家拜年。好像是舅舅家住兩天,然後每個姨媽家各住一天。

一行隊伍,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好幾十口人,全聚在一起,好不熱鬧。大家相互說笑,拉家常,還有打牌,打麻將什麼的。

小孩子呢,就在一起玩,屋裡屋外,變著花樣地放炮竹,去池塘裡炸魚,躲貓貓,打雪仗,堆雪人,還有唱歌,講故事,搶電視看的,為此還經常起爭執,但經大人一搓和又立刻和好了。

那時,真的好開心!

那時的經濟條件雖然一般,但人人都是那麼快樂,不僅大人如此,小孩子更是如此!

如今呢?隨著城市化進程、科技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過年變得比以前簡單了許多,年味明顯也清淡了許多。

不得不說,現在的人,不愁吃不愁穿,以前過年時才能吃才能穿的東西,現在已經很平常也不稀罕了,於是,過年的年味就這樣漸漸淡了下來。

好像心裡不知不覺有一絲失落感,如今的除夕夜,無非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個年夜飯,年,就這樣不清不楚地過去了。

社會的進程發展真的好快,快到還沒有來得及漸忘兒時的年味,就已經迫不及待適應新的過年方式。如今,我們物質豐富,有房住,有車開,似乎擁有了這些,就是感覺幸福了。

然而,心裡始終不能釋懷,什麼才是最好的年味呢?

或許,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吧,但終究不能忘懷的,是那時的過年時光裡,一抹最簡單最美好的快樂!

一晃眼,一切都走遠了,唯有片刻的畫面,偶爾還出現在夢裡。而那有著濃濃年味的新年,只有在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打開記憶的閘門時,才能回憶起兒時那片歡欣的樂土,陶醉於那時最純樸的幸福。

兒時的年味兒,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靈深處,成為此生最為美好的而又不能忘卻的記憶。

在那些簡單的時光裡,儘管人們有些疲憊,儘管物質不那麼豐裕,但心裡,總歸是很充實而又有激情的,那是一種植根心靈深處的期盼和樂趣,也是一種划過兒時幸福時光的符號。

時間靜靜地流走,走過了一年又一年,生命也在不斷的輪迴中更迭,不管怎樣,即便兒時濃濃的年味漸漸變淡,我們還是以自己最好的方式來慶祝新年。

或許,在我們看來,年味兒漸漸變淡消失的,不過是成長帶給我們以成長與責任吧。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2020,鼠願成真!

