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光是在臨汾永和的乾坤灣一段,就拐了7個彎。但因為路不好走,要想轉完這7個彎,至少得一天時間。怎麼才能讓這「路」更通暢?我們一起跟隨記者的鏡頭去正在建設中的「黃河1號」旅遊公路乾坤灣施工現場看一看。
這裡就是「黃河1號」旅遊公路臨汾永和縣乾坤灣試驗段的施工現場。開工短短幾個月呢,在這條22公裡長的支線上我們看到,有一半的路基本已經基本成型了。
黃河流經永和縣68公裡,黃河旅遊公路永和段主線104公裡、支線56公裡,建成後,將串聯起20多個景點。有古村落、古渡口、古寺廟,有紅軍東徵紀念館,還有全中國規模最大、最密集的河流蛇曲群—乾坤灣。
乾坤灣從北到南有7個s形大拐彎。由於過去交通閉塞,目前只有一個仙人灣開發出來搞旅遊。未來,黃河旅遊公路將把7大灣打通,實現灣灣相連,景景相通。
永和縣交通局局長 任清平
從最北邊的英雄灣到最南邊的於家咀灣,需要一天的時間,建成以後3個小時。
投資8900萬元的黃河旅遊公路試驗段,將在今年8月竣工,而河澮裡灣是這個試驗段的終點。除了黃河美景,這裡還盛產好吃的黃河棗。但這裡因為交通不便,好風光、好特產都換不來好日子。全村至今還沒摘掉「窮帽子」。
村民李大姐原本準備過完年就出去打工,聽說今年旅遊公路就要通道村口了,她又改變主意決定留下來。
永和縣河澮裡村村民李海燕
以前這個路,只能讓我們走出去,走出大山去,現在我們這個路呢,也進來很多的遊客,讓我們在我們這個黃河邊兒就能賺到錢,我們的錢包就能鼓起來。
永和縣河澮裡村村民 賈雙祥
就是盼著這條路早點修得好好的,修好了,然後遊客來了,我們這個棗,就能賣掉了。
看河、看灣,一路走,一路看。黃河旅遊公路還同步設計了步道、觀景臺和慢行道。這條路,將不再僅僅是一條路,而且還是一件可供遊客快進慢遊的旅遊產品。
永和縣交通局副局長 馬軍平
每條主線支線上都有這樣的驛站和這些接待中心,這樣就可以便於遊客觀光旅遊,住宿停車。
永和縣交通局局長任清平
永和縣是國家級的深度貧困縣,道路條件的閉塞,很難利用,很難開發這些(黃河資源),把我們黃河乾坤灣資源通過交通建設,成為我們老百姓發家致富的金飯碗。
黃河在晉陝峽谷間奔騰不息,黃河邊上的旅遊公路,正在加緊施工,讓城市到景點通,讓景點到景點也通,未來,黃河旅遊公路將把這一個個的景點串成一條條美麗的項鍊,連接起黃河沿岸豐富的旅遊資源,讓這條路變成旅遊路,脫貧路,致富路。
新聞連結:大河奔流 一路暢遊黃河
都說黃河之魂在山西。未來,黃河板塊旅遊公路打通後,我們可以來一場怎樣磅礴壯美的黃河風情遊呢?我們梳理了一下,讓您一飽眼福。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之源,更是中國之魂。山西黃河段北起忻州偏關縣,南至運城垣曲縣,基本涵蓋了黃河中遊沿途流經的19個縣市,長達1008公裡。
算上主線、支線、連接線,黃河板塊旅遊公路共有3876公裡,而這五年內就要建好1600多公裡,貫穿忻州、呂梁、臨汾、運城四個市,連接起14個A級及以上景區和75個非A級重要旅遊資源,目的就是要建成山西黃河精品旅遊帶和世界大河文明山西旅遊目的地。
那到時候路通了,我們可以怎麼玩轉黃河遊呢?
依託黃河一號旅遊公路這條線,要分別打造4個片區:西口文化與黃河古堡休閒片區,黃河峽谷和紅色文化旅遊片區,呂梁山生態康養休閒度假片區以及主題區,黃河溼地和古中國文化休閒等片區。
主體區的空間布局就是要建成「13469」空間大格局。
一是把沿黃1000多公裡的主體公路建成南北暢通、旅遊服務設施齊全,景觀優美的風景廊道。
三是建設黃河壺口、磧口和永濟華夏經典文化旅遊區三大旅遊核心。
四是要重點打造河曲,臨縣,吉縣、永濟四個旅遊名縣。
六是打造黃河水上、峽谷自駕、紅色經典、黃河文明、西口古道、低空觀光等六大主題遊線。
九是要建成偏關老牛灣、河曲西口風景、黃河奇灣、乾坤灣、雲丘山、世界大河文明博覽園、中條山山地康養運動旅遊區、大禹渡—聖天湖—永樂宮—印象風陵、大曆山旅遊區等九大特色景區。
一路上看不盡的黃河峽谷奇觀,數不盡的歷史文化遺存,旅遊路,相約中華民族母親河。