相關焦點

  • 年味越來越淡,懷念兒時的年味,記憶中的年味是什麼樣呢?追憶篇
    看著看著,忙著忙著年就近了,出去遇見熟人相同的話題就是,你回去過年不?什麼時候回去?放假多少天?這都變成了口頭語。逢人便問,商場賣衣服的熱鬧非凡,人擠著人,頗有些許年味。只是如今雪漸漸小,年味的鞭炮聲漸漸消失,記憶中的年味逐漸變了模樣。記憶中的年味,最高興的是那些外出務工者,外出務工者那一張張文字懇切可又滿含心酸、思念的請假條,再加趕貨加班的那張疲憊的臉。
  • 90後已經老了,過年全部在懷念過去的年味,如今新年味也不錯!
    90後的小時候,只要到了過年,就會很開心,因為可以掛燈籠、耍花車、穿新衣、走親戚、放鞭炮、逛廟會、吃年夜飯、收壓歲錢。長大之後,我們做的事情一樣,卻總覺得年味少了!時代在變化,習俗也在變化。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年味,90後已經老了,過年全部在懷念過去的年味,如今新年味也不錯!
  • 回憶兒時的「年味」
    小時候看著街上擁擠的人群,一個挨著一個,街道兩旁擺滿了五花八門的年貨,就知道年近了,年味越來越濃了,也是我最期待的事情!其實說起過年,還是比較懷念兒時的春節,那時雖然窮,但人情味濃,而且簡單又溫馨,樸實且快樂!
  • 記憶中的年味是小時候的年味
    想想我也是奔三的人,對於過年這個中國年來說,沒有特別多的感觸,唯一的感觸就是,馬上要過年,又要老一歲,就希望時光慢慢的走,慢慢的,我想多年輕一點。有時候覺得小時候的記憶太少了,那些屬於我的成長記憶基本上寥寥無幾,但是有些記憶一旦記住了就是一輩子。小時候的過年就是穿新衣,放鞭炮,串親戚。
  • 80後懷念的童年兒時美好真正的現實可能令你失望了
    逐漸開始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身負著家庭的重任,同時在事業上也無法取得巨大的突破,他們的內心最真實的幸福念記一還是停留在兒時的階段,那麼這個兒時的階段具體時間段應該是在1995年到2005年之間。這群當年的青年小夥精神小夥如今已人到中年。
  • 印象濟南日夜流淌的泉水,流走的是時光,懷念的是兒時美好的記憶
    濟南,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去了,中學課本裡,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把冬日的濟南 ,勾勒出一副淡雅的水墨畫,令人嚮往,而夏日的濟南 ,也曾聞名全國,與重慶 、 武漢 、 南京被稱之為四大火爐,隨著近年來天氣的轉變,火爐的排名也在民間眾說紛紜,幾經更迭後, 濟南也在火爐的排行榜中漸漸地失去了影子
  • 年味變淡了?家長這樣做,把兒時的年味,帶給如今的孩子
    在感慨著年味變淡時,我們兒時記憶中濃濃的年味都一直在腦海中飄散不去。為了讓孩子長大後的記憶裡也有濃濃的年味,家長們春節就和孩子這樣過春節,把這些風俗習慣傳承下去吧。告訴孩子,咱小時候這樣過年。家長這樣做,把兒時的年味,帶給如今的孩子1.教孩子唱唱過年歌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 懷念兒時過年的時光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因為過年不僅有好吃的、好玩的、而且可以不用學習,不用幹活,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學校一放寒假,我們就開始扳著指頭盼著年快點到來。在我們家鄉,一到臘月年味就變得很濃了,大人們開始忙碌起來了,臘月二十一就要打掃衛生,一年了,房子積累了很多灰塵要打掃乾淨,屋頂、房梁、窗臺還有灶頭,碗櫃,全部都要清洗乾淨。被套、蚊帳、枕頭套全部都要洗,被子則要放在太陽底下曬。光這些都要忙上一天了。
  • 兒時的春節,抹不掉的記憶(曹培培)
    兒時的春節 抹不掉的記憶(曹培培)作者:曹培培江蘇學習平臺「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 記憶中的年味,並以此文懷念我親愛的母親
    我的母親已經離開我們四年了,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就特別想念我逝去的母親,在我關於過年的記憶中,年味就是與母親相聯繫的一切。小時候記憶深刻的年味還有玩炮竹。大年初一,母親給我們穿上新衣服,迫不及待的接過大人們給的壓歲錢,給奶奶磕頭拜年後,在母親不停的叮囑聲中奔出家門,跑去煙花爆竹的攤攤買炮竹,與鄰居的小夥伴們一起玩。
  • 懷念那堪的年味_寶安日報數字報
    那山那水那人讓我思念無限,那壯族特色的年味,一直留在心底,倍感溫暖。在這個思念的季節,我開始懷念故鄉的年味。那堪,一個富有詩意的地名,我的第二故鄉,在廣西桂西南一個叫那堪的鄉村,流傳著一首童謠:廿三過小年,廿四掃屋子,廿五掃院子,廿六洗木盆,廿七包粽子,廿八煮粽子,廿九吃年飯,三十過大年。
  • 一位80後兒時過年的回憶
    小時候總想盼著過年,長大後感覺過年沒多大意思。小時候的過年可以吃好多好吃的,在平時吃的不起的時候,要等過年一次吃個夠。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在好吃的東西可不覺得稀奇了,因為都吃過了!一年一年又一年,兒時的年再找不到。
  • 儋州市交通封閉前的儋州汽車站,幾個燈籠撐起的年味,讓人懷念
    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小i帶你旅遊」的景點推薦間,這裡有你不在意的或者不了解的景點特色等你閱讀,願你在文字與圖片構成的美景與知識海洋中遨遊。小夥伴們還記得過年前小i寫得那篇儋州市汽車站裡的年味嗎?有小夥伴說:不就是幾個燈籠嗎?我還以為裝飾得有多好看。
  • 記憶中的年味,過年風俗都有哪些
    新春賀歲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鬱,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按照舊習俗,從年尾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日(掃塵日)開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夜或正月十九止,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稱為「過年」。在我們的記憶中,過年的習俗都有哪些?
  • 記憶中的春節 懷念裡的年味
    長大之後,每逢春節,我總感覺,親朋好友歡鬧依舊的背後多了一份攀比對照,噓寒問暖的同時多了一份生疏寒暄,相比之下,我還是喜歡小時候過年期間的難忘經歷,那麼的充滿期待,那麼的充滿歡喜。每逢寒假期間,學習玩鬧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還要主動參與到「清潔衛生」的行列中去,擦洗玻璃、打掃地面、洗刷鍋碗瓢盆,清洗生活用品……大家分工明確,效率極高,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是仍然開心快樂。我每天都在心裡默默倒數著還有幾天過年,然後輕輕地從日曆本上划去已經過去的一天。
  • 你還記得30多年前的年味臨海嗎?一組老照片勾起兒時的過年印象
    你還記得30多年前的年味臨海嗎?一組老照片勾起兒時的過年印象 過年啦!過年啦! 回家過年 成為每個中國人的頭等大事
  • 過年我選臺兒莊,只為尋找那份童年記憶中的年味
    2020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除夕的燈火正在路上。我常常在想,年味究竟是什麼?曾幾何時,年味是孩子口中咿咿呀呀的那樣一首歌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樓下的汽笛聲急促的鳴著,沉浸在回憶之中的我忽然醒來,恍惚幾十年過去,記憶中的年味,似乎和逝去的青春與老房子的磚瓦一起消失了。
  • 我支持禁放,但也忍不住懷念爆竹綻放的年味
    儘管手機裡不斷有春節相關內容的推送;儘管集五福、搶紅包等活動不停地「造出」看似熱鬧的氣息;儘管大大小小的商家推出各式新春促銷……都掩蓋不了一個事實:年味兒還是舊的好,兒時度過的春節,真讓人懷念。曾經,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關於過年的「快樂清單」。
  • 長大以後,無比懷念小時候過年的濃濃年味
    長大以後的春節少了鞭炮聲聲,少了廟會上的熱鬧,少了小夥伴們之間的玩耍,似乎濃濃的年味都變淡了。記得小時候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可以穿上新衣服去找小夥伴玩,嗑著瓜子吃著零食,特別開心。家裡會在年三十之前備好年貨,燉肉,燜魚,炸豆腐,包括各種涼菜。
  • 《不管狗和茶炊怎麼鬧騰》:兒時的記憶,最美的夢
    你懷念小時候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的生活嗎?你有多久沒跟兒時的玩伴暢所欲言了?如果有一個人可以跟你共同回憶童年趣事和糗事,你願意嗎?這個人就是王這麼。她所寫的書籍《不管狗和茶炊怎麼鬧騰》,就像一個兒時玩伴,帶你一起回憶兒時的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